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從塵土到榮耀 - 37 - 耶穌所教導的比喻
影片下載
從塵土到榮耀(史普羅)
MP4影片下載
MP3音檔下載
學習指南PDF下載
我們看約翰福音第七章的時候,會讀到一段簡短的經文,我認為它很有意思,因為它讓我們得以觀察耶穌身為一位教師是如何傳達真理的。在那跟從耶穌的眾人當中,有些人對祂的身分提出了問題,彼此議論。然後在第七章40節,經文這樣寫道:眾人聽見這話,有的說:「這真是那先知。」有的說:「這是基督。」但也有的說:「基督豈是從加利利出來的嗎?經上豈不是說『基督是大衛的後裔,從大衛本鄉伯利恆出來的』嗎?」於是眾人因著耶穌起了紛爭。其中有人要捉拿他,只是無人下手。差役回到祭司長和法利賽人那裡。他們對差役說:「你們為什麼沒有帶祂來呢?」差役回答說:「從來沒有像祂這樣說話的!」
在另一個場合中,我們讀到那些被差遣去捉拿耶穌的人在論到祂的時候是這樣說的:「這個人說話不像文士和法利賽人,而像個有權柄的人。」此處被翻譯為「權柄」的單詞…exusia這個單詞有時候被翻譯為「權柄」,有時候被翻譯為「權力」。不過說實在的,這個單詞還有另一個不同的涵義。它的字首是ex,意思就是「出自」或「來自」;此外它裡面也有一個分詞型態的動詞,to be。所以exusia這個單詞,這個被翻譯為「權柄」的單詞,它的字面涵義是「本質」或「實質」。所以從字面涵義來說,經文說耶穌講起話來有exusia,意思是說祂並非隨隨便便地講些瑣碎的話,祂的話語絕非缺乏內涵。祂是帶著實質的權柄在說話的。祂的話語傳達出事物的本質。早在第七章前半段,耶穌便已親自對祂自己的教導做出了這樣的評論:「我的教訓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來者的。人若立志遵著祂的旨意行,就必曉得這教訓或是出於上帝,或是我憑著自己說的。」在我們探討耶穌的生平與事奉的時候,我們發現祂的教導實在是令我們深感著迷的事物之一。不只是祂那非凡的教導內容令我們著迷,就連祂教導的方式和風格也都深深地吸引著我們。就算是那些不接受基督是彌賽亞的人,或不接受祂是永生上帝之子的人,也都對祂的教學技巧表示欽佩。耶穌這個人顯然是個教學大師。
耶穌最廣為人知的特色,大概就是祂對「比喻」這種文學形式的精通與掌握。稍後我會稍微談到這個部分。總之,比喻在聖經裡其實沒有像我們認為的那麼常見。我們很熟悉耶穌用比喻這種方式來呈現的教導,因為這是祂經常使用的教導方式。我們偶爾會在舊約聖經裡看到比喻,其中最有名的可能就是先知拿單在譴責大衛犯罪的時候所用的那個比喻。在新約聖經裡,對觀福音讓我們看到許多來自耶穌的比喻,但是約翰福音卻沒有記載比喻,而且新約聖經在對觀福音以外的任何篇幅當中,連一個比喻也沒有。耶穌不但使用比喻,還用得非常頻繁。首先,我們必須花點時間問這些問題:比喻是什麼?比喻為什麼要叫作比喻?比喻有什麼重要的意義?耶穌為什麼要用比喻來說話?從表面上來看,這些問題的答案似乎都相當簡單,但在仔細思想之後,它們就變得愈來愈複雜。首先,我們必須好好區分比喻、明喻和暗喻,因為它們並不是同樣的東西。我們自已在講話的時候也會經常使用明喻。明喻就是直白地說某個東西跟另一個東西很像。例如:「某某人就像是一個陀螺,因為他老是忙得團團轉。」這就是明喻。耶穌也經常使用明喻。祂說:「我可用什麼比這世代呢?」然後祂會說「就像這樣…」或「就像那樣…」。耶穌也經常使用暗喻,尤其是在約翰福音裡,祂提到了一連串的「我是…」,祂這段聲明眾所周知:「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我是好牧人。」顯然,祂並不是在說祂真的是一扇門或一棵樹,祂是以暗喻的方式來使用這些象徵用詞。
耶穌在教導的時候經常使用的另一種說話方式,就是誇飾。所謂的誇飾,就是通過刻意的誇大來強調或突顯某個重點。我記得,在某個關於聖經無誤的辯論當中,有一位備受尊敬的學者對聖經的無誤性和耶穌教導的可靠性提出質疑,因為耶穌有一次在談到信心的時候,曾提到芥菜種長成一棵大樹的情形,並提到說芥菜種比地上的一切種子都還小。於是批判者就說:「等一等。我們知道有一些種子小到幾乎要用顯微鏡才看得清楚,比芥菜種還要更小。所以,客觀而言,從現實角度來看,芥菜種並不是世上最小的種子。」批判者藉此抨擊聖經和耶穌的可靠性與可信度,但耶穌只不過是使用了這種廣為人們所接受的方式來講話而已。此外,我們也能在福音書裡找到類似這樣的案例,例如:「整個迦百農的人都出來要聽耶穌說話。」我們也會這樣講。新聞報導提到有大批人群聚集在一起,慶祝球隊贏得世界盃棒球冠軍的時候,也可能會說:「冠軍球隊打完世界盃後回到家鄉,整個城市的人都出來迎接他們了。」沒有人會認為這是在說整個城市裡的每個男人、女人、孩子、老人,包括躺在病床上的人,全都走出了家門要來迎接球隊。這是誇飾。用這種方式傳達真理,是說得通的。但是,就像我說的,耶穌在講道與教導中最為人所知的表達方式,就是比喻。說到比喻,「比喻」這個詞有一個字首,para,也有一個字根,ble。所以「比喻」一詞其實是個組合體,由字根和字首組成的,字首para的意思是「並列」,而它的原形動詞,也就是這個單詞的字根來源則是希臘文的「拋」。所以從字面意思來看,所謂的比喻其實就是「跟別的東西一起並排拋出去的東西」。
聖奧古斯丁在教導他的學生如何正確地解讀聖經的時候,曾對他們說過,在解讀聖經經文的時候,有三個最重要的規則必須遵守:第一,前後文;第二,前後文;第三,還是前後文。奧古斯丁說:「前後文、前後文、前後文。」各位都聽過,對於一個房地產或不動產物件的價值,最重要的三個決定因素就是:地點、地點、地點。所以我們可以說,對有效的傳達方式而言,最重要的三個要素就是比喻、比喻、比喻。而耶穌在提出祂關於真理的宣告和聲明時,最常使用的說明方式就是比喻。比喻的篇幅可以很長,也可以很短。我們在習慣上會傾向認為比喻單純就是長篇大論的故事,像是浪子的比喻那樣,或是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但其實比喻也可以很簡短,例如「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裡」。這也是一個比喻。它基本上就是一個句子而已,但它確實是個比喻。當你在耶穌的教導中注意到那些篇幅比較簡短的比喻類型時,你會發現祂在教導中使用比喻的次數真的可說是不勝枚舉的,不像我們有時候所想的那樣只有少數幾個例子而已。
比喻經常扮演著謎語的角色,而且都是在氣氛緊張且衝突的處境中使用的。有時候它們會被當作一種手法或技巧,用來把對手困在辯論之中,而耶穌實在是箇中高手。你們回想,有一次耶穌跟法利賽人就他們對舊約律法的解讀展開辯論,耶穌提醒他們別忘了十誡的內容:「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並接著說:「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於是法利賽人就針對「誰是我的鄰舍」這個問題爭論了起來,然後他們來找耶穌,問祂說:「誰是我的鄰舍呢?」耶穌大可以直截了當地回答他們說:「你的鄰舍就是住在你隔壁的人,或是跟你住在同一條街上的人。」祂也可以回答說:「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你的鄰舍。」但祂並沒有選擇這樣子回答這個問題。祂是怎麼做的?法利賽人問說誰是他的鄰舍,而耶穌回答:「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強盜手中…」然後就接著講了這個好撒馬利亞人的故事。當祂用這個涵義深遠的比喻講完了關於同情的故事時,祂接著看向祂的對手,說:「這故事裡的鄰舍是誰呢?」由此我們便得以看見,這就是耶穌在衝突、張力和辯論當中所使用的說話方式。
關於比喻,最難以處理的一個層面,跟馬可福音裡那一段有點難以理解的敘述有關。正是在那段敘述中,耶穌提到了祂最有名的比喻:撒種的比喻。在那個比喻中,我們讀到撒種者出門撒種、種子落在地上,以及隨後發生的各種情形。耶穌講完這個比喻之後,就對現場的聽眾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門徒聽不太懂。他們不太明白這個比喻的重點,於是他們就來找耶穌。馬可福音第四章10節告訴我們:「無人的時候,跟隨耶穌的人和十二個門徒問祂這比喻的意思。耶穌對他們說:『上帝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若是對外人講,凡事就用比喻,叫他們看是看見,卻不曉得;聽是聽見,卻不明白;恐怕他們回轉過來,就得赦免。』」
講真的,大家都有同感吧,這句話在我們聽來多少都有點刺耳,對不對?但是耶穌說:「我之所以用比喻來教導,其中一個原因是,在一方面,我藉此啟示上帝國度的奧秘,向你們和一切凡有耳可聽的人宣告真理;我雖然用這些比喻來說明並澄清我所宣告的真理,但在此同時,我的比喻還會起到另一種作用。對於那些沒有蒙恩得到聖靈光照的人,我用比喻的目的其實是要向他們隱藏真理,不讓他們看懂天國的奧秘或聽明白天國的道理。」這豈不是令我們想到以賽亞在舊約聖經裡的預言和他奉差遣的經過嗎?上帝賦予他聖職,要他去告訴百姓說他們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免得他們回轉過來,便得醫治。這是因為上帝審判了那些不想要聽祂講話的人,而祂降在他們身上的刑罰是一種「自作自受」的刑罰。上帝說:「既然你們不想聽我的真理,好,我就使你們耳朵發沉。既然你不想看我的榮耀,那我就向你們隱藏我的榮耀。」我們可以說,上帝這是在讓這些心裡剛硬的人沉淪在他們自己的邪惡之中。當我們讀到基督降臨並教導這些比喻的時候,我們這些生在二十世紀的人其實是站在一個有利的觀察位置上,手邊有新約聖經為我們解讀耶穌的教導,也聽了一篇又一篇的講道,都是在講解耶穌的比喻,因此我們很容易會認為耶穌的比喻只不過是一個讓眾人都能更易於理解的小技巧而已,但這並非耶穌使用比喻的目的。對那些滅亡的人而言,對那些心裡剛硬、不肯接受耶穌教導的人而言,所聽到的這些比喻都是無從理解的謎語。他們不明白耶穌在講什麼。甚至就連門徒本身,在這個時候也還不完全明白這個所謂「撒種的比喻」或「土壤的比喻」究竟具有什麼樣的重要意義。他們起初聽不懂,後來耶穌叫他們坐下來,並好好向他們講解這個比喻的重要性與意義後,他們才明白。
我們在試著理解新約聖經裡的比喻時,必須先知道一些相關的原則。第一個原則就是:通常,我是說通常,耶穌的比喻通常都不是寓言。綜觀歷史,教會給自己惹了一大堆麻煩,都是因為試圖把耶穌的比喻當作寓言來解讀。各位都很熟悉這個被我們稱為寓言的文學體裁。這令我們想到霍桑的作品:《年輕的布朗大爺》,不過,有史以來最有名的寓言大概就是班揚所寫的《天路歷程》。在寓言當中,故事裡的每一個元素都有某個特定的象徵意義,故事中的每個東西都意有所指。而我們在閱讀耶穌的比喻時,常會忍不住去試著要把祂所有的比喻都當作寓言來理解。但現在問題變得相當棘手,因為撒種的比喻具有很強烈的寓言色彩,而邪惡園戶的比喻則是另一個具有寓言要素的比喻。但是在解讀比喻的時候,首要且基本的原則就是:大多數的比喻都是在試圖傳達一個核心的重點,所以如果你一直在比喻裡那些附帶提及的事情上鑽牛角尖的話,你最後就會從上帝的話語中發展出各式各樣光怪陸離的理論和教義。所以我們必須小心別讓這種事情發生。
人們也注意到比喻還有另一個特徵,那就是它們通常都符合民間故事的講述原則,這種講故事的原則叫作「三的原則」。如果你想知道我們自己這個文化的三原則,可以想想《三隻小熊》的故事。有幾隻熊?三隻熊。有幾張床?三張床。有幾張椅子?三張椅子。有幾碗粥?三碗。每一個東西都被設定在「三」的循環當中。各位在撒種的比喻裡所見到的就是這個情況。三種不同的土壤。在浪子的比喻裡,我們也能看到三個主角。在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裡,在那個人被強盜打傷之後,有幾個人也沿著同一條路下來呢?有三個人。此外也有所謂「二的原則」。在民間故事和比喻裡,有時候會由兩個主角來呈現一種對比或對照,藉此表明重點。在浪子的比喻裡,我們看到三個角色,不過這個故事裡的張力和衝突主要是在那兩個兄弟之間,其中一位離開家鄉,又浪費了父親的資財,而另一位則待在家鄉,但卻對浪子回家蒙父親款待的事情深深感到忌妒。
除此之外,我們在耶穌的比喻中還會經常看到另一個原則,那就是「對照」的原則,而且會搭配「尚且」或「何況」這類短語做使用。耶穌的比喻的核心主旨就是上帝的國;這不是唯一的主旨,是主要的主旨。耶穌一次又一次地提到說:「上帝的國就像這樣…。」祂說:「上帝的國就像這樣,上帝的國就像那樣。」接著祂會詳述這些主要的對照,例如在不義之官的比喻裡,那個不義的官被拿來跟全能上帝的公義審判做對比。而這個比喻最後的論點大概是這樣的:就連不義之官這種屬世的、又邪惡又貪汙的人也都會給這個鍥而不捨的寡婦伸冤,更何況是你們公義的天父呢?難道祂不會聽你們的唉哼、嘆息和禱告嗎?這就是那個「何況」的主旨,各位在閱讀耶穌的比喻時要多加留意。
授權
Ligonier Ministries
https://zh.ligonier.org/
翻譯配音:RTV Tai
4. 明白聖經(史普羅)
《明白聖經》使我們知道勤奮地研讀上帝的話語是每一位信徒的特權和義務。這提醒我們說我們有特權,同時也有責任要正確地解讀聖經。史普羅博士告訴我們,聖經的解讀就像其他科學一樣,是有規則存在的。他提到一些指導原則來幫助我們正確地明白、解讀並且應用聖經,並使用聖經中那些經過時間驗證的原則來說明該如何發掘出聖經內容的真正含義。本系列內容對於剛開始讀聖經的人、或是經驗豐富的人而言都是很好的研究工具。
以下是本台的VOD點播中文內嵌字幕版本,全球都可收看(含中國地區喔);適合用LINE、WhatsApp、WECHAT分享!使用手機時也支援Google Chromecast與Apple AirPlay電視投放功能喔!
4. 明白聖經(史普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