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從塵土到榮耀 - 26 - 約珥、彌迦與哈巴古

31 views

影片下載

從塵土到榮耀(史普羅)

MP4影片下載
MP3音檔下載
學習指南PDF下載

我有說過,我們在習慣上會區分舊約裡的大先知和小先知。大先知就是耶利米、以賽亞、以西結和但以理;而小先知則有十二個。我有說過,這個區分並不是重要與不重要的區分。大、小先知的區別只在於這些先知所寫的書的篇幅長短而已。以西結書、但以理書、耶利米書和以賽亞書都是篇幅很長的書卷,而小先知書則具有較短的篇幅。我們沒有時間詳細探討所有的小先知書,所以我只會簡短地做個概述而已。我希望這能激起各位的興趣,去更仔細地研究小先知書裡一切的信息和內容,因為每當上帝通過先知來宣講祂的話語時,那個先知就成了啟示的媒介,他所講的就是上帝的話語,其重要性一點也不「小」。說完了這些,現在我們要簡短地來探討幾卷小先知書。

我首先要來探討的就是先知約珥。我們之前講到阿摩司的時候,有提到過「主的日子」這個主題;這是一個貫穿整個舊約文獻的主題。在約珥書第二章,我們看到了這個關於主的日子的內容。第1節寫道:你們要在錫安吹角,在我聖山吹出大聲。國中的居民都要發顫;因為耶和華的日子將到,已經臨近。那日是黑暗、幽冥、密雲、烏黑的日子,好像晨光鋪滿山嶺。有一隊民又大又強;從來沒有這樣的,以後直到萬代也必沒有。他們前面如火燒滅,後面如火焰燒盡。未到以前,地如伊甸園;過去以後,成了荒涼的曠野。在這裡,我們看到經文以形象的方式提到百姓的苦難,說他們非常痛苦,還有可怕的地震隨之而來,以及諸天搖撼、日月昏暗等等。關於耶和華的日子,這段描述非常可怕;到了結尾,有一個勸人悔改的呼召,就在第12節:耶和華說:「雖然如此,你們應當禁食、哭泣、悲哀,一心歸向我。你們要撕裂心腸,不撕裂衣服。歸向耶和華──你們的上帝;因為祂有恩典,有憐憫。」接著,這位先知宣告了上帝的應許;上帝應許要降下秋雨、春雨,藉此更新大地,帶來新的成長、新的生機和新的繁榮。所以,在這個可怕的審判形象中,也混雜著復甦與榮耀的正面形象。這應許在第二章28節達到了巔峰:「以後,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老年人要做異夢,少年人要見異象。在那些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我的僕人和使女。在天上地下,我要顯出奇事,有血,有火,有煙柱。日頭要變為黑暗,月亮要變為血,這都在耶和華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

在約珥書第二章有一個預言,我認為你們當中很多人可能都很熟悉了,因為在新約的使徒行傳所記載的一個關鍵事件當中,這個預言佔據了重要的地位。當時,門徒聚集起來吃五旬節的筵席;在五旬節那天,突然有一陣大風吹過,又有舌頭如火焰從天上顯現出來,分別落在他們各人頭上,他們就開始說起了別國的話來。當眾人看見這樣的事情時,就有人指控說現場聚集的這些門徒一定是喝醉了,才會出現這種怪異的舉止。於是彼得起身,在五旬節那天發表了他那段著名的講論,說:「這些人並不是照你們所想的喝醉了。這其實正是先知約珥所說的──上帝要將祂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接著,彼得直接引述了這段經文,表示說這個關於耶和華的日子的未來預言,至少在論到耶和華眷顧的那日所將出現的更新、新生命和大能這部分,已經在五旬節這一天以極富戲劇性的方式應驗了。我們也可以在所有小先知書當中看到其他非常重要、並且在新約裡應驗的經文。例如,我們會想到先知彌迦。彌迦書是小先知書當中篇幅最短的書之一,而且現代的教會對彌迦書是不太熟悉的。但是彌迦書有著非常重要的內容,其中之一就是寫在彌迦書第五章當中的預言。第五章是這樣開頭的:「成群的女子哪,現在你要聚集成隊;因為仇敵圍攻我們,要用杖擊打以色列審判者的臉。」我們在此又見到了這個關於毀滅的恐怖預言。不過,這裡有一個「然而」:「伯利恆的以法他啊,你在猶大諸城中為小,然而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裡出來,在以色列中為我作掌權的;祂的根源從亙古,從太初就有。耶和華必將以色列人交付敵人,直等那生產的婦人生下子來。那時祂其餘的弟兄必歸到以色列人那裡。祂必起來,倚靠耶和華的大能,並耶和華──祂上帝之名的威嚴,牧養祂的羊群。他們要安然居住;因為祂必日見尊大,直到地極。這位必作我們的平安。」

每年到了聖誕節,我們都會聽到有人提起伯利恆這個小鎮。它在猶大諸城中顯然是微小又微不足道的,然而上帝所要膏立為王的那一位,就是來自這個村莊的。我在教導成年人的時候,有時會提到系統神學上一些比較複雜的議題,所以會眾常常會給我這樣的回應,說:「難道不能簡單一點嗎?上帝豈不是尊榮孩子一般的信心嗎?」我就會說:「是的,但不是幼稚的信心。」上帝要我們在惡事上作嬰孩,但是在心志上作大人。在研究屬上帝的事情時,有時候我們會必須絞盡腦汁,做深入的探討,可是我們卻住在一個盛行消費主義的世界裡,想用三堂簡單的課學會一切事物。我們沒有辦法把上帝話語的完整內涵濃縮成三堂簡單的課。但是,在某種意義上,有一次,上帝確實憑著祂的憐憫,為了我們而紆尊降貴,並做到了這一點,於是我們可以在彌迦書裡找到這三堂簡單的課。請翻到第六章8節,彌迦書這段著名的經文寫道:「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每當我們試著歸根究柢地探究信心的基礎核心、去了解上帝最在意我們活出什麼樣的生命來、了解主向我們要的是什麼的時候,這段經文是這樣回答的:首先,要行公義。上帝這句話並不是只針對法庭上的司法人員講的。他們當然也被包含在內,但是,我們在舊約聖經裡可以看到「公義」(justice)和「義」(righteousness)這兩個用詞有著密切的關聯,因為公義並不是由司法判例或政治上的權宜之計決定的。在以色列,公義總是根據「義」來定義的。我記得多年前我曾經在匹茲堡涉足過勞資關係的領域;當時我跟一個名叫維恩‧愛爾德森的人共事,他總是帶著不屈不撓的熱情去幫助那些在職場上有所隔閡的人。我以前經常跟著他到處跑,在各地的工會大廳和前五百強企業的總部裡舉辦研討會,讓勞資雙方可以一起合作。我記得有一次他帶著我橫跨了半個賓州,要去一間鋼鐵鑄造廠舉辦研討會。研討會進行了一整天之後,我累壞了。我們沿著賓州收費公路開車回家,當時好像是凌晨兩點,開車的是維恩。我可以看得出他有多疲憊,於是我說:「維恩啊,你這麼拼是為了什麼?」這是一個尖銳的問題。在那個夜晚裡,我們早已放下了防備,他面前也沒有麥克風,現場沒有記者把他的回答記錄下來,所以他不會覺得自己必須給出什麼充滿英雄氣概或非常偉大的回答。我問說:「你這麼拼是為了什麼?」於是他疲憊地長嘆了一口氣,然後看向我,說:「因為這是對的事情啊。」這不是受歡迎的事情,也不是有利可圖的事情,但這是對的事情。

坦白說,他的回答令我感到羞愧,因為我當時一直在問自己:「我為什麼要這麼累?我真不知道我為什麼要這麼做。」是的,這是對的事情。這就是上帝對我們的第一個要求。祂要我們做對的事情,祂要我們做合乎義的事情。而整本聖經也都在告訴我們什麼是義,也就是上帝為我們定義為正確的事情。所以彌迦說:「你該做什麼?上帝要的是什麼?上帝要你行公義,做公義的事情,做對的事情。」第二個要求則是要好憐憫。這有點令人混淆。針對這個用詞,如果你們有五種不同的譯本,可能就會看到五種不同的翻譯,因為這裡所使用的單詞,它的原文是希伯來文,叫作checed。它翻譯成英文的時候,有非常、非常多種譯法。它經常被翻譯為「憐憫」(mercy),但是它最常見的翻譯其實是兩個用詞組成的片語,就是「慈愛」(steadfast love)。我認為,這個片語最精準的翻譯……最精準的翻譯就是「忠貞不渝的愛」。Checed是一個在聖經裡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用上的單詞,被用來描述上帝對我們的愛所具有的特性。它指的就是上帝盟約的愛,祂對祂子民那信實不變的愛。祂的憐憫源於祂本身對祂所愛之人的忠誠。所以彌迦這段話所要表達的是說,上帝不只是要我們做對的事,也要我們以「忠誠」來處理我們在這個世上的各種關係,要我們以那種能遮蓋許多罪的愛來愛人;這種愛的本質是充滿憐憫與耐心的。某種意義上來說,整個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都可以用checed一詞作為總結。這就是新約說的愛。這是信實的愛,是寬容的愛,是堅忍的愛。最後,彌迦提到的第三件事就是「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我們林格尼爾福音事工有在發行一系列的雜誌,就是《桌邊談》。如果你看過《桌邊談》,就會知道我們經常在頁面底部放一個小區塊,叫作Coram Deo。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幾年前我們其中一位理事會成員來找我,問說:「史普羅,你到底想說什麼?」

這讓我想到我母親以前生氣的時候也會雙手叉腰,問說:「你到底想說什麼?」我說:「你這話是什麼意思?什麼叫我想說什麼?」他說:「我想知道,簡而言之,你在這個教導當中想要傳達的中心思想是什麼?」我說:「如果你要我把它濃縮成一句簡短的話,那就是拉丁文片語,Coram Deo。」他說:「那是什麼?」我說:「這個片語對路德和加爾文以及十六世紀頗具權威的改教家來說非常重要,可以概括他們一切教導的本質。」它的字面涵義就是「在上帝面前」,而它所表達的意思就是,身為基督徒的我們,在生活中的每時每刻,都要敏銳地意識到上帝正鑒察著我們一切的言行舉止,一切都在祂面前赤露敞開,祂都知曉。我們做任何事都應當順服祂的至高主權和權柄。因此我們使用那個片語,那也就是彌迦所要說的。耶和華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祂要你喜愛正直、公義,要你活出慈愛,就像上帝那樣活出忠誠的愛,也要你在生活中的各個層面都存謙卑的心與祂同行。先知哈巴谷是我最喜歡的先知之一。哈巴谷是一個很有毅力的人。他就像是一個迷你約伯。他一開頭就陳述了一個重擔。各位在哈巴谷書第一章的開頭就會讀到哈巴谷所見到的重擔:「耶和華啊!我呼求祢,祢不應允,要到幾時呢?我因強暴哀求祢,祢還不拯救。祢為何使我看見罪孽?祢為何看著奸惡而不理呢?毀滅和強暴在我面前,又起了爭端和相鬥的事。」他就是在說:「這個國家正分崩離析。異教徒佔領城池。祢怎麼能讓這些事情發生?祢怎麼能允許邪惡勝過正義?」他呼喊說:「上帝啊,祢眼目清潔,不看邪僻,但祢卻似乎放任這些災難發生。這是怎麼回事?」

所以他在第二章說:「我要站在守望所,立在望樓上觀看,看耶和華對我說什麼話,我可用什麼話向祂訴冤。」你們有聽過瞭望塔嗎?那跟哈巴谷有關。哈巴谷說:「我已經在上帝面前表達過我的憤怒了。我要祂給個答覆,給個好理由;我要上帝解釋祂為什麼容忍這一切惡事發生。我要登上我的瞭望塔,哪兒也不去。我要像一個坐在電線桿上的人一樣,一直待在那裡,直到上帝給我一個答覆。」這就是為什麼我說哈巴谷是個很有毅力的人。最後,上帝終於開口了,回答說:「將這默示明明地寫在版上,使讀的人容易讀。因為這默示有一定的日期,快要應驗,並不虛謊。雖然遲延,還要等候;因為必然臨到,不再遲延。」你看,上帝的道就是這樣。我們喜愛聽到上帝的應許,但是當上帝沒那麼快實現祂給祂百姓的應許時,當主遲延的時候,我們就變得沒有耐心、焦躁不安、爭論不休,有時候甚至會生上帝的氣。上帝對哈巴谷說:「你要安靜。我已經開口做出承諾了。雖然遲延,卻必然臨到。」然後是第三章。我們在第16節讀到哈巴谷對上帝這番話的反應。他說:「我聽見耶和華的聲音,身體戰兢,嘴唇發顫,骨中朽爛;我在所立之處戰兢。」我很喜歡這段描述,因為舊約裡的人在遇見永生上帝的時候,也都是完全一樣的反應。哈巴谷說他在上帝面前顫抖,他的嘴唇發顫。你們有沒有看過,小孩子快要哭出來的時候,又用盡全力想要忍住不哭的模樣?只要他們的下嘴唇開始扭曲、開始發顫,他們就一定會哭出來,你由此便可知道他們馬上就要開始哭得唏哩嘩啦了。哈巴谷說他就是這個情況。「我聽見耶和華的聲音,身體戰兢,嘴唇發顫,骨中朽爛。」上帝的下一句話,在新約聖經裡被引述了三次:惟義人因信得生。意思就是義人必因信靠而得生命。「從你的瞭望塔上下來吧,哈巴谷,並且信靠我。」這就是上帝要表達的。最後則是哈巴谷的信心之歌。第三章17節寫道:「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上帝喜樂。」這就是信心的信息。用現代的話來說,大概就會是這樣的意思:「雖然我的生意一落千丈,股市重挫,經濟極其低迷,國家被外國侵略者征服,我失去了汽車,我失去了房子,我失去了一切,然而,我要因救我的上帝喜樂,因為祂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穩行在高處。」

授權

Ligonier Ministries
https://zh.ligonier.org/

翻譯配音:RTV Tai

Tags: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