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 3 - 約翰福音 第三集(麥克阿瑟)

594 views
點選我展開全文逐字稿與下載區↓↓↓

約翰福音系列 第三集 耶穌 榮耀、恩典與上帝 (約一14~18)】麥克阿瑟

約翰福音!
在這樣黑暗的時代裡,能讀到這卷書
看見明光照耀,實在美好
不是嗎?
我們談到了這卷書裡的主耶穌基督
祂是道,是生命,是光
這些是前四節的教訓
第五節開始闡述光的概念
上回我們一路講到第13節
再次翻到約翰福音一14
由我來讀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
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
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
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
約翰為祂作見證,喊著說:
『這就是我曾說:
「那在我以後來的
反成了在我以前的
因祂本來在我以前」』
從祂豐滿的恩典裏
我們都領受了
而且恩上加恩
律法本是藉著摩西傳的
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
從來沒有人看見上帝
只有在父懷裏的獨生子
將祂表明出來
約翰以18節經文為他的福音書作序言
這一段是約翰的神學論述
從19節以後,就進入敘事的部分
接著開始講述耶穌在世生平的故事
他會描述耶穌的聲明、耶穌的服事
耶穌行過的神蹟
他講述著美妙的故事
一路直到十字架和復活
但在這段序言中,他陳述了自己的論題
這序言中的論題是:耶穌是成了肉身的上帝
祂是宇宙的創造主
卻成為受造物的一份子
祂是純粹、永恆的存在,卻成為了人
這是約翰的信息:
耶穌是不是受造的人
祂是成了肉身的上帝
朋友們,這是基督教信仰最基本的教義
這就是為什麼從古至今有這麼多
甚至數量仍在持續增加
關乎耶穌基督的異端
──關乎祂本質、性情、位格的異端
這是基督信仰中十分重要的教義
人若要逃脫地獄,進入天堂
就必須認識、相信耶穌是上帝
耶穌就是上帝
開第14節的開頭,用了五個字概括:
「道成了肉身」
這是基督教的核心真理
也就是約翰福音的主題
任何人要逃脫地獄
都必須明白「道成了肉身」
我們已經在前13節裡明白了
獨一、真實、永在的上帝成了人
無限者成了有限者
永在者進入了時間
無所不在者
竟然侷限於人類身體有限的空間內
不可見者成了可見者
耶穌基督的真教會一直這樣堅信著
教會一直這樣宣稱,也一直這樣主張
任何不同於此的基督論觀點
都是不可接受的,是可咒詛的異端
只有這種基督論觀點
能讓人逃脫地獄、進入天堂
這也是為什麼約翰從耶穌基督的神性
提出這樣的論點
他在福音書的結尾,第二十章第31節
談到他的目的:
「但記這些事」──約翰福音所記的每件事
「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
是上帝的兒子
並且叫你們信了祂
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
得永生的唯一途徑,就是透過信靠祂
──首先相信祂的身份,以及相信祂的作為
所以約翰在開頭的序言中
談到耶穌的性情
他說祂是道
這是以譬喻來說明,基督是上帝差來的
是上帝的自我啟示、自我彰顯
是上帝在說話
他說:「太初有道」
換句話說,祂在萬有存在之初
就已經存在了──也就是說,祂是永在的
「道與上帝同在」,意思是說
祂雖然是上帝,卻仍與上帝有區別
「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
這是三位一體:一上帝,三位格
耶穌是上帝,卻又與上帝同在
這裡頭有深邃的神學意涵
在被造的一切剛出現時
「就有了祂」
祂就是純粹的「存有」
祂是永在的
他引證說,「萬物是藉著祂造的
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祂造的
這是因為祂是生命
「生命在他裏頭」
祂是造物主,是永在的造物主
而第5節說,祂就像光
進入這世界的黑暗裡
這就是他這本美妙書卷的序言
──光、上帝的生命、上帝的道
臨到了這個世界
我認為可以很穩當地說
約翰極其喜愛這項基本真理
我要再次鼓勵你
每當有人聊到宗教,提到耶穌
你就該仔細聽他們所談論的那位耶穌
他們談的是那位永恆的上帝嗎?
是永在的造物主嗎?
還是說,他們談的是別的耶穌?
約翰非常在乎這一點
在第一世紀​的最後十年
也就是第一世紀的九〇年代
他寫了福音書與三封書信
為了讓你明白,他心中所在乎的事
我們來稍微看看約翰壹書
約翰在書信的開頭
想要幫助信徒
認出真正得救的記號
聽聽他的開場白
與他在福音書的開場白非常相似
「論到從起初原有的」,就是在講基督
祂從起初就已經存在,因為祂是永在的
「論到從起初原有的⋯⋯
就是我們所聽見、所看見
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
也就是「生命之道」
「這生命已經顯現出來」
這裡使用平行語句,約翰說:
永在的道、生命,將自己顯在這世上
我們更是親眼看過
我們見過它、聽過它
用親手摸過它
第2節說,我們「所看見」
意思是我們向你們作見證
宣揚永遠的生命
這獨一的永恆生命
或者說是永在的生命,是指上帝的兒子
祂「原與父同在、且顯現與我們」
是我們所看見、所聽見
並向你們宣揚的那一位
他沒辦法不談這一點
這件事實大大撼動了約翰的心
約翰不僅聽見、看見
更是當面看見、觸摸到
這位創造宇宙的主成了人的樣式
我認為人應當在乎這樣的事
而約翰就是這麼在乎
第3節:「我們將所看見、所聽見的
傳給你們,使你們與我們相交」
好使你們可以進天國、信靠祂
「我們乃是與父
並他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
我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
使你們的喜樂充足」
因為充足的喜樂,唯有認識祂才能得著
約翰從來沒辦法不談這點
你想知道約翰為什麼在自己的福音書裡
不用自己的名字稱呼自己
只自稱「耶穌所愛的那門徒」
或「側身挨近耶穌的懷裏的門徒」
因為他從來也測不透這項現實:
這位就是永在的創造主上帝
獨一真上帝成了人的樣式
而且祂愛我
祂與我同行、對我說話
我摸著祂、與祂相交
我無法不談這點
他所寫的一切都離不開這點
約翰一書二22,他說..
「誰是說謊話的呢?
不是那不認耶穌為基督的嗎?
不認父與子的,這就是敵基督的
凡不認子的,就沒有父
認子的,連父也有了
論到你們,務要將那從起初所聽見的
常存在心裏
若將從起初【從使徒、從我們這裡】
所聽見的存在心裏
你們就必住在子裏面
也必住在父裏面」
如果你竄改了基督的身份
就會讓自己與上帝疏遠
約翰非常重視這點
第四章,「親愛的弟兄啊
一切的靈,你們不可都信」
一切的主張、一切的教師
一切教師背後的靈,不可都信
「總要試驗那些靈是出於上帝的不是
因為世上有許多假先知已經出來了」
要怎麼知道一個人是不是假先知?
「從此你們可以認出上帝的靈來」
也就是真先知背後的靈
「凡靈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
就是出於上帝的」
人若承認耶穌基督的神性與人性
就是出於上帝的
「凡靈不認耶穌,就不是出於上帝
這是那敵基督者的靈
你們從前聽見他要來
現在已經在世上了」
約翰完全明白
一個人對耶穌基督的看法
是具有決定性的
來看12節:「從來沒有人見過上帝
我們若彼此相愛,上帝就住在我們裏面
愛祂的心⋯⋯得以完全了。
上帝將祂的靈賜給我們
從此就知道我們是住在祂裏面
祂也住在我們裏面
父差子作世人的救主
這是我們所看見且作見證的
凡認耶穌為上帝兒子的
上帝就住在他裏面,他也住在上帝裏面」
你若竄改耶穌基督的神性
你就不在上帝的國裡
還不只這樣,五1:「凡信耶穌是基督的
都是從上帝而生」,道理很簡單
「凡信耶穌是基督的
都是從上帝而生」
第4節:「因為凡從上帝生的
就勝過世界
使我們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
勝過世界的是誰呢?
不是那信耶穌是上帝兒子的嗎?」
最後,20節:「我們也知道
上帝的兒子已經來到」
我們見過、聽過、摸過祂
「且將智慧賜給我們
使我們認識那位真實的
我們也在那位真實的裏面
就是在祂兒子耶穌基督裏面
這是真神,也是永生」
壹書再來是貳書,第7節,他說:
「因為世上有許多迷惑人的出來
他們不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
這就是那迷惑人、敵基督的」
第9節:「凡越過基督的教訓
不常守著的,就沒有上帝
常守這教訓的,就有父又有子」
因此,「若有人到你們那裏
不是傳這教訓
不要接他到家裏,也不要問他的安」
因為這麼做,就會在他的惡行上有分
重點在於基督──基督的身份
現在,記著這一點
就能回到約翰福音的第一章
因此,我們看見所有基督教教義中
耶穌基督成肉身的教義受到最多攻擊
就不足為怪了
世上已經出現了各種版本的耶穌
各種版本的基督
我們受到警告
基督再來的日子越是靠近
假基督、假耶穌就會大量增加
我們必須要分辦人們所說的
是不是真正的基督
換一種方式說,相信錯誤的耶穌
會像相信耶穌不存在一樣,引致滅亡
相信錯誤的耶穌會引致滅亡
就會像相信人能靠一顆石頭得救一樣
這是某種萬物有靈論的說法
你不能靠相信錯誤的事得救
你必須相信祂的神性與人性
正因為這樣,約翰這一點上如此激動
「道成了肉身」
道──上帝的兒子永恆的存有──
成了肉身(sarx)
有時「肉體」這個字有道德層面的含意:
「肉體的死行」(如羅馬書八章、加拉太書五章)
但有時它只有物質層面的含意
這裡就是這個意思
羅馬書一章3節 說:「按肉體說」
從人的角度而言,耶穌是大衛的子孫
所以,有時指道德成份
有時指物質成份
這裡是指物質成份
永恆的道成了人,就是這裡的意思
因此祂是上帝也是人
永恆的上帝
是純粹、永恆的存有
祂不像受造物
只是暫時的存在
這位永恆的上帝
成了受造物的一份子
上帝和人成為一個位格
永遠不會再分開
注意聽好了
上帝和人成為一個位格
永遠不會再分開
但神人二性卻從來沒有相混
祂的人性不會削弱祂的神性
祂的神性也不會削弱祂的人性
神人二性都是完美的
相互有別、不可分割,卻又沒有沒有相混
基督的人性沒有削弱祂的神性
祂的神性也沒有削弱祂的人性
也許我可以這樣解釋:
當你在天上看見基督
祂仍和在地上時完全一樣
既是上帝也是人
──擁有那與門徒共度四十天
復活後的身體
祂是同樣一位基督
祂不會變成天上漂浮的雲霧
有些冒稱自己去過天堂的愚昧人
就是這麼杜撰的
祂永不會改變
祂在地上怎樣,將來也會是怎樣
全然是人,也全然是上帝
就像祂在地上行走時那樣
容我更進一步說明
祂的人性不同於亞當墮落前的人性
祂不具有墮落前的人性
有人認為,沒錯,祂是完全的人
但祂就像亞當墮落前那樣是完全的人
大錯特錯
祂就像亞當墮落後那樣
是完全的人
你怎麼知道?
因為祂經過出生、成長、死亡
這是墮落狀態的要素之一
此外,祂若不是人墮落後的樣式
就沒有辦法體恤我們的軟弱
祂就無法和我們一樣,凡事上受試探
而成為憐恤人的大祭司
所以祂是真實的人
就像我們是這墮落後世界裡的人
只有一點例外:祂沒有罪
祂沒有罪──是聖潔、無邪惡
無玷污、遠離罪人、永遠無罪的
哥林多後書第五章:
祂不知罪(21節)
所以約翰說,這位既是上帝也是人的
「道成了肉身」
又說:「住在我們中間」(skenoo意指搭起帳棚)
祂帶著帳棚到我們這裡來
在我們的世界裡定居下來
三十三年之久,祂住在我們的世界裡
成為人的樣式,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希伯來書二章;腓立比書二章)
智慧和身量,並上帝和人喜愛他的心
都一齊增長──你不能否認這一點
這就是我剛剛讀過的(約壹四2、3)
如果你否認耶穌是成了肉身來的
否認上帝的兒子成了真實的人
你就淪為異端,而且不認識上帝
上帝以人的樣式,和我們同住
我們怎麼知道祂是上帝?
約翰提供了三項重要聲明
全繫於三個詞
清晰證明了這就是上帝
第一:榮耀;第二:恩典
第三:上帝
我們只稍微帶過
我知道你們都很熟悉
回來看14節,第一:
成肉身的基督,顯明上帝的榮耀
「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
這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
「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
「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
榮耀是什麼?有什麼含義?
你必須回到舊約才能明白
上帝的榮耀是祂本性固有的
是祂的本相
是祂一切屬性的總和
集合上帝的一切屬性,一一列舉出來
上帝一切屬性完美的總結
就是祂的榮耀,祂內在固有的榮耀
祂所有的屬性
但另外有一種榮耀
是祂外顯的榮耀
祂象徵地顯明自己的榮耀
也真實地顯明自己的榮耀
讓我進一步解釋這是什麼意思
出埃及記三十三章,摩西說:
「求祢顯出祢的榮耀給我看」
「我想要看見祢的榮耀」
耶和華的回答,等於是說:
「好,我會向你顯明我的榮耀
但我要提醒你,我不能完全向你顯明
這因為沒有人見了我的面
還能存活的」
出埃及記三十三章20節
「耶和華說:『看哪
在我這裏有地方,你要站在磐石上
我的榮耀經過的時候
我必將你放在磐石穴中
用我的手遮掩你,等我過去』
你就會見到我榮耀的光暈
經過我遮掩的手
你只能見到榮光的邊際
因為要是你看見我榮耀的全部
你會在一瞬間被燒成灰燼
這是什麼樣的榮耀?
這是上帝的本性,是上帝的本質
是上帝一切永恆屬性的總合
是滿有榮光的上帝
在熾熱的大光中顯明自己
我認為這是亞當和夏娃在園子裡
與上帝交談、同行時所看見的
因為上帝是人不能看見的
聖經不斷稱祂為「不能看見」的上帝
那麼他們看見了什麼?
他們與上帝的榮光(Shekinah)同行
上帝在一定程度上,用光彰顯自己的同在
也許他們在未墮落的光景下
更能承受得了祂的榮耀
一旦墮落了,就不得不將他們逐出
因為他們再也無法直視祂的榮耀
也再也無法與祂相交
摩西說:「顯出祢的榮耀給我看」
上帝說:「我會讓你看見餘輝
我會讓你看見背後的部分
我只會讓你看見光暈
否則你會在瞬間燃燒殆盡
這就是上帝大能的威榮
會因為我們是罪人而毀滅我們
後面接著是榮耀的定義
摩西說:「顯出祢的榮耀給我看」
祂說「好」,19節:
「我要顯我一切的恩慈
在你面前經過,宣告我的名」
「我的名」就是指祂的一切屬性
「我要在你面前顯出我的屬性來
我必恩待給你,我必憐憫你」
下一章第5節:
「耶和華在雲中降臨」
來到摩西面前
祂的光芒也一同顯明
主開始描述自己的榮耀
第6節:「耶和華,耶和華
是有憐憫有恩典的上帝,不輕易發怒
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
為千萬人存留慈愛
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等等
上帝的榮耀是他所有屬性的總和
有時顯為熾熱的大光
後來,當以色列的兒女在曠野中行走
在夜晚,上帝用火柱引導他們
當帳幕建好時(出埃及記四十章)
上帝的榮耀臨到了帳幕
當聖殿建好時(列王記上八章11節)
上帝榮耀臨到了聖殿
所以上帝的榮耀是祂的屬性
在舊約常常顯為光
馬太福音第二十四、二十五章說
耶穌將要再來
二十四章29節和三十章25節都說
祂會在大榮耀中再臨
啟示錄說
人們會呼叫山和巖石將自己藏起來
躲避上帝榮耀的面目
天空將變為黑暗
月亮和日頭都不發光
唯一照進黑暗裡的
將是上帝這熾熱的榮光
──耶穌基督的臨在
這裡再次用光顯出上帝的屬性
過去是這樣
未來當耶穌的榮耀來到地上時
也會是這樣
有一次,彼得、雅各、約翰
都上了山,記得嗎?
主將祂肉體的外衣打開
他們看見了什麼?
他們見到了祂的榮耀
他們在這種熾烈的光下睜不開眼睛
嚇得像死人一般仆倒在地
儘管這光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了
免得他們被燒成灰燼
彼得寫道:「我們同他在聖山的時候⋯⋯
親眼見過祂的威榮」
現在讓我們回到主題經文,約翰說:
「我們見過祂的榮光」
他有可能在說,他們見過了那光
上帝的榮光,熾熱的大光
因為約翰也曾在那座山上
他當然可能有這個意思
這是那件發生以後寫下的
所以他和彼得一樣,都記得那次經歷
但不止於此
約翰說「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
不只是在談論那榮光的代表
而是在談論從基督一生的事奉中
顯明出來屬性的現實
約翰的話也可以這樣表達:
「我們見過祂的愛,我們見過祂的憐憫
我們見過祂的智慧
我們見過祂的知識
我們見過祂的大能
我們見過祂的公義
我們見過祂的聖潔
我們見過祂的憐憫
我們見過祂的全能
我們見過祂的全知
我們見過祂的氣憤
我們見過祂的烈怒
我們見過祂的恩慈,我們見過祂的忍耐
我們全都見過了
在出埃及記第三十三、三十四章
所列出來的一切屬性,我們都見過
我們見過真光
我們見過祂的榮光
我們不會再懷疑這是上帝了吧?
我們見過象徵祂榮耀的光,彰顯出來
我們見過構成祂榮耀的屬性
──我們全都見過了
我們見過了祂榮耀的可見代表
我們也在祂生命中
見過那榮耀的不可見代表
再來看約翰第二章
和耶穌一同參加婚禮
當時耶穌行了一個奇蹟,約翰福音二章11節:
「這是耶穌所行的頭一件神蹟
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
「顯出祂的榮耀來」
祂沒有像在變相時那樣
將祂肉體的外衣打開
而是藉由憑空創造酒,顯出祂的榮耀
因此,約翰說:
「我們在聖山上,親眼看見祂可見的榮耀
然而,我們也見過祂不可見的榮耀
就是祂的屬性表彰出來
所以,你若問約翰:
耶穌是上帝,又是上帝又是人
是上帝成了肉身約翰,對嗎?
約翰會回答你,是的
因為我們見過祂的榮耀
其次,約翰會告訴你
基督成了肉身,使祂的恩典臨到人
「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
並非半數的,片斷的,不完整的
而是「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
這段話裡頭,恩典和真理是在一起的
它們也需要在一起
它們必須在一起是因為
你要體驗到恩典,唯一的途徑
是藉著相信什麼?相信真理
它們是並行的
因此約翰說:
「我們已經體嚐過祂的本質
祂是父的獨生子
那是祂的本質
我們也藉由祂的恩典和真理
體嚐過祂的榮耀了
這榮耀藉著祂的作為、話語和生命顯明出來
接著約翰提到他的朋友施洗約翰
我們就叫他們約翰A和約翰B
約翰使徒論到施洗約翰說:
「約翰為祂作見證,喊著說:
『這就是我曾說:
「那在我以後來的
反成了在我以前的
因祂本來在我以前」』」
怎麼可能有人在我以後來
又本來在我以前?
約翰說,祂在我以後來
祂在我以後出生
是伊利莎白先懷了施洗約翰
後來馬利亞才懷上了耶穌
約翰先出生
約翰說:「那在我以後生的
反成了在我以前的
因他本來在我以前」
這裡再次講到純粹、永恆的存有
所以使徒約翰借用施洗約翰的證詞
他為什麼這麼做?
這有必要嗎?
你若是猶太人,並相信申命記所說的
那就有必要了
要作見證,都必須有兩三個人才成立
這裡的見證人是施洗約翰
語法中的動詞表示
這是施洗約翰持續不斷的動作
這是他不斷提到的話:
「那在我以後來的
反成了在我以前的
因他本來在我以前」
怎麼會有人能在我以後來
又本來在我以前?除非他是永恆的
因此,約翰A──使徒約翰的見證
加上約翰B──施洗約翰的見證
一同宣告了耶穌是上帝的榮耀
是那彰顯出來、看得見的上帝
第二:成了肉身的基督,賞賜恩典
「從祂豐滿的恩典裏
我們都領受了,而且恩上加恩
律法本是藉著摩西傳的
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
蒙救贖得以脫離律法
讓我們歡喜快樂,對不對?
而且得以進入恩典
恩典是由耶穌基督來的
祂顯明榮耀,賞賜恩典
這是就證明了祂的神性
祂「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
這裡說「充充滿滿」
後面接著用希臘文說明,「而且恩上加恩」
意思是「恩典臨到恩典之處」
就是永無止盡、永不減弱的供應恩典
恩上加恩,再加恩,再加恩⋯⋯
我喜愛介系詞「上」(after)
恩典若用完了
會在空處再「添上」恩典
恩典從未有一絲減少
我們都領受了祂的豐滿恩典
而且恩典臨到恩典之處
臨到恩典之處、臨到恩典之處⋯⋯
羅馬書第五章,保羅說:
我們活在「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
恩典是我們存活的所在
恩典不斷臨到,因為我們信福音真理
我們領受的不只是一丁點恩典
還記得肉體中的刺叫使徒保羅憂愁
主對他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
對不對?「我的恩典夠你用的」
是指永無止盡的供應
希伯來書說,「來到施恩的寶座前」
那裡永無止盡地供應你所需用的一切
約翰說,我們怎麼知道祂是上帝?
因為我們活在恩典的領域中
裡頭不斷有恩典湧出來
澆灌我們的生命
我們知道在律法之下只有威脅和警告
死亡和審判
然後基督來了
就有恩典臨到恩典之處
「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
這是舊約的應許?
沒錯,這是舊約的應許
這在舊約就有了嗎?
當然,挪亞在耶和華眼前蒙恩
整部舊約都是恩典
歷史上得救的每個人,都是靠恩典得救的
但要直等到基督來了,在十字架上承擔刑罰
恩典才完完全全實現
所謂的「實現」是egeneto
來自動詞ginomai,「生成」
意思是「成為存在」
所以這段可以看作:
恩典和真理是透過耶穌基督而存在
你會說,「要是恩典
只透過耶穌基督而存在
耶穌基督以前還有恩典嗎?」
有的,上帝從起初就知道
那被殺的羔羊
也適用在那未得印證的恩典
基督在十架上彰顯出來並贖得的恩典
不僅向後延伸,也向前延伸
約翰說,「這可不是個普通人」
福音真理告訴我們,這是主耶穌基督
是永生上帝的兒子
全然是上帝,也全然是人
我們看見過
經歷過、摸過、聽過
祂彰顯榮耀,賞賜恩典
最後一點:
成肉身的基督,定義了上帝
祂彰顯榮耀,賞賜恩典
並定義了上帝
我喜愛18節:
「從來沒有人看見上帝」,為什麼?
祂是看不見的
有時上帝用煙雲和火焰彰顯自己
祂沒有形體,從來沒有人看見上帝
然而,上帝的獨生子
道成肉身,「在父懷裏的獨生子」
「懷裏」(bosom)是古老的用詞
我來解釋它的意思
它在使徒行傳是用來指「海灣」
意思是指布料上的褶皺
你拿來一匹布,向中間推擠
就會有好些小褶皺
這就是這個詞的意思
或者指很緊的小口袋
因此,他指的是獨生子
祂被緊緊塞進上帝的同在
多麼美麗的描繪
祂被褶進上帝裡
祂將上帝表明出來
最後一句話說:
「…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
這述敘實在有力
你難道不想要有人向你表明上帝嗎?
若是有人問你:「你會怎樣表明上帝? 」
那你會怎樣回應他?
你就要指向節經文說:
「看看耶穌基督,祂表明了上帝」
順道一提,「表明」是很有趣的詞
它是exegeomai
後來衍生出「解釋」(exegete)
神學院常常用到「解釋」
因為我們教人家如何「解經」(exegeisis)
這是什麼意思?這意味著:
解說,闡釋,表達涵義
耶穌解釋了上帝
你想要認識上帝?耶穌定義了上帝
祂彰顯榮耀、賞賜恩典,並定義上帝
所以,不要帶著架子來找我胡說八道
說什麼耶穌是個好人、良善的夫子
高尚的宗教領袖
這可由不得你選擇──祂是上帝
祂是上帝
祂是上帝
你若相信祂是上帝,並接待祂,12節:
「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
祂就賜他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
要成為上帝的兒女
就必須要信祂的名
要相信祂的名
就必須相信祂真實的身份
天父,我們再次感謝祢
因為祢的話是如此清晰而深邃
我們感謝祢,因為每節經文中的每句話
對我們如同寶藏
我們感覺前進的步調太快
這段經文甚至可以花上一年的時間
我們回去不斷默想這段話的真理時
必須喜樂地信靠祢的聖靈
相信祂會向我們顯明其中的真理
更重要的是,主啊
若有人還未承認耶穌為救主與主宰
還不認識那位既是上帝又是人的
死在十字架上,償付罪的刑罰
並復活供應永遠的生命
我為他們祈求
願他們的心今天就敞開
願他們相信
不要聽完道就在不順服中離去
而錯失了永遠的安息
願他們得以進入那
唯有藉著信靠基督才能尋見的安息
我們乃是奉祂的名禱告,阿們

約翰麥克阿瑟


YouTube播放清單

約翰福音-麥克阿瑟(陸續更新中)


雲端下載

約翰福音-麥克阿瑟(陸續更新中)


延伸閱讀


約翰·麥克阿瑟(麥卡瑟)是加州太陽谷恩典社區教會(Grace Community Church in Sun Valley)牧師—教師,主人神學院(Master’s College and Seminary)院長,著名的聖經教師和特會講員。著作超過一百五十本。包括《耶穌所傳的福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esus,麥種)、《麥卡瑟新約註釋》(MacArthur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series)和《麥卡瑟研讀本聖經》(MacArthur Study Bible)。同時也負責「賜你恩典」(Grace to You)機構。該機構事工包括製作全球性廣播節目及電視節目。

Tags: ,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