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信息四
作王掌權的教會|弗二11-22|X.Y.Z.牧師
所以你們應當記念:你們從前按肉體是外邦人,是稱為沒受割禮的;這名原是那些憑人手在肉身上稱為受割禮之人所起的。那時,你們與基督無關,在以色列國民以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並且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神。你們從前遠離神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裡,靠著他的血,已經得親近了。因他使我們和睦(原文作:因他是我們的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將兩下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既在十字架上滅了冤仇,便藉這十字架使兩下歸為一體,與神和好了,並且來傳和平的福音給你們遠處的人,也給那近處的人。因為我們兩下藉著他被一個聖靈所感,得以進到父面前。這樣,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神家裡的人了;並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各(或作:全)房靠他聯絡得合式,漸漸成為主的聖殿。你們也靠他同被建造,成為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以弗所書二章11-2節)
弟兄姊妹們平安!我被限制,不能和你們一起參加這個盛會,非常地遺憾。但是從主裏屬靈的角度來看,這也是非常榮幸的事,因為我們得以與基督的患難有份,與祂國度的建造有份,這是神的恩典。感謝神的恩典!
我們今天進入以弗所書第二章的11到22節。這是一段講教會的信息。今年春節的時候,我到了一個縣城。那邊非常地忙碌,因為中國的春節,城市的人口會回到縣城,而這是一個比較繁華的縣城。所以我們到任何地方吃飯或想要看電影,都排不上隊,因為人非常非常的多。第二天我就在縣城旁邊的一個農村,給他們開一天的培靈會。當我到那個教會,那個破破的院子時,有一位弟兄穿得非常簡樸,在那邊預備中午的飯食。他在那邊切菜。當我進去的時候,他就轉過身來朝我微笑。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意識到,這是我在這邊兩天裏第一位向我微笑的人。我知道我來到了一個弟兄姊妹的群體當中。這種微笑只屬 在教會當中,在弟兄姊妹中才有的一種微笑。那種歡迎,那種雖然從來沒有見過面,但那一刻,那種的微笑就深深地進入我的心裏面。我突然在一個很冷漠、很吵雜的世界當中,找到了心靈的家,感謝神的恩典!
我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的主題是「作王掌權的教會」:第一點講被揀選且充滿恩典的教會,第二點講透過基督而合一的新人,第三點講已然屬靈的國度、家、聖殿。
一、被揀選且充滿恩典的教會
第11節說:
11所以你們應當記念:你們從前按肉體是外邦人,是稱為沒受割禮的;這名原是那些憑人手在肉身上稱為受割禮之人所起的。
要知道第二章的1-10節講到因為福音的緣故,我們個人生命的改變。我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祂叫我們活過來(弗1:1)。下半章11節開始就告訴我們:神不單更新了我們個人,更要更新一整個群體;上帝要使我們成為山上之城。所以他(保羅)就告訴以弗所的人說,你們這些外邦人應該記念。你們從前並沒有這樣的恩典,你們是被揀選的,所以你們應當記念你們從前按肉體是外邦人,是稱為沒受割禮的,因為割禮是以色列人的標志,這是他們和外邦人的區別。當時在公共澡堂裏面,誰是猶太人,誰是外邦人就看得出來,所以保羅在這邊不是輕看外邦人,而是說你們與神的恩約本來是沒有關係的。所以保羅不是一個極端的人。他說割禮實際上表達了原來以色列人是被揀選的,但這個割禮並不重要;因為保羅其它的書信講得非常清楚:這名原是那些憑人手在肉身上稱為受割禮之人所起的,也就是說這是由猶太人所起的。保羅要講一件事情:真正受割禮是在基督裏受割禮,像歌羅西書所講的是心裏受了割禮。這割禮在舊約中就是一個記號,就是你們這些外邦人本來跟上帝的揀選、和祂的恩約是沒有關係的。12節說:
12那時,你們與基督無關,在以色列國民以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並且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神。
在這邊,他就講了他們未信基督之前的五個缺陷。第一就是你們和基督無關,這句話是提綱挈領的總結,也就是說在後邊的,在以色列國民以外,在諸約上是局外人,是講救贖的歷史。上帝整個救贖的歷史是從猶太人、從以色列人開始的,直到基督的出現——所以這是一個總綱。所以他說:你們原來在以色列國民以外,這是第二個缺陷,也就是救恩是從猶太人中出來的。你們本來不是神的選民,和救恩的歷史是沒有關係的。第三、你們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也就是說,以弗所的外邦人和亞伯拉罕之約、摩西之約、大衛之約,還有耶利米書裏的新約,實際上本來是毫無關係的,他們和彌賽亞的救恩是沒有份的。第四、你們活在世上沒有指望,他們無份於以色列的盼望:全世界唯一的彌賽亞的救恩。他們活在自己的死亡過犯、今世的風俗之中。他們沒有有永恒的盼望,沒有永生的盼望。最後,第五、沒有神。因為他們活在世上沒有神,他們和真神沒有任何關係,他們是被神拒絕的。所以保羅讓他們回想:在你們沒有信基督之前,你們跟神的恩約、跟上帝的救贖沒有任何關係。是誰讓你們集體性地來到上帝面前呢?13節說:
13你們從前遠離神的人,如今却在基督耶穌裏,靠著祂的血,已經得親近了。
這裏的關鍵是耶穌基督,也就是基督使你們的罪得以赦免,基督揀選你們進入上帝的救贖歷史中。本來你們是無份無關的,本來你們在恩典上是缺失的,但是神愛你們,把白白的恩典賜給你們。這樣的揀選、這樣的愛不是出於人的功勞,完全是出於神的恩典。在這點上我們需要回到以色列的救贖歷史中去看。你要知道,聖經講神專愛以色列人,並不是他們人數比其他的國家更多,他們更加聰明,並不是;是神專門愛他們。聖經說這樣的專愛使他們有種特權,他們和其他的民族不一樣。所以,當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時,神告訴他們先不要很快地把迦南人趕出去,為什麽?因為如果把他們都趕出去的話,因為沒人住,野獸就會增多,所以要把他們慢慢地趕出去。這是說明什麽?說明好像那些迦南人是工具人,對吧?以色列人是神特別的選民,他們乃是特別為了以色列人的存在而存在,這就是揀選,一個特別恩典的意思。所以在新約中,當耶穌基督揀選我們,在十字架上愛我們,這是一份獨特的愛。所以當保羅跟他們講,你們跟神的諸約沒有關係,現在却被揀選進來,這要讓他們明白這種差別是很大的。揀選就是恩典,而恩典是非公平的。恩典不是不公平,恩典是非公平。
聖經講到揀選的時候,常常就跟恩典、應許、和從聖靈所生是連在一起的。恩典有三個基本的特徵:恩典就是白白的,施恩者不要求回報;如果要求回報,那就叫做交易。第二、受恩者是不配的。因為不要求回報,所以你無從回報。第三、恩典是主權性的,由施恩者自由决定。而現在,這些外邦人為什麽整體被揀選?因為上帝現在把這份特別的愛和恩典臨到他們,是以前只臨到以色列人,而現在却臨到了他們,這叫做特別的愛。有一首歌叫《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在這邊是上帝特別的愛給不特別的你,非常平庸的你,什麽都不是的你,這是神特別的愛。所以這樣的揀選,是保羅要提醒這一些以弗所人,知道他們竟然蒙了極大的恩典。
舉個例子:我對我太太的愛是特別的,我不能把這份愛分享給教會其他的姊妹們對吧?因為這特別的愛必須給我的太太;如果給別人有同樣的愛,不是太可怕了嗎?但是人不明白;人常常會在這件事上去質疑神。有故事講到一位年輕人,他每天下班會看到一位乞丐。他有一天就想:這位乞丐真可憐;我賺得蠻多的,所以我每天給他(人民幣)100元。好幾個月過去了,他每天都給他(人民幣)100元;但是後來他開始减少了。過了三個月後,他開始變成(人民幣)90元,再過第四個月變(人民幣)80元,後來變(人民幣)70元。乞丐有一天忍不住,就對這位年輕人說:「為什麽你給的錢越來越少了呢?」這位年輕人就說:「因為我最近談戀愛了,用錢的地方比較多了,所以我就少。」乞丐就大大的發火。他說:「你怎麽可以拿我的錢去談戀愛呢?」這就是人。人就是這樣,以為救恩是自己配得的,所以人不會感恩,而且還會抱怨神。但保羅完全知道,他現在要跟這一群外邦的以弗所人說不是這樣的:救恩本身就是不配得的,是神用恩典給予揀選來的;是出於應許,不是出於人的血氣;是基於恩約,並不是人配得的。而你們現在得著了神這樣的恩典,我們華人也是這樣。我們本來就在救恩之外,我們能不能意識到,這原來就是上帝白白的恩典、特別的恩典在我們的身上,以至於我們是因為蒙揀選得恩典而得救的。我們要一生的感恩,一生地去明白和思想,並且把我們的生命都歸榮耀於神。
二、透過基督而合一的新人
第二點是14-16節。第14節說:
14因祂使我們和睦(原文作「因祂是我們的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墻。
在這邊第一個很重要的詞就是「和睦」,原文那個詞可以翻譯成和平。實際上14、15、17節中總共4次出現這個「和睦」、「和平」的詞。在14節講「是我們的和睦」,15節說「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17節說並且來「傳和平的福音」給遠處和近處的人。這一個「和睦」就是這段經文的關鍵詞。和平也是整本聖經很重要的一個詞:特別講到福音的時候,經常會講到和平的福音。當然重點是因為祂使我們和睦,原文或說祂是我們的和睦,也就是基督來了我們才能和睦,而不是祂好像把我們撮合。對不起,如果基督沒有完成救贖永恒的計劃,我們永遠不可能和睦的。
所以他就講到說,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墻。在這邊是指猶太人跟外邦的信徒(以弗所的信徒)可以合一是因為耶穌基督。很多人問那中間隔斷的墻到底是指什麽呢?很多人根據背景會說,那可能是指在耶路撒冷的聖殿,分割外邦人院和內院及聖所的那個圍欄。那個圍欄,根據約瑟夫的《猶太戰史》所說,就是每隔一段距離,就會貼上希臘文和拉丁文的告示,警告外邦人止步,如果擅自闖入就被處死。這可能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背景,但我覺得並不能够解釋這一段經文的核心。因為15節馬上就說:
15a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
這邊在講什麽?他說耶穌來上了十字架,廢掉律法上的規條。祂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律法上的規條。保羅說,真正使猶太人跟外邦人阻隔的,是律法。為什麽會說是律法?保羅說律法是善的,保羅當然不會反對神的律法。因為神的律法是彰顯神自己的屬性,祂公義聖潔的屬性,所以保羅不會反對神的律法。但是他這邊却說,(耶穌)用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當我們查考保羅,無論是羅馬書、加拉太書,這些經文的時候,你會發現保羅有時候很簡單地講律法,但他有可能是很多不同的含義。有時候講律法是神聖潔和神聖的律法,有時候講律法是講到禮儀律:指向耶穌基督的禮儀律。比如說會幕、獻祭的儀式、他們可以吃什麽、不可以吃什麽,那些都是指向耶穌基督。等耶穌來了,那些要廢去。有時候,律法在保羅的眼裏就是指律法主義:靠自己的行為稱義乃至於得救。
所以這邊說,用祂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乃是指兩方面。第一方面是指律法當中的禮儀律。為什麽?耶穌的十字架成就了禮儀律的全部。會幕是指向耶穌:像希伯來書所說的每一個物件,都在指向基督。所有獻祭的儀式指向基督:所有這一些禮儀性的,當基督來了,它們全部指向基督,所以就被廢去了,這是律法中的禮儀律。我出差的時候會帶我太太的照片放在手機裏。我想太太的時候,就打開照片。我覺得這照片好,我的思念之情可以得到緩解,我就吻它。但是我回到家裏時,我太太在我身邊,我繼續打開手機看她的照片,繼續吻這個照片,你說我太太要不要氣死?她一定要氣死了:我在你身邊,你為什麽還要吻那照片?是不是嫌我不够好看,不如以前好看呢?同樣,當那些禮儀律,無論是祭祀、會幕,等等,它們都在指向基督。當基督真正來的時候,為什麽你還要那些東西呢?那些東西使猶太人和外邦人隔開了,好像跟救恩沒有關係了。不!基督來了,祂成就了所有禮儀律所要成就的;所以祂來了以後就廢掉了禮儀律的部分。其它聖經中的律法,像道德律,行事律中被抽取出來的道德律,其實禮儀律裏面也有道德律,其實並沒有被廢掉,對吧?所以這時的猶太人和外邦人就不會因為這些儀式,比如說割禮,而互相地輕視了,對吧?他們在澡堂見面的時候,一方面有猶太人輕視他們:你看我們有割禮,我們和神的諸約有關;可能這些希臘人就說,你們這個割禮好難看,所以這些就不重要了。行割禮和不行割禮在基督裏面就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那真正的割禮,借著耶穌基督來成就,所以這樣就:
15b為要將兩下借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
在這邊講新人。保羅在這邊不是說這些外邦人、這些以弗所人進入猶太教當中跟他們在一起;或是猶太教的人進入到外邦人的習俗當中,跟他們成為一體;他乃是說第三個,就是說外邦人和猶太人合在一起成為第三類:新人;新人是一個新的群體。一個新約的教會,也就是說,一個山上之城:它既不屬 過去的猶太教,也不屬外邦人的集會;它是一個嶄新的,因著耶穌基督成為一個新人。新人所表達的就是一個全新的群體,而(這個群體)好像是一個人;他們有很深的合一,合一到變成一個新人。所以這裏産生了一個新的群體,就是新約的教會:基督的十字架創造了一個新的、無分隔的人類群體,就是教會。
所以我們知道基督為什麽是我們的和睦。因為我們直接去面對人,我們就很容易看到對方的缺點,很容易高抬自己的優點——我們總在比較和競爭當中。而透過基督呢?透過基督就不是這樣的。當我們透過基督看待別人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哎呀,我們也是個罪人;哎呀,透過基督我並沒有比他好,我們沒信主的時候比他更加的糟糕;像保羅說我是罪人中的罪魁,以至於他對外邦人有極大的憐憫。所以他們最終不會說我比你好,他不會像法利賽人一樣自義起來;因為透過基督看他們,我們不過是罪人。透過基督我們也不會把人偶像化,為什麽?因為我們不過是罪人,所以我們自己不是標準,基督是標準。我們看別人,我們不會說你是我們東方的紅太陽——你不過是罪人,也需要耶穌基督的救贖。透過基督我們就相信,即使對方再壞,有一天他會像天上的星一樣發亮,像天使一樣的榮耀——因為上帝有一天一定會使他變成完美,使他完全地成聖,像天上的聖城一樣,用寶石造成,而且晶瑩剔透,那就是羔羊的新婦。所以我們看人就非常平衡:我們知道我們同是罪人,我們也知道在神裏面有無限的可能。所以我們不把人妖魔化,同時也不把人偶像化,這就造成了兩個群體的合一,造成了我們和別人之間那真正的合一。所以這邊經文就說,基督就是我們的和睦,就是說,如果不透過祂,我們永遠在爭戰之中。16節又再次强調,他說:
16既在十字架上滅了冤仇,便藉這十字架使兩下歸為一體,與神和好了。
是的,既在十字架上滅了冤仇,兩下被歸為一體,成為新人;還有一件事發生了,就是與神和好了。與神和好是什麽意思?乃是說,我們剛才從橫向的關係說,因為基督我們能够在一起;現在說,因為基督,我們的縱向關係,跟神也和好起來。我們超越了這個新人,我們與神連接起來,我們與神和好了,在這邊就廢掉了律法主義。什麽意思呢?我們縱向跟神和好了,所以我們不是靠著自己得救的,乃是靠著神的恩典得救的。猶太人會非常地驕傲,因為我們有傳統,我們有諸約,我們有這一切,我們不像你們外邦人一樣⋯⋯ 但不是的!因為基督我們才與神和好,不是因為行為,不是因為你比別人好,你才與神和好。不是的!是因為基督,是祂替我們完成了神的義,祂擔當了我們在律法上所虧欠的、應該懲罰我們的那些字句,祂替我們承受了我們本該受的一切的咒詛。所以那靠行為稱義的律法主義就被毀滅了。
所以,為什麽我們人不能和好?原因就是我們高看自己,我們覺得我們比別人好,我們從小就會跟人分開,這不是種族主義。我們今天很多的時候講種族主義,我們就以為種族主義是一種文化的影響,是一種教導的結果。不,聖經講種族主義直指人心,就說因為是犯罪的結果,就是你自我中心的結果,就是你自義的結果,就是你律法主義的結果,不是嗎?舉一些例子。小時候,因為我有很多的親戚在東南亞或者美國,他們有時會寄一些衣服給我穿。我小時候就會穿印尼風啊、馬來西亞那個花花的衣服,我就覺得我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我爸在八十年代還坐飛機出過國,我就會去班級裏面去吹捧。那時(我)親戚在八、九十年代坐輪船到厦門時,我們去碼頭去迎接他們。很多人都很羡慕,你們還有親戚在國外,可以去迎接,我們都沒有,我就覺得我們高人一等,不是嗎?我們會發現,我們在跟別人分開了。你在讀一個重點學校,你就會發現,跟其它學校比,你就覺得我高他一等。你如果讀重點班,你又覺得我跟他們不一樣!你讀普高(普通高中)還是讀職高(職業高中)?普通高中可以考大學,你都覺得我們比他們高了一等。後來你讀大學,你是985(世界一流)或211(中國一流)?中國那些很重點的大學就看不起那些二本(中國二流)的大專(職業專科)。這個世界就是這樣,這世界總在塑造你自己比別人好,這就是種族主義的來源,你知道吧?
現在說說手機。你會發現年輕人的手機裏面推送的,和中老年人推送的東西不一樣。年輕人推送美女、游戲;中老年人推送大叔、大媽、保健品,你發現完全不一樣。這世界把你放在那個中心裏面,你手機就是你的中心,讓你以為你是世界的中心,以為所有的信息都圍繞你,所以今天有一個詞叫信息繭房。什麽叫信息繭房?就是作繭自縛的繭,也就是這些推送就把你圍繞在一個繭當中,你只以為你是宇宙的中心。你是小粉紅(擁護紅色政權者),我告訴你,它就一直給你推那些粉紅的信息;你支持普京,它就只給你推俄羅斯多麽好的信息;你支持特朗普(川普),那它就一直推特朗普(川普)的信息,甚至推一些陰謀論的東西出來,你就覺得你是世界的中心,這就是爭戰的開始。在教會中也是如此,在教會中弟兄也會聚在一起說,女人就是頭髮長、見識短;而姊妹就會聚在一起說,男人都是如此,其實是非常糟糕、沒有什麽感覺的人。我們會這樣。有一位小弟兄跟我講他悔改,他說他之前以為,我們教會最主要的是另一位同工,他就整天圍繞在他身邊,去跟他問這問那;後來發現原來我才是教會的牧者,所以又圍繞在我身邊,你明白嗎?我們總是借著我們的知識、我們的特別之處、我們的血統、我們的種族,我們在自義。所以種族主義其實不僅僅源於文化,更重要的是聖經說的,是源於我們的罪。我們容易彰顯自己,我們容易因著我們那一點點的東西就自義起來。
但這邊說,基督來了,廢掉了這一切的冤仇,祂才是我們的和睦。基督來了,這一切就改變。所以在教會中,很多時候有一些第一次來的朋友們,他們進到教會看大家同唱一首歌,他們就流淚。問他們為什麽?他們說不出來,因為他們說奇怪,怎麽會有一群這樣的人,他們很喜樂地在一起唱一首歌,因為他們在世上沒有看見過。我們教會有弟兄姊妹信主,就是因為他進入一個小組,他發現怎麽賣菜的人跟大學教授在討論聖經,討論得有來有往,這是世界沒辦法見到的場景。因為基督把我們那些驕傲自義的東西,全部給抹平了;我們在神面前不過是個罪人,我們在上帝的面前,是因著祂的愛我們才得蒙揀選,所以把這一切都抹平了。
著名的佈道家——聖經學者鐘馬田這樣講。他說,當他從一個英國的大城市到了邊遠的農村,特別是在漁村牧會的時候,他說最享受天國臨在的是跟一位好像沒有文化的漁民,還是女漁民坐在海邊,在傍晚討論上帝和神國的世界,那時候他說那就是天國的臨在。他在那個漁村裏面,本來講道就講得不錯,因為他很有技巧;但是那些漁民就跟他說,你還講得不够好,You still lack Christ——你還缺少基督。後來他才發現,原來這漁村以前牧養他們的,是一些清教徒的傳道人。他們從城市畢業就來到了這個地方做宣教的工作,改變了他們的文化,把福音扎在他們當中,讓他們知道每一篇道都要彰顯基督。鐘馬田後來成為一名很好的清教徒的神學家,應該說他其實就從這個漁村得到了啓發。是的,有文化有一切;但在神的國裏面,你會發現那沒有知識的,那些淳樸的弟兄姊妹,常常成為我們生命的幫助和支持。所以,鐘馬田說如果沒有這些清教徒,他們到這個地方傳福音,現在英國的農村還會在精靈崇拜當中。這樣的愛因著耶穌基督就流露出來,那種差別被打破了,那種愛就流動出來,神的教會就被不同階層、不同種族、不同性格的人組在一起,這就是這世界最大的一個見證。
三、已然屬靈的國度、家、聖殿
17到22節是我要講的第三點。以弗所書2章17節這樣說,
17並且來傳和平的福音給你們遠處的人,也給那近處的人。
這一節的主語是誰?是基督、是耶穌,也就是說耶穌不單拆毀他們隔斷的墻、拆毀他們的分別,現在還來傳福音給他們遠處和近處的人。但我們知道耶穌一生都沒有離開以色列地。祂在加利利、在猶大地,祂怎麽在那邊傳福音?當然,祂小的時候去過埃及,但祂從來沒有到過以弗所。在這邊說傳和平的福音(給你們遠處的人)就是,基督來傳給你們在以弗所的人;也給近處的人就是,那在祂發源地的人。這是什麽意思呢?實際上,這給我們一個很深的提醒。是的,歷史上耶穌沒有親自去以弗所給他們傳福音,但是誰傳福音給他們?使徒們。誰傳福音給他們?那信耶穌的人就傳福音給他們。這說明什麽事?說明我們今天每一個人去傳福音,實際上是基督與我們聯合,住在我們裏面去傳的福音。我們雖然沒有去過很多的地方,但基督的靈帶我們去,基督借著我們傳福音。所以我們不要驕傲:你傳福音,有人信主;你不要驕傲,因為你只是助産士。你是助産士什麽意思?生了一個福音的果子,這個人信主是因為神的大能、神的工作,你只是把他接生出來罷了。但我們常常會驕傲,我們會覺得是我們生的,不是你生的。助産士如果每接一個孩子,就說這是我生的,你要把人給氣死嗎?這不可以的,對不對?在這邊就講到,基督是在我們裏面內住,以至於我們可以傳出去。在18節就說:
18因為我們兩下借著祂被一個聖靈所感,得以進到父面前。
這邊講到聖靈進入,是講一個更深的連接。說你們因為耶穌基督廢掉了冤仇,廢掉你們禮儀律、律法主義上的阻隔;現在他說什麽?聖靈做了一帖粘合劑,把你們造成一個新人,聖靈內住在你們裏面。所以這邊說,兩下借著祂被一個聖靈所感。他說我們兩下,不是說猶太人和外邦人一樣都可以進到神面前,而是說我們是一個新人的身份、一個新造的群體進到上帝的面前。所以,那以前有的,在律法上的差別,已經無關緊要了。我們來到上帝的面前,我們就有一種超越種族的愛。我們如果不能愛那看得見的弟兄,就不能愛那看不見的神。我們超越了自己的血統、知識、和教會傳統,「進到父前」。從前以色列人能進到聖所當中敬拜,特別是只有祭司可以;但我們現在能够一起來了,這是一個莫大的福分。他說這樣的改變就使你們更深地聯結。
19這樣,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神家裏的人了;
你們有一種新的、特殊的地位。外人是指非本地人、陌生人。客旅是什麽?就是住在自己家以外的人,以外來居民身份居住此地的陌生人。聖經說這樣的情况已經改變了,也就是說你們會與聖徒同國,你們變成這個國度的公民,而且變成神家裏的人。本來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却進入了血緣關係當中。20節就問這樣的改變為什麽會發生呢?是因為
20a並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
根據上下文,你可以知道這邊的先知不是指舊約的先知,而是新約的先知。因為新約是所有啓示的總綱,是神規範性的教導,也就是在四福音中所通釋出來的,才能够通釋舊約,所以這是一個根基。
20b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
這邊房角石是什麽意思?古代房角石是人們建築的一種方式,和今天打地基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建造房子的時候,這個房子是什麽形狀,他們就要找第一塊石頭,把它弄成那個形狀;以後所有的石頭,就連在這第一塊的石頭上面,把它們組建起來。所以這塊房角石必須是最堅固的,一般是建築師花最多錢來買的,因為所有的石頭都要建基在這塊上面,才能够被建造起來。雖然是使徒和先知的話語,但真正的根基是在耶穌基督裏面。就像以賽亞書28章16節的解釋,我在錫安放一塊石頭作為根基,是試驗過的石頭,是穩固根基,寶貴的房角石;信靠的人必不著急。在兩約之間猶太人已經形成一個叫石頭集的東西,說這是指向彌賽亞,把聖經當中那些磐石、房角石等等,都合起來說這是將來的彌賽亞。21節說:
21各房靠祂聯絡得合式,漸漸成為主的聖殿。
新譯本說整座建築都靠著祂連接配合,漸漸增長成為在主裏面的聖所。
22 你們也靠祂同被建造,成為神借著聖靈居住的所在。
聖所是神同在的標志,會幕、聖殿是表明神與他們同在;但現在因著耶穌基督把隔閡打開,至聖所和聖所之間的幔子,已經從上到下裂為兩半,所以我們可以坦然無懼來到神的面前;我們的生命、我們的身體就變成神的殿。為什麽?因為神的同在住進我們的裏面;所以當這個群體是一個新的群體時,就是一個聖所,這個聖所有聖靈的工作在裏面。
我們看到這邊至少有很清楚的三個比喻在講新約的教會:第一個就是國度、第二個就是家庭、第三就是聖靈的殿;這三個比喻在程度上面是加强的。
第一、你們與聖徒同國(v.19)。與聖徒同國:你們成為一個新的國度;所以當你成為基督徒的時候,你不是說我是中國人,我是美國人,我是印尼人,我是新加坡人;你首先是基督徒,是神國的公民。不要因為你的國籍、文化、和傳統來吵架。成為公民意味著什麽?意味著你有特權和權利。就好像保羅是羅馬公民,所以審訊他的不公不義,他說自己羅馬公民的時候,反倒審訊他的官長就害怕起來,心知不妙,還來向他求饒。這是一個公民的特權,這表明你進入那看不見的上帝的國度,借著教會慢慢地彰顯出來。
1739年,英國和西班牙有一場持續了九年的戰爭。為什麽會打仗呢?因為一艘西班牙政府的船攻擊了一艘英國的商船。在這個過程中,當西班牙人登上英國船後,就把一名詹金斯船長的耳朵割下來。這位船長就把他的耳朵放在一瓶酒裏,然後寫了一張條子說明事情的經過,把它送到英國的國會。英國國會的一名議員就把這瓶酒舉起來(裏面有耳朵),宣讀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國會那個時候就全體通過向西班牙宣戰,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詹金斯的耳朵戰爭。詹金斯自己算不得什麽,但他是英國公民,國家知道當他被受攻擊的時候,他個人受攻擊也等於國家受攻擊,他被侮辱了,就等於國家的主權也被侮辱了,所以國家對他有保護的義務。
當掃羅還在逼迫基督的時候(就是保羅,他以前還在逼迫基督徒的時候叫掃羅),耶穌向他在大馬士革的路上顯現,就問他掃羅掃羅,你為什麽逼迫我?掃羅一臉懵。他當然不知道這位是誰,他就喊你是主。當耶穌問你為什麽逼迫我,掃羅實際上沒有逼迫過耶穌;耶穌的話是說,掃羅,當你攻擊我的公民,你就是攻擊我。聖經告訴我們,當我們重生,當我們進入教會的時候,我們都成為上帝國度的公民。為了我們的利益,仇敵每一次的攻擊,上帝都知道,而且祂為我們長遠的利益來保護我們。不是說每一次我們都可以化險為夷,但是絕對有神自己的美意。即使我們在艱難、在患難中,也一定有上帝更長遠的美意,因為祂使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8:28)。這是一個超越文化、超越種族的國度,這就是教會。
第二、是上帝家裏的人。我們成為神家裏的一份子,我們被收養成為上帝家庭的成員;我們不僅是公民,我們還有更深的是,我們在一個家裏面,我們是神的兒女,因此我們彼此是兄弟姐妹。我們怎麽樣?我們彼此監督、彼此寬恕、彼此接納、彼此包容、彼此相勸、彼此糾正、彼此警告、彼此不可說閑話、彼此相愛不可虛假;我們彼此分擔各人的重擔,我們彼此分享財物,我們彼此順服。聖經有很多的「彼此」,如果你不在群體當中,你體會不到,你也不能完成這些命令。這麽多的「彼此」告訴我們,我們是一個家裏面的人,對方的難處也是我們的難處。真的,我們要理解的是,我們雖然毫無血緣關係,却因為耶穌基督說,那遵行我父旨意的,就是我的弟兄姊妹、是我的母親(太12:50),所以我們有一個新的家庭,那是不一樣的家庭。
以前我在教會當中處理一位被東方閃電蠱惑的弟兄。他沒有那麽快地從騙局中走出來。我們觀察他,後來想要不把他開除了吧,免得他去影響別的人。但他的岳母就來跟我求,她說,你千萬別把他開除,為什麽?因為他如果離開真的教會,就沒有機會聽福音了;他沒有機會聽福音,他就沒有辦法悔改,他現在連證道都沒辦法聽到,請問該怎麽辦?那是我第一次深刻的感受到教會是一個家的意思。世上很多機構、學校都會有懲戒的條例,但他們基本上是為了撇清跟罪人的關係;但家是不一樣的,神的家是為了挽回,懲戒的目的就是為了挽回。因為家人是不會把你那犯罪的、糟糕的孩子,永遠地推出去的。你總會帶著愛,總會帶著對他長遠利益的著想,要把他挽回過來。所以我們是彼此相勸、彼此饒恕、彼此擔當這一切的重擔。這就是什麽?這就是家人。
第三、他進入一個更緊密的連結,就是聖靈在我們的裏面,我們就成為神的居所,我們就共同被建造,是更緊密的,就是你成為聖殿。在這邊講聖靈進來,前幾節就講到,神的靈把我們帶到父神的面前(v. 18),最後用神的靈來結束。這表明一件事情,就是你要注重的是神的靈。神的國度和這世界不一樣;動物(猫、狗)它們和人不一樣,因為猫和狗不會聚在一起說,我們狗生或猫生就是翻翻垃圾桶,替人看家捉老鼠就過去了嘛。或是它們問我們猫生的意義、狗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麽?我們人和它們不一樣。我們討論人生的意義:我們從哪裏來、現在幹什麽、將來到哪裏去?但沒有重生的,和重生的人也不一樣。因為真正的基督徒不會只討論人生,他會討論神的國度,他會討論將來的喜悅,他會講到將來新天新地,我們跟神在一起,他會討論上帝要的是什麽(我們不是為自己而活),我們會開始討論一些屬靈的事情。聖經說神是個靈,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祂(約4:24)。神是靈性的,神是屬靈的,神是個靈,這一件事情非常重要。
在系統神學中,神是個靈,是一個臨在的屬性,是一個可傳遞的屬性。系統神學講神有超越的屬性,和不可傳遞的屬性。比如說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些是我們永遠無法抓住的;應該說它們的超越性遠超過它們的臨在性;而神臨在的屬性是可以分享給我們的,像神的慈愛、神的公義,我們人能够理解,我們也寧願要神的形象。即使我們有是非之心、有宗教的種子,這些東西都會提醒我們;因為神把祂性情的一部分,神的形象放在我們的裏面,這是臨在的、可傳遞的屬性。
很多人很難理解為什麽神的靈是可以傳遞的,是一個臨在的屬性?實際上是神在提醒我們,我們要注重屬靈的事,我們要注重的是神的靈。上帝自己所做的事,我們要注重我們的靈性,我們的靈魂過於物質。耶穌說我們賺得全世界,却賠上自己的生命,又有什麽益處呢(太16:26)?我們靈魂的價值勝過整個世界。那屬靈的、天國的、將來的,那一些屬靈的祝福,就好像以弗所書一開始講的,那些才是我們的寶貝,那些才是我們的祝福。在這世界上,我們很容易忘記這個屬靈的祝福;我們要的就是這個世界上的物質。我們想要在當地有一套房,我們希望我們能够越做越輝煌,我們希望45歲就退休,我們要的是這世界的東西。但聖經提醒我們,不,你們是聖靈的殿;到底神要什麽,神在你的生命中要什麽?
我小的時候,我們家是傳道人的家,我的父親很喜歡接待遠客。很多的時候,有的弟兄姊妹的孩子來讀書,我們一接待就是幾年他讀書的時間,在我家住。小時候常常是這樣,送走一位,換另一位,這是屬靈的事情。有一位福州的傳道到了我們家,我的嬸嬸就把她的床讓給他們夫婦住,兩個板凳合起來自己去睡。他非常受感動,他說這件事一直在他的生命中,印烙在他的腦海中。所以,他在福州開始做學生工作的時候,他就把他的房間都打成通鋪。通鋪就是整個很長的床,每一個人這樣排過來。為什麽?因為很多學生他們中午進來,就吃他們家幾頓,一直到周天晚上才走,他們就睡在這個通鋪上面。每個房間都這樣做。有的人跑到他家中,就問你們家的主臥在哪裏,我說我們家沒有主臥,我們家只有主的臥,這就是注重屬靈的事超過這個世界的事。
前一個月,我到一個縣城去看望一位在養老院82歲的老奶奶,她是基督徒。其實她家裏非常有錢,幾名孩子都很有成就,家庭環境非常好;但她就不住在家裏,要花錢故意住在養老院。她兒子說你已經八十幾歲了,你需要別人服侍你,為什麽要住到養老院去?她說我要去服侍人,她在養老院裏向老人們傳福音。她待過兩個養老院,就建立了兩間聚會。我去的時候,她的房間非常的乾淨,整理得非常好。一進去就非常地喜樂;看見傳道人,其實她也只見過我一兩面而已,但她非常願意跟我們交流。你一進去她的房間,就能感受到上帝的同在。她告訴我,這幾天她在服侍兩個人,這兩個人精神有問題。她能感受到這背後有邪靈的工作,鬼會從這個人跳到另一個人身上,她們就會嘔吐,嘔吐的時候就吐了整地,她就用手把嘔吐物捧到垃圾桶,去清理乾淨;她就願意做這些事情。然後,警察會上養老院給她錄人臉,為什麽?因為她經常傳福音,警察就去了。她比較麻煩,他們想要控制她。我問她,這麽多難處,你為什麽要這樣做?她說她年輕的時候有3年得精神病,非常的厲害,非常的痛苦,如果不是耶穌基督,她根本沒有辦法走出來。她說,我早已經死了,是因為基督的恩典;所以我希望我老年的時候不是享清福,希望我能够用有限的時間儘量地傳福音。所以她離開自己的家,專門進入養老院。她進到裏面去,很多人因為她就信主了。
結語
所以,什麽是掌權的教會?一個神的國度;不一樣的、合一的國度;一個彼此相愛的家、彼此有負擔的家;一個注重屬靈的事情,和這世界活出來完全相反的生活方式,活出那謙卑、捨己、愛心、勇敢的群體。當我們這樣活出來的時候,教會就顯出了上帝在地上的掌權。因為將來的國度不是今天那些趨炎附勢、賺取權利、專要金錢、世襲、獨裁的人或他們官員的國度,他們配不上那個國度。那個國度是基督掌權。祂用什麽掌權?那國度是用謙卑、捨己、愛心、勇敢、信心掌權的國度。
上帝讓你活在世上,就是訓練我們成為王的樣式,訓練我們這個群體能够成為那屬靈的、注重那生命和靈性的國度。上帝眼中那真正屬靈的就是耶穌基督,祂完全地順服和捨己,(擁有)完全的愛和謙卑、完全的勇敢和公義;祂和世界格格不入,世人把祂釘在十字架上,而十字架就是祂掌權的開始,十字架就是祂的登基。上帝現在進到我們裏面,我們成為神的居所,聖靈在我們裏面;祂希望塑造我們成為什麽樣的人?成為像基督一樣;這樣掌權的人和世界不一樣;這樣掌權的人,求主幫助我們,我們討論的和世界討論的完全不同。
所以感謝神,我被罰款,被限制出境,其實就是與基督一同做王。和基督一同做王,走掌權的路就是走十字架的路。而這十字架最終要得的是生命的祝福,真正的祝福。屬靈的祝福被得著了,得真正永恒的冠冕,不是嗎?我們想一想,我們一起在上帝的面前禱告。
親愛的天父上帝,愛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我們來到你面前,我們向你認罪悔改,因為我們用地上的王權來看這屬世的生活,我們常常走跟十字架是相反的路,我們以為掌權就是我們特別厲害;但神常常借著我們的軟弱,才使人看見你的榮耀。我們掌權是因為我們的群體,有特別輝煌了不起的部分;但是上帝盼望我們的群體,像耶穌基督那樣活出犧牲、捨己、愛心、信心和忍耐的樣式。我們在這世上為什麽還有那麽多艱難?因為這一些的艱難、這一切的難處是你量身定做,要為我們訓練我們的信心、愛心、耐心、謙卑和勇敢所賜下的,訓練我們將來可以在你面前做祭司,永遠服事你,和你一起作王直到永永遠遠。今生不過是一個扉頁,當它翻開以後,真正的生命才開始。主啊,使我們的眼光聚焦在你的十字架、你的捨己、你的福音、你的國度、你救贖的歷史上,使我們不被你撇下,使我們能以參與,使我們能在這其中成長。願你祝福你自己的教會;祝福我們每一位弟兄姊妹。如此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 文字稿:由本大會提供
2023亞太福音大會 末世基督統管萬國
中國夥伴 唐崇榮國際佈道團 聯合舉辦
https://rtv.org.tw/category/feature-posts/jakarta2023/
DAY1
大會信息一:理查德•柏瑞特博士 (弗一1-14)
https://rtv.org.tw/plenary-1-richard-pratt-ephesians-11-14/
DAY2
升天的耶穌與上帝:安德烈·坎代牧師
https://rtv.org.tw/the-ascended-jesus-the-church-andrew-katay/
大會信息二:大衛·普拉特牧師(弗一15-23)
https://rtv.org.tw/eph-1-15-23-platt/
大會信息三:唐崇榮牧師(弗二1-10)
https://rtv.org.tw/eph-2-1-10-tong/
大會信息四:作王掌權的教會(XYZ)
https://rtv.org.tw/eph-2-11-22-xyz/
DAY3
大會信息五: 劉彼得牧師 (弗三1-13)
https://rtv.org.tw/eph-31-13-pter-liu/
大會信息六: 阿克謝 • 拉吉庫瑪爾牧師 (弗三14-21)
https://rtv.org.tw/eph-3-14-21-akshay/
大會信息七:邁克爾•吳博士 (弗四1-16)
https://rtv.org.tw/eph-4-1-16-michael-oh/
2023亞太福音大會 末世基督 統管萬有
印尼 雅加達
中國夥伴 唐崇榮國際佈道團 聯合舉辦
大會講員SPEAKER
- 唐崇榮牧師Rev. Stephen Tong
- 安德列·坎代牧師Rev. Andrew Katay
- 邁克爾·吳博士Dr. Michael Oh
- 大衛·普拉特牧師Rev. David Platt
- 理查‧柏瑞特博士Dr. Richard Pratt
- 阿什海·拉庫馬牧師Rev. Akshay Rajkumar
- 菲力·萊肯博士Dr. Philip Ryken
- 洪予健牧師Rev. Yujian Hong
- 陳彪牧師Rev. Ben Chen
- 劉彼得牧師Rev. Peter 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