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 81 - 約翰福音 第八十一集(麥克阿瑟)

209 views

住在基督裡的好處

我想我看到這個時代奇怪的自相矛盾真的是驚嘆萬分,基督教正受到攻擊,我想我們都知道,基督徒遭受逼迫;聖經遭到邊緣化,被迫離開了公共領域。

但有趣的是,在教會、聖經遭邊緣化、基督徒受逼迫的同時,在世俗和有罪的人群中說自己是基督徒卻變得很流行,甚至稱自己是福音派,著實讓我驚訝,運動員、演員、政治家、電視明星等現實人物,各種各樣的人都很公開地聲稱自己是基督徒,而他們的生活和行為跟所謂的基督徒毫無相似之處。他們似乎很少考慮到神或基督在生命中主宰的角色,還有遵守聖經命令、在其原則下生活,然而說你是基督的跟隨者卻很受歡迎。

我上個禮拜在讀一個人的文章,他說自己是布魯斯.詹納的牧師,因此他寫了一篇文章叫「我和布魯斯.詹納一起去教會――他教給我的耶穌」。

有很多名人偽牧師迎合那些謊稱是基督徒的人,特別是著名人士。這是件很奇怪的事,其實做個真正的基督徒是很危險的,做個假的卻很酷,這想法把我們帶到了我們在15章的經文。

當然約翰福音15章是主耶穌的教導,這些是我們主的話,13、14、15、16、17章以祂的話語為主,這些話全是我們的主在受難週週四晚上說的,是祂被釘十字架的前一晚、在樓上房間的最後一晚,跟他的門徒慶祝逾越節。那段時間裡,祂揭發猶大是叛徒,13章30節說猶大「立刻就出去」,所以從13章30節開始,祂是在對剩下來的11個沒有離開的門徒說話,最後一晚在祂腦海裡的是,

猶大這位假追隨者、假門徒、假使徒、假基督徒,和十一個真的之間的對比,我們的主在15章頭11節,把猶大與其他人的區別帶入了大膽與清晰的視角,讓我讀讀經文來勾起你的回憶。

祂說:「我就是真葡萄樹,我父是園丁。所有屬於我而不結果子的枝條,他就除掉;而所有結果子的,他就修剪乾淨,好讓它結出更多的果子。藉著我給你們講的話語,你們已經乾淨了。你們當住在我裡面,我就住在你們裡面。枝條如果不留在葡萄樹上,就不能由自己結出果子;照樣,你們如果不住在我裡面,你們也是如此。我就是葡萄樹,你們是枝條。那住在我裡面、我也在他裡面的,他才結出很多果子,因為沒有我,你們什麼也不能做。一個人如果不住在我裡面,就像枝條被丟在外面枯乾了,然後被收集扔進火裡焚燒。你們如果住在我裡面,而我的話也住在你們裡面,那麼,凡是你們所願的,當祈求,就將為你們成就。你們結出很多果子,就表明是我的門徒了;從這一點我父也就得榮耀。正如父愛我,我也愛你們。你們當住在我的愛裡。如果你們遵守我的命令,就會住在我的愛裡;就像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住在他的愛裡那樣。我把這些事告訴了你們,是要我的喜樂在你們裡面,並且使你們的喜樂得以滿足」。

這段經文回答的是這些問題:真基督教的本質是什麼?真門徒的標誌是什麼?我們如何區分真假基督徒?我們要如何明白和解釋我們實際上透過基督與神建立的關係?這些是基礎性的問題,基礎的、所有問題中最基礎的問題。

明顯有很多人說自己相信耶穌,甚至稱祂主,甚至去教會,他們也許喜歡聖經,但耶穌警告過膚淺的信仰,在馬太第七章祂說:在審判日有許多人會對我說:「主啊,主啊,我們奉你的名做了這個做了那個」,我會對他們說:「離開我,我從來不認識你們」。

在13章祂說,有些人發出某種有真實生命的信號,但他們因為對財富的喜愛、今世的憂慮或做基督徒帶來的逼迫,從不結果子,他們會枯萎死去。同樣在馬太13章,耶穌說會有假基督徒與真基督徒一同生長,他們無法區分,直到審判日天使作出分別。

耶穌把貌似來相信跟隨祂的人往後推,若你記得,祂在第2章、在第6章、在第8章這樣做,在12章又這樣做。祂對那來問問題的有錢少年官就是這樣,我怎樣做才能獲得永生?那人憂憂愁愁地走了,而不是得救。當人們想要像門徒那樣跟隨基督的時候,祂說了像這樣的話:「除非你願意離開父母、恨父母、恨你自己的生命,放棄你擁有的一切,並且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我,否則你不能成為我的門徒」。

祂告訴人們要計算代價,明白他們真正要面對的是什麼。然後祂告訴自己的門徒說,成為真正的跟隨者是困難的,難在於這是「你」的終點:捨己。這可能會讓你付出生命:「背起你的十字架」,這也是順服的生命:「跟從我」。但儘管如此,總是、還是有人以膚淺的方式跟耶穌扯上關係。

猶大是他們的原型,他算是重要人物,是假信徒的主要模型或範例,從此沒人能像他那樣靠近耶穌了,因為他已經不在了。他跟隨基督三年了,正如我從13章說的,他離開了,他出去了,他出去犯下人類歷史上最可惡的罪行,背叛神的兒子,導致祂被處決。

當我們來到15章的時候,主那晚一直在對門徒說很多事,自從猶大離開說了很多的應許,祂賜給他們和我們的應許、警告,祂告訴了他們將要發生的事,祂對他們做出了承諾,祂提到了他們未來應該期待的敵視和逼迫,這也適用於他們之後的我們所有人,祂說了很多,但15章這裡,有了明確的說法,是關於區分猶大枝條和真枝條、假門徒和真門徒、假基督徒和真基督徒,祂用葡萄樹和枝條的比喻來說明。

神是農夫、園丁,基督是葡萄樹、真葡萄樹,顯然在父的帶領和看顧下道成肉身工作的是基督,祂說透過自己整個事工,祂在所有祂做的事情上都順服父,而父就是照顧葡萄樹的那一位。有兩種枝條,有多結果子的枝條、真信徒,正如那留下來的十一個人,還有不結果子的枝條,正如那離開的猶大。

現在猶大走了,我們的主在第4節,也是我們要開始的地方,對餘下的十一個人說話,對所有其他仍宣稱是基督追隨者的人說話。「住在我裡面」,這是命令,意思是繼續、留下來,「不要做猶大做的事,別離開,別出去,繼續留下來」,這是很簡單的命令,但它的確主導了這段經文的其餘部分。「住」用了十次:留下…留下…

我只想重複地對你說:如果你自稱信了基督,若你與基督相連,至少從人類可以看到經驗到的角度來看,那就別離開,留下來…留下來,證明你的信仰是真的。如果你離開,你就證明你是不結果子的枝條,從未有過永生,會被砍了曬乾燒掉。

我不斷地提醒你約壹第2章說的:「他們從我們中間出去,因為不是屬於我們的,若是屬我們的,就會繼續與我們同在;但他們從我們這出去,這可能顯明他們從來不是屬我們的」。但對於留下的人,我們的主作出了驚人的應許,這就是我們一直在看的東西。

回到第4節,第一個應許是救恩、永生。這包含在祂的話裡,「我住在你們裡面」,住在我裡面,繼續、留下來,我就住在你們裡面。你是這樣定義「成為基督徒」的,那就是被神居住的人。第5節祂說的是同一件事:「那住在我裡面、我也在他裡面的」。

回到第14章,祂做出的應許同樣令人驚嘆,14章16節:「我也要向父祈求,他就將賜給你們另一位慰助者,讓他與你們在一起,直到永遠。他就是真理的靈,是世界不能接受的,因為世界看不到他,也不認識他。而你們認識他,因為他與你們同在,並且要在你們裡面」。這裡應許我們,聖靈會在作為真信徒的我們裡面,難以置信的真理!

往下看20節:「在那一天,你們就會明白:我在我父裡面,你們在我裡面,我也在你們裡面」。不僅聖靈,還有聖子,下面23節:「如果有人愛我,他就會遵守我的話語,我父也會愛他,而且我們將要來到他那裡,並且在他那裡安置我們的住處」。聖靈、聖子、聖父,三一神會在信徒的生命中居住,這就是所謂的救恩,我們領受的永生就是神的同在,如彼得所說,我們「成為在神的本性上有份的人」。

因此我們提醒你,當你描述自己說「我是基督徒」,有人說「這是什麼意思

」,意思遠遠不只是你相信某些事,或是你去某些地方,或經歷特定的宗教儀式,意思是「三一神住在你裡面」,神在你裡面居住了,你是祂的住處,你是祂的聖殿。

你會記得約翰在他第一封書信說了同一件事:「如果我們彼此相愛,神就住在我們裡面,他的愛也就在我們裡面得以完全。我們從這一點知道:我們住在他裡面,而他也住在我們裡面,是因為神把他的靈賜給了我們;我們已經見過,並且現在見證:父差派子做世界的救主,凡是承認耶穌是神兒子的,神就住在他裡面,他也住在神裡面。這樣,我們已經認識並相信了神對我們所懷的愛。神就是愛;那住在愛裡面的,就住在神裡面,神也住在他裡面」。

你再次看到,父、子、聖靈,都住在信徒裡面,這就是救恩。你是新造的人,因為你成了在神的本性上有份的人,你此刻是神生命的擁有者,跟神一樣是永恆的,你永遠不會死,你只會進入永恆的榮耀。

另一種理解方式是,你的救恩比起你的復活是更大的改變,你為你被賦予了神的本性,你只是在等待它完滿的體現,這就是救恩。所以臨到堅持之人身上的第一件事就是救恩。

第二個應許是成義或成聖,再看第4節:「枝子若不連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你們若不住在我裡面,也是這樣。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住在我裡面的,我也住在他裡面,他就結出很多果子;因為離開了我,你們就不能作甚麼」。用農業的比喻來說,攤在地上的枝條不會結任何的果實,因為果實是從根長起的,透過葡萄樹然後伸出枝條。然而如果你連在樹上,你就會結果子,根據第5節,你會「結出很多果子」。

結果子是什麼?我們上次有講,基本上就是成義、義行,另外一種講成聖的方式。義就是與罪分離,這就是所謂的成聖。所以如果你是真信徒,神在你裡面居住了,神的同在、內住、神的本性,就會透過其自身的特性彰顯出來,你的生活就會示範出公義,這就是成聖。

腓1:11談到仁義的果子,羅6:22談到成聖的果子,羅7:4「結果子給神」,雅3:17「善果」,林後9:10「義果」,西1:10「在一切善事上多結果子」,弗5:9「良善、公義、真理的果子」,來12:11「平安的義果」。

換句話說,若你與葡萄樹相連,神純粹聖潔的生命會透過你彰顯出來,你的特點會是公義,公義的思想、公義的言語、公義的行為,並不完美,因為神的本性仍被監禁在尚未被救贖的肉體中,直到你擺脫這罪惡的身體才會有完美的體現,但儘管如此,它確實存在。

這義果是什麼呢?我們上次看了一下,「為罪悔改」,真實和終生的悔改,這就是義果,施洗約翰就是這樣說的。「聖潔的態度」,聖靈的果子:仁愛、喜樂、和平、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讚美和敬拜」就是嘴唇的果子,把讚美獻給神。「供給人的需用」(腓4;羅15)。這就是果子!傳達真理以祝福他人,這就是果子(林前14),純潔的行為(腓1;西1),最後我們說,當你透過福音帶人認識基督,這就是果子(羅1;林前16)。任何公義的行為,都是公義的本性和態度的結果。若你留下來,你會得到什麼?救恩、成聖…救恩、成聖、義行。

現在帶你看第三個應許,今早我們結束前我會給你六個,一共六個。第三個:禱告蒙應允,禱告蒙垂聽。看第7節:「你們如果住在我裡面,而我的話也住在你們裡面,那麼,凡是你們所願的,當祈求,就將為你們成就」,這是個驚人的應許,不是嗎?你們如果住在我裡面,凡是你們所願的,當祈求,就將為你們成就。這裡有兩個限定語,第一個:「你們如果住在我裡面」,如果你是個真信徒,如果你是真枝條,如果你與耶穌基督有著永遠的聯合,祂的生命正經過你。

讓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你不是真枝條,你只能靠自己,朋友,你只能靠自己了,神絕對不會回應你的禱告、參與你的生活。你沒有應許,你也沒有確據,你不能向祂提出任何要求,祂也對你沒有任何義務。神從未承諾回應非信徒或假信徒的禱告,祂沒有義務要這樣做,如果你是個猶大枝條,你無權對祂提出要求。我認為提醒你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有一大堆的「禱告」在空氣中飄著,這些人與神沒有真正的關係卻期望得到回應,當然若神選擇,祂也可以為了祂自己的目的回應禱告,但是祂沒有義務。

每當有全國禱告日我就想到這個,或是當我聽見有人隨口說「我們為你禱告」,我就想問:「向誰禱告?在什麼的基礎上?為什麼?」神沒有義務回應撒但兒女的禱告,除了這一個:悔改、信基督和呼求拯救的禱告,任何其他的禱告你都是在靠自己。

嗯…你是在靠自己,但你不是真的在靠自己,因為你屬於你的父:魔鬼。你在黑暗國度裡,而不是光明的國度。你在空中勢力的掌權者之下,牠在不信從的兒女裡面做工影響他的意願。你是信徒從中被拯救的國度中的一員,所以你不是在靠自己,你有撒但和牠的爪牙在你的國度中運行,以成就牠們的目標。但另一方面,「你們如果住在我裡面」(7節),如果你們是留下來的枝條、真正永恆生命的擁有者,如果你住在我裡面,一切就不一樣了。你可以求任何你們所願的,就將為你們成就。

這聽起來像張空白支票,有些人認為應該就是這樣,無論他們想要什麼,神都應該供應,好像祂是個精靈,摩擦瓶子就會跳出來給他們任何想要的。但還有第二個條件,第一個是「你們如果住在我裡面」,第二個:「而我的話也住在你們裡面」(7節),我的話也留在你們裡面。

這不是在講你聖經裡的紅字,不是在講耶穌實際所說的話,這就是我不喜歡紅字聖經的原因,這都是神的話,這只是在說:如果神的真理住在你裡面。祂為什麼要這樣說?因為作為信徒,你能接觸到神,你有禱告會蒙應允的應許,但也要知道你的禱告會蒙垂聽,你必需先知道一些關乎神的事,你必須在神啟示的框架之內禱告。

所以耶穌說第二個條件就是…借用保羅歌羅西書第3章的話:「讓基督的話語豐豐富富地住在你們裡面」。你從聖經認識到神是誰、祂想要什麼,你認識到基督是誰、祂想要什麼,你認識到聖靈是誰、祂想要什麼。你能想像沒有這一條件嗎?如果神只是說:「如果你們住在我裡面,求任何你想要的我都會成就」,我們將掌控一切。

如果神只是個從小瓶子冒出來的精靈,給我們想要的一切,我們都會走上自我毀滅的道路。雅各說:看!問題就在這,你們的禱告沒有應允,因為你們把所求的耗費在你們的私慾上。換句話說,你是從自己的角度求的,你想要自己要的東西。

注意!有自稱是基督徒的人認為我們可以求任何事,而神有義務把它賜給我們…不!若你是個信徒、真信徒,你會滿足條件一,但條件二則是:在神啟示你的話語框架內禱告,就是告訴你關於神、祂的意願、祂的道路、祂的國度和祂的旨意。

門徒在馬太福音第6章說:「主啊,我們該怎麼禱告?」耶穌說,這樣禱告:「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你的名被尊為聖,願你的旨意成就、你的國度降臨」。好…然後才輪到「我」。所有合法的禱告始於承認神的名:與祂榮耀的位格一致、祂的旨意:與祂榮耀的目標一致、祂的國度:與祂榮耀上演的計畫一致。位格、旨意和計畫。所以我需要聖經的話語、啟示的話語,這些話語告訴我們關於神、基督、聖靈、天上的國度和神的意願,我需要有這些話語住在我裡面,好叫它們掌控我的要求。

回到14章一下,我們幾個月前看過,13節:「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什麼,我將行這事,好使父藉著子得榮耀。如果你們奉我的名向我求什麼,我將成就」。

意思是你只要在最後加上「奉耶穌的名阿們」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嗎?不…這不是公式,「若你求任何與我的名相一致的東西」,我的名是什麼?主耶穌基督。任何與我至高主權相一致,與我拯救旨意相一致,與我對我榮耀國度的彌賽亞統治相一致的東西,你是在基督之名、神之名、神旨意的框架下求問的。

看一下16章23節,再次出現在樓上房間的這同一個週四晚上,或是在走向花園這種情況下,23節:「在那一天,你們什麼也不會問我了。我確確實實地告訴你們:(限定語再次出現)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求什麼,他都將賜給你們。直到如今,你們沒有奉我的名求過什麼。你們祈求吧!就會得到,好使你們的喜樂得以滿足」。

26節:「在那一天,你們會奉我的名祈求,而且我並不是說我要替你們向父祈求。要知道,父自己愛你們,因為你們已經愛我」,換句話說,無論你們奉我的名求什麼,與我的旨意、榮耀和國度一致,這等於父的榮耀和國度,祂會為了展現自己的榮耀來成就,但始終是奉我的名…奉我的名…奉我的名…一再重複地說。

所以我提醒你,這是個不可思議從主而來的應許:無論你求什麼,只要和祂的位格、旨意、計畫一致,祂都會成就。你的禱告應當表明「一切心意都被擄獲順服基督」(林後10:5),你在神旨意的框架內禱告。

你甚至可以這樣說:「父我這樣求是因為,這可能是你為自己的榮耀想要的,這可能是你為自己的國度想要的,這可能是你為了高舉你兒子想要的,這可能是你為了展現你聖靈的能力想要的」。這是總原則,總是著眼於神的名、神的計畫、神的旨意、神的位格。這就是雅各說的「義人的祈禱」。

雅各書5:16說這種禱告是有功效的,「義人祈禱大有有功效」因為他的禱告出於…林前2:16:「我們有基督的心意了」。若你與葡萄樹有著豐富、充滿愛、順從的關係,如果神的真生命通過你的生命,你的願望將是祂的願望,你的愛將是祂的愛,你的渴望將是祂的渴望,你會總是在這個框架下求,你的禱告永遠都是「榮耀祢自己、增進祢的名聲、推進祢的國度、促進祢的福音」。

約翰明白這一點,他就在現場聽著,在約翰壹書3:22寫下這些話:「凡我們所求的,就必從他得著,因為我們遵守他的命令,作他所喜悅的事。神的命令,就是要我們信他的兒子耶穌基督的名,並且照著他的吩咐彼此相愛。凡是遵守神命令的,就住在神裡面,神也住在他裡面」。這都連在一起的:住、遵守、愛、祈求。

猶大書1:20有個有趣的小短語:「在聖靈裡禱告」,有些人認為在聖靈裡禱告就是倒下不省人事,你一定在電視上看過,在聖靈裡禱告就是翻白眼,一陣嘰哩咕嚕的。不…在聖靈裡禱告!

在聖靈裡禱告是什麼意思?聖靈怎麼禱告?羅馬書第8章,照著神的旨意祈求,聖靈照著神的旨意祈求。聖靈知道父的心意,父知道聖靈的心意,聖靈的禱告與神的旨意、神心中的旨意一致。在聖靈裡禱告不是一些無意義的狂喜經歷,而是專門、特別在聖經的啟示、神的意旨與位格的框架之內禱告。當你這樣禱告,從這個角度禱告的時候:就是你不只是知道這些,你也是個聽話的信徒,你就有資格讓你的禱告得到回應,神會信實地回應你的禱告。還有很多可以講,也許待會研討可以講多一點。

讓我給你第四個祝福,「若你留下,主就應許你確據」,第8節:「你們結出很多果子,就表明是我的門徒了;從這一點我父也就得榮耀」。勤勞的園丁在多結果子的葡萄樹找到自己的榮耀。

我記得遇過一個男人,一位近90歲在中央谷地種葡萄的老先生,他想給我看看他的經營,加州最大的葡萄種植者之一,我想他會帶我去辦公室讓我看看什麼,我來到那裡,坐上一輛小卡車,順著輪胎痕跡颠簸,最後腳踝深陷泥土,走過一排又一排,他同時伸手拉出葡萄,他藉由展示葡萄向我顯示他的勞動成果,他向我解釋各種的葡萄。他發現如果我想了解他,我並不需要看他的皮卡車,也不需要看他的辦公室,我需要看到的是他的果實,然後我需要吃它,那是美妙不可思議的經歷。

這就是父做的事,當父下到祂兒女的行列中看見果實時就得了榮耀,神的榮耀就是透過我們展示祂自己的豐收。我們結果子神就得榮耀,就像太5:16:「你們的光也應當照在人前」,比喻不同、觀念一樣,「你們的光也應當照耀在人前,使他們看見你們的美好工作」就怎樣?「就榮耀你們在天上的父」,這榮耀歸於神。

這道理很簡單,對一個真信徒來說,解釋你生命的不是你,不是你,人們可能四處查探試圖弄清楚你為何是現在這個樣子,沒有人答得出來,沒有人類的答案,沒有人能解釋我現在的樣子,解釋我生命的不是我,解釋我生命的是在我裡面的神。

如果我裡面有任何的愛,都是澆灌在我心裡的基督之愛。任何超越人類超乎尋常的超然之愛,都是澆灌在我心裡的基督之愛。如果我裡面有任何喜樂,任何無法撼動的喜樂,從未接觸過的喜樂,超越一切地上喜樂的喜樂,都是在我裡面屬基督的喜樂。若我裡面有任何平安,任何在可怕難題中間的平安,若我裡面有任何無法解釋的寧靜,都是那超越理智能理解的基督的平安。如果我裡面有任何溫柔或溫順,有任何謙卑,都是在我裡面基督的溫柔和謙卑。若我裡面有任何真理,都是在我裡面基督的真理,我裡面有任何智慧,都是在我裡面基督的智慧。解釋我生命的不是我,是祂。

這樣的好處…不可思議的好處…回到同一節第8節:「就表明是我的門徒了」,好處就是我知道自己是個信徒。我怎麼知道自己是信徒?我怎麼知道?因為我無法解釋我的生命,我無法解釋我的愛,我無法解釋我的平安、喜樂、知識、智慧、理解、用處,我無法解釋我,謙卑地說:我不能,我沒辦法。我裡面發生什麼事在人類層面上無法解釋,所以我看自己的生命,我就確信自己是真枝條,因為我看見這所有的果子,所有我們上個禮拜談到的果子。

翻到彼後第1章,彼得在這講到美德,首先第4節,彼後1:4他說我們「逃脫世上因私慾而來的敗壞,就可以分享神的本性」,所以我們已經被改變了,我們脫離敗壞進入不朽,我們成為在神的本性上有份的人,這就是神在我們裡面、永生在我們裡面。正因如此,我們從世上因私慾而來的敗壞中被拯救出來了。

現在我們留下來了,我們要做什麼?只是坐在那兒?不…我們要忙起來深化這種堅持,我們要怎麼做呢?第5節:「你們應當盡量地殷勤,在信仰上加美德;在美德上加知識;在知識上加自制;在自制上加忍耐;在忍耐上加敬神;在敬神上加弟兄之情;在弟兄之情上加愛」。

我們要做什麼?在我們身上培養這些,結果是?如果這樣,看第8節:「你們如果有了這些,並且不斷增多這些」,多結果子、許多果子,「它們就會使你們在真正認識我們主耶穌基督的事上,不會成為懶惰的或不結果子的人」。你看看你的生命,你出去服事,勤於試驗你的信心、從信心邁出腳步、在道德上純潔出色、有健全的知識、操練自制、持守真理、順服、敬虔、愛弟兄與眾人。如果你追求這幾樣,你就不會懶惰不結果子了,所以你會看著你的生命說:「看看我的生命,是有用的,是結出果實的」。

若你不這樣做,第9節說:若你「沒有具備這些的就是瞎眼的,只看得見眼前的,忘記自己過去的罪孽已經得了潔淨」,你會與你真實的狀態脫節。一個不聽話的信徒、有罪的信徒、不負責任的信徒,很可能是一個與那樣的現實脫節的真枝條。

第10節:「所以弟兄們,你們當更加努力地確定你們所蒙的召喚和揀選」,不是祂要確定,祂知道,但你怎麼知道?只要你們實踐這些,你就永遠不會深陷懷疑…永遠不會,你未來會理直氣壯地進入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永恆國度。要勤奮,若你勤奮結出果實,你就會有確據,你就會活出彼前1章所說的,比金子更加寶貴的、信心的證據,因此真枝條有幸得到救恩、成聖、透過回應禱告的供應,還有確據。

還有兩個,第五個:愛,會講得快一點,9~10節,我們的主說出我們很熟悉的話:「正如父愛我,我也愛你們。你們當住在我的愛裡。如果你們遵守我的命令,就會住在我的愛裡;就像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住在他的愛裡那樣」。對我們來說,第9節的一項聲明是:「你們當住在我的愛裡」,留在我的愛的所在。

猶大書這樣說,猶1:21:「‪保守自己在神的愛中」,他這是什麼意思?留在可以沐浴在他愛裡的地方,不要離開祂的愛所傾倒的圈子。

你如何留在這個圈子裡?你要怎麼做?愛祂作為回報,怎麼表達這種愛?回到14章15節:「你們如果愛我,就會遵守我的命令」,14章21節:「那領受我命令並遵守的人,就是愛我的」。

所以這很清楚,我們在15章10節再次看到:「如果你們遵守我的命令,就會住在我的愛裡」,所以你要如何留在被神聖之愛揮霍的地方?要怎樣?聽話!要聽話!

你是常在的枝條,你是連著的,你有永恆的生命住在你裡面。留在你能領受最多愛澆灌的地方,走出這個圈子你就會受到處罰,你就會受到管教,你就會有麻煩、試煉,主所愛的,他必怎樣?管教!

17章的結尾,25、26節,當耶穌做那偉大的禱告時祂說:「公義的父啊,世人雖然不認識你,我卻認識你,這些人也知道你差了我來。我已經把你的名指示他們,還要再指示,使你愛我的愛在他們裡面,我也在他們裡面」。這不是很不可思議嗎?父對主耶穌基督所有的愛,就是耶穌求父放在我們裡面的愛,這是令人無法理解的愛。

13章1節說:既然愛世上屬於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最大限度、到極點,神無限地愛他們就像祂是無限的一樣,祂對我們的愛是驚人的、完全的、無條件的,自主的,在當中我們愛祂,因祂先愛了我們,這愛是堅定的、永恆的、犧牲的、恩慈的、憐憫的、慷慨的、揮霍的、堅不可摧的,「什麼都無法使我們與神的愛分開,這愛是在基督耶穌裡的」(羅8)。

祂的愛澆灌在我們身上,而這洪流基本上與我們的順從相連,你越是遵守,神的愛澆灌得就越豐盛。誰是順從的典範?第10節:「就像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住在他的愛裡那樣」,耶穌完全順從了天父,父也把神完全的愛澆灌在祂身上。我們越是像基督,神的愛我們經歷到的就越多。我們越是效法基督的順服,神澆灌在我們身上的愛就越豐盛。

長久過基督徒生活、活在我們講到的豐盛現實中是多美妙的事,擁有救恩…一些到我這個年紀的好處,擁有救恩,看見成聖,有蒙應允的禱告,明白我是留在真葡萄樹上的真枝條、因著結出果實明白三一神住在我裡面,然後知道那麼多年都活在神豐盛澆灌在我身上的愛裡…難以置信。因此這就是所謂的真枝條,這就是真信徒:有得救、有成聖、直接與神的心意相連、有確據、有豐盛的愛。

還有最後一個受益祝福,那就是喜樂。第11節:喜樂,「這些事…」是指祂剛才在前10節說的一切,「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裡,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如果我裡面有任何的愛,那是基督的愛。如果我裡面有任何的平安,那是祂的平安。如果我裡面有任何的喜樂,那是祂的喜樂,因為我是在神的本性上有份的人。「我對你們說這些事,好叫你們有我的喜樂,使你們的喜樂得以滿足」,對十一個門徒來說這是好消息。

聽著!基督徒生活不是死板、受限、約束、困苦的生活,這不是悲慘的律法主義,這不是某種被趕鴨子上架的經歷,這是活潑的,如聖經所說的:「有說不出來的喜樂」、說不出來的喜樂,甚至不能表達的喜樂。祂在16章22節說:「你們現在雖然也有憂慮」,祂對他們說:「但是我會再見到你們,你們心裡將喜樂,並且沒有人能奪去你們的喜樂」。

所有這些都是永久的,永久的救恩、永久的成聖、永久可通往神的寶座以獲得必要的一切、永久的確據、永久的愛、永久的喜樂。約翰寫第一封信的時候就把它挑明了,1章4節他說:「我寫這些事,是要使你們的喜樂充足」。

你有另一個選擇,你可以轉身做猶大做的事,你可以一走了之,離開救恩,離開成聖、義行,離開應允的禱告,你可以離開知道自己屬於主的保障與確據,你可以離開揮霍的神聖之愛,你可以離開永久的喜樂,你可以這樣做,你可以離開天上完美的一切,有一天進入永恆喜樂時,你會聽到主人的話:「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吧!」你可以離開這所有的一切,猶大選擇了,猶大做到了。

但若你一走了之,是有警告的,請看第2節:「所有屬於我而不結果子的枝條,他就除掉」,然後第6節:「一個人如果不住在我裡面,就像枝條被丟在外面枯乾了,然後被收集扔進火裡焚燒」。關於地獄、地獄裡永遠的焚燒,耶穌說得比天堂更多。你可以一走了之,猶大走了,耶穌說他往自己的地方去了,他自己的地方就是地獄。他離開了神的同在,他在地獄,而且會永遠在那兒。這就是選擇,沒有中間地帶。

扔進火裡焚燒,我們不需要解釋。新約描述地獄是永遠的黑暗,哭泣、哀號、哀哭切齒、焚燒、懊悔,可怕的地方。我們可以做出這種選擇。

彼得顯然理解這一點,寫下這些話:「他們如果藉著認識我們的主、救主耶穌基督而逃脫這世界的污穢」,他一定是在想猶大的事,「他們逃脫污穢」,意味著他們從世界走出來,步入了基督的領域,他們走進了祂的世界。

若他們認識而逃脫了,「卻又被這些污穢糾纏、制伏了,那麼,他們最後的情況就比先前更壞了」。哇…「認識了義的道路以後,背離那交託給他們的神聖誡命,對他們來說,倒不如不認識還好」,這就像「狗轉身回到自己所吐的東西;豬洗乾淨了又到污泥中打滾」。別離開!留下來!所有的應許都是給那些留下的人。

翻譯/字幕:改革宗電視台 楊忠道


約翰福音-麥克阿瑟(陸續更新中)


延伸閱讀


約翰·麥克阿瑟(麥卡瑟)是加州太陽谷恩典社區教會(Grace Community Church in Sun Valley)牧師—教師,主人神學院(Master’s College and Seminary)院長,著名的聖經教師和特會講員。著作超過一百五十本。包括《耶穌所傳的福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esus,麥種)、《麥卡瑟新約註釋》(MacArthur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series)和《麥卡瑟研讀本聖經》(MacArthur Study Bible)。同時也負責「賜你恩典」(Grace to You)機構。該機構事工包括製作全球性廣播節目及電視節目。

Tags: ,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
COVER-麥克阿瑟-約翰福音-F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