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更正教起義(12集) - 6 - 宗教改革:更正教起義(六)磐石之上
展開中文逐字稿
第六集
磐石之上
我們位於蘇格蘭歷史悠久、
風景優美的愛丁堡
靠近聖十字宮的「亞瑟王座」山
這裡是女王出巡聯合王國北部時的行宮
今天正好女王就在這裡
仔細聽的話,能聽見遊行的聲音
和穿著蘇格蘭裙的人吹奏風笛
諾克斯(John Knox)無疑是
了不起的蘇格蘭改教家
名聲受人敬重
可能就讀於聖安德烈大學
他擔任教會裡的神父或公證人
蘇格蘭的宗教改革由兩位人物點燃
路德宗的派屈克(Patrick Hamilton)
他死於火刑
以及其後不久,1540年代中期
的魏沙特(George Wishart)
他是瑞士改教家慈運理的門生
而諾克斯是魏沙特的侍衛
在他講道時,手拿兩刃劍
站在他前頭保護他
發命逮捕了魏沙特,並處以火刑
因此更正教的貴族攻破了
畢頓所在的聖安德烈堡
將畢頓當場處決
一舉為更正教徒拿下了這座城堡
隔年,1547年
諾克斯在這座城堡內擔任牧師
當時蘇格蘭在法國公主
吉斯瑪莉(Mary of Guise)權下
於是法軍走水路來攻打城堡
俘虜了裡頭的人
諾克斯被抓去
作法國海軍的划船奴
作划船奴
是十六世紀最可怕的一件事
根據記載,有人故意承認
自己犯下更重的死罪
因為他們寧可被處死
也不要當划船奴,慢慢折磨致死
諾克斯當了19個月的划船奴
於1549年獲釋
最後諾克斯來到瑞士的日內瓦
遇見了加爾文更為艱澀的教訓
他從加爾文學會了幾件事
首先是改教的主旨之一──唯獨聖經
我們唯獨傳講聖經
也唯獨從聖經來認識教會的事奉
而加爾文對教會的影響
有一方面在於
必須藉由長老團
建立起教會治理的制度
意思是會有多位長老共治
不容一位主教獨大
每位長老都有同等的權柄
眾長老都在神學上都同意
上帝有至高的主權、
聖經裡有上帝話語的權柄
諾克斯十分在意政治問題
他想起自己的家鄉
公民長官的合法性、權力範圍
尤其是女人掌權是否合法
這些問題讓他困擾不已
這促使他在1558年寫下最…的論文
《反對古怪女性統治的第一聲號筒》
所謂古怪(monstrous)並不是指
女性統治的數量多的可怕
而是指這樣的統治十分奇怪
是悖離人類天性的一種統治形態
他這篇論文主張
女人不應該握有政權
平心而論
諾克斯的論文照當時的處境來看
不論是哪個女人掌權
都會想要把他處死
而這篇論文也實在深深影響了
我們對掌權女性的看法
他因這篇論文被放逐出英格蘭
我每回對我的蘇格蘭妻子說這件事
都讓她相當難過
因為諾克斯在英格蘭
顯然比在蘇格蘭快樂
蘇格蘭人大多不會告訴你這件事
但這是千真萬確的
這篇論文在英格蘭影響深遠
因為它使更正教和英國國教相連
後來論及這主題的論文
我認為都不如諾克斯這般明確
要作忠心的英格蘭人
又不作更正教徒,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諾克斯在他所知道的
最佳完學院學習
就是在日內瓦,加爾文門下學習
他經過一段當划船奴的日子以後
他不僅從加爾那裡學到信心的本質
也學到怎樣在信徒群體裡傳講信心
後來諾克斯從加內瓦
返回他心愛的蘇格蘭
渴求上帝將蘇格蘭賜給他
否則他寧可死
他的意思是要求上帝
使蘇格蘭重新得著福音
並使他能夠傳講十架
和空墳墓的好消息
於是上帝將這份殊榮
賜給了諾克斯
他不顧蘇格蘭女王瑪莉一世
只求上帝使改革臨到
據傳女王曾說
「我最怕的就是諾克斯的禱告」
諾克斯的心態是:
「有上帝站在你這邊
你就佔了上風」
他開始在愛丁堡生活
在這座大城市開始事奉
至今仍引人矚目的主要地點
都有他留下的痕跡
從這裡可以眺望不同的地點
像是遠方的尖塔
都是不同的改革宗教會
有灰衣修士教堂、聖吉爾斯大教堂
在聖吉爾斯大教堂裡可以看見
講壇比中世紀的大教堂更華麗許多
這體現了諾克斯的神學
他認為基督徒生命的運轉
主要在乎講道,而非聖禮
這不是說聖禮不重要
但聖道才是最重要的核心
這裡可以遠眺愛丁堡城堡
王族常常在裡頭
為著他們想要辯護的國家議題辯論
山腳下是聖十字城堡
諾克斯總在這裡面見女王瑪莉一世
一同辯論天主教和更正教神學
城裡還有好些建築都留下了
他對抗天主教的紀錄
對抗國家專制君主的濫權
要透過宗教改革
產生更正教並非易事
原因在於教會和當時政局脫不了關係
蘇格蘭當時是天主教國家
有一位信奉天主教的女王
因此諾克斯和其他尋求改教的蘇格蘭人
必須面對政治圈和教會內的難關
這並非一蹴可幾,必須經過多年、
無數的辯論,甚至許多戰爭
才能夠改革成功
在這裡建立起更正教教會
諾克斯冒著生命的危險
卻沒有因自己的信念而死
反倒最後成功將信念實現了
為教宗權柄的影響
和他眼中的腐敗教會劃下了句點
宗教改革完成之時
城市就扼擴張到今天所見的規模
這要歸功於受加爾文影響而有的
日內瓦改革宗信仰
只是經過諾克斯的應用
有趣的是,諾克斯這位偉大的改教家
創立了舉世聞名的長老宗教會
因為它持守諾克斯的教訓
像是教會治理、上帝的道、
上帝的至高恩典等觀點
今天他所留下的紀念碑
只有停車格裡的一塊記號
典型的改教家,像是加爾文、諾克斯
都無心在死後為自己的名立碑
因此他被葬在這種不起眼的地方
但他所扶持建立的
傳統蘇格蘭長老宗教會
其實就是他的紀念碑
到今天仍代表著他
諾克斯祈求說
「賜我蘇格蘭,否則我寧可死」
後來諾克斯死了
蘇格蘭也歸於基督
他帶來了教會和神學
而且是有實質內涵的教會
他也建立了學校
今天這些在蘇格蘭已經失去影響力
五成人口是天主教
無神論雖不到五成
但重點在於,在世俗化的社會裡
諾克斯一點影響力也沒有
宗教改革之火
和對上帝之道的熱忱漸漸消散
問題起於一場激辯
主題是教會中的牧師該由誰任命
有三分之一的蘇格蘭教會
脫離了國教會
癥結在於牧師的任命權
也就是會眾是否有權招聘牧師
這三分之一的教會由錢模士領導
這次分裂或許是蘇格蘭教會歷史上
自改教以來最重大的事件
但這次的分裂可以歸因於蘇格蘭教會
精確地說,蘇格蘭自由教會
這次分裂也歸因於啟蒙運動的文化發展
我們會想到源自愛丁堡的休謨
大經濟學家亞當斯密
還有其他啟蒙思想家出現在這裡
合乎聖經的教訓
漸漸被人類理性所取代
當諾克斯開始蘇格蘭的宗教改革時
蘇格蘭是全歐洲識字率最低的國家
諾克斯有意讓各個行政區都有學校
兩個世紀不到,蘇格蘭就成了
歐洲識字率最高的國家
這可謂啟蒙運動的源頭
姑且不論啟蒙運動的好壞
我們雖不同意它的哲學
但是啟蒙運動所不可少的
思維、知識和理解
若沒有蘇格蘭宗教改革
就不會出現在蘇格蘭
因此偉大的長老宗教會
將宣教士差派到地極去
我們想起了這教會將長老宗信仰
送到世界各地
先是到了美洲
再傳到韓國
但這教會本身卻沉寂下來
聚會的人寥寥可數
事實上來參訪這教會的人
有九成至九成五
只是因著小狗的傳說而來
有隻狗14年守著主人的墳
依我看,發生在蘇格蘭的
是福音歷史中最可悲的故事之一
這地方原來充滿生氣和活力
今天若是在街上
向人們問起教會和福音
甚至是他們歷史上的重要人物諾克斯
大部份的人都答不上來
回想聖經啟示錄的開頭
耶穌對教會說話
祂警告了小亞細亞的七個教會說:
你當忠心
你當聆聽聖靈要對教會說的話
否則你的燈台將要挪去
聖靈的火可以被銷滅的
就像一座火山原本充滿能力和熱情
後來變成冷卻、剛硬的岩石
所構成的侵蝕山地
耶穌基督的教會有可能迷失方向
不再傳講天上來的信息
淪為現代文化雜音的一部份
蘇格蘭大教會的悲劇
也是每個教會面臨的危險
漸漸灌下現代和後現代文化的迷湯
而不謙卑順從聖經的偉大真理
耶穌說:「祢的道就是真理」
「求祢用祢的道使他們成聖」
我也祈盼長老教會
和世界各地謹守聖經的教會
都能夠長久忠於聖經
祈盼火山不再是信心之火熄滅的象徵
而是真理堅立的象徵
就象勇敢的諾克斯
不願屈服於專制的君主
吹響了「基督大過君王」的號角
諾克斯有句名言說:「上帝差我來
不是要傳達王在我耳邊的呢喃
而是要傳揚祂可靠的道」
他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加爾文也是如此
他們都十足相信這道本身有能力
聖靈能用這道造出世界
我們也需要存這等信心
建造基督王國的不是我們
而是聖靈藉著聖道、聖禮建造起來的
我們只需要忠心完成使命
不論你是否同意加爾文
和諾克斯的神學
或者是否贊同他們所作所為
他們都信靠上帝的道
相信這道有改變的大能
我們的文化需要聽見先知的聲音
講述神的道──無誤無謬的道
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道
並大膽傳講靈魂需要福音真光
而諾克斯和加爾文的勇氣和信心
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他們的著作充滿熱忱
當代的著作中找不太到這種熱忱
因為相對來說
有禮貌或保守得多
他們的熱忱十分激勵造就人
可以看見他們最終的渴望
是要運用這熱忱榮耀上帝
世世代代都要領受的信息是
我們需要歸回上帝的話
上帝藉著祂的道說話
而祂的道指向祂兒子耶穌基督
我們所匱乏、需要的一切
在耶穌基督裡都有供應
天下人間唯獨賜下祂的名
我們可以靠著得救
這是加爾文和諾克斯信息的核心
我們往往回顧宗教改革時
只看改革這件事
但過去的確有過一段時間
真實的靈性奮興
許許多多的人真心信靠耶穌基督
耶穌對彼得說:
「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
這磐石不是教宗或主教
也不是諾克斯、加爾文、或路德
這磐石是憑信心承認
耶穌是彌賽亞,是主
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
是教會唯一的元首
他將遵聖經而行的每個教會
建造在磐石之上
不論是長老宗、福音派、獨立宗派
或其他宗派
歸根結底,耶穌說: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
乃是靠上帝口裏所出的一切話」
祂在聖地的山上受試探時
說了這句話
而這裡是長老宗和福音改革宗神學
傳向世界的主要舞台
世界各地仍紀念這些話
我們活著
乃是靠上帝口裏所出的一切話
這會讓我們的信心火山
轉化為一塊侵蝕山地
使我們堅立於磐石之上
陰間的門不能勝過我們
因為我們是基督的教會
祂愛我們,並且捨己
我們當向別人述說
勇敢傳揚祂
將耶穌基督是萬王之王、
萬主之主的信息傳到地極
WTS 西敏神學院 院長
授權
www.wts.edu
© Copyright 2019 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 All Rights Reserved.
此系列只在本台的VOD點播系統中播放(中文內嵌字幕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