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 60 - 約翰福音 第六十集(麥克阿瑟)

183 views
點選我展開全文逐字稿與下載區↓↓↓

約翰福音系列 第六十集  一位救主、五種反應(約十二1~11) 】麥克阿瑟

一位救主、五種反應
我們回來看約翰福音第十二章
我們看到的耶穌傳記、故事
是由使徒約翰在福音書裡所記錄的
剛好是在受難週開始的地方
前面十一章從約翰的角度
描述了我們主耶穌基督整個傳道事工
涵蓋了三年的時間
但是從第十二章到結束的後半卷書
卻涵蓋了一個禮拜
因此所有的事情從這裡開始就變得很緊湊了
場景是設在十一章結尾進入第十二章的地方
我們遇到的重要角色
將會是這場戲一直到結束的一部份
但特別在這裡我想強調一下
我們會開始看到愛與恨的兩極化
首先就是在我們眼前的這段經文裡可以看到
這根本不需要說
因為耶穌基督將一切分開已經說過很多次了
祂甚至將歷史上的曆法分開
在祂之前發生的一切都是B.C
在祂之後發生的一切都是A.D
祂使人類分開
所有的人不是支持祂就是反對祂
祂使命運分開
祂使家人分開
祂使婚姻分開
祂使友情分開
祂使夥伴分開
祂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
乃是叫地上動刀兵
沒有人像祂那樣引起愛與恨、虔誠與拒絕、
敬拜與褻瀆、信與不信的極端對立
祂把信和不信的人、綿羊和山羊、
麥子和稗子、上帝的兒女和魔鬼的兒女分開
約翰寫下這段歷史
述說基督是三一神的第二位格以人的樣式呈現
完全的神、完全的人
是應許的彌賽亞君王
上帝宣告祂要來奪回地土、建立祂的統治
並帶來永遠的公義
約翰呈現的祂是世上唯一的救主、
得赦免唯一的方法、永生的唯一盼望
所以約翰透過我們已經研讀過的
十一個章節來告訴我們這一切
但是在那十一個章節裡
信與不信之間的關係一直都存在著
每章的開頭都面對著信與不信的議題
就像之前我告訴你的 這是相信的福音書
同時也可以是不信的福音書
因為它用非常鮮明的措辭紀錄了信與不信
信與不信是對基督極端的反應
相信主耶穌基督的結果很極端
就是天上的永生
不信耶穌基督的結果很極端
就是地獄的永死
在這本福音書裡有很多極端的反應
我們看十二章的時候
特別是透過兩個角色一開始的對立
那些兩極化的反應就變得很具體了
一個是馬利亞 另一個是猶大
他們就是那些兩極化反應的象徵
我們從第1節開始看吧:
「逾越節前六日 耶穌來到伯大尼
就是他叫拉撒路從死裡復活之處
有人在那裡給耶穌預備筵席
馬大伺候
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穌坐席的人中
馬利亞就拿著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
抹耶穌的腳
又用自己頭髮去擦
屋裡就滿了膏的香氣
有一個門徒
就是那將要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說:
「這香膏為什麼不賣三十兩銀子賙濟窮人呢?」
他說這話 並不是掛念窮人
乃因他是個賊 又帶著錢囊
常取其中所存的
耶穌說:『由她吧!
她是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
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
只是你們不常有我』
有許多猶太人知道耶穌在那裡 就來了
不但是為耶穌的緣故
也是要看他從死裡所復活的拉撒路
但祭司長商議連拉撒路也要殺了
因有好些猶太人為拉撒路的緣故
回去信了耶穌」
這真是很吸引人的敘述
為我們主最後一週的生命裡
要發生的事情作好了準備
回憶一下在這之前十一章發生的事
就是拉撒路從死裡復活的敘述
每個人都知道這件事
拉撒路已經變成伯大尼、
耶路撒冷以東幾英里的小鎮上最出名的居民了
有消息說拉撒路已經從死裡復活!
耶穌公開行出的這個神蹟
是最後的高潮 是牽連甚廣的大神蹟
這神蹟的消息留存在鄰近耶路撒冷的地方
所以自然會從這個村莊、伯大尼傳開
透過耶路撒冷大城市裡的耳語蔓延開來
這件事廣為人知的證據就在第9節
當有一大群人在禮拜天來到伯大尼的時候
要看的不是只有在那裡的耶穌
而是特別要看一個從死裡所復活的人、
這個叫拉撒路的人
在我們的主來到受難週這段時期之前
有一段小小的插曲
祂曾經使拉撒路從死裡復活
這令以色列的宗教領袖極為不安
他們從未否認過這個神蹟
他們也無法否認 這是個事實
但是他們想盡力作一切的損害控管
所以他們至少在耶穌聽得見的對話裡
公開商議 要殺掉祂(十一章53節)
這樣的想法早已行之有年
祂也很清楚意識到這一點
但是這個計畫在拉撒路復活的衝擊下加快了腳步
然後耶穌就再也不能繼續公開在猶太人中間出沒了
祂不能待在伯大尼和耶路撒冷附近
因為這些領袖已經準備好要處死祂了
所以54節說祂從那裡離開
去到曠野裡的一座城、
一個叫以法蓮的小地方 就和門徒住在那裡
有人認為只有幾天
也有人認為是幾個星期
也有人這樣看 而且這很可能是事實
我也傾向於這個看法:
祂其實有幾個星期去了撒瑪利亞和加利利
祂在撒瑪利亞和加利利所做的一切
都記錄在路加福音十七、十八和十九章裡面
所以如果你在尋找
路加記錄的事工屬於哪段時間
如果使拉撒路復活和祂來過逾越節之間
確實有幾個星期的時間
看起來就剛好對上了
這段插曲現在結束了
正如我們在第1節看到的
祂返回了耶路撒冷
祂回來的時候應該期待什麼?
根據十一章56節
群眾都在尋找耶穌
祂是全國最受歡迎的人
從來沒有像祂那樣的老師或行神蹟的人
他們期待祂在這次逾越節露面
甚至提前出現
因為群眾為了儀式張羅一切而提前來到
(購買自己的牲畜、兌換錢幣、潔淨自己…)
為了在週末慶祝逾越節
做必要的準備
他們在尋找耶穌
他們站在殿裡的時候彼此說:
「你們的意思如何
他不來過節嗎?」
因為他們知道這些領袖想要殺祂
是早就講過的事
回到53節 他們商議要殺耶穌
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若有人知道耶穌在哪裡 就要報明」
好逮捕祂、捉住祂
為了將祂處死
雖然他們有意將祂處死
應該說就是因為如此 祂回來了
在這之前
他們想殺祂的時候都不是上帝的時間
祂的時間還沒有到
但現在時候到了
祂會在這次的逾越節、
週五猶太人宰殺逾越節羔羊的時候死去
身為上帝揀選的羔羊 祂要滿足上帝的公義、
為祂所揀選的子民獻祭而死
所以當我們來到十二章的時候
就像這裡說的
是逾越節前六日
這一天是週六 是安息日
順便提一下
這是最後一次合法的安息日
這是舊約裡最後一次安息日
因為在週五的時候
耶穌就要死了 正式認可新約
舊約會漸漸消失
被認可的新約到位
不再有認可的法定安息日
所以當祂從死裡復活的時候
教會就馬上在週日聚會
每個週日都這樣聚會直到今天
新約的記號不是在埃及的逾越節
新約的記號
是耶穌基督在一週的第一天復活
所以這是最後一次認可的法定安息日
我們在1到11節這段經文看到的明顯區分
單純是由於耶穌基督的存在和傳道事工引發的
耶穌基督使馬大、馬利亞、拉撒路
和另一為我們馬上要看到的人相信
耶穌基督使這個最刻薄的、最可恨的、
最惡毒的背道者猶大不信
當然在以色列領袖中間有那種程度的敵意
也有那種群眾滿足好奇心的冷淡
最後有那些相信的人
這些都是在這幾節經文裡會出現的角色
它們幫助我們用當時描述這些人的相同方式
來看待現今的世界
有很多的馬利亞、馬大、猶大
有充滿敵意的領袖、
有冷淡的群眾、有信徒
可是你會問
以我們這些信徒的立場來看
耶穌這個人怎麼會…
這個人怎麼會被這些恨耶穌、
要祂死的宗教領袖和猶大
帶著內心的極端仇恨激烈地拒絕呢?
怎麼會這樣呢?
這個人的生命、教導和見證怎麼會
同時製造出馬利亞和猶大兩種人?
深奧難解!
但基督教依然如此
福音在今天依然是這樣
你在這裡看到的所有的角色仍然到處都是
這變得很有啟發性
不只是歷史事實 也是為我們寫的
所以讓我們稍微分析一下故事中的人物
我們會談到馬大、馬利亞、
猶大、群眾和領袖
我們會看看他們的態度
不過讓我們先知道一下背景
第1節:「逾越節前六日 耶穌因此」
(NASB版本有因此)
因此指向背後的事實
即使祂知道群眾找祂
是因為他們想要更多的神蹟
他們很想知道祂還會行什麼神蹟
他們在找祂
領袖們在找祂
為了要殺掉祂
因此…因為這所有的一切都在耶路撒冷等著
上帝安排的時間到了
逾越節前六日 祂來到伯大尼
此外…記錄在這裡的事件
在馬太、馬可、路加福音也有
所以如果你想觀看這頓飯、
在受難週發生整件驚人之事的全貌
你必須閱讀那所有的內容
或是拿出你的《完美的一生》
看看這所有的內容是怎樣融合在單一的敘事裡
祂是在那個週六到的
經過伯法其這個小村莊
接著就進入了伯大尼
我會融入一些其他福音書的內容
伯法其就是一例
伯大尼眾所周知
是耶穌使拉撒路從死裡復活的地方
如今這仍然是伯大尼為人所知的原因
凡在以色列提到伯大尼都會說:
「喔對!那就是耶穌叫拉撒路從死裡復活的地方!」
那是不受時間影響的
曾經住過伯大尼的人裡祂是最出名的
因為在伯大尼從來沒有發生過那樣的事情
以後再也不會發生了
是祂來到逾越節並成為逾越節祭物的時候了
成為逾越節所描繪的獻祭羔羊
羔羊的血灑在埃及的門框和門楣上
表示祭物已經獻上了
死亡天使就會忽略過去
那個家庭就被饒過一命
基督是為了歷世歷代屬神百姓的罪惡獻上、
使神永遠滿意的真逾越節羔羊
祂來到逾越節受死
成為真正的逾越節祭物
在最後的安息日那天
在祂被釘十字架、
背負世人罪孽前的最後合法安息日
祂選擇花時間在伯大尼與祂所愛的朋友共處
是我們主耶穌的溫存時光
祂認識這些人 祂愛這些人
祂曾經花時間和馬利亞、馬大和拉撒路相處
我們從更早的福音書內容裡得知這些
距離頭戴荊棘還剩下六天
距離被釘還剩下六天
距離被槍扎還有六天
距離被憎恨、背負罪惡、
被神遺棄的孤獨還有六天
雖然還有六天
在祂心裡卻如同眼見
祂尋求親愛朋友的溫暖、愛和感情
但可悲的是
在祂與那些愛祂的人在一起的幾個小時當中
那醜陋、可恥、背道的猶大出現了
他佔據了版面
搞砸了美好的時光
他的仇恨是持續不斷的!
當我們看這個故事的時候
讓我們來看看主角吧
我們要從馬大的忠誠服事開始
馬大的忠誠服事
我需要救一下馬大
因為馬大得到了不好的評價
是來自於路加福音第十章的紀錄
在另一個場合
當我們的主在走路的時候
祂來到了伯大尼、進了這個村莊
馬大就接祂到自己家裡
「她有一個妹子 名叫馬利亞
在耶穌腳前坐著聽他的道
馬大伺候的事多
心裡忙亂 就進前來
說:『主啊 我的妹子留下我一個人伺候
你不在意嗎?
請吩咐她來幫助我』」(38~40節)
祂對這些服事的工作有點著迷
主回答說:「馬大!馬大!」
如果你的名字就是馬大
你已經聽過很多很多次了……
「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
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
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
是不能奪去的」(41~42節)
我告訴你…
馬利亞正在聽的真理是存到永遠的
這一餐和廚房裡的東西保鮮期都很短
所以教導、神的真理、敬拜是優先考慮的事
根據那樣的經歷
然後你再回到十二章
我們會有點看不起馬大
我認為我們必須支持她一下
她在服事 服事在聖經裡的評價高尚
非常高尚
其實關於服事這個字
教會裡的「執事」
就是從「διάκονος」這個字來的
服事者在教會生活很重要的一部份
首批被指派的人是在使徒行傳第六章
和整個使徒行傳裡服事的人都有關係
保羅在羅馬書第十六章就談到所有服事的人
就是在他的事工
和那些與他相關的事工中服事的男女
所以我們不想輕視馬大提供的這項服事
我一會兒就會多談一些
不過先讓我們看一下事件本身
這個城市或小鎮出名
是因為拉撒路曾經從死裡復活
所以當耶穌來到伯大尼
他們就在那裡為祂做了晚餐「δεῖπνον」
那是晚飯、吃得比較久的一餐、
放鬆的一餐
一天結束了!工作結束了!
你在U型餐桌上整個放鬆
交談的時間很長
人都各就各位了
這是充滿談話、進行緩慢的一餐
他們在那裡為祂做了晚餐
馬大在服事伺候
拉撒路也是同耶穌坐席的人之一
我們從其他福音書得知
這裡不是馬利亞、馬大和拉撒路的家
這當然在馬太福音二十六章
和馬可福音十四章也有記錄
告訴我們是在一個叫西門的人家裡!
長大痲瘋的西門!
長大痲瘋的西門也住在伯大尼
所以這件事不是發生在馬利亞、
馬大和拉撒路的家裡
而是在長大痲瘋的西門家裡
你要知道
祂那個時候並不是個痲瘋病人
否則在他家就不會有派對了
因為痲瘋病人是被逐出會堂的
他們會永久地被趕出像這樣的社交場合
如果我可以如此大膽
我必須插個話:
我們應該叫他「前痲瘋病人西門」
你在古代世界裡
要怎樣才會變成「前痲瘋病人」呢?
除非你被造物主親自醫治
不然就沒有辦法
關於為什麼西門會是飯局的東道主
這就為我們提供了資訊
因為他也經歷了神蹟式的復原
和拉撒路的情況沒什麼不同
所以在座或在坐席的人當中
有兩個很特別的人
其中一位是前痲瘋病人
另一位是前死人
確實應該會有些吸引人的對話!
吸引人的對話!
然後你可以把主耶穌加入談話當中
你可以想像他們會談論:
他們在領受使他們恢復健康和生命的能力的時候
在他們身上發生了什麼事
非常難以置信的一餐!
真實的宴席!但不是為了紀念拉撒路
不是紀念西門
而是為了紀念主耶穌基督
這和十一章結尾以色列領袖想要逮捕祂、
殺掉祂的經文平行
他們希望若有人知道耶穌在哪裡
就向他們報明 祂才能夠被逮捕
相反的
這是另一個極端、分道揚鑣的例子
有兩個人舉辦一個向祂表達敬意的宴席
他們都親身體驗過祂的創造大能
馬大正在服事
這是崇高的服事
必須有人做這件事
這是尊崇上帝的服事!
耶穌在馬太福音二十章說:
「誰想在你們中間成為大的,就要作…」什麼?
「你們的僕役」
聖經很推崇服事
聖經很看重服事
她會因為她的服事一直被人紀念
她天生就是如此
她是個做事的人
馬利亞當然比較會沉思、反省
可能比較體貼聖靈
馬大是個行動派
為行動派感謝主!
為那些服事者感謝主!
事實上
我們的主在路加福音二十二章27節就說:
「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事人的!」
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事人的!
我認為路加福音十二章最能表達服事的崇高
我想花點時間讀給你們聽
我們的主正在說話
祂看著擺在前頭的榮耀
祂在37節說:「主人來到了
看見僕人警醒 這些僕人就有福了」(新譯本)
祂講的是祂自己第二次再來和信徒
「我實在告訴你們 主人必親自束腰」
穿上僕人的圍裙
「招待他們吃飯 進前來侍候他們」
這樣的聲明實在驚人:
當主再來、建立祂國度的時候
祂要穿上服務生的圍裙、服事我們!
服事就是這麼崇高!
這就是服事崇高的原因!
服事的精神是什麼呢?
使徒行傳二十章19節:
「服事主 凡事謙卑」
服事主 凡事謙卑
保羅甚至說:「服事主 凡事謙卑 眼中流淚」
真誠服事
服事的範圍呢?
加拉太書五章13節說:
「用愛心互相服事」
我們都是蒙召作僕人
都是蒙召作上帝的奴僕、
主的僕人、彼此的僕人
看見馬大服事的崇高性是很重要的
是被高舉的服事、崇高的服事
她服事是因為愛她的主
她也愛她服事的人
很多人對她的印象都是有點丟人
她需要的是平反
主責備她
是因為她需要認清:
儘管服事很崇高
聽主親自說的話是更高的呼召
所以我們看到了馬大真誠的服事
接著我們看到的是馬利亞謙卑的獻祭
實在令人吃驚
第3節提到馬利亞謙卑的獻祭:
「馬利亞就拿著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
抹耶穌的腳 又用自己頭髮去擦
屋裡就滿了膏的香氣」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
對她的所為詳細描述 根本沒有推進故事
這和神學毫無關聯
並沒有讓我們對教義有深入的理解
這裡展露的細節
描述了她對基督情感的豐富性、
她對主的聖化之愛
就好像聖靈喜悅馬利亞表達愛的每個細節
打量著其中的每個元素
好像她行為的各種面貌和各種面向
都得到神的靈認可
是個非常好的範例
提醒我們要有犧牲的、
絕對完全的、無限的愛
我不認為這是事先算計好、有計畫性的舉動
這是馬利亞心意的流露
「她就拿著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
那是大量的純正香油!
「μύρον」這個專有名詞
是油膏的專有名詞
哪噠是種生長在中國、
西藏和印度高原的稀有草本植物
不會無緣無故在伯大尼的家中出現
除非藉著駱駝從遙遠的印度、中國運到那裡
很遠、很遠、很遠的地方
因為它來自遠方 因為它非常純正
所以它價值非凡、非常貴重
事實上…那個滿腦袋只有物價的那個人
知道它的價值:就是猶大
他在第5節開的價是三百個銀幣
一個得拿利是一天的工資
這是三百天的工作
如果你扣掉休息的時間
基本上就是一年的工作
非常昂貴
在馬太福音二十六章7節我們看到香膏
是在雪花石膏瓶內
雪花石膏是種白色的半透明石頭
可以雕刻出香膏的容器
很可能這就是運貨、交貨和保存它的方式
為什麼會有這個東西?
一種用途 我們立刻就會看到!
這種香膏是在葬禮上使用的
因為沒有防腐處理
芳香的油塗抹在屍體上
就能降低腐爛屍體的惡臭
亞利馬太的約瑟、尼哥底母
對基督的身體就是這麼做的
他們在祂的葬禮上
用香料塗抹祂的身體、做了類似的事情
這對於這個家庭來說是非常值錢的東西
他們有部份的資產
都在這罐雪花石膏瓶內值錢的膏油裡
可能是用在家庭成員的葬禮上
它並沒有用在拉撒路的喪禮上
所以可能還有待商榷
但是一般家庭
確實為了那樣的目的來使用香膏
也有可能是女生用來享受芳香的、
住家用來享受芳香的
它的價值是由熟知每種事物的價格
卻對其價值一無所知的那個人(猶大)定的
馬利亞的心中滿溢著愛與感激之情
她起初是在幕後
現在突然間馬利亞與馬大一起服事了
她急著尋找香膏
不知道在哪裡、哪個安全的地方
她的愛意爆發了
她溫柔充滿愛意的心正在跳動
她無法控制自己
根據馬可福音十四章3節
她打破了雪花石膏瓶、打開了它
馬太和馬可福音告訴我們
它澆在耶穌的頭上
我們在約翰福音裡發現
它一路流下到了祂腳上
然後她鬆開了自己的頭髮
一個女人在男人面前這樣做是很激進的事
還用自己頭髮去擦拭祂的腳
在進餐時間洗腳是進餐的一部份
因為人穿的是涼鞋
那時沒有人行道
髒掉的腳不適合人在長時間的晚宴中坐席
這是非常驚人和揮霍的表達方式
這不是我們第一次
代替耶穌來感受這樣的事了
回頭看路加福音第七章
是在祂傳道事工早期就發生過的事
不是在伯大尼 而是在加利利
不是在長大痲瘋的西門家裡
而是在法利賽人的家裡
不是一位耶穌認識的女信徒
而是一位祂不認識的娼妓
路加福音七章37節:
「那城裡有一個女人 是個罪人
知道耶穌在法利賽人家裡坐席
就拿著盛香膏的玉瓶
站在耶穌背後 挨著他的腳哭
眼淚溼了耶穌的腳
就用自己的頭髮擦乾
又用嘴連連親他的腳 把香膏抹上
請耶穌的法利賽人看見這事 心裡說:
『這人若是先知
必知道摸他的是誰
是個怎樣的女人 乃是個罪人』」
對一個自義的法例賽人來說
自己被一個娼妓觸摸是想像中最恐怖的事
他避無可避了
因為身為律法主義的法利賽人
是很容易被人誘導的
但是一個罪孽最深重的女人
她的觸摸也不能削減基督的純潔、聖潔
不但不會使祂不潔 祂反而能使她聖潔
人若要表達難以壓抑的愛與感情
這顯然是種揮霍的方式
現在你可以回來看約翰福音十二章
這實在令人震驚
真的完全不顧猶太人關於女子得體的規定:
女子在男子面前不可鬆開她們的頭髮
但是她的心在說話
這是生生不息的愛、沒有約束的愛
這愛是揮霍的、謙恭的、豐盛的
她給出所有她能抓住不放的益處
一定會有震驚後的寂靜
同樣愛基督的人群必定會目瞪口呆
那群人是西門和他的家人、馬利亞、
馬大、拉撒路、十二門徒和耶穌
很多、很多的人在那裡
沉默沒有繼續
當他們在思量馬利亞的謙恭獻祭時
他們被虛偽自利的猶大打斷了
第4節:「他的一個門徒
就是後來要出賣耶穌的那個加略人猶大」
他總是被這樣認定
提到猶大 一直都是這樣描述的
這個人就是耶穌在約翰福音
十七章12節說的「滅亡之子」、
使徒行傳一章25節說
他「往自己的地方去了」
他是滅亡之子、地獄之子
他自己的地方就是滅亡或永恆的地獄
在這樣一種出於信心的愛
和奉獻的豐富表達中插嘴 實在是很討厭
這一幕被耶穌
在第六章認定為魔鬼的人打擾扭曲了
第六章70節:「你們中間有一個是魔鬼
耶穌這話是指著加略人西門的兒子猶大說的
他本是十二個門徒裡的一個
後來要賣耶穌的」
一直以來都是十二個裡的一個
就是其中那個要出賣祂的門徒
這就是他的墓誌銘
在他死以前的墓誌銘
他就是這樣被認定的:貪婪、充滿野心、世俗的心、
利己主義佔據了他的心
最終導致他的瘋狂
他想碰碰運氣
看能不能成為有錢的人
他想碰碰運氣
看能不能爬上有權有勢的位子
我認為他早就慢慢明白
這件事並沒有照著他想要的方向走
雖然每個其他的人都愈來愈愛基督
他卻愈來愈恨祂
他很難努力前進
有反抗過、有拒絕過
他只剩下活下去的基本需求
每天只是為了活下去
建立國度的想法對他來說變得愈來愈荒謬
每件事都不順心
但是他必須保持虛偽
他在第5節說:「為甚麼不把這香膏賣三百銀幣
賙濟窮人呢?」(新譯本)
聽起來很高尚
但約翰在第6節告訴我們:
「他說這話 並不是因為他關懷窮人
而是因為他是個賊
又帶著錢囊 常取其中所存的」
當事情開始不是朝著他認為應該走的方向走時
他開始盜用金錢、那些他們必須維持的小錢
他要錢、所有他能拿到的錢
無論對耶穌來說這件事會怎麼結束
他都準備好逃走了
耶穌曾說過自己會死
他們會奪去祂的生命
祂可以看到敵意、仇恨
祂知道結局快到了
猶大知道祂不可能得到高位
讓他有更長的時間從錢囊拿錢
他想要有多少拿多少
另外 這很令人難過
馬太福音二十六章8節就提到
其他的門徒對這件事的看法一致
是啊!為什麼不是賣掉 然後賙濟窮人呢?
被猶大煽動加入了抗議行列
這其實就是說門徒在抗議
他的影響力很大
這就是他有錢囊的原因
因為每個人都怎樣?信任他!
我會這樣說
對基督真正的尊崇…
對基督獻上真尊崇的地方
都會使屬撒但之人的敵意暴露出來
如果你尊崇耶穌基督
那些屬於撒但的人就會懷有敵意
這是個魔鬼
其實就是說在將要到來的週四晚上
魔鬼會進到他裡面
他不僅是個魔鬼
魔鬼自己也要進到猶大裡面
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在第5節
這是聖經裡從猶大嘴裡吐出的第一句話:
「為什麼不把這香膏賣三百銀幣
賙濟窮人呢?」
你想知道他說的最後一句話嗎?
馬太福音二十七章:
「我出賣了無辜人的血」(4節,中文標準譯本)
這就是猶大
為了三百銀幣
他會從耶穌身上奪走馬利亞愛的禮物
後來他會賣耶穌三十塊銀子
三百銀幣 那大概是一年的工資
三十塊銀子 大概是四個月的工資!
香膏的價錢對他來說
比他賣耶穌的價錢多出三倍
所以屋裡就充滿了馬利亞香膏的香氣
猶大說的話卻有毒
使整件事產生了陰影 污染了空氣
猶大是個貪污的賊
毫無疑問他的生命是人類歷史
和永恆當中最大的悲劇
因為他接近真理
你拒絕的真理離你愈近
你永恆的刑罰就愈嚴重
猶大只會在真理的背景之下興起
我會這樣說:
如果你相信 最安全的地方就在教會
如果你不信
最危險的地方也是在教會
因為如果你最後是拒絕基督
就要為你得到知識卻只產生拒絕而負起責任
這是多嚴重的刑罰啊!
這是個危險的地方
這是非常危險的地方
「因為多給誰 就向誰多取」
我說過這在寓言裡和鞭打、永恆刑罰有關
如果你堅決拒絕真理
你就不會想要聽更多
滾出去吧!
如果在永恆中有減刑
你的刑罰就可以減輕些!
但是猶大:背道者中的背道者!
猶大不是唯一的型態
有很多種背道者
我剛完成了一本書就叫《背道者》
記錄了西方歷史一直到第五世紀
具影響力之人的背道
所有的背道哲學家和作家
都培養了現今的背道世代
其中我們的娛樂結構裡就有背道的成分
我們的音樂結構裡就有背道的成分
它在我們喝的水裡…到處都有
我們活在一個背道的世界裡、
一個充滿背道者的世界
何謂背道者?
某個有真理知識卻背叛真裡的人!
你會很驚訝
諸世紀以來有多少的背道者…哲學家…
大多數把世界弄得天翻地覆、
把世界變成無神論和進化論的哲學家
都是來自基督教的背景
讀基督教學校 在教會長大
有基督徒父母、基督徒祖父母
然後背了道
所以猶大不是孤獨的怪物
但他是背道者中的背道者
有很多的猶大之吻
就是那些曾經親近基督
後來與祂吻別的人
這是很可怕的情況!
所以我們看到猶大的虛偽利己主義
主在第7節回應了:
「耶穌說:『由她吧!
她是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
我之前就跟你們說過了
這可以用在安葬上
但不一定會用
它沒有用在拉撒路的葬禮上
但它是可以這樣使用的
我們的主在這裡把她出自於愛的表達所做的事
和祂的安葬連在一起了
她知道這一點嗎?
在她心裡是因為祂的安葬而做這件事的嗎?
祂說過祂會死
她是為了祂死的時候所做的預備嗎?
她相信嗎?
她是否準備當祂死的時候這樣膏抹祂
但不想等到祂死的時候
因為可能她剛好會不在場?
會怎麼發生?何時會發生?
會是甚麼情況?
她是不是害怕自己最後不能成事
所以在祂還活著的時候事先膏抹祂
來表達她豐盛的愛?
我們不知道!
她曾經這樣想過嗎?我們不知道!
但我們知道耶穌解釋她所做的
就是為了祂安葬那天的膏抹
藉此一說
耶穌宣告了祂會死、祂會被埋葬
她所做的事情就象徵著祂即將到來的安葬
在馬太福音二十六章12節耶穌是這樣說的
這是馬太福音紀錄的同一件事:
「她將這香膏澆在我身上是為我安葬做的」
她對此知情嗎?我們不知道!
她沒有這樣說 她沒有說任何話
但是祂說:「這是為我安葬做的」
因為那是這種膏油一般的用法
馬可福音十四章8節、馬可的紀錄
耶穌說:「她所做的 是盡她所能的
她是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預先澆在我身上」
所以耶穌認為這件事
象徵著祂即將到的來死亡和安葬的事實
我很喜歡馬可福音十四章9節
我們的主多說了約翰沒有紀錄的話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 普天之下
無論在什麼地方傳這福音
也要述說這女人所做的 以為記念」
聖靈不只詳細說明了她所做的一切
主還交代了關於祂死亡的重要屬靈意義
主接著說:
「這會是對這個女人的愛的永恆不朽的紀念」
我想我們可以誠實地問這個問題:
你為基督獻上的愛有多豐盛?
你對這件事有多專注?
有點像為了永恆買朋友不是嗎?
就像我們上個禮拜看的寓言那樣
(路六1~13)接你進天堂?
所以耶穌補充了一句預言祂的死和安葬的話
順便說一下 當耶穌說話的那一刻
猶大的詭計就被戳穿了
馬可說:「十二門徒之中
有一個加略人猶大去見祭司長
要把耶穌交給他們」(10節)
當耶穌說:「由她吧!
她是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這句話時
猶大就知道一切結束了
祂要死了
不會有任何的未來了!
不會再有任何的錢了
可是他想要更多的錢
他接下來要做的
就是照之前的吩咐去辦:
若有人知道祂在哪裡
就要報明(回到十一章57節)
他認為他可以去報明
在離開的時候還可以賺點現金
他就走了
然後在第8節耶穌說了這句話:
「你們常常有窮人跟你們在一起」
他們常常會在這裡
「卻不常有我」(新譯本)
多美的敘述不是嗎?
你們常常會有窮人跟你們在一起
你們常常想要照顧窮人
他們的確照顧窮人
這就是為什麼猶大會提起這件事
每個人都一致地說:
「是啊!是啊!那是我們應該要做的事情!」
照顧窮人是對的
照顧他們是對的 但不是現在!
不是現在!我在這裡!
你們不常有我!
我不想把這事說得很屬靈
我只是想說
人一生裡有優先順序
有暫時的救濟 有永恆的敬拜
你最好知道其中的分別
所以猶大面臨著被人指責、
被輿論壓垮、心力交瘁的關鍵時刻
他跑去見那些領袖說:
「我想要做個交易
我會告訴你們何時何地能抓到祂」
他議價的結果有三十塊銀子
刻薄、貪婪、殘忍、背叛的恨
和這值得永作紀念的豐盛之愛並列相對
馬利亞充滿了熱情洋溢、犧牲奉獻的愛意
猶大卻充滿了刻薄、貪婪、
殘忍、背叛的恨意
非常極端!
這個故事非常簡短地隨著另外兩群人結束
第四種人:虛偽膚淺的人群
第9節:「有許多猶太人知道耶穌在那裡
就來了
不但是為耶穌的緣故
也是要看他從死裡所復活的拉撒路」
拉撒路在他的名字後面常常有個逗號:
拉撒路,耶穌復活的那個人
總是如此!
所以群眾來了
你看到的是虛偽膚淺的人
在那裡對耶穌很好奇、對拉撒路很好奇
喔!隔天!12節!
當耶穌隔天進城的時候
他們對大衛的子孫說和散那!
到了週五他們說什麼?
「釘祂十字架!釘祂十字架!
我們不會讓這個人統治我們!」
這是人群的虛偽淺薄!
然後這段記錄就在第10和11節、
領袖敵對的陰謀詭計中結束
聽聽這句話:
祭司長商議連拉撒路也要殺了
這裡講的是毀滅證據
把這個從死裡復活的人殺了
你就曉得他們對耶穌恨到極點了!
這與證據毫無關係
他們從未否認過祂行的神蹟
他們沒有否認拉撒路復活
他們想再殺死他
因為他的關係 很多猶太人都離開了
離開了聖殿、離開了猶太教、
離開了他們 信了耶穌
拉撒路的復活讓統治者和領袖
極端的敵意、詭計浮出了檯面
他們不僅想要殺掉耶穌
他們也想殺了拉撒路
不過故事並沒有就這樣結束!
你看到了馬利亞和馬大的服事和愛
你看到了猶大自私的罪和背叛
你看到了群眾有多冷漠
最後喊著:「釘祂十字架!」
你看到被真理威脅、以色列假領袖的仇恨
最後處死了耶穌
但這不是結局
結局是你看到有人相信耶穌!
神的國度就是這樣進行的 不是嗎?
有愛祂的人、恨祂的人、
對祂冷漠的人、
想要毀掉與祂有關的一切的人
面對這一切
你還看到了相信祂的人
總是會有些人相信的!
這就是我們傳福音的理由
也是我們還在這個星球上完成大使命的理由
主啊!我們整個早上
敬拜的時間都蒙受了祝福
感謝祢讓這樣的事實透過這段經文
傳遞到我們的心裡
主啊!我為在座的各位禱告
我為那些可能對真理冷淡的人禱告
我為那些有敵意的人禱告
主啊!求祢救他們脫離最後的背道、
最後的背叛、猶大的親吻
我為那些是信徒的人禱告
願我們心甘樂意順服所表達的愛
是綿延不絕、一發不可收拾的
主啊!求祢不但在聖經裡高舉祢的兒子
你也要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高舉祂
願我們都認識祂是誰
祂就是基督、上帝的兒子
願我們都相信祂
透過那樣的信心得永生
賜給我們悔改、信心、生命和拯救
我們這樣求
是奉祂偉大的名!阿們!
翻譯/字幕:改革宗電視台 楊忠道

約翰麥克阿瑟


YouTube播放清單

約翰福音-麥克阿瑟(陸續更新中)


雲端下載

約翰福音-麥克阿瑟(陸續更新中)


延伸閱讀


約翰·麥克阿瑟(麥卡瑟)是加州太陽谷恩典社區教會(Grace Community Church in Sun Valley)牧師—教師,主人神學院(Master’s College and Seminary)院長,著名的聖經教師和特會講員。著作超過一百五十本。包括《耶穌所傳的福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esus,麥種)、《麥卡瑟新約註釋》(MacArthur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series)和《麥卡瑟研讀本聖經》(MacArthur Study Bible)。同時也負責「賜你恩典」(Grace to You)機構。該機構事工包括製作全球性廣播節目及電視節目。

Tags: ,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