約翰福音 - 82 - 約翰福音 第八十二集(麥克阿瑟)

375 views

奴僕與耶穌的朋友(一)

我們一直都在約翰福音第15章,所以讓我們回到那裡。約翰福音,第15章,我們完成了這章開頭的11節,現在我們來到12到17節,12到17節,這是聖經中很精采的一段,充滿了對我們重要的教導。

當你進入這獨特的文本,在我讀給你聽之前,如果有人來這樣跟你說你會怎麼想?「你可以做我朋友,你可以做我朋友,我想邀請你做我的朋友但有個條件,要想做我朋友,你必須做我要你做的一切!」真的假的?你甚至無法想像有人試圖附帶這樣的條件來建立友誼。

當我們想起友誼,我們想到的是平等,我們想到的是面對面的溝通,我們不會想到等級制度,我們不會想到要求和命令、服從和權力,我們不會這樣看待友誼的,但有點不可思議的事實是,「如果你做我說的一切就可以做我的朋友」,正是耶穌在這段經文所說的,「我要你做我的朋友,但你若期望做我的朋友,那你就必須做我要你做的一切」,我們來看12節的經文:

「這是我的命令:你們要彼此相愛,就像我愛了你們那樣。一個人為他的朋友捨棄自己的生命,人的愛沒有比這更大的了。你們如果遵行我所吩咐的事,你們就是我的朋友了。我不再稱你們為奴僕,因為奴僕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我卻稱你們為朋友,因為我把從我父所聽到的一切,都讓你們明白了。不是你們揀選了我,而是我揀選了你們,並指派了你們,好使你們去,讓你們結出果子,而且使你們的果子長存。這樣,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求什麼,他就會賜給你們。我將這些事吩咐你們,是要讓你們彼此相愛」。把人叫做朋友卻不斷對他們重複命令似乎很奇怪,但這正是我們的主所做的。

只是想讓你知道我們在此獨特文本中的位置,我們再次發現自己身處獨一無二的夜晚,這是主生命最一週的週四夜晚,週五祂將死在十字架上,今天是週四,整個晚上都跟門徒一起渡過,他們從一開始就在那裡,十二個人都在樓上房間吃逾越節晚餐。現在這頓飯結束了,猶大被打發走了,撒但進入了他的心,他已經去集結來園子逮捕耶穌,隔天把祂釘在十字架上的勢力。十一位留了下來,他們離開了他們13章開始就在的樓上房間,他們正穿越黑暗前往耶穌會花些時間禱告然後被逮捕的園子。

這是令人驚奇的夜晚,這是最後一次正式、正當、許可的逾越節晚餐,整夜伴隨著撒但和猶大的可怕現實。但除此以外,正如13、14、15、16章記載的,全部的時間祂都在對門徒作出驚人的應許,祂沿途給他們一些警告,但主要都是偉大的應許,當他們在路上,主再一次給了他們驚人的應許:你們若照我說的去做,你們就可以做我的朋友。

確實有一現實佔據這整個夜晚,就記錄在13、14、15、16章,然後是17章祂那晚的禱告。一大部分的新約特別介紹了這一晚,但真正佔據這夜晚的是愛,這真是無與倫比的愛之夜,在隔天最偉大的愛的行動中達到了高潮,主為屬自己的人捨了自己的命。祂說了不是嗎?「一個人為他的朋友捨棄自己的生命,人的愛沒有比這更大的了」,這真是一個愛的夜晚。

如果你回到13章一切開始之處,他們抵達了樓上房間,耶穌知道自己的時候到了,就是祂離世歸父死的時候,第1節說:「他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

祂愛祂們到極點,你可以說祂愛祂們到神能夠去愛的極限,而那是無限的。這一切是關於愛,愛成了祂所有應許與警告中的根本現實,愛是這裡的特色。

下面23節,約翰甚至說自己是「耶穌所愛的門徒」,第13章在34節,我們又讀到主說:「我給你們一條新的命令:就是要你們彼此相愛,就如我愛你們,為要使你們也彼此相愛。如果你們彼此之間有了愛,眾人從這一點就會知道你們是我的門徒了」。

接著14章21節又說:「那領受我命令並遵守的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會蒙我父所愛,我也會愛他,並且會向他顯明我自己」,23節又說:「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愛他,並且我們要到他那裡去,與他同住」,在28節又說:「如果你們愛我,就會為了我到父那裡去而感到歡喜」,這一切都關於愛。

接著15章,記得第9節嗎?「正如父愛我,我也愛你們。你們當住在我的愛裡」,第10節:「如果你們遵守我的命令,就會住在我的愛裡;就像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住在他的愛裡那樣」。

然後我們的主在17章做了這個禱告:父神成就祂所做的一切應許,在17章最後25、26節祂用這最後的聲明做了總結:「公義的父啊,雖然世界不認識你,我卻認識你,這些人也知道是你差派了我。我將你的名向他們顯明了,並且還要顯明。這樣,你愛我的愛就能在他們裡面,我也能在他們裡面」。

這是個愛的夜晚,這是不同於其他夜晚的愛之夜,神透過基督應許給屬於祂之人的愛就在這晚,在一切應許背後的是愛,在一切警告背後的是愛,在一切命令背後的是愛。祂藉著以謙卑的方式洗他們的髒腳來分享自己的愛,祂藉著向他們澆灌應許來分享自己的愛:永生、平安、喜樂、神永遠的同在、義行、應允禱告、確據…他們需要的一切,祂的重點是愛。

但愛在我剛讀的經文中達到高峰(12~17節),當然高峰就是13節:「一個人為他的朋友捨棄自己的生命,人的愛沒有比這更大的了」。在我們剛讀的這段裡,主表達了祂的愛,而且命令祂的門徒愛祂、愛其他人、活在愛裡。父愛子、子愛父、父與子愛我們,我們要愛祂們,也要彼此相愛,愛定義了他們之間的關係。

但這是非常獨特的愛,這裡描述這種關係的方式相當奇怪,因為14節我們讀到:「你們就是我的朋友了」,但15節卻說:我不再僅僅稱你們或只稱你們為奴僕,「因為奴僕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我卻稱你們為朋友,因為我把從我父所聽到的一切,都讓你們明白了」,祂認定門徒是奴僕也是朋友。

這對你來說似乎有點怪怪的,因為我們美國沒有任何奴隸,在現代世界奴隸制是種令人髮指、我們拒不接受的現實,我們不習慣那樣的概念或社會結構。我們知道朋友,通常在我們社會,朋友是有某種比較幼稚膚淺的關係,偶爾會發展成不止於此的關係,但這是種新的動態現實:也是朋友的奴僕。

聖經沒有一處譴責作為社會結構的奴隸制,沒有一處,聖經譴責任何對它的濫用,就像聖經譴責對任何社會結構的一切濫用,每種罪、每種不法行為、每種虐待都受到譴責,但奴隸制本身不僅沒有受到譴責,還被提升為一種用來理解我們和主之間關係的屬靈結構,我們是成了朋友的奴僕。

你說怎麼會這樣呢?讓我幫幫你吧,古代羅馬宮廷裡,東方宮廷裡也是,奴隸制是很普遍的。奴隸制不一定那麼糟糕,對一些人來說,奴隸制是所有制度中最好的,因為他們與他們的家人的一輩子都得到了照顧,他們很多人都被愛著、得到良好的照顧,以致於會找他們的主人說:我想終生服侍你。在舊約圖畫中,他們會把耳朵貼近柱子,一個錐子會在耳朵上戳個洞,這表明這是個甘願終身為奴的人。

比如說在羅馬皇帝的宮廷,有很多很多的奴隸,有多達1200萬的奴隸,在古代世界這可能還是數量較少的。奴隸什麼都做,他們不只做雜務,他們什麼都做。每種專業、每種技能、每種工藝,每件事都可以由奴隸完成。從功能上看他們散布在社會各階層,他們在每個階層中都是獨特的。但也有一些奴隸職位很高,他們成了君王的朋友、皇帝的朋友、凱撒的朋友,這大家都很清楚。

你看!君王需要奴僕,有些奴僕能接觸到君王,因為他們是如此可信、如此忠誠,他們何其忠誠,他們如此忠於職守,他們對要他們做的事是如此地上心,他們從社會階層中脫穎而出,直到他們得到足夠的信任成為王的親密朋友。我們讀到這些奴僕有權進入王的寢宮,所以他們是晚上最後見他面的人,也是早上最早見他面的人,他們在很私人的層面照顧他最私密的需求,他們跟王是如此熟悉,以至於王把生命託付給他們,他們成了他生命的守護者。他們知道他害怕什麼,他們在所有非正式場合下都跟他很熟,他們會知道他的想法、他的希望、他的快樂、他的雄心壯志。

很有可能他們知道王的計畫,他們對王的了解比任何正式場合見他的人要多的多,任何政治家、政客、貴族、將領,都不會知道王的這些親密朋友所知道的。這些是幫他脫鞋、換上床單的奴僕,是早上在那帶他起床、幫助他為一天做準備的奴僕。他們知道的比王的妻子更多,因為婚姻是種方便,嬪妃只是為了性歡愉,孩子也未必得到他們重要父親的關注。

可以說這些是君主生活中親近的人,他們是他的世界中最親密、最貼身的人,他們必須值得信賴,他的生命必須託付給他們,他的想法必須託付給他們,他的計劃必須託付給他們,他的各項目標必須託付給他們。如果你是王的朋友,如果你是身為朋友的奴僕,你是所有人裡面最特別受寵的,而你可以理解為什麼。

順便說「朋友」的希臘文是 φίλος,來自希臘文動詞 φῐλέω,意思是愛、對人有感情。耶穌說:你們是我的朋友、被愛的奴僕,你們是對我最熟悉的奴僕。

回到15節,我稱你們為朋友,即使你們是奴僕,因為我把從我父所聽到的一切,都讓你們明白了。沒有秘密,沒有秘密,我會告訴你一切,一切父所啟示的,我都傳遞給你們。你們比任何人都了解我,你們對我最熟悉。

這是絕妙的畫面,信徒是奴僕,但被提升到特別被愛被信任的親密地位。對我們來說,主把父告訴祂的一切賜給了我們,祂對我們沒有任何秘密,這樣理解我們的基督徒生活多麼令人驚奇啊!

你說:等一下!沒有秘密?你有基督的心意了,祂都在這啟示了,毫無保留。能這樣說我多榮幸啊:「我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的朋友,祂沒有任何瞞著我的秘密,父所啟示的一切,祂都給了我」,我是多麼榮幸!這是真正的友誼、真正的關係。

當我們談論身為朋友的奴僕時,我們進入的概念對福音派世界來說是陌生的。那是在2010年,我寫了一本書,書名是《奴僕》。你們有些人見過那本書,可能你們有些人都看過了…《奴僕》。我很難讓出版商接受這個書名,我很難讓他們接受這個現實,就是我要揭露掩蓋的事實真相,長期的掩蓋、幾個世紀的掩蓋,試圖掩蓋基督徒是奴僕這個事實。我寫這本書揭露事實的掩蓋,持續了幾個世紀努力隱藏這個根本現實,我們身為基督徒的是基督的奴僕,是王非常親密的朋友。

我來幫助你理解,今早我想談兩點,這會花我一點時間,但我只會談兩點。第一點:耶穌是主。第二點:你是祂的奴僕。我就說這麼多。

第一點:耶穌是主。這是基督教實質性基礎性的認信,若你說你是基督徒,你馬上就會說耶穌是主,這正是基督徒的獨特之處,凱撒不是主。順道一提,在古代世界每個人都承認:凱撒是主…凱撒是主…凱撒是主…,隨後出現了這些人說:不…凱撒不是主,耶穌是主,我們是耶穌的奴僕,是祂親密的朋友。

甚至你若不承認耶穌是主就不能成為基督徒,羅10:9~10:「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神叫他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對嗎?但你無法靠自己做到,林前12:3說:「若不是被聖靈感動的,也沒有能說『耶穌是主』的」。這是個絕對的現實,這是必然需要的認信,它要求全心順服,你之前可能還不明白,但讓我來幫你。

基督主權的現實曾經是一切,但幾個世紀以來被新約甚至舊約譯者遮蔽掩蓋了,他們在「奴僕」這個字上做了手腳,這真是令人驚訝的掩蓋…驚人…非常驚人。讓我們從耶穌是「主」開始,這是基督徒的宣認,就是κύριος,κύριος就是「主」這個字,是指「擁有權力、所有權、絕對權威的人」,擁有權力、所有權、絕對權威的人,這就是「主」,新約使用了750次,它的含義不存在問題。

κύριος有個同義詞,這個同義詞就是δεσπότης,意思是「絕對的統治者」,從這你會得到英文的「獨裁者」,我們把它作形容詞用,某個人是專制的統治者,我們的意思是他們是單方面的獨裁者。這就是δεσπότης的意思,耶穌在猶大書這本小書裡被稱為「主宰和主」,第4節,δεσπότης和κύριος。

新約提到耶穌的時候,主要稱他為κύριος(主)。例如,我們的主在使徒行傳被提到94次,其中92次他被稱為主,2次被稱為σωτήρ(救主)。整個新約各處都清楚宣告基督的主權,祂是κύριος(至高無上的統治者),祂是δεσπότης(絕對的統治者)。所以當你說耶穌是主,你不只是認定祂是神…雖然祂是,你也不是以某種抽象的方式認定祂是最重要的宗教人物。當你說「主」,這是奴僕說的話,你是在說:「祂是有絕對權力和絕對統治權的主子」,這個詞被用來指一位奴隸主,祂是主。

當我回顧我的人生,意識到這是多麼古怪的事:我幾十年來都一直在努力讓福音派基督徒明白耶穌是主,很長一段時間,這是主權神學。我寫了《耶穌所傳的福音》、《使徒所傳的福音》,想從神學和聖經的角度證明耶穌是主。

但現在教會在神學上更加隨意、越來越不感興趣了,實際上來說…福音派,他們承認耶穌是主的觀念是很薄弱的,真正關注的是「我」,他們其實吸入了文化的空氣,教會是一群認為自己在那邊告訴神祂需要為他們做什麼、給他們什麼的人,這有點像是:「我是主,祢是精靈,我擦擦神燈,祢採取行動」。

我不認為有根據聖經證明這一點的努力,而是只有對神學的漠不關心,這是種實際上對基督是絕對至高無上的主的否認。我的意思是,耶穌是這樣說的:「你們為什麼稱呼我『主啊,主啊!』卻不遵行我所說的話呢?」這是很荒謬的,你不能稱呼我主卻不照我說的去做。

這就是為何…比如路加福音第9章…你記得那熟悉的文字,它也出現在馬太福音裡,我們總是看到它,路9:23:「如果有人想要來跟從我,他就當否定自己」。

你跟你沒關係了,你不再做主了,把你的抱負、你的計劃、你的願望、你的目標、你的財產、你的人際關係都放到一邊。你否定自己,可能意味著你恨你的父親、兄弟、姊妹、恨你自己的生命,可能意味著放棄你的財產,

可能意味著捨棄一切,你甚至不能像路加福音裡的門徒想做的,回家跟家人道別、回家照料一切事,你最好計算代價,你最好明白祂要求的是什麼,你是在說:「祢是主」,意思是「祢是我生命的絕對統治者」,因此跟從基督明顯的含義就是「你必須否定自己」。

另一種說法在路加福音9章24節,「凡是想救自己生命的,必」怎樣?「喪掉生命」。你放下這一切,你不再做主了,你說了不算,這是最基本的。主(δεσπότης):主宰、主、統治者,非常大膽、非常強烈的用語,一個擁有絕對統治權的主人和統治者,這是奴僕說的話。

有κύριος的地方就有奴僕,有δεσπότης(主人)的地方就有奴僕。如果你是主,你因為有奴僕才會是主。如果你是奴僕,你因為有主或主人才會是奴僕。一個明顯隱含著另一個。

在無人之上的沒有一個是主,沒有一個是無人的奴僕。如果耶穌是主,你又稱呼祂主,那祂就有權問你路6:46的問題:「你為什麼稱呼我主卻不遵行我所說的話呢?」因為主就是絕對的最高統治者。所以第一點:耶穌是主,κύριος新約使用了750次,它的意思無法迴避,意思是祂說了算,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基督徒是奴僕。我們是我們主的奴僕,我再提醒你,聖經沒有縱容奴隸制,聖經沒有設立奴隸制,聖經沒有譴責奴隸制,聖經承認它過去和現在都是一種社會結構,聖經抨擊每一種關係所有不公義的濫用,包括奴隸制。但認識到對一些人來說,這可能是所有可能的關係中最好的,因為你是被買、被擁有、被照顧、被保護、被供應、被獎賞、被愛的,裡面有種安全感,在這之外是不存在的,但在屬靈現實的情況下,耶穌是主(κύριος),

我們是奴隸(δοῦλος),你聽過δοῦλος嗎?δοῦλος是什麼意思?奴隸!就這個意思,拜託…僅此而已。δοῦλος的意思是奴隸,新約出現了130次,奴隸這個字新約出現了130次。

我知道你要跑去翻新約,去找所有的130個,我想提醒你,你是找不到的。你可以把用語索引拿出來,你不會找到的。為什麼?因為大部分都是用不同的字詞翻譯的,翻成「僕人」或「奴僕」。為何要這樣呢?這個詞的意思是「奴隸」,僅此而已,這就是它的意思。

奴隸是被買來擁有的人,奴隸是沒有個人權利、沒有法律地位、不可以上法庭、不能擁有財產、沒有自由、沒有自主權的人。這跟僕人極為不同,僕人是做些什麼的人…服務,奴隸則是某個是什麼的人。

在希臘語言中僕人有六個字,它們描述了人的各種職能,一個非奴隸可以服務,一個奴隸也可以服務,服務不是講你的真實現狀,它只講你的職能。可是當你使用δοῦλος,如果他們想把新約的僕人翻成英文或其他的聖經,他們可以有六種方式翻譯僕人,因為字本身的使用方式描述了它的特性。

僕人的其中一個字是διάκονος,意思是「服務生」。僕人的另一個字是ὑπηρέτης,意思是划槳手、在船上划槳的人,它可以用來比喻服事的人。但是δοῦλος並不描述任何職能,它描述的是種關係。

也許最詳盡、最備受尊崇的希臘文字典就是Kittel的,它在我書架上大概有兩英尺這麼厚的希臘詞彙解釋,有關δοῦλος的文章是這樣說的:「含義是如此地明確及完備,以至於舉例說明和追溯它的歷史都是多餘的」。

通常希臘字他們會連續30頁來描述所有可能的細微差別,以形成一個確定的定義,但δοῦλος不是這樣,每個人都知道那是什麼意思,意思就是奴隸。奴隸是附屬、有義務的人,服從於外來的意志而不是自己的。它不是「僕人」這個字,不是描述職能,但不幸的是,我不管你用什麼譯本,甚至用到ESV、NASB…無論什麼,從日內瓦聖經開始,從中世紀開始,就對奴隸有種特定的成見,所以譯者們拋棄「奴隸」改為成見較少的「僕人」。

1966年在一本神學期刊上有一篇很有趣的文章說:「到了13世紀末,奴隸制就從西北歐消失了。因此,17世紀英國人都知道奴隸制,但至少在世紀初,不是熟悉被接受的制度,而是一個久遠的現象。奴隸在他們的腦海,使人聯想起俘虜戴著腳鐐或手銬的極端例子,所以他們毫無疑問想避免那圖像中隱含的殘忍涵義,但這樣一來,他們無意中削弱了真實聖經術語的力量」。

因此他們決定輕率地對待這個意思是奴隸的字,正如我們在15章看到的,你會發現δοῦλος這個字被翻成奴隸(NSAB),因為在這它指的是一個作為例子的真實奴隸。每當它指的是真正的奴隸,或一個奴隸的例證,或無生命的奴役,如罪的奴隸或神的奴隸(羅6),他們會翻成「奴隸」。

每當它指的是信徒,都會有含糊其辭的情況,結果通常翻成某種形式的「僕人」,有時候有些人把它翻成「奴僕」,但都是隨心所欲的。所以出現的問題就是,你通讀了一遍新約,得到了這樣的觀念:我們是神的僕人,我們是主的僕人,我們是主的僕人,我們就是這樣想的。

真相是,我們是什麼?奴隸!我盡我所能長期地懇求ESV最新版本的譯者,麻煩將δοῦλος翻成奴隸,簡單明瞭。

為了告訴你這種觀念在舊約中多麼根深蒂固,有個希伯來字עֶבֶד,就是「奴隸」這個字,在舊約出現了800次…800次,KJV只有一次翻成奴隸,就有這種逃避現實的奴隸制的觀念,但奴隸制正是神想透過那些話來傳達的內容,因為奴隸制描述了我們跟基督的關係。

我在基督之下是不自由的對吧?我的自由是由祂定義的,我的職責是由祂定義的,我的信念是由祂定義的,我的言語是由祂定義的,我的行為是由祂定義的,我的人際關係是由祂定義的,我生命中的一切都由祂來定義。我屈服了,當我說耶穌是主的時候,我就屈服了,無條件屈服於主的控管與吩咐。

僕人為某個人工作,奴隸則是被擁有的。我是被擁有的,若你是基督徒你也是,因為你是主從罪的奴隸市場揀選出來,以祂寶血為代價「買來的」。這就是跟隨基督的意義,你必須這樣看待跟隨基督,若不是這樣就給你太多自由掌控你自己的生命了。你須完全屈從是你主人的那一位,所以要進天國很難,這就是為何耶穌說很難,因為你必須否定自己。

林前6章保羅說:「你們不是屬於自己的,因為你們是用重價買來的」,使徒行傳20章祂又說:「神的教會,就是他用自己血所買來的」,整本聖經都這樣教導,彼得後書第2章提到「買他們的主」,買他們的主。

我喜歡啟示錄第5章所說的,當我們看到那張天上敬拜的圖畫,當神的兒子羔羊前來拿了書卷,一切在天上的都俯伏在羔羊面前,他們在第9節唱新歌:「你配取書卷,配拆開封印,因為你曾被殺,曾用你的血,從各支派、各方言、各民族、各邦國,把人買了來歸給神」,祢將我們買來,祢買了我們,這不是一件容易表達的事。

保羅寫給哥林多信徒:我們不是傳揚自己,而是耶穌基督是主,還有我們自己是奴隸,不光是祂的˙也是你們的奴隸。我們是奴隸。

想像你是耶路撒冷的基督徒,你想要傳福音。所以你去找沒有奴隸的猶太人說:「你知道被你們拒絕、被羅馬人在十字架上處決的耶穌嗎?你必須承認祂是主,你必須承認祂是主,也必須承認自己是祂的奴隸,你必須承認祂是你生命絕對至高無上的主宰,放下你自己所有的意願、渴望、財產、人際關係來跟從祂,完全放棄一切,使自己完全順從死在十字架上為你贖罪的那一位」。

「什麼?我應該為一個被我們拒絕、被羅馬人處決的人這樣做?還有祂是神?」想像一下你負責跟使徒一起進入外邦世界,所到之處奴隸制是被認可的,但自由人中間對奴隸制仍然有成見,許多奴隸想要他們的自由,所以會有奴隸造反,因為有太多壓迫。有些人什麼都不要只要自由,所以你的信息是:「我呼召你成為一位被釘十字架的猶太人的奴隸,祂被羅馬人處決、被祂自己的百姓拒絕」。

這是什麼鬼信息啊?所以你去到羅馬的馬克西穆斯競技場…我去過幾次…你會看到一個小雕塑,上面的字母正逐漸退去,但如果你走到它面前看它,你可以看到一個有公驢頭的人,然後向公驢頭的人下拜的是個在敬拜的人,標語寫著「亞歷厦蒙諾拜他的神」,這是基督教的白痴行為,誰會拜被釘死的人?就好像在拜一頭驢。這在世上、在羅馬世界很難被接受的,信息並不受人歡迎,你很清楚的。

而我們是如此膚淺地談論基督教,「成為基督徒意味著什麼?喔…耶穌想走進你的生命搞定一切…讓你開心…給你你想要的…你可以擁有你想要的…現在就可以活出美好…做你想做的…」,上帝是你的精靈,跳出來說:「我會給你想要的、期盼的、夢想的一切」。

這純粹一派胡言,這跟魔鬼應許給人的一樣,這是魔鬼說的話。十字架的信息是:「耶穌是主和主宰,若你想跟從祂領受赦罪與救恩,你就認祂為主、成為祂的奴隸」。再也沒有比這種奴隸生活更美好的了,被完美的主人揀選、被他買來照顧,被愛、被保護、被供應、被保障、被獎賞。

因此初代教會在做的事情基本上就是奴隸制的邀請,這就是使徒行傳裡發生的事,一開始當彼得在五旬節講他第一篇道的時候引用了約珥書,是關於聖靈澆灌在全人類身上的經文(徒2:17):「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年輕人要見異象,你們的老年人要做異夢…在那些日子裡,我也要將我的靈傾注在我的奴僕和婢女們身上」。

即使在舊約,信徒也是神的奴隸。他們傳福音的時候,也總是那種奴隸語言:「耶穌是主,我們是祂的奴隸」,徒4:29說:「主啊,現在求你鑒察他們的威嚇,使你的奴僕們能滿有膽量地傳講你的話語」,這就是你在書信中看到的。

當使徒保羅和其他作者寫書信時,他們談到以巴弗,我們親愛的奴隸、也是基督的僕人。提摩太談到當奴隸,彼得也談到當奴隸,啟示錄也稱信徒為奴隸,從一開始1:1的約翰,一直到22章啟示錄的結尾,我們在天上基本上就是要做奴隸,我希望你明白這一點。

請聽啟22:3,這就是天堂,這就是永恆的狀態,我們都在那裡,經文說:「將來不再有任何詛咒。神和羔羊的寶座將要在城中,他的奴僕們將事奉他」,我們永遠只會成為奴隸,我們會是完美的奴隸,我們會在主為我們供應一切最完美的情況下,完全順從和敬拜一位完美的主。

第6節:「這些話是信實的、真實的。主——眾先知之靈的神,差派了他的天使,要把這些必須快發生的事指示給他的奴僕們」,所以啟示錄是寫給第一世紀在永恆中仍舊永遠是奴隸的奴隸。

保羅寫他的羅馬書、腓立比書、提多書時:耶穌基督的奴隸保羅…耶穌基督的奴隸保羅…,我們主的兄弟雅各寫信他不是說「主的兄弟」,而是「主耶穌基督的奴隸」,彼得也說「耶穌基督的奴隸」,猶大也是「奴隸」,啟示錄1章約翰也是「奴隸」。

我再提醒你,這都是奴隸的語言,整個新約都是以此為基礎的。我們是被揀選的,你看到他在16節說什麼嗎?「不是你們揀選了我,而是我揀選了你們」,我走進罪的奴隸市場,我揀選了你們,我買了你們,我擁有你們,我照顧你們,你們依靠我,我管束你們,我獎賞你們,我保護你們。你們順從我,你們如此願意順從我,因為你們的心已經改變了,你們不只是奴隸,你們也是什麼?朋友!我沒有瞞過你們什麼,我對你們毫無保留,父向我透露的一切,我都賜給你們了…沒有秘密!哇嗚…

我的意思是,這不是很基本的嗎?耶穌不是在馬太10章說,奴僕也不高於他的主人嗎?你覺得你應該告訴神該做什麼嗎?你應該告訴主該做什麼嗎?那是魔鬼!

如果大家的聖經都在該寫奴隸的地方寫了,這麼多廢話就能夠輕鬆理解了。你可以拿20…22或23本英文譯本,只有兩本把δοῦλος翻成奴隸的,一本是霍爾曼基督教標準聖經,南方浸信會最近出版的,另一本是舊的叫做顧斯庇譯本,所有其他的都在混淆視聽。當你明白了κύριος和δοῦλος,你就會明白豐盛福音是多麼大的謊言,「說出來」、「宣告它」是多麼大的謊言,市場導向哲學是多麼大的謊言:你帶來任何你想要的,耶穌會滿足你的需要,這些觀念都跟聖經中承認耶穌是主的概念格格不入。

我何其樂意、有幸成為祂的奴隸、被祂揀選、被買來擁有、我一切需要得到供應、受到保護免受傷害,然後有一天…聽著!有一天我將不只是個朋友,我會成為有充分繼承權的兒子,我會同作後嗣。啟示錄說我會在天上,與基督、我的長兄同坐寶座,繼承神擁有的一切。

你說:你知道的…這是一種對人類尊嚴的打擊。真的嗎?真的嗎?人到底有什麼值得尊敬的?讓我來幫幫你,翻到腓立比書第二章。

你說:這讓我不舒服,這有失我的身分。腓立比書第二章第5節:「你們應當有這樣的意念」,你對此有疑問嗎?「你們應當有這樣的意念,這也是基督耶穌的意念」。

你必須變得更像基督,如果這讓你不舒服,你必須變得更像基督。「什麼意思?」「他本有神的形像(μορφή),與神同等,卻不認為這同等要抓住不放,反而倒空自己」,倒空自己,你猜怎麼著?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模樣;既有人的樣子,他就自甘卑微,順服至死——甚至死在十字架上」。

你是變成兒子的奴隸,祂是變成奴隸的兒子。你是個當你兒子的名份實現,就將得到一切天上榮耀的奴隸。祂是個擁有天上一切榮耀,卻倒空自己成為奴隸的兒子。

什麼定義了祂的奴隸身分?祂在所有個人層面倒空自己(7節),祂整個一生都在說:我做父指示我做的事,我做父要我做的事,我做父讓我做的事,我始終服從父。

祂在道成肉身中是神的奴隸,祂向我們展示了那種奴隸制是什麼:「不要成就我的意思,而要成就你的意思,一直到十字架,若這意味著死亡」。這就是背起你的十字架不是嗎?「倒空自己,否定自己,背起你的十字架,跟從我直到死亡」。

基督向我們展示那種奴隸制是什麼樣的,最終…我很愛這句,第9節說神使他怎樣?「升為至高,賜給他那超越萬名之上的名」。就是「主」這個名字,就是「主」這個名字。因為他是個忠心的奴隸,所以神使他升高,神高舉他、賜給他一個新名:「主」。

對我們這些成為基督奴隸的人來說,今晚這句話很有意思。啟示錄2章說當我們升到了天上,我們也會被賜予新名,一個榮譽之名、只屬於我們的名、我們現在根本無法知道的名。我們會成為永遠的奴隸,但我們與永恆的神關係將如此深厚,如此完全地作為神的朋友,我們會真的擁有一個神在我們被高舉的情況下賜給我們的名。你臨終最渴望的就是聽到這句話,馬太福音第25章第21節:「做得好,忠心的好奴僕!」做得好,忠心的好奴僕!

如果這有失你的身份,不應該這樣的,這並沒有委屈基督。你說「不…其實我感覺自己很重要,祢使我升高,我是自己人,我是王的朋友,我是王的親信,我可以完全接觸到祂,祂對我沒有隱瞞什麼,我們非常親近,這是驚人的提拔,這樣的責任,這樣的特權」。

這很好,但是聽聽這個,路加福音17章7節:「你們當中誰有奴僕耕田或放羊,從田裡回來的時候,會對奴僕說『立刻過來,坐下吃飯』呢?他難道不會對奴僕說『你預備我所要吃的晚餐,束上腰帶伺候我,等我吃喝完了,你才要吃喝』嗎?奴僕做了所吩咐的事,難道主人要向奴僕懷有感恩的心嗎?你們也是這樣,當你們做完了所吩咐你們的一切事以後,應該說『我們是無用的奴僕,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就怕你很容易因為我們這樣描述你的奴隸身分有點驕傲,當你完成了你被要求要做的事,當你服從了每一條命令,你只是做了你該做的事,你還是個經歷神永恆的愛與恩典的無用奴僕。

父啊…我們再次為祢真理的力量與清晰度感謝祢,我們非常感激每個突然理解、抓住我們的心的新事實,我們需要認清自己到底是誰,這對界定我們如何生活至關重要。我們能說什麼呢?我們受寵若驚,祢揀選了我們,為我們的罪付清了贖價,將我們買來成為祢自己的。祢會保護我們、供應我們、使用我們彰顯祢的榮耀直到永遠,有一天也會使我們成為我們完美之主的完美奴隸。

但我們承認我們不配,我們驚嘆於祢對我們的憐憫,引發了我們心中的感激與敬拜。願我們對自己的奴隸身分永遠都沒有疑問,因為我們忠誠地順服祢如此慷慨地啟示給我們的一切。感謝祢我們有了祢的心意,我們知道祢的旨意,願我們如此行,使我們成為越來越親密的朋友、更忠心的兒女。

主啊…幫助我們成為忠實的朋友、奴隸,成為充滿喜樂、感恩的奴隸,因為祢把我們從罪的奴隸市場救拔出來,祢揀選了如此不配的我們,使我們充滿感激之情,體現在順服當中。我們奉我們救主的名禱告,阿們。

翻譯/字幕:改革宗電視台 楊忠道

翻譯/字幕:改革宗電視台 楊忠道


約翰福音-麥克阿瑟(陸續更新中)


延伸閱讀


約翰·麥克阿瑟(麥卡瑟)是加州太陽谷恩典社區教會(Grace Community Church in Sun Valley)牧師—教師,主人神學院(Master’s College and Seminary)院長,著名的聖經教師和特會講員。著作超過一百五十本。包括《耶穌所傳的福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esus,麥種)、《麥卡瑟新約註釋》(MacArthur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series)和《麥卡瑟研讀本聖經》(MacArthur Study Bible)。同時也負責「賜你恩典」(Grace to You)機構。該機構事工包括製作全球性廣播節目及電視節目。

Tags: ,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