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 78 - 約翰福音 第七十八集(麥克阿瑟)

194 views
點選我展開全文逐字稿與下載區↓↓↓


第78集 【約翰福音系列 我是真葡萄樹(約翰福音 15:1-6)】麥克阿瑟

我是真葡萄樹

聖經是權威、唯一的權威、唯一一本神所寫的書,包含66卷書,神在基督之前啟示的舊約39卷,神自基督降生以來啟示的新約27卷,共同組成了聖經的66卷書。

在聖經中說話的是神,這是祂的話。當我們聚會的時候,不是聽人說話而是聽神說話,然後牧師和傳道的責任,就是接受神的信息把它帶給群眾。我總是認為自己不是廚師而是服務生,我的責任不是製作佳餚,而是小心翼翼地把它端上桌,這就是我力圖履行的職責,就像我們每次打開聖經都會做的那樣。

所以當我們來到約翰福音第15章,就像聖經其他的地方,我們在聽神說話。作者是使徒約翰,但作者也是神,是默示約翰寫下每個字的聖靈。正因為如此,聖經是無誤、準確、有權威的。當聖經說話的時候,神就說話。當神說話的時候,我們就聽,因為神對我們說的,是我們必須知道的。聖經應當支配每個人的生活和所有的人類社會,因為當中包含了現世與永恆生命中所有必要的真理。當一個國家或一個人拒絕聖經,他們就拒絕了神,而後果是很可怕的。那些透過聖道聽神說話的人都蒙受了生命與祝福,從今時直到永遠。

所以我們來到第15章,稍微敘述一下背景,從13章開始直到16章,我們是在受難週、主的事工最後一週的週四晚上,週四晚上是很重要的一晚,他和12門徒聚集,在加利利猶太人守逾越節的週四晚上守逾越節。

他們在有點秘密、我們叫樓上房間的地方聚會,我們的主那晚上告訴他們許多美好的事、賜給他們很多很多的應許。當晚我們的主也揭露了猶大是個叛徒,把他打發走了,猶大就離開去見以色列人領袖,安排逮捕主耶穌和後來的釘十字架。當我們來到15章的時候,猶大已經不在了,只剩下這十一個人,他們是真正的門徒。

但當我們來到15章,他們已經不在樓上房間了。時間已至深夜,但14章結尾處耶穌這樣說:「起來,我們走吧!」很明顯那時他們離開了樓上房間,耶穌和十一門徒開始步行穿過耶路撒冷,從城東出去到一個園子,我們的主會在那裡禱告,禱告時極為痛苦,他的汗珠好像大血點,而他禱告的時候,門徒會睡著。後來猶大、羅馬兵丁和猶太領袖會進到園子裡逮捕他,猶大會在那裡親吻他,背叛會發生,隔天他就會被釘在十字架上。

當他們離開樓上房間,步行穿越耶路撒冷的黑暗時,我們的主繼續對他們說話,他對他們說的話都被記錄在15和16章裡,所有他說的這些話,沒有比15章前8節更明確的,我們的主這裡給的不是真正的比喻,不過我想在最廣泛的意義上也可以被認為是比喻,因為這是一個例證,它真是個生動的描寫,是隱喻也是明喻。

聽聽他是怎麼說的,我要讀1~8節:「我就是真葡萄樹,我父是園丁。所有屬於我而不結果子的枝條,他就除掉;而所有結果子的,他就修剪乾淨,好讓它結出更多的果子。藉著我給你們講的話語,你們已經乾淨了。你們當住在我裡面,我就住在你們裡面。枝條如果不留在葡萄樹上,就不能由自己結出果子;照樣,你們如果不住在我裡面,你們也是如此。

「我就是葡萄樹,你們是枝條。那住在我裡面、我也在他裡面的,他才結出很多果子,因為沒有我,你們什麼也不能做。一個人如果不住在我裡面,就像枝條被丟在外面枯乾了,然後被收集扔進火裡焚燒。你們如果住在我裡面,而我的話也住在你們裡面,那麼,凡是你們所願的,當祈求,就將為你們成就。你們結出很多果子,就表明是我的門徒了;從這一點我父也就得榮耀」(中文標準譯本)。

從最後一句話來看,這比喻的意思應該很明顯,這是關於葡萄樹、枝條和證明一個人是真門徒的結果子,然後這是關於真救恩的本質,這是關於真救恩的本質。這是我們的主、所有的聖經作者、所有忠心的基督徒關切的問題,古今皆然。一個人怎麼知道自己是真門徒?一個人怎麼知道自己確實在往天堂的路上?一個人怎麼知道他或她會逃離地獄?我們如何知道呢?

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沒有什麼比救恩更重要,沒有什麼比永生更重要,沒有什麼比天堂更重要,你怎麼知道的?在這生動逼真的描寫當中,我們有了我們需要知道的一切。

不過在我們看救恩的本質之前,只是提醒一下,我讀給你的經文當中也有指向基督本性的陳述。在談救恩的本質、救恩的根本現實之前,我們必須承認基督的本性、基督的根本現實。

主耶穌基督的神性在這第1節就宣告了,他說:「我就是真葡萄樹」,第5節又說:「我就是葡萄樹」。這怎麼會是對神性的宣稱呢?因為這個動詞:「我是」。

回到出埃及記第三章,當摩西在曠野來到神的面前問祂名字的時候,神說我的名字是自有永有者,雅威YHWH,永存者,永遠存在的那一位,如今、過去、將來永遠都是的那一位。神學家稱之為「神的自存性」、神的永存,祂是自有永有的。

在耶穌整個傳道、教導、醫治、門訓的事工裡,他不斷地宣告他是神…他是神,他說了些像是「我父作工直到現在,我也作工」這樣的話。

在討論安息日的背景下,他提醒他們說:「安息日不適用於神,因為神始終在工作,安息日也不適用於我,因為我跟神一樣一直在工作」。他們勃然大怒,因為他竟然做出這樣的宣稱,這是在約翰福音的第5章。

後來在第8章耶穌說:「如果我榮耀自己,我的榮耀就算不得什麼。榮耀我的是我的父,就是你們說『他是我們的神』的那一位」,因此如果神、你們的神榮耀我如同神,你們也應當榮耀我。這種明顯的褻瀆再次得罪了他們。

第10章他甚至更簡潔地說:「我與父原為一」、在本性和本質上為一。在同一章,10章38節他說:「你們縱然不信我,也應當信這些事,好使你們確實知道,我父是在我裡面,我也在父裡面」。

在他整個生活和服事中,他都宣稱自己是神。每次耶穌說「我的父」,他說了很多很多次,每次他說「我的父」,他都是在強調自己有跟神一樣的本性,而他的猶太聽眾並沒有聽錯,他們一點也不困惑。

事實上在5章18節,我們讀到的就是這樣:「為此,那些猶太人更想要殺他,因為他不僅干犯了安息日,還稱神是他的父,把自己當做與神同等的」。他們理解,這正是他在做的事,正是,他這樣做的方式之一,就是把神的名字「我是」拿來用在自己身上。

在整個約翰福音當中,有一系列這樣的宣稱。他說:我就是生命的糧、我就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生命的糧、我就是世界的光、我就是門、我就是好牧人、我就是復活和生命,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然後他作出了驚人、無法迴避的宣告,8章58節:「亞伯拉罕出生以前,我已經存在了」,永遠存在。

耶穌就是偉大的「自有永有者」、披戴肉身的永生神,相信這個很重要嗎?聽聽這個,約8:24:「你們若不信我就是『那一位』,就要在自己的罪中死亡」。

我可以換個方式說嗎?如果你不相信主耶穌的神性,你就會下地獄,就這麼簡單。無論你多麼虔誠、多麼有道德,你的內涵好到可能符合人性最好的一面,如果你不相信耶穌是神,你就會下地獄。如果你相信他是任何形式的受造者,無論多高尚或多崇高,你會下地獄,你會死在罪中,意思是你會在沒有饒恕的情況下死去,懲處就是永刑。

猶太人完全明白他在說什麼,這是對猶太神學震撼、致命的一擊,他們的神學偏離聖經、舊約,但它是一套完整的體系。耶穌攻擊這個神學,他攻擊他們對神、對律法、對公義的理解,他攻擊他們對行為、信心和恩典的看法,他攻擊他們神學的各個要素。如果還不夠糟糕,這還導致他們恨他。然後他自稱是神,在他們看來是徹頭徹尾的褻瀆,這也成了他們要他死的原因。

所以這裡是他跟門徒在一起的最後一晚,他作了另一個關於他神性的有力聲明:我就是真葡萄樹、我就是葡萄樹。看過這個之後,我想帶你來看這段最重要的部分,那就是救恩的本質,救恩的本質。我認為不是很多人清楚明白這一點,但考慮到這些簡單的話,我們沒有藉口。

這比喻裡的劇情很簡單:有顆葡萄樹,有個園丁,有兩種枝條:結果子的枝條,修剪乾淨以結出更多的果子;不結果子的枝條,砍了、曬乾、燒掉。就這麼簡單!如你所知,我們的主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說出深刻的道理,這裡正是如此。

我們知道頭兩個角色,第1節耶穌說:我是葡萄樹,然後他說:我父是農夫、園丁,所以我們知道葡萄樹是基督,種植葡萄樹和照顧葡萄樹的農夫是父,但這裡的問題是:誰是枝條?誰是枝條?

有連接到他身上的枝條,它們都連接著,所有的枝條都連接著,但不結果子的被剪除、曬乾、燒掉,所以它們是誰?我來讓你們回想一下上下文,這一切源於13章的樓上房間,很明顯那樓上房間裡有兩類門徒。

耶穌在那裡(1節),非常清楚他死亡的時刻將到,經文說他愛世上屬他的人,他愛他們到極點,他愛世上屬於自己的人,他愛他們到了極點,到了他所能夠愛的永恆極限,然而那裡還有一個人(2節),那些「連著」耶穌的門徒之一,西門的兒子加略人猶大,經文第2節說:「魔鬼已經把出賣耶穌的意念放在猶大的心裡」。

我真的不認為這兩種枝條有什麼神祕之處,耶穌那晚在想什麼?他們剛離開樓上房間,那裡上演了關於猶大的戲碼,猶大身份被揭露了,當耶穌說「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出賣我」的時候,門徒說:是我嗎…是我嗎…是我嗎?也就是說他們不知道是猶大。

猶大生活、性格和行為上,都沒有明顯可以辨別他是個假門徒的地方,他明顯是連著的,從各方面來說,都跟其他人沒兩樣,做其他人做的事。可是很明顯,那晚房間裡有兩種人,有那些結果子的,也有那位不結果子的。有那些繼續常在、留在、連在葡萄樹上的,也有那位被剪除的。

這段經文我跟世界各地的人進行過一些討論,很多人對我說:「這就證明你可以在基督裡,你可以連於基督,你也可以失去你的救恩」。聖經沒有這樣教導,我們主耶穌在約翰福音裡的話非常明確:「我的羊聽我的聲音」(使用另一個比喻),「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著我。我又賜給他們永生;他們永不滅亡,誰也不能從我手裡把他們奪去。我父把羊賜給我,他比萬有都大,誰也不能從我父手裡把他們奪去。我與父原為一」,我們一起托住那些屬於我們羊群的。

第6章耶穌說:凡是父賜給我的人,都會到我這裡來,我一個也不會丟掉。這不是在講信徒,結果子的枝條突然間被剪除扔進地獄,這是在講連著卻沒有生命的人,因為沒有果子。

就在幾小時以前,那天晚上猶大終於離開了耶穌。他就是聖經所稱的背道者、最終的叛徒,他三年來都跟耶穌緊緊相連,緊到大家都不知道他沒有生命。猶大現在去找以色列的領袖了,做交易、逮捕耶穌、得到他的30塊銀子,再上吊自殺、彈進地獄裡。

這是那晚的事實,這肯定是主在這思考和說話背後的原因,他需要向這些人解釋猶大,你不覺得在與十一位愛徒的親密談話當中,門徒還在消化猶大的事是很自然的嗎?猶大很高調,他是那個帶著錢、被信任的人,他們想搞明白怎麼會發生這種事?他到底是誰?怎麼會是他?怎麼回事?而我們的主給出了解釋。

祂說:「有些枝條表面上連接卻不結果子,它們就被帶走燒掉了」,祂肯定正想著猶大,跟祂關係密切的猶大,已經離開在前往永恆地獄的路上,事實上聖經也說他去了自己的地方,「對那人來說,他沒生下來倒好」(可14)。

所以我們的主幫助我們明白這個比喻的內容,祂是葡萄樹,父是園丁,結果子的枝條是真門徒,不結果子、被剪除和燒掉的枝條是假門徒,我們是這樣理解祂的話的。

神的國度中有擁有生命的和宣稱有信仰的人,耶穌在登山寶訓說:「不是每一個對我說:『主啊,主啊!』的人,都能進入天國」。有些人建立了宗教的房子,但他們把它建在沙土上,而不是建在磐石上。所以耶穌把那晚劇中所有的人物集中,讓它們形成充滿意義、強而有力的比喻。

我們看這個比喻的時候,有很多真理在其中,我們需要花時間進行一定程度的處理,但我想你現在可以看到什麼是簡單的理解,我們會補充,從葡萄樹開始吧,這幅畫裡的第一個角色。葡萄樹:基督自己,「我就是真葡萄樹」(1節),「我就是葡萄樹」(5節)。

祂選擇把自己看作葡萄樹,把自己比作葡萄樹,祂之前在第10章把自己比作牧羊人,祂之前把自己比作光,祂之前透過聖靈把自己比作水,所以祂取自熟悉的類比。

也許你會說:「祂將自己比作葡萄樹,因為葡萄樹卑微,葡萄樹是在地上、在卑微中。葡萄藤若沒有某種鐵絲網或什麼支撐,只會沿著地面跑,這說明了祂的卑微,這比喻很好地說明了祂的卑微。

其他人可能會說,這是個很好的比喻,因為它講的是聯合,它說的是那些屬基督的與祂的親密關係和相交,同樣的生命流經葡萄樹、流經枝條。有人可能會說:這是很好的象徵、生動的描寫,因為它談到結果子、結實,在基督裡的結果是明顯的。還有人會說,它說明了依靠,正如主說的:「沒有我,你們什麼也不能做」,它說明了那種依靠。

所有的生命都來自葡萄樹,它強調歸屬,如果你已接上,你就屬於。我認為所有這些都正確,但祂說「我就是真葡萄樹」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理由:因為有棵「有缺陷」的葡萄樹。

有棵敗壞的葡萄樹,有棵墮落的葡萄樹,有棵不結果、空蕩蕩的葡萄樹。是誰?以色列!沒錯,神的聖約百姓、猶太民族。

以色列是神在舊約中的葡萄樹,以色列在賽五被描述為葡萄樹,神說我在肥美的山岡上栽種我的葡萄樹…葡萄園(賽5),而那章的1~7節接著談到神所做的一切,賜給他們結出葡萄所需的一切,他們卻結出 בָּאֻשׁ 、酸漿果,不能吃的、沒用的。以色列是葡萄樹,這個比喻貫穿了以色列新舊約之間馬加比時期的歷史。

馬加比人鑄造錢幣,錢幣上就是描繪以色列的葡萄樹,而在希律的大聖殿上,有棵真被雕刻出來、鍍金的巨大葡萄樹,說到以色列是神的葡萄樹,神的生命流經全國,那是以色列的象徵,舊約裡有很多。詩篇80篇…有時間你可以讀完整個第80篇,但80篇告訴我們以色列身為葡萄樹背叛的悲劇。

聽幾句詩篇80篇的話:神「從埃及帶出一棵葡萄樹」,將以色列從埃及的奴役中帶出來,「驅逐列國,栽種了這樹」,和賽五一樣,「在它面前預備了地土,

它就深深扎根,充滿大地。它的影子遮蓋了群山,它的枝條遮蓋了高大的香柏樹。它伸出枝葉直到海洋,它的嫩枝直到大河」,然後是這句:「你為什麼拆毀它的籬笆,任由所有過路的人採摘呢?從樹林中出來的野豬踐踏它,田野的走獸把它吃了」。

神栽種以色列,接著轉而審判以色列。詩篇80接著說:「萬軍之神哪,求你回轉!求你從天上垂看鑒察,眷顧這葡萄樹,就是你右手所栽種的幼苗…這葡萄樹在烈火中被燒了,被砍掉了」。是的…這就是以色列…這就是以色列,何西阿說它是沒有果子的空葡萄樹(KJV),以賽亞說它產生有毒、無用、不能吃的結果。

以色列曾是充滿祝福的樹幹,以色列曾被神栽種,神的生命經過以色列流向凡與以色列相連的人,但以色列不忠心、拜偶像、不道德,神就帶來審判,這是舊約向我們闡述的。

跟所有的猶太人一樣,門徒想說:「嗯…我是猶太人…我與神相連,以色列、神的百姓、猶太民族,是神祝福的來源,我是個猶太人,我生來就是猶太人,我是亞伯拉罕的子孫,我與神相連」,並非如此。

我們的主走來說:如果你想與神相連…你必須但不是與以色列,而是與我相連,我是真葡萄樹,真的(ἀληθινός),我是真的葡萄樹,我是完美的葡萄樹,透過我,神的生命川流不息」。

保羅明白這一點,他在羅馬書說以色列有一切的特權,他們有敬虔的外貌,但他們沒有生命,他們不認識神,他們與神隔絕,祂才是真葡萄樹。

給你們一個對照,希伯來書第8章,希伯來書作者說耶穌是真會幕,祂是真會幕。祂是真葡萄樹,祂是真會幕,祂是真聖殿,神的生命正是透過祂川流不息。

歌羅西書2:7說,我們「在他裡面得以扎根、建造」。這些門徒知道以色列將被毀滅,他們知道聖殿將被摧毀,祂已經在幾個小時前告訴他們了,一切都要分崩離析了,一切都結束了。祂宣布了判決,不會有一塊石頭在另一塊上面,神的怒氣將要得到宣洩。

我們明白祝福的樹幹不是以色列很重要,保羅說不是所有的以色列人都是以色列人,基督是真葡萄樹,正如祂在第1章說,祂是真光,在第6章裡是真糧。祂是真葡萄樹。

任何要了解神生命的人都必須與祂相連,真正與身為神、身為雅威的祂相連,所有其他的葡萄樹都是假的,以色列是墮落的、死的葡萄樹,基督是真正的、活的葡萄樹。

以賽亞說作為葡萄樹的以色列已經野掉了,耶利米說以色列已變為壞枝子、外邦葡萄樹了,就好像耶穌在對那些人說:「你們以為因為自己屬於以色列國,你們與神的連結就是安全的。並非如此!你們認為就因為你們是猶太人,是被揀選的族類的一員,你們就與神的祝福相連?並非如此!我是葡萄樹,生命唯有透過我流動,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因此祂是葡萄樹。

這幅畫裡的第二個角色是園丁(1節):「我父是園丁」,園丁是農夫、照顧葡萄樹的人。基督把祂自己描繪成神所栽種的,這是事實,父策劃了耶穌所做的一切。

父差了子進入這個世界對嗎?聖經就是這麼說的,父制定計畫,耶穌說:「我只遵行我父的旨意,我只做父讓我做、告訴我去做、命令我做的事,我只做父喜悅的事」。

父照顧祂,父供應童貞女,好叫祂能由童女所生。父為祂供應一切,父供應聖靈使祂整個事工有能力,父供應祂所需要的一切。所以照顧子的是父,擁有真實、神聖生命的那一位是子。

然後第2節介紹了枝條,有兩種枝條,它們出現在我身上、屬於我,它們都連著,就像過去有很多人連於以色列,但不是所有以色列人都是以色列人,不是每個是猶太人的都真正與祝福相連。它們都是連著的,但第2節開頭說有些不結果子的枝條,祂就除掉(是父做的),父是審判者,然後有些結果子的枝條,祂就修剪乾淨,好讓它結出更多的果子。

父在工作,祂在做兩件事、兩件非常神聖的工作。祂在審判假的枝條,把它們剪除、晾乾、送進地獄,祂在修剪真正結果子的枝條,這是父的工作。

我們來看看這些枝條,想想這是在說什麼。葡萄樹長得很茂盛,但園丁、農夫採取了一些認真的措施。首先,當祂看到沒有果子的枝條,祂就除掉,祂就除掉。往下看第6節,祂就把它丟在外面枯乾了,這些枝條被收集、扔進火裡燒了,這是神對假信徒的嚴厲審判,沒有果子的假信徒。

你說…每個基督徒都有果子嗎?是的!每個基督徒都有果子,這樣你就知道自己是基督徒了。什麼是果子?公義的態度、公義的渴望、公義的情感、公義的品德、公義的行為,那是生命的體現,哪裡有神的生命,哪裡就一定有果子。

這就是為何弗2:10說,我們得救是靠著恩典,藉著信心,「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不可能不如此,因為哪裡有神的生命和人的靈魂,果子就成了明證,這就是15:8結尾所說的,當你結出很多果子,就表明是真門徒了。雅各說信心沒有行為是什麼?是死的,是無用的宣稱。你唯一知道信心是真實的、救恩是真實的方法就是藉由證據。

太7耶穌說「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這在福音書中重複多次。保羅在羅6說,你們過去是罪的奴僕,如今在基督裡成了義的奴僕。別人是透過果子、轉變的明顯證據來認識我們的。

這是唯一能分辨一個人是基督徒的方法,不是藉由想起某件事、某個禱告,不是藉由一些希望和期望,你知道一個人已經轉變、重生了,是因為公義的果子在那生命中體現出來。這不是追求完美,而是主要的方向,有些人連於基督卻沒有果子。

聽著…羅馬書第11章,把整個以色列民族看作是連於上帝的枝條,但他們因為不信和罪被剪除了,新的枝條、教會被嫁接上去。他們對神有連結,但沒有結果子。有很多人依附於基督教、教會,以某種方式連於基督,但時間與真相齊頭並進,只要有足夠的時間,真相就會大白。最終無論在今生或來世,肯定在來世,父會把他們送進火中,整個約翰福音,這是令人關注的一點。事實上,在第六章,許多他的門徒不再與他同行,記得嗎?這是作真門徒的呼召!

每個時代都會有表面連接的猶大枝條,我們來看下一個第2節的枝條,所有結果子、表明神生命的枝條,祂就修剪乾淨,好讓它結出更多的果子。所以父從事繁重的工作,祂把整條不結果子的枝子徹底砍掉,以免它白白地吸走葡萄樹的能量,它們被收集起來燒掉。

但祂又回來看結果子的枝條,祂修剪它們,祂潔淨它們,它實際上是動詞  καθαίρω,意思是「使清潔」,但用在農業上是修剪的意思,這可能指的是簸穀後清除廢物,這可能是指種植五穀前清除土壤中的雜草,但它也可以是指潔淨植物使其更有生產力的任何事。

新約初期的猶太神學家斐羅說:「正如長在植物上多餘的嫩枝,對真正的嫩枝會造成嚴重的傷害,園丁會清除、修剪(他同樣用καθαίρω這個字),因為他知道這是必要的」。所以神會把一些枝條徹底砍掉,就是那些在地獄裡度過永恆的假信徒,但對我們其餘的人,神用刀在我們身上工作。

我讀到在古代有時會有「捏枝」的程序,始於用手的食指和拇指真的去捏正在長的嫩枝末端,可能會導致它死亡,還有除去枝條枯萎的末梢,還有將枝條上的腋芽都削掉。修剪有很多方法,都有著同樣的目的,那就是讓枝條更有生產力,這就是父所做的工作。父帶著刀走進我們的生活,把罪、多餘的東西切掉。

希伯來書12:1說放下重擔對嗎?重擔還有罪。我們生命當中都有罪,理應把它切除,但我們也有些不一定歸類為罪的東西,只不過是不必要的、多餘的…徒長枝!

父帶著刀在我們生命中出現,這很痛苦,祂修剪。祂修剪罪,祂修剪無益的、不必要的行為、對不重要事情的關注。祂如何修剪?祂可能透過疾病,可能透過艱難,可能透過失去工作、朋友、親人、物質財富來修剪,祂可能透過名譽損失、誹謗來修剪。

祂可能透過失敗來修剪,你非常努力去達成的事。祂可能透過逼迫來修剪,來自外人、你認識的甚至你愛的人。祂可能透過悲傷來修剪,祂可能透過失望來修剪。

可能在情感上極其痛苦,可能在生理上及其痛苦。神安排麻煩事,這是神在按其旨意地用刀,神安排麻煩事。

為了修剪我們,能夠發生在我們身上最好的事就是麻煩事。林後12章保羅說: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怎麼樣?剛強了。我寧可安於苦難、困難、軟弱、試煉,因為神的能力在我的軟弱上顯得完全。雅1:「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忍耐也當成功。彼得是這樣說的,在你們暫時受苦之後,主會使你們完備。這就是刀!

你會想迎接它,因為你想結更多果子。當事情沒有按照你的心意走時,你可以在自憐中忿忿不平、在失望中打滾、埋怨、悶悶不樂、充滿焦慮,或者你可以向天仰望說:「神啊…感謝你,謝謝你在我身上工作,好讓我結更多的果子」。

你可以說:「神啊…為什麼是我?為什麼這發生在我身上?怎麼會這樣?」或者你可以說:「謝謝你!主啊…感謝你…我像使徒保羅那樣擁抱它,我像雅各那樣擁抱它,都看為喜樂。我擁抱它,因為這種修剪意味著神打算讓我多結果子」。

從另一個角度解讀,就是希伯來書作者在12章說的話,聽聽他是怎麼說的:「我兒,你不可輕看主的管教;被他責備的時候,也不可喪氣。因為主所愛的人,主都管教;他所接納的每一個兒子,他都鞭打。對管教的事,你們要忍受;神對待你們,就像對待兒女那樣。到底哪一個兒子不受父親的管教呢?

大家都有份受管教;你們如果沒有受管教,那麼,你們就是私生子,不是兒子了。再者,我們有肉身的父親來管教我們,我們尚且敬重他們,何況對這位萬靈之父,我們難道不更要服從他而活著嗎?肉身的父親在短暫的日子裡,固然照著自己的意思來管教我們;但萬靈之父是為了我們的益處管教我們,好使我們在他的聖潔上有份。不過所有的管教,當時雖然不覺得是愉快的事,反覺得是憂傷的事,而後來卻為那些由此受到操練的人,結出平安和義行的果子」。更多的果子、更多的義行,是神管教(試煉、苦難、麻煩)的產物,信徒就是要期待這些,好多結果子。

我想在這裡補充一點東西,園丁有一把刀,那把刀究竟是什麼?第3節回答了:「藉著我給你們講的話語,你們已經乾淨了」。

你已經得救了,你是透過聖道得救的,對嗎?信道是從聽道來的,你是因為信道得救的,是道在你裡面作工、藉著真理的道重生。經文說的,你會被道修剪。

說到底並非苦難本身是刀,而是神的道。讓我解釋一下,苦難本身不是刀,神的道才是刀。

我們應當從來4:12來理解神的道是刀,神的道比一切兩刃的劍更鋒利,剖開魂與靈、關節與骨髓,辨明心中的思想和意念。它是把雙刃的刀,它修剪每一個面向,是道做的,神的真理。

所以想法是這樣的,父是管教者,父就是在祂的護理中帶來試煉、麻煩,令我們感到關切的那一位。然而神的道成了真正的修剪器具,因為當試煉來臨、我們回應錯誤的時候,道就定我們的罪。道削減了我們對神旨意的不敬,道削減了我們的敵意,道削減了我們的怒氣,道削減了我們的質疑,它指控我們。試煉是刀柄,刀鋒則是神的話語。父帶來試煉,而刀鋒是神的道。神的道是刀。

聽聽司布真的解釋:「修剪基督徒的是神的道,淨化他的是真理,聖靈最終使經文活潑有力,有效地潔淨了基督徒」。

他說「苦難是刀柄,苦難是磨刀的磨石,但刀是神的道」,他說「苦難是外科手術助手,將細軟衣服脫掉,露出病變的肉,好讓刀可以觸及」,苦難使我們為開刀作好準備,感受神的道。

真正的修剪者是神,苦難是刀柄和手術場合,但經文是手術的刀。為什麼?這樣我們就會多結果子!你越認識神的道,你就越愛它,對試煉的反應就更恰當,對嗎?更多地讓刀去作它的工。

我們在這應當時時刻刻讚美神,因為作為教會的我們對神的道如此順從、如此了解,以致於當我們陷入環繞我們的生活難題,無論是什麼,這些失望、苦難和試煉的元素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認識神的道,我們不僅認識它,我們也信靠它,我們不僅信靠它,我們也愛它,我們不僅愛它,我們還希望它作它的工,因此我們順從這把刀。

我相信這就是這間教會結果豐碩的原因,這就是教會果子遍布全球的原因,你們多結果子是因為你們受過苦,讓道作它的工,帶來認罪,削去罪和不重要的東西。神的國度就是這樣,有很多人連於基督,有些人會被剪除燒掉,有些人會結果子,父在那些結果子的身上工作,以結出更多的果子,這就是神的國。

我們很感恩,不是嗎?我們知道自己是結果子的枝條,如果你不知道,你的處境就很危險了,以這段經文為鑒誡,誠實地來到基督面前、真心地來到祂面前。

父啊…我們今早再次一同蒙福…何等感恩,我們求你向我們印證這個真理,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釋放它,以成全你的旨意,我們奉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翻譯/字幕:改革宗電視台 楊忠道


約翰福音-麥克阿瑟(陸續更新中)


延伸閱讀


約翰·麥克阿瑟(麥卡瑟)是加州太陽谷恩典社區教會(Grace Community Church in Sun Valley)牧師—教師,主人神學院(Master’s College and Seminary)院長,著名的聖經教師和特會講員。著作超過一百五十本。包括《耶穌所傳的福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esus,麥種)、《麥卡瑟新約註釋》(MacArthur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series)和《麥卡瑟研讀本聖經》(MacArthur Study Bible)。同時也負責「賜你恩典」(Grace to You)機構。該機構事工包括製作全球性廣播節目及電視節目。

Tags: ,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