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 28 - 約翰福音 第二十八集(麥克阿瑟)

137 views
點選我展開全文逐字稿與下載區↓↓↓

約翰福音系列 第二十八集 基督神性的見證(一)(約五30-37) 】麥克阿瑟

我們要來看約翰福音五章
第五章剩下的經文
夠我們講好幾週
接著我們要進入第六章歷史性的一刻
先是餵飽五千人,另外還有婦女和兒童
並接著往下講
不過現在我們來談第五章
我過去說過
從17節開始到47節結束
是很長的一段談話
耶穌在這裡談到祂的神性
這整段的重點就在祂的神性
而這也是約翰福音的重點
約翰說:「但記這些事
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
是上帝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祂
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
約翰自己聲明了
他在聖靈的默示下寫福音的目的
而這裡正是這福音書的一處高潮
耶穌宣告自己的神性
從17節到這章結束
後來在約翰福音裡
祂一再講論自己的神性
卻都不像這一處全面
這段經文對我們來說十分重要
有許多教訓在其中
我們也曉得
在整卷約翰福音中
當我們的主宣告自己的神性
證明自己的神性
說「我是自有永有的」
行各樣神蹟時
眾人的回應是不信
當這不信來到最後的高潮
他們便將祂當作騙子
當作撒但的使者,把祂處決了
有兩件事一同增長
耶穌基督的神性越是證明出來
聽受這證明的人們
就越是恨祂
整卷書裡不乏證據
因為一直提到人們不信
不僅提到他們不信
更提到他們不信的原因
坦率白,他們受到猶太人影響
尤其是耶穌這時正向他們說話的猶太領袖
而然他們表現出來的
是人類光景的一般症狀
所以我們知道耶穌是上帝的兒子
是得救的唯一盼望
我們也知道,即便真理表露無遺
罪人仍舊不信真理
他們不信是因為
他們不願來就近真理
我們今天要講的經文
明顯了這點
我要由五章30節開始讀起
「我憑著自己不能做甚麼
我怎麼聽見就怎麼審判
我的審判也是公平的
因為我不求自己的意思
只求那差我來者的意思
我若為自己作見證,我的見證就不真。
另有一位給我作見證
我也知道祂給我作的見證是真的
你們曾差人到約翰那裏
他為真理作過見證
其實,我所受的見證不是從人來的
然而,我說這些話,為要叫你們得救
約翰是點著的明燈
你們情願暫時喜歡他的光
但我有比約翰更大的見證
因為父交給我要我成就的事
就是我所做的事
這便見證我是父所差來的
差我來的父也為我作過見證
你們從來沒有聽見祂的聲音
也沒有看見祂的形像
你們並沒有他的道存在心裏
因為他所差來的,你們不信
你們查考聖經
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
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
然而,你們不肯到我這裡來得生命」
我想指出最後一節
「你們不肯到我這裡來得生命」
唯有在耶穌基督裡
才能尋見生命
祂是道路、真理、生命
信祂的人不至滅亡
反得永生
這福音的信息一再出現
人們的反應卻可以用一句話形容:
「你們不肯到我這裡來得生命」
來看看「不肯」
你們不想到我這裡來
你們並不渴望到我這裡來
這是聖經中最根本的教義
在有關福音、得救、全人類的經文裡
這是聖經最為強調的教義
是特別與人類有關的
是什麼教義?
即便真理明明擺在罪人面前
他也不肯相信
我們曉得聖經說
未重生的人是死的,沒有能力
他因著墮落,瞎了眼
因著自己的罪,更是眼瞎
又被撒但蔽了眼睛
上帝也不許他看見,使他對律法上眼瞎
人的處境是多方面的眼瞎
死在過犯罪惡中
無法得救
而且,正如約翰福音三章所說的
人無法對自己的救恩有一絲貢獻
正如人無法對自己的存在、出生
有一絲貢獻
我們知道罪人的無能
但這裡的重點在於罪人的不肯
這顯明了罪的深度
即便有了完全的亮光
有了完整的證據
所有證言都無可辯駁,罪人仍是不肯
他不渴望到基督那裡去
他不想要歸向基督
只要你把基督的故事告訴人
他就會想要歸向基督
──這並非事實
這和人性恰恰相反
這項人論的教義可謂絕無僅有
人即便面對真理
也不肯前來
這教義並不受歡迎
但這是純正福音的根基
這是基督教的基礎
罪人既無法對自己得救有一絲貢獻
也不肯歸向唯一能拯救他的那一位
這是未重生之人的光景
我來解釋一下
請翻到約翰福音八章
我要先講一些神學要點
才接著講這段經文
約翰福音八43,耶穌解釋了
罪人面對證據
仍舊不肯的問題
「你們為什麼不明白我的話呢?
無非是因你們不能聽我的道」
你們為什麼不能聽我的道呢?
「你們是出於你們的父魔鬼
你們父的私慾你們偏要行」
問題就在這裡
你們不肯到我這裡來
是因為你們只想做撒但要你們做的事
而不做上帝要你們做的事
「墮落的人類」就是這個意思
你無法對自己得救有一絲貢獻
而且你也不肯前來
上帝想要的事
你不想要
你想要撒旦想要的事
你屬於你的父魔鬼
你想要行你父的私慾
你們就因此不信我」
必聽上帝的話
你們不聽
因為你們不是出於上帝」
他們對耶穌的回應是:
「你是鬼附著的」
這與事實恰恰相反
人們為什麼不相信?
因為他們不肯
他們為什麼不肯?
因為他們只肯做
那轄制他們的那位的慾望
以弗所書二章,保羅說
他們被空中掌權者轄制
讓我告訴你這其中的含義
請翻到約翰福音十二章
我要繼續談罪人不肯前來
約十二37
「祂雖然在他們面前行了許多神蹟
他們還是不信祂」
他們只是膚淺地相信
第二章我們就談過了
他們信祂是上帝派來的先知
因為祂行的神蹟無人能否認
但是他們是否相信祂是光
(上文提到的)
而成為光明之子呢?
並沒有
他們不信祂
這他應驗了先知以賽亞的話
以賽亞書五十三1:
「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
耶和華的膀臂向誰顯露呢?」
出於這個原因,他們無法相信
他們不肯相信,所以他們無法相信
他們為什麼不肯相信?
因為他們渴望做魔鬼要他們做的事
卻不渴望做上帝要他們做的事
他們選擇不信
所以他們無法相信
上帝的審判臨到他們
以賽亞說:祂「使這百姓心蒙脂油
耳朵發沉,眼睛昏迷
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
心裡明白,回轉過來,便得醫治」
他們不肯相信(賽五十三)
因此他們無法相信(賽六)
這是所有墮落人類的共同問題
他們深受空中掌權者轄制
他們屬於黑暗的國度
被他們的父魔鬼所轄制
他們不信
是因為他們不肯相信
是他們不肯
這是正統基督教的根基
這是福音神學的第一原則
然後我們得談談
上帝怎樣改變人的不肯?
上帝怎樣破除這不肯?
因為舊約說,當掌權的日子
罪人可以被改變成甘心樂意的人
這就是我們要談的問題
無可辯駁的明證
一致證明耶穌是彌賽亞
是上帝的兒子 ,是基督
是世界的救主
罪人面對這一切明證
卻不肯相信
因為這就是人類的光景
不過,他們不只是不肯
彼前四章說,他們是敵對上帝的
所以在約五,耶穌宣告自己的神性
證明自己的神性
人們的反應正表現出不信(16節)
他們開始迫耶穌
所以這不是一種冷漠的不肯
而是帶著深深敵意的不肯
我們必須明白
罪人不僅不能相信
更是不肯相信
不只是被動地不肯
更是滿懷怒氣和敵意的不肯
壓倒性的證據
都明明續給這些猶太人看了
是上帝的兒子道成肉身
在在他們面前,對他們說話
他們卻拒絕相信
聽好了,不信從來不是
因為欠缺證據
欠缺證據從來不是真正的原因
證詞再清楚不過了
聖經明明地呈現了證詞
不信也不是因為
上帝揀選人下地獄
聖經從來沒有說
上帝得為人的不信負責任
不信不是因為上帝雙重的預定
不是因為欠缺證據
不是因為贖罪祭不足夠
彿彷基督的贖罪不足一般
聖經總是譴責那些不肯相信的人
我知道這道理實在深奧
但責任仍得歸到罪人身上
那麼罪人呢?
當罪人自知有罪
並得知真理
他有一個選擇
就是向上帝求信心
因為信心是上帝的恩賜
而非行為
罪人唯一的盼望
就是帶著悔改、敬畏的心,向上帝呼求
渴望天上的聖潔
並求上帝賜下樂意的心,取代不肯的心
不信是從來不是因為缺乏證據
回來看約翰福音三章
那句美妙的福音經節
「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
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
這裡提及福音的真義
也提到罪人有相信的義務
信的有永生
這與上帝的預定無關
而是與罪人願不願意相信有關
三18:「信祂的人,不被定罪」
因為他信的是上帝獨生子的名
而定罪的原因在此:
「光來到世間」
光指的是基督
「世人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
不愛光,倒愛黑暗」
問題就在這裡
光明明可見
真理就擺在眼前
但是人們倒愛黑暗,愛罪惡
他們渴望做魔鬼要他們做的事
卻不渴望做上帝要他們做的事
這是普天下人的光景
人類心靈裡充斥著不情願
整卷約翰福音
會一直出現這種不信
但還是有些光亮,不是嗎?
有早期跟隨施洗約翰的門徒
他們是第一批門徒(約一)
他們相信並承認耶穌是彌賽亞
有敘加村的撒瑪利亞人
承認祂救世主
並接受祂作他們的救主
有位貴族的孩子蒙耶穌醫治
他和他全家都信了
有好幾處證明
有些人信了
但普羅大眾將應驗第一章的話
「祂在世界
世界也是藉著祂造的
世界卻不認識祂
祂到自己的地方來
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
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
祂就賜他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
舉國都拒絕祂
他們敵視祂
他們跟隨腐敗的宗教領袖
一同喊著要殺祂
領袖想方設法要除掉祂
直到將祂釘在十字架上,群眾也跟著做
大家都知道
他們是拒絕了耶穌
我說出來
只是要提醒各位
你不可能對耶穌採取中立的看法
你要麼接受祂是上帝的兒子
是彌賽亞、救主、主
要麼就只能拒絕祂
如此而已!
不能能採取中立的看法
耶穌說:「不與我相合的
就是敵我的」
你無法對耶穌採取中立的立場
你無法對耶穌
保持冷漠的態度
要麼承認祂是主、是上帝
要麼就只能與祂彼此為敵
我們可稱頌的救主
已經充分證明了祂的神性
結果他們拒絕了祂
還記得第五章的開頭嗎?
耶穌去了畢士大池
那是耶路撒冷城裡的
一個小水坑或游泳池
有許多病人聚集在池邊
這是因為某種迷信
認為這池子有醫治的功效
有個人在那裡38年了
耶穌醫好他,要他收起褥子回家
猶太人覺得受辱
因為他們認為耶穌違反了安息日
而安息日不可做工
安息日不可把床拿回家
甚至在安息日醫治人也不可以
所以猶太人質問耶穌
為何違反安息日
祂沒有退縮
試圖減輕他們在這方面的敵意
反倒加劇了他們的敵意
祂說:「我可以在安息日做任何事
因為我是上帝」
從17節到29節
耶穌發出驚人陳述
說自己與上帝平等
因此是自己就是上帝
這在他們耳裡就是這樣
這可是最大的褻瀆
這就是一切事情的由來
祂正面對這些心懷敵意
為祂干犯安息日而憤怒的領袖
這已經夠糟了
祂還宣告自己與上帝平等
更叫他們怒氣四溢
祂使安息日的問題
提升到基督論的層次
去談祂的身份和祂的話語
還記得17-29節說到:
我與上帝在本質上平等
我與上帝在作為上平等
上帝怎樣做事,我也照樣做事
我與上帝在能力上平等
我有叫人活的能力
我與上帝在權柄上平等
我對每個人行最終的審判
我與上帝在真理上平等
我與上帝平等,因為我所說的一切
和上帝所說的一切,都同樣真實
耶穌各方面自稱與上帝平等
再來是23節這句驚人的宣告:
「既然這些都是真的
我配得同等的敬拜
人若不尊敬我
就是不尊敬上帝」
這話超過他們所能聽的程度
耶穌把這事給他們講得一清二楚
若有人這麼說
這可是不得了的宣告
要是有人在你面前說這些話
你會說:
「你知道嗎?光聽祢說還不夠
因為這宣稱實在太崇高了
我們需要除了祢之外的見證」
於是就有了30節開始的話
耶穌在這裡呼喚
另一位來為祂作見證
誰是祂所能呼喚的最佳見證人?
那當然就是父上帝
父就是他們說
他們所拜的那一位
祂就是他們說他們認識
其實不認識的那一位
祂就是他們所說的
他們的上帝
讓我們來到那最高的見證
來面見那位獨一真上帝
這正是耶穌所做的
來和祂同作見證
這聖經裡十分妙的一部分
有時我的講道會結束在
不該結束的地方
我正想今天講完
免得留到下一講
這一節總結了17-29節
約五30:「我憑著自己不能做甚麼
我怎麼聽見就怎麼審判
我的審判也是公平的
因為我不求自己的意思
只求那差我來者的意思」
那激怒他們,使他們指控祂褻瀆的宣告
祂又重申了一次
祂說,「我與上帝平等
我沒有憑著自己的意思做什麼
我不在上帝以外獨立行動
我只做上帝所做的事
祂做事的方法、時間、地點、
對象如何
我也如何
至於審判,我的審判總是公平的
因為我並不在上帝之外行審判
我的意思和祂並沒有不同
我總是照那差我來者的意思
祂又開始說:
「我和那差我來的上帝原為一」
祂的敵人的指控相反
祂不是褻瀆者,他們才是
祂總是榮耀上帝
行事完全和上帝一致
完全合乎上帝的旨意
所以,祂這時呼喚上帝
來為祂作見證
要是耶穌的宣告是真的
上帝有可能贊同這宣告嗎??
祂說:
「我與上帝在本性上原為一
我與上帝在作為上原為一
我與上帝在能力上原為一
我與上帝在真理上原為一
因此,我與上帝在尊榮上也原為一」
這整件事,上帝也贊同嗎?
讓我們聽聽上帝的聲音
我們待會兒要來聽一聽
但在這之前,我們要先講31節
提幾項神學詮解
「我憑著自己不能做甚麼」
我認為這宣告十分重要
長時間以來人們一直在討論
耶穌到底能不能夠犯罪
有人說,祂有可能犯罪
只是祂並沒有犯罪
這就是說,祂有能力不犯罪
拉丁文是「posse non peccare」
祂有能力不犯罪
祂本可以犯罪的,但祂有能力不犯罪
實際上祂並沒有犯罪
許多好的正統神學家
都肯定這一點
另一方面,有人說(我也同意)
祂沒有能力犯罪
拉丁文是「non posse peccare」
沒有能力犯罪
為什麼我說
祂沒有能力犯罪?
這不是思想祂的本質
而得出的合理想法
而是因為30節開頭的話
「我憑著自己不能做什麼」
祂是在說,我不可能做任何
父旨意之外的事
父不會犯罪
因此子要犯罪,是不可能的
所以,如果你曾經涉入這項議題
是「有能力不犯罪」還是「沒有能力犯罪」
翻到約五30
問問那人說:
你是否相信
理論上祂有可能犯罪?
你要怎麼解釋,即便單看祂的人性
祂也不可能做父旨意之外的事?
你可以把這一點納入
用於下次為這主題進行的神學辯論
我想要再說明一點
祂改用了第一人稱
「我怎麼聽見就怎麼審判」
都是第一人稱
這是新的。
從17節開始,他以第三人稱談話
講的都是「人子」
祂的宣告在猶太人看來
又怪異又顛覆
祂竟然用第三人稱
保持著距離感
這時祂提升了宣告的層次
用第一人稱說話
不再「置身事外」
還有一點,「我怎麼聽見就怎麼審判」
並不表示祂自亙古就有耳朵
聽見父所說的一切事
這是擬人的修辭
我們曉得,聽見事情
就能明白事情
看見事情
就能明白事情
祂沒有耳朵、沒有眼睛
祂是永恆的上帝
在成為肉身之前,上帝自亙古就是靈
這只是在說
父的旨意不論是什麼
我都在神性的心思裡曉得了
祂對上帝的旨意有確切的認識
正如聖靈完全認識一樣
羅八27說,聖靈為我們代求
因為聖靈曉得上帝的旨意
上帝也知道聖靈的意思
這記在羅馬書八27
三位一體有完整的知識
每個位格都擁有
那存在三一上帝裡的完整知識
就是對一切事或可能存在之事的知識
耶穌的意思是「我知道萬事」
所以人不得說「祢雖行父的旨意
但祢並不完全知道父的旨意」
也不得說「你怎麼會認為
自己完全知道父的旨意?」
耶穌這麼說
而且好幾次說
「我知道」、「我聽見」
這是指著三位一體,祂完全白父的旨意
「因為我完全知道父的旨意
我可以告訴你們
父為我作的見證」
這就是祂要提供的見證
跳到31節
看看我們能講到哪裡
只要一下子
我會使時光倒流
其實我辦不到
好,來看31節
「我若為自己作見證
我的見證就不真」
有人會說:「看吧
就連耶穌也不相信自己」
這話完全不是這個意思
我怎麼知道的?
約八12:「耶穌又對眾人說:
『我是世界的光
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裏走
必要得著生命的光』
法利賽人對祂說:
『祢是為自己作見證
祢的見證不真』
耶穌說:『我雖然為自己作見證
我的見證還是真的
因我知道我從哪裏來,往哪裏去
你們卻不知道我從哪裏來,往哪裏去
你們是以外貌判斷人』」
在這裡耶穌說:「我雖然為自己作見證
我的見證還是真的」
當然了,祂是道路,真理和生命
祂的見證是真的
回到31節,祂說什麼?
祂只是順應他們在約八所說的
「祢若為自己作見證
祢的見證就不真
就不足夠」
這想法是從哪來的?
答案很明顯
如果有人走進來說:
「我是上帝
我要你們明白
我和上帝在各方面平等」
你會說,「等一等!
只有這樣還不夠
我需要更多外在客觀證據」
祂也容讓他們,明白在他們看來
祂若自己為自己作見證
祂的見證就不真
他們會用什麼來壓祂?
申命記說,不論何事
「總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才可定案」
所以他說:「讓我呼喚父
就是最純潔、真實的那一位
讓祂提供三重的見證
來滿足舊約的要求」
父會提供三重見證
「另有一位給我作見證
我也知道祂給我作的見證是真的」
這裡的「祂」是誰?
譯者用了「示」部的祂
因此他們明白
「祂」是指上帝
事實上也是如此
「我要帶你們去看看
有另一位為我作見證的
我也知道祂給我作的見證是真的」
祂接著講父的見證
父的見證涵蓋一切關於父的事
因為祂與父原為一
與神性原為一
祂確切知道父的見證
也知道祂的見證是真的
「讓我來講述父的見證」
父的見證是什麼?
人們對剩下的經文感到
便將它切割開來
甚至還加上編註
讓人更加困惑
我們得把這整段一次讀過去
這見證有三種形態
以三種管道實現
先是透過施洗約翰
再來是透過耶穌的神蹟
再來是透過聖經
明白嗎?
但這全是父的見證
你會說:「等等,父的見證不是在
施洗時嗎?當時從天上有聲音說
『這是我的愛子
是我所喜悅的』」
沒錯,但施洗約翰在那裡聽見這聲音
耶穌也聽見了
但並沒有跡象顯示
有其他人聽見
你會說,「父的見證
不是登山變相嗎?
當時父再次說:「這是我的愛子
你們要聽祂」
沒錯,但當時在場的
只有彼得、雅各、約翰
由於當下的混亂和驚嚇
我不曉得他們是不是
真的聽見了什麼
但我們確實知道
沒有其他人有這種經歷
這點十分明白
也因此,37節中段說:
「你們從來沒有聽見祂的聲音
也沒有看見祂的形像」
因此,祂不是訴諸父所說
那肉耳聽得見的話
父的見證已經透過施洗約翰臨到
透過耶穌所行的神蹟臨到
也透過聖經臨到
我鼓勵各位這樣思想:
這三樣的影響力,一個比一個大
約翰的見證為大
耶穌所行神蹟的見證更大
耶穌稱之為更大的見證
可見於36節
但聖經的見證是最大的
拉比教導人,是從小事循序漸進
祂也是這樣談論父的見證
我們先看看
先知施洗約翰的見證
祂在33節開始講起:
「你們曾差人到約翰那裡
他為真理作過見證」
祂是在向猶太領袖說話
你們曾差人到約翰那裡
你們告訴人們,約翰是先知
是這400年以來第一位先知
你們人人都熱衷於施洗約翰
連領袖也去見祂
記得嗎?
領袖去見約翰時,約翰對他們說:
「你們這些蛇類、毒蛇之種啊」
「誰指示你們逃避將來的忿怒呢?」
他們差了人去
全猶太地、全耶路撒冷都湧至約旦河
約翰在約旦河傳道、施洗
並預備彌賽亞的來臨
舉國都熱衷於先知施洗約翰
約翰沒有行神蹟
但人人都明白,他應驗了舊約的應許
「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
預備主的道, 修直祂的路」
他是人們心裡長久期盼的先導者
他們知道他是一位先知
你們曾差人到約翰那裡
他為真理作過見證
請讀馬太福音三章、路加福音三章、
約翰福音一章,猶太全地的眾人
都認約翰為先知
到他那裡去
他不光是光知
看看35節
他是那點著的明燈
他不只是一位先知
更是一盞燈
希臘文Luchnos就是指燈
它與光不同
約翰不是光
基督才是光,但約翰是燈
基督是「那」光,照屬靈的意義來說
祂是光的本體,而約翰只是一盞小燈
但他可不是普通的燈
而是一盞燃著熊熊火光的燈
空前的明燈
主這樣子指出
連他們也視約翰為獨特的見證
約一6-8論到約翰,說:
「他不是那光,乃是要為光作見證」
還記得嗎?
他不是那光
而是返照那光的明燈
祂可以說是一盞在母腹裡
就充滿了聖靈膏油的燈
他身上點著的光亮
照明、啟示了基督
他是有效的燈
是燃著熊熊火光的燈
人們像飛蛾撲火一樣
受他吸引
「你們情願暫時喜歡他的光」
你們到約翰那裡去
再回到34節:
「我所受的見證不是從人來的」
施洗約翰為我作的見證
並不是從人來的
祂說這是父的見證
施洗約翰是第一位為我作見證的
他是上帝的先知
他們都承認這一點
大家都認為約翰是上帝的先知
差派他的是父
事實上
整件事情始於路加福音一章
父派遣一位天使加百列
去顯現給一對八十多歲的不孕夫婦
撒迦利亞和以利沙伯,並說
「你們將生一個孩子」,他的出生是神蹟
父使聖靈在以利沙伯的腹中
充滿約翰
是父賜生命她的子宮
再賜聖靈充滿她子官裡的小生命
從各方面來看,這孩子都是父的工作
他將來要成為先知
路加福音一章,撒迦利亞發出宣告
見證上帝在這孩子身上的作為
這是聖經裡有關施洗約翰
最大的宣告之一
路一76:「孩子啊!
你要稱為至高者的先知」
約翰可沒有透過觀看茶葉(茶葉占卜)
來獲取他的信息
約翰沒有透過思考星座
看星象圖來獲取他的信息
這信息並非來自他裡頭
他也沒有諮詢邪惡的掌權者
他是至高上帝的先知
上帝透過施洗約翰帶來見證
人們承認他是真先知
他講的是上帝的見證
他的見證是關乎救恩的
約翰說了什麼?
「看哪,上帝的羔羊
除去世人罪孽的」
救恩是他的信息
其實
撒迦利亞明白這一點
「孩子啊!
你要稱為至高者的先知
因為你要行在主的前面
預備祂的道路
叫祂的百姓因罪得赦
就知道救恩」
所以約翰來傳講赦罪
傳講因上帝羔羊耶穌基督而來的救恩
約翰是父的先知
是父的見證
他們收到了
約十41:
「有許多人來到他那裏
他們說:『約翰一件神蹟沒有行過
但約翰指著這人所說的一切話都是真的』」
他們信了
他們的信很淺,他們確實相信
他是上帝派來的先知
這點他們的確相信
這是他們對耶穌的看法
對吧?
尼哥德慕怎麼說的?
「我們知道你是由上帝那裏差來的
因為你所行的
無人能行」
約翰沒有行過奇蹟
但他們都相信他是上帝的先知
這是父三樣見證中的頭一樣
大家都認為他是先知
都說他是先知,熱衷於他的事奉
去到他那裡受上帝的洗
這意味著他們得將接受歸信的洗禮
這洗禮宣告說:「你並不比外邦人好
因為洗禮是給加入猶太教的外邦人的」
所以你必須視自己為
和看外邦人一樣與上帝隔絕
轉離罪惡
並經過這種歸信的洗禮
他們情願暫時這麼做
主耶穌說這話的同時
約翰要不是在獄中
就是已經被斬首
頭被放在盤子上
與主同在了
他已經退場了
所以主說,「暫時」
「你們暫時喜歡我這光返照在燈上」
你們曾到施洗約翰那裡去
你們相信他是先知
你們就像蚊蟲在陽光下跳舞
但他帶給你們的信息是
我是上帝的羔羊
你承認他是先知
卻拒絕了他的信息
這是「不肯」的本質
這是罪人的心
上帝差來一位傳真信息的先知
他們會相信這先知是從上帝來的
卻會拒絕他傳的信息
「不肯」
你怎麼能接待這人,稱他為上帝的先知
因他歡喜快樂
卻拒絕他所說的?
你們就是這麼做的
這顯明了人心中
本性的不肯
父的第二樣見證
全包在36節中
不用多少時間
就講完了
「但我有比約翰更大的見證」
讓我們更上一層樓
因為我們要從單純的言語
轉向神蹟奇事
「因為父交給我要我成就的事」
請注意,我們仍然在談父的見證
因為父把父要做的工
交給了子
把信息給約翰,呼召他
並預備他的,是父
同樣地,預備子的,賜生命給子
決定子要做什麼工作的
當然也是父
「但我有比約翰更大的見證
因為父交給我要我成就的事
就是我所做的事
這便見證我是父所差來的」
你們看看約翰
你們說約翰是父差來的
「父差他來
但我們拒絕他的信息」
你們看看我
父差了我來,這不是很明顯嗎?
尼哥德慕不是說了嗎?
「你所行的,若沒有上帝同在,無人能行」
尼哥德慕就是這麼說的
這點無庸置疑
約七31:「但眾人中間
有好些信他的,說:
「基督來的時候,祂所行的神蹟
豈能比這人所行的更多嗎?」
難道你會說
祂不是彌賽亞?
還有人能行更多神蹟嗎?
這太荒謬了
他們看到祂行的神蹟
就談論起神蹟奇事
第十章,有句話我常說
我得不厭其煩再重提
他們從不曾否認
祂所行的神蹟
約十25:
「我已經告訴你們,你們不信
我奉我父之名所行的事
可以為我作見證」
耶穌所做的工
就是父透過祂作的見證
為什麼?
因為祂只做
父要祂做的事
這是父的見證
「父所分別為聖、又差到世間來的
祂自稱是上帝的兒子
你們還向祂說,『你說僭妄的話』嗎?」
父將我分別為聖,並差了我來
你們向父差來世間的說
「你褻瀆上帝」嗎?
你們就不必信我
我若行了,你們縱然不信我
也當信這些事
叫你們又知道又明白
父在我裏面,我也在父裏面」
耶穌的神蹟指出父的旨意
父的權能也藉著聖靈顯明了出來
約十一47,這很重要:
「祭司長和法利賽人聚集公會」
他們說什麼呢?
「這人行好些神蹟
我們怎麼辦呢?」
「這人行好些神蹟
我們怎麼辦呢?」
「這人行好些神蹟
我們怎麼辦呢?」
他們承認神蹟
卻不認耶穌
約十四11:「你們當信我
我在父裏面,父在我裏面」
約十五24:「我若沒有在他們中間
行過別人未曾行的事,他們就沒有罪
但如今連我與我的父
他們也看見也恨惡了」
不認基督,就是不認天父
因為耶穌所行的神蹟
是父在祂裡面作的見證
我也知道他給我作的見證是真的」
父的見證先是透過上帝的先知
施洗約翰的事奉和傳道
再來是透過我所行的神蹟
就是36節所說:
「父交給我要我成就的事」
什麼意思?
父交給祂要成就的事
這是什麼意思?
這是指祂道成肉身
祂永遠是上帝
永遠擁有上帝的全部屬性
永遠是萬有的創造主
並非父將能力或權力交給祂
讓祂成就這些事
而是祂道成肉身
將神性的屬性
單單用於父交託祂成就的事
基督等於在說:「你們聽過施洗約翰
更說他是先知,卻拒絕他的信息
甚至砍了他的頭
我來了,父透過我和神蹟作了見證
你們卻逼迫我
你們卻恨我
想殺了我
問題不在於證據
最大的證據都已經顯明了
於是我們來到最大的證據
就是聖經的見證
從37節開始
談的是聖經的見證
聖經是上帝的道
「你們並沒有他的道存在心裏」
但是你們卻拒絕先知
拒絕我行的神蹟,拒絕了聖經
他們徹底拒絕了聖經
來看45節,令人震驚的陳述:
「不要想我在父面前要告你們」
當你們接受末後的審判
站在父面前時
別以為是我要告你們
要告你們的,會是摩西
哇!
摩西將成為檢察官
發出控訴
你們有聖經
卻也不信聖經
你們不信先知,不信神蹟
也不信聖經
我們下次要接著探討這一點
這就是人心裡的「不肯」
天父,我們感謝祢充滿能力的真理
我們感覺自己就好像活在當時
和主一起出現在這些重大事件中
何其有高,能領受祢在聖言中
所賜給我們的真理
得以認識主、認識我們
認識我們週遭的世界
主啊,人心被如此的無能、不肯
所束縛,將一路下到地獄裡去
我們只能說,主啊
責任要歸到在那不信的人身上
罪人必須前來,至少也得像
那位遇見耶穌就說
「主啊,我信不足
求主幫助」的人
主啊,求祢賜能力給罪人
叫他們能信
求祢打破罪人的不肯
罪人只能呼喊
「主啊,使我情願
使我甘心
打開我的心,讓我願意
但願現在就有人
回應這些經文
天父,求祢動工在今天眾人
和今後聽見這信息的人心裡
我們再次獻上感謝
聖經自成一體
聖經的能力和清晰性
經得起最仔細的審視、檢驗查
我的話到不了的地方
甚至是真理本身到不了的地方
願祢前去,藉著聖靈把這些事
嵌入我們的生活中
好讓我們因著這些事顯明出來
與基督更為相像
我們奉基督的名祈求
阿們

約翰麥克阿瑟


YouTube播放清單

約翰福音-麥克阿瑟(陸續更新中)


雲端下載

約翰福音-麥克阿瑟(陸續更新中)


延伸閱讀


約翰·麥克阿瑟(麥卡瑟)是加州太陽谷恩典社區教會(Grace Community Church in Sun Valley)牧師—教師,主人神學院(Master’s College and Seminary)院長,著名的聖經教師和特會講員。著作超過一百五十本。包括《耶穌所傳的福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esus,麥種)、《麥卡瑟新約註釋》(MacArthur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series)和《麥卡瑟研讀本聖經》(MacArthur Study Bible)。同時也負責「賜你恩典」(Grace to You)機構。該機構事工包括製作全球性廣播節目及電視節目。

Tags: ,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