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牧人》
好牧人會保護孩子
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以弗所書 6:4)
作為羊群的保護者,好牧人會防止羊迷路,也為尋回那些迷路的羊。在家中作為牧者領袖的你,保護你的孩子是你的主要責任。其他的牧養功能都是為保護你的孩子所奠定的基礎。例如,教導孩子們神的話,是整個過程的重點。與這一點同樣重要的是:要了解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在哪方面最脆弱?他們的軟弱點是什麼?所有人都有盲點,包括你的孩子。一個孩子可能因爲沒有安全感而扭曲事實又誇大其詞。除非深入了解你的孩子,不然你要怎麼知道他們狀況呢?我們的弱點會引導我們跨越神為我們所設立的界限。
父母必須保持警覺。做家中好牧人的其中一項職責就是:要警惕可能會傷害我們孩子的殘暴惡狼。首先,我們需要意識到那些會傷害孩子在文化中的惡狼。這些狼在文化中代表著一些廣泛的原則,牠們價值與聖經原則敵對。我們必須告訴孩子,基督教在很大程度上是反文化的。其價值觀經常與他們在媒體上看到的或從朋友那裡聽到的是完全相反的。
普遍文化的殘暴惡狼之一是「相對主義」。牠說沒有絕對的真理,也沒有絕對的對和錯。人可以根據當下的心情做任何他們想做的事。愛迪慈.薛華(薛華妻子)評估了這種「鄙視一切觀點」的想法:「有一種企圖扼殺真相的模式,正在扭曲人們的行為。他們一邊大喊牆壁、磚塊、甚至自己的頭殼——都不存在,但卻一邊大力的用頭撞牆。」Edith Schaeffer, Ten Things Parents Must Teach Their Children (And Learn for Themselves),8. 。我們必須在此反駁說:主為祂自己的榮耀和為了我們的福祉,設立了一個清晰的道德界限,這些界線都在聖經中。當我們訓練我們的孩子時,我們正在向他們介紹權柄和責任的基本原則,而最終目標是幫助他們尊重神的主權。(健康教會九標誌)狄馬可說:「家庭應該是我們在這愛的權柄中的訓練場所。這是神賜給我們的「加速成聖」地點,讓我們學習仁愛、尊重、榮譽、服從和信任,為與他人以及最終——與神自己關係做預備。」健康教會九標誌,228.
另一隻美式文化惡狼是「物質主義」。就是:你擁有什麼,你就是什麼樣的人。聖經教導我們正確地看待「物質」來駁斥這種觀念。物質是上帝的禮物,是為祂的榮耀緣故造的。物質不是用來囤積的,而是用來分享的。正如我們早先看到的,我們不應該貪婪,而是慷慨。但我們的孩子無法藉著觀察文化來學習這一點。他們需要意識到這些文化中的殘暴惡狼,這樣他們才會走在義路上。但是,要如何保護孩子免受文化掠食者的殘害?
主動保護:設立清晰的界限
界限的重要性
當我與牧羊場的主人何太太交談時,我請教她:「牧羊人最有價值的工具是什麼?」我心中想的是那種牧羊人帶著牧羊杖照顧羊群的田園詩般的畫面。她回答說:「圍欄」。當我們牧養我們的孩子時,也必須要讓孩子們知道「圍欄」在哪裡是件很重要的事。
我們已經討論過的許多內容都可以歸類為「主動的保護/護理」。當你用神的話語教導和餵養你的孩子時,你正在為孩子們建立一個安全幸福的護理界限。我們需要為孩子設立明確的界限,原因是:由於我們天生的罪性,我們都很容易迷失。大多數不相信人是「全然敗壞」教義的人,可能從未養育過孩子。事實上,我對「兩歲屁孩貓狗嫌(可怕的兩歲)」的定義是:當我們的孩子學會走路和說話的那段時間,孩子繼承老亞當的罪性就會開始顯現。想想看!我們孩子學會的最初幾個詞語,除了爸爸和媽媽,就是「不」和「我的」。界限不僅保護孩子免受「外面」的危險,也提供了「裡面」自由生活的廣闊空間。
神以祂的智慧賦予了父母設定這些界限的責任。「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以弗所書 6:4)。這是一項不能委派給主日學老師、青少輔導、或學校老師的職責。造物主已授權你(父親)來做教導、培育、設定界限,並在必要時做出紀律懲戒。
你需要向你的孩子表明,這是神賦予你的責任。例如,當你告訴孩子做某事,而他回應說:「我為什麼要聽你的?」告訴他,神已經賦予你教導他的責任,你只是在做上帝呼召你做的事。作為父母,你也必須服在權柄之下——你的孩子需要知道這一點。這個理由比單純說「因為我是你爸爸」或「因為我這麼說」要好得多。如果你沒有比這更深層的來解釋他們為什麼應該聽你的話,你的可信度就會被大打折扣。不用說,你的孩子應該明白你對此很認真,既是因為這是你在主面前的責任,也是因為你疼愛他們!建立在個人、疼愛的關係基礎上的紀律懲戒,在每個層面上都是更有意義的。
你也應該提醒你的孩子,聖經清楚地指出,上帝命令孩子們要服從他們的父母。第五條誡命是:「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出埃及記 20:12)。這是十誡中第一條涉及人與人相處方式的誡命。前四誡關注在我們與神的關係。這種順序並不令人意外,因為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是孩子們首先學習尊重權柄的方式。如果他們在家中沒有學會順服權柄,他們在其他環境中,如學校、工作或在社會中,也無法「明白」並學習這一點。
當你正與孩子溝同為何他們應該服從父母時,提醒他們是神命令他們必須這樣做的。我們知道,耶穌在孩童時就服從他的父母(參見路加福音 2:51:他就同他們下去,回到拿撒勒,並且順從他們。他母親把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裡)。然而,耶穌是完美的,我們不是。耶穌實踐了所有的義——包括服從父母。
雖然西方文化不再重視這一點,但聖經將不服從父母視為悖逆神的基本特徵。例如,在羅馬書一章中說:「違背父母的」與「滿心是嫉妒、凶殺、爭競、詭詐、毒恨」(以及其他種種罪惡)一起被列為拒絕神的結果(羅馬書 1:28-31)。在保羅寫給提摩太的第二封信中,「違背父母」的人,是被列在險惡末世的惡人清單中(提摩太後書 3:1-5:你該知道,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 因為那時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謗讟,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 無親情,不解怨,好說讒言,不能自約,性情凶暴,不愛良善, 賣主賣友,任意妄為,自高自大,愛宴樂不愛神, 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這等人你要躲開。)。請認真對待這一點,要不斷提醒你的孩子,請他們為進入成人生活做好預備。這是至關重要的一點。
保羅還提醒我們,服從父母與祝福有關。「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以弗所書 6:2-3)。這條誡命中應許了兩個福份。第一是長壽。雖然沒有保證每個服從父母的人都將活到高齡,確實大幅降低了因愚眛和抵抗權柄而過早死亡的可能性。這在舊約中是一個常見的主題。例如,傳道書的作者這樣說:「不要行惡過分,也不要為人愚昧,何必不到期而死呢?」(傳道書 7:17)。在家中不尊重權柄的孩子,他們的年日長度肯定令人擔憂。
第二個福份是指「居住的土地」。這個應許之地不僅代表神對他子民的信實聖約,也代表他們對神的忠誠。對以色列人來說,沒有比在這片土地上過著長壽生活更上好福氣的畫面了。保羅的重點是強調,服從對於希望在主裡享受幸福生活的人有多麼重要。
如何設定界限
就像在其他每一個神所授權的領域一樣,要記住是神賦予某些人權柄,是為了那些被呼召來服從之人的福祉。我們要如何為我們的孩子設定界限?我們從哪裡開始?
要從聖經永恆不變的原則開始。要記得,當我們領導我們的家庭時,我們的目地是榮耀上帝,並幫助他們理解,在生活中榮耀神是什麼意思?我們藉著行義教導他們來做到這一點。我們設定的界限是與討神喜悅有關,而不是為取悅自己。正如我們先早看到的,我們要「照着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弗6:4)。你的關注應該是培育他們十誡的基本特徵,包括誠實、正直、信實和純潔,所有這些特徵都是為了最終能榮耀神。
換句話說,要將界限穩固在神的永恆真理上。當你的兒子從他兄弟那裡拿走東西時,要提醒他,神命令我們不要偷竊。當你的女兒說謊或歪曲真相時,提醒她,我們應該是真理之民,不是虛偽之民。提醒她,如果她不說實話,那麼別人將無法信任她。只要有機會,向你的孩子呈現聖經原則及其重要性。因此,你教導孩子的目標是:要從認識神,要從神的真理中流露出品格和敬虔。
孩子們應該清楚明白界限在哪裡
教導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幫助孩子們理解你的期望。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要求你的孩子擺餐桌,你就必須展示如何做。如果你要求你的孩子打掃他的房間,你就必須向他展示你的期望是什麼。當你被告知要做一些事情,卻不知道對方的期望是什麼,然後被要求你無法理解的標準,再也沒有更令人沮喪的狀況了。有一位青少年這樣見證:
我的父母不覺得他們需要對我解釋什麼。這是讓我最感到困擾的事。他們的回答總是「因為我是你的母親,所以照我說的做。因為我比你大。」這可能是真的,但他們應該告訴我,為什麼我不能做某些事情。他們選擇了一種便宜行事的方式。Jane Norman and Myron Harris, The Private Life of the American Teenager (New York: Rawson, Wade, 1981), 25.
在一個更深的層面下,我們不是一出生就立即知道什麼是對的和什麼是錯的。我們需要被教導何謂真理,何謂虛偽、不誠實、和欺騙。教導不僅僅是制定規局。它涉及呈現如何做、要如何建立、要如何理解,以及如何預備孩子們將真理原則應用在新的環境和面對挑戰上。
孩子們應該明白越界的後果
除了向孩子們呈現行在義路中的好處之外,也要警告他們不服從的後果。這裡你需要考慮三個層面:
首先,孩子們應該清楚地知道如果他們越界會發生什麼事。不要模糊不清。不要用:「如果你這樣做,就會有後果的」,而是:「如果你這樣做,我就不允許你參加比賽。」要盡可能具體說明後果。
其次,後果應該與過錯相稱。雖然每個孩子在受到處分時都會喊「這不公平」,但你應該確保「懲罰與過犯」盡量要相稱。後果也應該符合孩子年齡所能承擔的程度。例如,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可以適當地剝奪他們的特權(開車、3C、與朋友出遊等)。後果也應該適合這孩子的性情。例如,我們的一個孩子(我不會說是哪一個)在小時候經常需要被打屁股。然而,另一個孩子很少被打。對這個孩子來說,我們僅僅表達失望的情緒就能觸及他的心。你能看到在紀律勸戒中,你若有深入了解你的孩子,將會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嗎?
第三,父母應該確保他們對懲罰要有共識。例如,你發現約翰說謊,你把他送到他的房間兩小時,你的妻子確認為這太過分了,並在你開會時,偷偷提前一小時讓他出來。孩子們很快就會發現這種差異,並會盡力利用這失調系統為自己謀利。在紀律問題上的分歧,不僅會讓你的孩子感到困惑,還會破壞你與配偶的關係。
進一步反思
主動保護:設立清晰的界限
- 你是否為孩子建立基於真理的界限?你如何傳達界限?
- 你認為你的孩子們明白這些界限嗎?
- 在設定越界後果時,你是否與你的妻子進行了商討?
- 你的孩子們是否了解越界的後果?
摘自:The Shepherd Leader at Home by Timothy Z. Witmer
暫譯:《好牧人》如何當家庭的領袖:認識、領導、保護和供應你的家人
教學用翻譯:ChatGTP4/Martin Tu
- 好牧者會了解他的家庭《好牧人》
https://rtv.org.tw/the-shepherd-knows-his-family/ - 好牧者會了解他的妻子《好牧人》
https://rtv.org.tw/the-shepherd-knows-his-wife/ - 好牧者要領導他的家人《好牧人》
https://rtv.org.tw/intro-leading-your-family/ - 好牧者如何領導妻子《好牧人》
https://rtv.org.tw/the-shepherd-leads-his-wife/ - 丈夫的角色:在愛中作領導者《好牧人》
https://rtv.org.tw/the-husbands-role-loving-leader/ - 好牧人會引導他的孩子《好牧人》
https://rtv.org.tw/the-shepherd-leads-his-children/ - 好牧者會提供物質上的供應《好牧人》
https://rtv.org.tw/material-provision-and-work/ - 好牧者會提供屬靈的供應《好牧人》
https://rtv.org.tw/spiritual-provision/ - 好牧者會保護他的家庭《好牧人》
https://rtv.org.tw/protecting-your-marriage/ - 婚姻不忠的後果《好牧人》
https://rtv.org.tw/protecting-your-family/ - 好牧人會保護孩子《好牧人》
https://rtv.org.tw/protecting-your-children/ - 孩子越界過時該怎麼做?《好牧人》
https://rtv.org.tw/what-to-do-when-a-boundary-is-cro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