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 33 - 約翰福音 第三十三集(麥克阿瑟)

110 views
點選我展開全文逐字稿與下載區↓↓↓

約翰福音系列 第三十三集 真假門徒(二)(約六22-27) 】麥克阿瑟

我們講到了約翰福音第六章
今天早上我們仍要繼續講下去
請打開聖經
翻到約翰福音六章
我們會把這一章視為一體
因為很顯然
這就是聖靈的意圖
我知道這章可以分為許多事件
而這一章的中心講道
就是32節開始講到的生命之糧
這是一篇很長的講道
這章裡有好幾段對話
有兩個戲劇化的神蹟生
我認為這一章
可以分成幾個獨立的單元來處理
但令我驚訝的是
這章其實聚焦於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問題
也就是真門徒和假門徒
基督的真門徒和假門徒
忠心忍耐的人和半途而廢的人
信的人,和最終並不相信的人
這兩種人的差別
這一章告訴我們這一點
我們上週開始談這一點
而明白這一點對我們至關重要
我上週說過,這些年人們批評我
尤其實最近批評我寫的書「凡火」
因為我質疑那些自稱基督徒的人
他們的救恩是否具有的正當性
有些人自稱是耶穌的門徒
自稱信徒
而且真心相信自己就是信徒
但從聖經的教導
我們親眼看見他們所過的生活
都證實他們假門徒
人們需要警告
因為淪為基督的假門徒
是多麼可怕的光景
就我所知道的
這是新約中最關注這項議題的一章
要從這章學會這一點
就得從頭到尾把這章讀過
所以先讓我們翻到這一章
本章在哪裡結束?
因為這整章是一體
第六章一開始的「這事以後」
就和第五章了斷開來
而第五章開頭的「這事以後」
就表示它得和第四章斷開來
所以第五章是一體的
第六章本身也是一體的
而七章1節會再次出現「這事以後」
這些意味著我們經過了一個篇章
來到下一個篇章
第六章整整有71節
都在談真假門徒的差別
而無論或真或假
這一章都通稱為門徒
mathetes這個詞意味著
跟隨者、門生、或學習者
所以他們表面上跟隨耶穌
是要向他學習
可是到最後
我們看見了真假門徒的差別
我們可以從60節開始
看看這章的結尾
「他的門徒中有好些人」
請注意,他們被稱為門徒
「聽見了,就說:
『這話甚難,誰能聽呢?』
耶穌心裏知道門徒為這話議論
就對他們說:『這話是叫你們厭棄嗎?
倘或你們看見人子升到他原來所在之處
怎麼樣呢?
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
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
只是你們中間有不信的人』」
意思是說,你們不信我對你們說的話
因為「耶穌從起頭就知道誰不信祂
誰要賣祂
耶穌又說:『所以我對你們說過
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賜
沒有人能到我這裏來』
從此,他門徒中多有退去的
不再和他同行
耶穌就對那十二個門徒說:
『你們也要去嗎?』
西門.彼得回答說:『主啊
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
我們已經信了
又知道你是上帝的聖者』」
看到了嗎?
不信的門徒和信的門徒
差別就在這裡
不信的門徒,並不相信耶穌所說的話
而信的門徒,確實相信祂的話
「祢有永生之道
唯獨祢有」
退去了
這兩個種人都被稱為門徒
兩種都是耶穌的追隨者
兩個人都聽祂教誨的學生
少數是真門徒
多數是假門徒
我剛剛所讀的這段經文
正是典型的假門徒
回到64節:
「只是你們中間有不信的人
耶穌從起頭就知道誰不信祂」
並開始講到典型的假門徒
「誰要賣祂」
典型的假門徒
正是猶大
「『我不是揀選了你們十二個門徒嗎?
但你們中間有一個是魔鬼』
耶穌這話是指著來自加利利外
加略村西門的兒子猶大
他本是十二個門徒裏的一個
後來要賣耶穌的」
典型的假門徒、叛徒、背道者
就是猶大
猶大的故事是令人震驚的悲劇
也許人類最大的悲劇
因為他緊跟耶穌有三年之久
從某方面來看,他是獨特的
因為只有十二個人有這種機會
而其中十一人是信徒
所以他的背道有其獨特性
而在64節
他被歸類為不信的人
被歸類為拒絕基督的人
在某些方面
猶大絕對是獨一無二的
而在其他方面
他並非獨一無二的
他只是耶穌的背道門徒裡的一個典型
他是許多暫時跟從耶穌
後來撇棄耶穌的人其中之一
他曾有過關於
耶穌位格和教訓的完整啟示
他是許多人中的一個
為了避免我們以為
猶大在地獄裡要受特別的苦
我們得記得,凡是聽過真理,認識真理
卻背棄真理的
都和猶大同類
我們的主早就知道這會發生
我們的主自己說
在祂事奉的早期就會有人離棄他
祂說過比喻
並且為比喻解釋,說明了這一點
他說得很明白
例如,我們的主曾說
人們會因怕受逼迫而撇棄祂
當逼迫來臨時
他們會背叛祂,最終結不出果子
我們的主曾說,有些人聽了道
受到吸引,就暫時來跟他
後來受到財富迷惑
愛錢的心使他們離棄了主
祂說還有其他人
因愛世界而被迷惑、引誘
最終導致他們背道
祂也曾在別處講過
會有仍暫時跟從祂
後來卻撇棄祂
因為他們想要安穩舒適的生活
這就好像有個門徒
想要先回家一趟
把所要繼承的產業處理好
才來跟隨
也還有人背離耶穌
是因為不願斷絕與家人好友的關係
種種的因素叫人
離棄基督
但這章沒有提及這些事
本章更為直接
在這裡的背道者
是因為祂說的話而背道的
不是因為人際關係
這不是因為這世界
這不因為財富
這不是因為想過舒適的日子
這不是因為怕受逼迫
當然,這些也可以是原因
但在這裡
是祂的話把他們嚇跑了
第65節:
「耶穌又說:『所以⋯⋯』」
第66節:「從此」
這是指什麼呢?
指祂的話
第63節:「我對你們所說的話
就是靈,就是生命」
是指祂的教訓
祂所說的話就是指
生命之糧這篇信息裡的話
在這篇信息裡
祂提到自己的死和復活
祂告訴他們,
「你們必須相信我的死」
祂也譴責他們的假宗教
和靠行為稱義
正是因為祂譴責他們的宗教
並宣告自己的死亡
他們才厭棄祂
儘管祂還沒有死
福音先叫他們跌倒
祂宣稱自己會死
以及他們必須信祂的死才能得救
與林前一章保羅所說的相同
這信息對猶太人成了絆腳石
死亡的彌賽亞?
流血的彌賽亞?
祂還談到喝祂的血
耶穌宣告了
人必須信祂是神的聖者
以及祂的死和復活
人也必須撇棄原來
靠行為得救的猶太教宗教體系
那天祂在迦百農宣講這信息時
致使人們背道
所以,人們出於許多原因
撇棄了耶穌
而在這裡
祂的話是起因
無可避免
背道的結局還是到來了
這些猶太人受到警告.。
相信,你就會得生命
拒絕,你就會被定罪
絕大多數的人
顯然都拒絕了祂
他們背離福音,去追尋
敗壞猶太教外在主義裡的滿足
他們沒有變成不可知論者
他們也沒有變成無神論者
他們只是回到原本的宗教裡
去尋找慰藉
這是新約時代猶太人的典型行為
為了說明這一點
請翻到希伯來書三章
希伯來書是寫給了猶太人的
是一個充滿猶太人信徒的教會
這整卷書都是寫給猶太信徒的
但在那個教會裡也有
在觀看福音、基督教的猶太人
他們很感興趣
他們在理智上理解福音
也已經接觸過福音
他們有第一手見證人
見證神蹟、奇事、異能
證明關於基督和福音的真理
這些猶太人在那裡
但他們並沒有委身
他們無法作決定
整卷希伯來書
都對他們提出嚴厲的警告
就像第二章寫的:「 我們若忽略
這麼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
一直到這卷書結束
都不斷重複這種警告
希伯來書三章有項警告十分有益
是在解釋詩篇九十五篇
我們無法詳談
但是讓我們概略談談
三章1節將會眾中的真信徒
稱為聖潔弟兄
當你看見聖潔弟兄
就知道他是指信徒
這裡是指猶太人
猶太弟兄姊妹
作者對這些聽了福音
卻不委身於基督的猶太人
發出什麼信息?
來看第6節
「但基督為兒子
治理上帝的家」
上帝的家
就是指祂的教會
「我們若將可誇的盼望和膽量堅持到底
便是祂的家了。」
如果你堅持住,留下來
就證明你是基督所治理
上帝家的一部份
關鍵在於忍耐堅持
忠心到底
這是事實陳述
你若忠心到底於最後
你就是基督的真門徒
你們當中有些人不是這樣
所以從7-11節引用詩篇九十五篇
「聖靈有話說:
你們今日若聽祂的話,就不可硬著心
像在曠野惹他發怒、
試探祂的時候一樣
在那裏,你們的祖宗試我探我
並且觀看我的作為有四十年之久
所以,我厭煩那世代的人,說:
他們心裏常常迷糊, 竟不曉得我的作為!
我就在怒中起誓說:
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
這就讓我們回到出埃及記十六章
應該說,回到整卷出埃及記
以色列人當時未能真正信靠上帝
因此整個世代都死在曠野
不要像他們那樣
不要像死在曠野的世代
從未踏進應許之地
從未進入迦南
他們都死在曠野中
他們在死在不信之中
從未進入應許之地
這個例子說明了
你若不是在今世進不了應許之地
而是進不了神的天國
會有什麼下場
你不會想要看到這種下場
所以12節他說:「弟兄們,你們要謹慎
免得你們中間或有人存著不信的惡心
把永生上帝離棄了」
這就是重點所在
惡心就是不信的心
他警告讀這封信的猶太人
和將來會讀到這封信的所有人
不要作騎牆派,不要任憑心硬
不信的心會叫你
離棄永生上帝
希伯來書六章警告說:
你若領受了完整的啟示還墮落
就無法再次悔改了
這很嚴重,三章13節補充說:
「總要趁著還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勸
免得你們中間有人被罪迷惑
心裏就剛硬了」
他對有真信心的會眾說:
「不單你們各人要受警戒
你們全教會都要受警戒
要一同彼此相勸,存著信心
而不要心裡剛硬
「我們若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
就在基督裏有分了」
忠心到底的人,就是
(約八)遵行我的話的人
才是我的真門徒
經上說:「你們今日若聽祂的話
就不可硬著心
像惹祂發怒的日子一樣」
不容他們進入他的安息呢?
豈不是向那些不信從的人嗎?」
所以我們看到
他們無法進去,是因為不信
第四章也傳達了同樣的信息
有進入祂安息的應許,就當畏懼
免得我們中間或有人
似乎是趕不上了」
這信息貫穿第四章
不斷提出警告,不要硬心
不要硬心
一直到第7節……
都在講信心
竭力進入那安息,免得有人
學那不信從的樣子跌倒了」
就是那些在曠野裡跌倒的人
我只要指出在早期教會裡
在這群猶太會眾裡早已存在一個原則
能指出哪些人只是摸著邊
並非耶穌基督的真信徒
今天這原則仍然有效
並將存到最終審判之日
因為到了最終審判日
有許多人會說「主啊,主啊」
主要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
離開我去吧!」
在耶穌的時代,假門徒是個問題
在使徒寫下書卷時,也是一樣
在整個教會歷史中
這問題一直延續下去
在審判日,這更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我們再回來看第六章
有了這些背景
你才能看見這段經文
的真正內涵
約翰福音六章,那天在會堂裡
眾人轉身離去
這並不奇怪
他們的屬靈背道
是一直存在於教會歷史中的模式
早期教會裡也能看見
保羅寫信給哥林多人說:
「你們總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沒有」
定罪很容易,好比我自己因為質疑
別人是否真的得救,而被人定罪
但聖經一再警告,絕不要受欺騙
而誤判了自己的靈性光景
「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
這些警告至關重要
因此,在整個教會歷史中
充斥著大量假門徒
即使在今天也能認出好些假門徒來
我們身邊多的是
冒用基督教之名的假信徒
一般來說,我認為
他們經常因真理而離開
他們因真理而離去
就像在迦百農一樣,這裡的信息
也照樣叫他們跌倒
這信息是絆腳石
在人看是愚拙的
因此,信息一發出
我們就有機會去辨別真假信徒
至於約翰福音六章
容我提醒各位一下
假門徒群聚在耶穌身滿
是什麼吸引了他們?
讓我來為各位複習一下
上次列出的清單
虛門徒受人群吸引
人群中有一種動能、有種能量
可以從六章1-2節看出來
群眾聚到耶穌身邊
因為祂行醫治的神蹟
耶穌受眾人歡迎,吸引來大量群眾
這也有其危險性
人群吸引更多人群
群眾本身成了磁石
連甚至不知道為什麼要加入的人
也吸引了過來
假門徒受人群吸引
只要你能營造人群,往往就吸引假門徒
第二,我們曉得
假門徒受超自然的事吸引
這些群眾聚在一起
是由於期待看見
奇異、超自然的事發生
他們想要擺脫平庸
獲得耶穌所應許的事
人們說,祂能醫病、趕鬼
祂確實能
人們正是盼望超自然的事
才受到吸引
然而,即使應許超自然的人
無法兌現,仍能吸引群眾
人們有迫切的需要
受到超自然的事吸引
第三,我們看見假門徒
只考慮地上的好處
耶穌行神蹟,創造出食物
餵養二萬到二萬五千人
但之後他們想要捉拿耶穌
強逼祂作王
他們認為祂就是最好的人選
想把 祂推上彌賽亞和拯救者的座位
不在乎屬靈現實
也不在乎救恩
他們長期認為彌賽亞
會是暫時、物質的拯救者
祂會打造幸福的國度
並實現神賜給大衛和亞伯拉罕的應許
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
沒有困境,也沒有仇敵
屬肉體的心貪戀世事
渴望地上的自由滿足
這些淺薄的追隨者不在乎永恆
也不在乎天上的事
不在乎屬靈的事,不在乎神學
不在乎罪和義
不在乎悔改、聖潔
以及對上帝真實的愛
你若想要吸引假門徒
你會怎麼做?
你的教會就提出節食計劃
這會吸引假門徒
因為他們對世事感興趣
順帶一提,最暢銷的基督教書籍
其中一種就是節食計劃類的書
節食本身沒有錯
但教會若提供這一點
教會就會聚集假門徒
人們正在尋找世事的解答
猶大就是這樣
猶大是十二門徒中的一位
因為他想要得著天國的好處
一旦他開始明白耶穌將會死去
他就用盡辦法為自己謀取錢財
而這些錢在他的手裡、在他靈魂裡燃燒
使他深深內疚,最後自殺
但一直以來驅使著他的
是貪戀錢財、名望、權力和高位的心
你會用人群吸引來假門徒
用超自然的經驗來吸引他們
應許他們地上暫時的好處
來吸引他們
這些恰恰吸引著假門徒
第四,假的門徒不在乎敬拜
他們沒有敬拜的渴望
還記得我上次講過16到21節
耶穌行在水上
太十四,祂行在水面上
可參照馬太、馬可、約翰的平行經文
他們看到耶穌行在水面上
還記得門徒說了什麼嗎?
「你真是上帝的兒子了」
他們就拜祂
真門徒是敬拜基督的人
基督自己才是中心
他們是真敬拜者
正如約翰福音四章所指出的
他們像多馬一樣呼叫:
「我的主,我的上帝」
但假門徒沒有謙卑,沒有溫柔
也沒有愛戴的敬意
沒有神聖的敬畏
他們是為膚淺的事而來
他們是來看表演的
他們是來追求所應許的事
盼望得著暫時的滿足
他們沒有真順服
也不渴望榮耀上帝
高舉基督
我們上次就講到這裡
假門徒受人群吸引
被屬靈體驗的應許所吸引
他們渴望在世事上得滿足
毫不在乎真正的敬拜
他們來看節目、聽音樂
但這與真敬拜相去甚遠
這就來到今天要講的題目
我們還有十分鐘左右時間
不過沒關係
因為這裡要講的內容不長
假門徒尋求個人的成功
這和先前所說的有點不同
但從這角度來看很有幫助
假門徒尋求個人的成功
人在未重生的狀況下就已經在追尋的事
你應該不會想要提供給他們
但今天人們卻一直這樣做
我們從22節接著講下去
「第二日」
就是餵飽二萬到二萬五千人的隔天
「站在海那邊的眾人」
他們還在那裡
他們還在東岸
還記得嗎?
這些事都發生在加利利湖東
他們還在東岸
他們為什麼還在那裡?
因為他們整晚都待在那裡
為什麼他們整夜都七在那裡?
他們為什麼不去別的地方?
答案很簡單
他們還在那裡
因為那裡只有一艘小船
耶穌沒有和門徒一同上船
門徒他們自己離開了
還記得這一天的結局嗎?
耶穌餵飽所有人
然後吩咐門徒先動身
記得嗎?
他們上了船,就離開了
耶穌不在船上
人們也知道這一點
人們知道耶穌沒有離開
所以,他們才整夜待在那裡
就像他們吃了晚餐
他們還需要吃早餐
這就是他們的想法
他們沒有去別的地方
但一到早晨
祂已經不在那裡了
甚至還有更多人聚在那裡
「然而,有幾隻小船從提比哩亞來」
這是指西岸
「靠近主祝謝後
分餅給人吃的地方」
所以他們回到了神蹟發生的地點
消息已經沿著湖週
或是透過海面傳回西岸
在這之前湖面上起了風浪
耶穌平靜了風浪
消息傳回到提比哩亞
所以到了早上,幾艘小船來到東岸
這些人一生追尋的就是食物
你明白嗎?
當時的人得為食物爭戰
你不用為食物上戰場
你只需要上市場
你用不著花費力氣預備
只要去速食店就行
你所煩惱的不過是
能不能在五分鐘內買到食物
你不知道什麼叫作為下一頓飯辛勞
當時就是這樣
人們最終的盼望
就是不用再為下一餐煩惱
有小船從提比哩亞到東岸來
因為消息在一夜之間傳回西岸
東岸那裡人山人海
他們都在那裡
都不在那裏」
他們自知找錯了地方
耶穌不在那裡
我們得不到食物了
所以他們「就上了船」
來的人回到船上
也把人們載回去
於是小船駛向迦百農
因為他們知道那是耶穌所設的總部
記在馬太福音四章13節
那裡說:耶穌「往迦百農去
就住在那裏」
你也知道,祂無法回到拿撒勒
所以他們前往迦百農
現在的群眾人數眾多
你明白嗎?
有兩萬多人在那裡過夜
他們睡得很安穩
因為他們肚子得飽
早上醒來,盼望同樣的事情可以重演
也盼望能再次強逼祂作王
而且他們心裡仍然記得這些事
他們起床以後,發現祂不在那裡
而群眾也增多,因為人們都乘船過來了
現在他們意識到祂不在那裡
所以全都卻去到他們所知道的總部
就是迦百農
「既在海那邊找著了
就對祂說:
『拉比,是幾時到這裏來的?
是幾時到這裏來的?』」
意思是說:
「你是怎麼來到這裡的?」
祂沒有回答這個問題
祂直接無視這個問題
祂並沒有說,我不是走路過來
而是從水上走來
我走到湖中央,遇見了門徒
而彼得發生了一些小狀況
後來又回到船上
讓彼得擦乾身子
接著在岸邊
又立刻發生了另一個神蹟
等船停好,祂下了船⋯⋯
不,祂沒有這樣做
你說,「這樣說
不就能說服眾人嗎?」
絕非如此!
他們才剛親身參與一項神蹟
卻不相信祂的身份
他們回來是為了什麼?
他們在乎的是什麼?
耶穌的回答無視他們的提問
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
原文是「阿們,阿們」
約翰福音裡這樣說,是要強調
我們的主的話十分重要
他們是很常見的用語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
你們找我,並不是因見了神蹟」
意思是,你們日復一日不斷看見
餵飽眾人和醫治等等的神蹟
這已經讓你們認識我是誰
就像門徒所說,祂上帝的兒子
是上帝的聖者
你們來找我,不是因為這些神蹟
指出我是拯救者、彌賽亞、和主
而是因為你吃餅得飽,原文是chortazo
意指牲畜被餵飽
這些人喜歡聽
成功神學的福音、社會福音
「耶穌想要餵飽你
耶穌想要滿足你的渴望」
他們追求個人的滿足
想要滿足一己的需要
他們想要耶穌立即滿足他們的欲望
他們想要的是
耶穌滿足他們想要的一切
這種事今天仍在繼續
假教師仍把耶穌視為
能滿足人欲望的精靈給你你想要的。
他們誤解了祂
而祂在27節講明了
我們講完這節就結束
「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
你們所追求的事完全不對
凡是暫時的、膚淺的、物質的、世俗的
都不管用
不要花費精力、錢金、時間
去追求會朽壞的事
反倒要去追求「那存到永生的食物
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食物
因為人子是父上帝所印證的」
這節經文極其重要
不要再追求會朽壞的事
草、木、禾、稭
倒要追求那存到永生的食物
什麼是永生的食物?
是祂
是祂
到我這裏來的,必定不餓
信我的,永遠不渴」
就是祂
祂「是父上帝所印證的」
什麼意思?
就是「認證」
這也是五旬節當天彼得的信息
還記得,五旬節他在耶路撒冷
站著說:「以色列人哪,請聽我的話:
上帝藉著拿撒勒人耶穌
在你們中間施行異能、奇事、神蹟
將祂證明出來」
神用印來認證基督,方法就是
使祂有能力行異能、神蹟、奇事
所以耶穌說,「你們忽略了
這些神蹟所是要指出的
所要證明的
而你們來不過是為了吃餅
不要再為必壞的事勞力
倒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努力
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
祂要賜的是什麼呢?
祂後來在那篇偉大的講道中說(51節):
「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
人若吃這糧,就必永遠活著
我所要賜的糧就是我的肉
為世人之生命所賜的
當信我
也當信我來正是為要受死
當信福音」
這會存到永生
你可以聚集一大群人
去滿足他們的需求,滿足他們的欲望
叫他們期盼
自己的野心能夠實現
但這絕不是耶穌所提供的
絕對不是
你若這麼做時
就是在聚集假門徒
他們受人群、超自然的事吸引
只要著世俗的事
毫不渴望敬拜
雖然他們會看節目、享受音樂
卻只想要滿足自己
毫不在乎生命之糧
等到最後,你開始傳講這信息時
他們就離你遠去
假門徒的病癥
到目前只講了一半
下主日我們接著講下一點
假門徒向上帝施壓提出急迫的要
向上帝施壓
他們覺自己能掌控祂
這也是現代很流行的思維
我們一同禱告
主啊,我們今天早上何等歡喜
何等蒙福
能聽見美妙的音樂
其中是來自聖經的歌詞
我們都沐浴在聖樂裡
的神聖啟示中
何等的豐富
我們何等蒙福
我們感謝祢
祢的話語再次提醒我們
作基督的真門徒、真門生
並忠心到底
是多麼重要
不只是受人群吸引
不只是受超自然的經歷吸引
不追尋地上的好處
不尋求滿足一己的私欲
而是像海面上的門徒一樣
承認我們知道祢是誰
是上帝的聖者
並俯伏敬拜
願我們成為真敬拜者
願我們真心信靠基督
不是信靠祂所賜下的今生美福
而是信靠祂已賜下
使我們來世永遠得飽足的事
主啊,使人心向真理敞開
叫我們省察自己是否真認識基督
我們尋求的是基督嗎?
祂是那滿足我們靈魂的糧嗎?
主啊,我們只能再一次打開聖經
盡自己微薄之力去探究
我們知道祢的道活潑、大有功效
比一切兩刃的利劍更快
甚至魂與靈,都能刺入、剖開
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
沒有一事能夠逃避祢的道
所以我們求主
透過祢的道和祢的靈動工
滲透每一顆心
叫我們清楚自己的屬靈光景
願我們確知自己在基督裡
不帶疑惑地飽享生命之糧
並因這現實
得著十足的確據
至於尚未接受基督的人
願祢的靈現在賜他們生命
也願父吸引他們歸向祂自己
我們這樣祈求
是為祢榮耀的緣故
阿們

約翰麥克阿瑟


YouTube播放清單

約翰福音-麥克阿瑟(陸續更新中)


雲端下載

約翰福音-麥克阿瑟(陸續更新中)


延伸閱讀


約翰·麥克阿瑟(麥卡瑟)是加州太陽谷恩典社區教會(Grace Community Church in Sun Valley)牧師—教師,主人神學院(Master’s College and Seminary)院長,著名的聖經教師和特會講員。著作超過一百五十本。包括《耶穌所傳的福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esus,麥種)、《麥卡瑟新約註釋》(MacArthur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series)和《麥卡瑟研讀本聖經》(MacArthur Study Bible)。同時也負責「賜你恩典」(Grace to You)機構。該機構事工包括製作全球性廣播節目及電視節目。

Tags: ,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