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從塵土到榮耀 - 36 - 耶穌的就職演說和公開事奉
影片下載
從塵土到榮耀(史普羅)
MP4影片下載
MP3音檔下載
學習指南PDF下載
我們已經看過了,當時耶穌進到曠野受魔鬼試探的時候,是被聖靈催進曠野裡去的。在我們的主成功抵擋仇敵肆無忌憚的攻擊之後,撒旦離開了祂,又有天使來服事祂。之後,我們在路加福音裡讀到,耶穌帶著聖靈的能力回到加利利。路加報導基督受試探的經過之後,立刻就接著在路加福音第四章記載了這件事。經文告訴我們說耶穌被聖靈的能力驅使到曠野裡去,之後又帶著聖靈的能力回到了加利利。然後經文說祂的名聲傳遍了周圍所有的地區。此時,在聖靈的膏抹之下,耶穌展開了祂的公開事奉。祂的事奉在一剛開始的時候最特別的地方,就是祂那與眾不同的教導。在路加福音的記載中,耶穌的第一篇講道…至少這是路加福音記載的第一篇,當然這並不是耶穌第一次講話。總之,路加告訴了我們耶穌來到拿撒勒之後發生的事情。拿撒勒就是耶穌長大的地方。
經文這樣寫道:「在安息日,[耶穌]照祂平常的規矩進了會堂,站起來要念聖經。有人把先知以賽亞的書交給祂。」讓我在這裡暫停一下。耶穌這是在做巡迴拉比所做的工作。一般的拉比會持續在同一個設有學校和校園的固定地點從事教學工作,學生會前來報名參加他們開設的課程。而巡迴拉比則是會四處移動,周遊各處,在不同的城鎮和不同的鄉村之間不斷巡迴,從事教學的工作。此處的經文告訴我們,耶穌來到了自己的家鄉,拿撒勒。祂按照往常的習慣,在安息日進了會堂,然後經文告訴我們祂站了起來誦讀聖經。這段記載表明耶穌當時是頗受敬重的,人們認祂為一位拉比,一位客座拉比,並因此把誦讀當天經文的殊榮給了祂。於是,有人把聖經書卷拿到了會堂的前排,在耶穌這位客座拉比面前展開了書卷,然後耶穌就接著開始為眾人誦讀這卷經文。
還記不記得?我們在研讀舊約聖經的時候,有談過以賽亞的彌賽亞預言。那時我有說過,在以賽亞書第六十一章,我們可以看到將來那位彌賽亞的工作概述。耶穌在祂公開事奉的初期回到了拿撒勒。祂受邀誦讀經卷,而這卷經文剛好就是以賽亞書第六十一章的內容。「[祂]找到一處寫著說:『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 報告上帝悅納人的禧年。』於是把書捲起來,交還執事,就坐下。」
在有位學者向我解說這段經文的重要意義之前,我有很長一段時間,每當讀到這段經文的時候,總是認為當時的情景大概是這個樣子的:耶穌走進會堂,坐在其中一個座位上,然後祂受邀來到會堂的講台上,誦讀當天的經文;當祂讀完經文之後,祂便轉過身來走回去,回到長椅上坐下來,就像我們教會主日的時候,有來賓被請上台誦讀經文的情景。但這並不是這段經文所描述的情景。在會堂裡,在那個環境裡,會眾都是坐在地板上的。他們沒有長椅。每當要誦讀經文的時候,誦讀者都會站著誦讀,接著輪到拉比負責講解經文,拉比會以剛才誦讀的經文講一篇道。而當時的拉比在講道的時候,都是坐著講道的,他們會坐在一張長凳或椅子上之類的,然後那些前來聽講道的人都會坐在拉比的腳前,真的是這樣。所以當這段經文說耶穌在讀完經卷之後就坐了下來,意思並不是說祂回到聽眾席上坐了下來,而是說祂繼續待在會眾面前,並以講道者的姿態坐了下來,準備要講解剛才讀的那段經文。路加告訴我們說會堂裡的人都定睛看著他,然後祂就對他們說:「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
我不知道耶穌另外還講了些什麼。也許祂就只講了那句話而已。光是這麼一句話就足以讓當天會堂裡的眾人大感震驚了,因為聽到祂誦讀這卷經文的人,都知道自己聆聽的這段內容是先知以賽亞的預言,也知道這個預言談到的是彌賽亞在以後的降臨。耶穌誦讀了這段經文,然後祂在這篇講道中提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時刻。眾人不知道該說什麼。他們不知道該做何反應。此處的經文告訴我們說:眾人都稱讚祂,並希奇祂口中所出的恩言;又說:「這不是約瑟的兒子嗎?」耶穌對他們說:「你們必引這俗語向我說:『醫生,祢醫治自己吧!我們聽見祢在迦百農所行的事,也當行在祢自己家鄉裡』」然後祂接著說沒有先知在自己家鄉被人悅納的。總之,這是一個富有戲劇性的時刻,標誌著耶穌公開事奉的開始;耶穌在其中清楚地將祂的任務和以賽亞書對彌賽亞的描述畫上等號。
如果我們翻到馬太福音,看看馬太對耶穌早期在加利利事奉的時候所做之事的記載,我們會看到耶穌在一剛開始公開事奉的時候所做的事,就是招聚門徒來跟在祂身邊。例如,經文告訴我們,耶穌用了整個晚上的時間禱告,之後才挑選出門徒當中的核心分子,讓他們緊密地跟隨祂。我們必須理解,儘管許多使徒起初都是門徒,但新約聖經所說的門徒並不等同於使徒。「門徒」一詞在新約聖經裡意味著「學習者」。我已經說過耶穌是一位拉比了。但祂是一位巡迴拉比,所以祂四處教導潛在的學生,並從中挑選出一些人,對他們說:「來跟從我。」祂這句話是要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的。祂這話並不只是說「要相信我講的話」或「來作我旗下的一員,聽從我的指揮」。耶穌這話的意思是更貼近字面涵義的,因為祂身為一位巡迴拉比,所以就像我剛才說的,祂的學生並不是住在某個校園裡的宿舍,而是真的會跟著祂四處移動,走在祂後面。當耶穌行走在加利利那塵土飛揚的街道上,從一個村莊走到另一個村莊去的時候,祂會邊行走邊講學,而門徒就走在祂後面,跟隨著祂,努力記住祂所教導他們的課題,以及祂在路程上給予祂們的指導。後來,耶穌從這一大群學生當中挑選了十二個人,在這一大群學生中任命這十二個人作祂的代表,能帶著祂的權柄、以使徒的身分講話,因為所謂的使徒就像是使節或特使,受君王或某個有權勢的人賦以權柄,能夠以差遣他之人的名義或權柄來進行協商。
就這樣,耶穌帶著祂的門徒進行這個全國性的事工,範圍遍及了這塊土地。馬太福音第四章的結尾對此做了一個簡短的總結。我認為馬太這段簡明扼要的敘述具體地總結了耶穌的公開事奉。仔細聽馬太是怎麼說的。「耶穌走遍加利利,在各會堂裡教訓人,傳天國的福音,醫治百姓各樣的病症。祂的名聲就傳遍了敘利亞。那裡的人把一切害病的,就是害各樣疾病、各樣疼痛的和被鬼附的、癲癇的、癱瘓的,都帶了來,耶穌就治好了他們。當下,有許多人從加利利、低加坡里、耶路撒冷、猶太、約旦河外來跟著祂。」馬太用這段敘述為後文做鋪陳,而他接下來要記載的內容,被現代的註釋家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講道,也就是登山寶訓。在我們探討登山寶訓這篇著名的講道之前,我們要記得在拿撒勒的事件之後,在登山寶訓的內容之前,馬太記載了什麼。要記得,耶穌正在表明自己就是蒙上帝的聖靈膏抹的那一位,要把安慰帶給那些悲哀的人,把自由帶給那些被擄的人,把醫治帶給那些生病與傷心的人。而這兩段經文之間的內容提到說耶穌走遍各地,到處傳講上帝的國,在各個會堂裡教導人,此外還做些什麼呢?祂還醫治各樣的疾病。於是這極為龐大的人群簇擁著祂,眾人仔細聆聽祂說的每一句話。接著,在第五章,馬太對登山寶訓的記載開始了。
「耶穌看見這許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你們看,祂又再次這樣坐了下來,表示說祂即將要開始講道了。「…既已坐下,門徒到祂跟前來,祂就開口教訓他們,說: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哀慟的人有福了…溫柔的人有福了…!」這段內容對我們大多數人而言都是耳熟能詳的。我們稱之為天國八福的,就是這裡所列的一連串福分。之前在探討舊約先知的時候,我有提到說先知向同時代的人宣布上帝話語時所使用的基本媒介,就是一種被稱為「神諭」的文學手法。還記得嗎?神諭有兩個種類,一種是正面的神諭,是好消息;另一種是負面的神諭,是壞消息。正面的神諭又稱為降福的神諭,講的是昌盛與美善的事情,而負面的神諭又稱為降禍的神諭。這是先知所使用的標準文學手法。而我們看到耶穌在這段講道中所採用的說話形式,一般會令人聯想到先知。祂正在宣布一系列的神諭,這是一段神聖的宣告,宣告賜福的應許,啟示上帝所賜下的福分。
我認為,如果我們試圖把「福分」的重要意義降低成英文的happy(快樂),那我們就漏掉某些涵義了,因為耶穌在此宣告說人們所將得到的幸福,在程度和深度上都遠遠超出我們平常想到的那種高興或快樂的心情。這種幸福是超然的幸福;這種幸福,是貫穿到靈魂最深處的那種幸福,是只有蒙上帝救贖而得以與上帝有關係的人才會得到的幸福。請注意看這些福分,耶穌在這段講道中所講的信息是在宣告某種顛倒的道理。耶穌這話是在顛倒這世界的老生常談。祂並不是說:「歡喜的人有福了。」而是說:「哀慟的人有福了。」祂並不是說:「富足的人有福了。」而是說:「貧乏的人有福了。心靈貧乏的人有福了。」各位還記得舊約的以賽亞嗎?上帝不只呼召以賽亞去向百姓宣告審判,也要他預言災難的結束,預言上帝停止發怒的日子,也就是上帝以憐憫來調和公義的時候。於是上帝對這位先知說:「你們的上帝說:你們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要對耶路撒冷說安慰的話,又向她宣告說,她爭戰的日子已滿了;因為她已經從耶和華手中受了加倍的刑罰。」
而這就是耶穌當時正在做的事。在這個講道中,耶穌正在宣告上帝的應許,藉此安慰祂的百姓。祂不是要安慰所有的人。祂沒有要安慰快樂的人,而是要安慰哀慟的人,貧乏的人,去過遭喪之家的人;這樣的人在這世上保持清心,不讓自己被名利和榮華富貴吸引、誘惑,並且如飢如渴地追求公義。耶穌宣告說這種清心的人有福了。接著你會看到,耶穌在宣告這當中每一個天賜福分的時候,也都會附上一個未來的應許。「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上帝的兒子,上帝的兒女。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心靈貧乏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各位有沒有看到?祂每提到人類的一個狀況時,也會給予一個未來的應許。祂再次顛倒了這世界的價值觀,因為一個人在貧乏的時候很難感到自己是有福的,在哀慟的時候很難感到自己是有福的,在飢餓的時候也很難感到自己是有福的;尤其在受到辱罵、藐視、憎恨和逼迫的時候,我們更是難以感到自己是有福的。而耶穌說:「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
你們知道嗎?在十九世紀,隨著所謂「十九世紀自由主義」的崛起,當時的學者和神學家當中開始盛行一個風潮,就是去除新約信息裡一切超自然的色彩,並呈現出一個沒有神蹟奇事且平凡無奇的基督教,又減低耶穌的重要性,只把祂當作一個偉大的道德教師,一個倡導崇高的理想主義價值體系的大師。所以他們並不把耶穌視作親自降生為人的上帝,不認為祂有神性,反而只把祂當作一個偉大的人,說祂擁有的只不過是深刻的洞察力,並認為祂帶給世界長久的影響並不在於什麼廣闊無邊的代贖行動或是從死裡復活,這都是神話故事。這些學者認為耶穌真正的貢獻在於祂的道德見解,而其巔峰就是登山寶訓。但令我感到驚奇的是,如果你仔細閱讀登山寶訓,你會發現這當中包含了一個特殊的啟示,啟示了耶穌基督自己的位格。
祂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智者,向自己寥寥可數的幾個門徒分享著祂的睿智;祂反而是憑著自己的權柄在宣告說哪些人將會得到上帝的國,而哪些人不會。然後祂居然還放膽地對這些人說:「人若因我逼迫你們,你們就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你們的。」你們想想這句話背後帶有什麼樣的涵義。如果我對你們說:「當你們為我的緣故而受人逼迫的時候,上帝就會大大地賜福給你們,並把祂的國也賜給你們。」你們會怎麼想?你們會認為這是我一生中所說過的最驕傲的一句話。可見耶穌並不是單純地在給予道德教訓而已。祂是在啟示祂自己,以及祂所帶來的國度究竟是什麼樣貌。
耶穌這篇講道沒有停在這裡。祂稍後談到了禱告,提到了主禱文。祂也提到說我們有責任要作這世上的鹽和世上的光。祂教導了我們很多生活原則。不過,就讓我一口氣快轉到這篇講道的結尾吧,因為我認為在這篇講道的結尾,我們看到的是出自耶穌口中最可怕的警告之一。在第七章21節,耶穌說:「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奉祢的名傳道,奉祢的名趕鬼,奉祢的名行許多異能嗎?』我就明明地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我認為這是耶穌最嚇人的言論之一了,而這正是登山寶訓的高潮。祂說在末日的時候,有許多人會跑到祂面前跟祂裝熟,說:「耶穌啊,我們是祢的朋友!我們認識祢,我們跟祢很熟。主啊,主啊,我們真的跟隨了祢。」然後耶穌說:「離開我去吧,我不認識你們。」他們重複喊著「主啊,主啊」,表達一種親密的人際關係。這些人並不是在說他們跟耶穌是點頭之交,而是在說:「我跟祢很熟。」但耶穌將對他們說:「不,你們跟我不熟。我一看你們的生活就知道了。」這相當嚇人。在這堂課的結尾,我希望各位知道的是,在最後的審判中,在祂此處所宣告的那個國度裡,最終的問題並不是「你認不認識耶穌」,而是:「耶穌認不認識你?」
授權
Ligonier Ministries
https://zh.ligonier.org/
翻譯配音:RTV T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