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基督徒生活的基礎 - 06 - 恩典的管道:洗禮
當基督徒思考洗禮時,常常想到的是有關洗禮方式與物件的辯論和爭議。但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了解上帝為何賜給我們洗禮的記號和印記。在這堂課中,傅格森博士解釋了這個聖禮的意義,詳細闡述了耶穌的洗禮,並指出耶穌的洗禮如何為我們自己的洗禮賦予含義。
這是傅格森博士在《基督徒生活的基礎》系列中第六篇信息。
影片下載
基督徒生活的基礎(傅格森)
MP4影片下載
MP3音檔下載
學習指南PDF下載
逐字稿
在這一系列課程中,我們目前要探討的是「何謂在基督徒生命中擁有扎實的基礎」。我們談到了基督徒所謂的恩典的管道。現在我們要來探討另外兩個管道,它們經常被歸類為聖禮。在我們談論到洗禮與聖餐的時候,我要再次鄭重強調,這些管道並不是我們用來取得恩典的媒介,它們是上帝所使用的媒介,用來把我們帶進祂的團契之中,並得以認識祂。在這一堂課和下一堂課裡,我們要來探究新約的這兩個聖禮,也就是福音的兩個特殊記號:洗禮與聖餐。但首先,我認為有些事情我得先講清楚。一部分的原因是,洗禮與聖餐這兩個聖禮同樣都飽受爭議,而且基督徒探討聖禮的時候往往也是以這些爭議作為起點。一般來說,如果有人以爭議作為探討的起點,那就表示他們從來沒有真正掌握基礎的議題。所以,我這一堂課和下一堂課的用意並不是要處理各種爭議,而是要試著幫助各位理解:為什麼上帝要賜我們這些實體的事物,也就是我們通常所指的「福音的聖禮」?為了要理解這些聖禮,我們必須回到起點。我所謂的回到起點,指的是回到聖經的開頭。你有沒有注意到?很多人研究洗禮與聖餐的時候,一開始就想討論那些飽受爭議的議題。其實他們需要做的是回到起點,並且注意到上帝啟示祂自己和祂的旨意時所使用的方式。有個頗具特色的地方:祂是藉由應許來啟示的,祂的應許就是我們經常在聖經裡所見到的盟約。祂與我們立約,祂賜給我們應許,可以說祂是憑著自己的存在來向我們保證祂絕不食言。如果你把聖經從頭到尾給讀過一遍,這是一種很好的讀經方式,然後從尾到頭再讀一遍,你就會開始注意到一些事情了。每一次,上帝賜下這種特殊的應許的時候,無一例外,祂總是會一起賜下一個實體的記號來代表祂所賜的應許。你在關於伊甸園的記載裡就能看到這一點了,上帝賜給亞當和夏娃一些應許,也賜下實體的記號,也就是這些跟應許有關的樹。接著在大洪水之後,上帝與挪亞立下了新的約,或者說應許,也為這個應許加上一個記號。這個記號並沒有讓上帝的應許更加可信,對吧?
上帝的話就是上帝的話。從某個觀點來看,上帝大可以說:「我話說完了,信不信由你。」但是上帝明白我們的軟弱。所以,上帝這樣對挪亞說:「挪亞,我把彩虹放在天空中。每當你見到彩虹的時候,我要你記得,我會記念我的應許。我將不再用洪水毀滅大地。」各位可以想像一下,幾年前我們所住的村子遭遇了一場洪水,有一半的村民都在洪水中失去了家園。在之後的兩年當中,每逢下雨的時候,你就能察覺到村民開始緊張,害怕再次遇上洪水的摧殘。挪亞也是同樣的感受,他會擔心大洪水再次爆發。每逢下雨,挪亞抬起頭來看,他看到彩虹,就會想起上帝記念祂的應許。你有注意到那個記號是什麼嗎?那是挪亞所應當觀看的記號,也是代表上帝所做之事的記號。上帝記念祂的應許。上帝跟亞伯拉罕立約的時候,也是這個樣子。上帝賜給亞伯拉罕和他的家族一個盟約的記號。保羅在羅馬書第四章談到了這件事,他說亞伯拉罕是因著信、靠著恩典而被稱義的。亞伯拉罕在上帝面前被算為義的時候,上帝賜給他一個記號,這個記號代表著亞伯拉罕通過信心從上帝那裡領受而來的義。請花點時間好好想一想這件事,因為它非常重要。它能幫助我們理解保羅這段話的來龍去脈。請注意,保羅並不是說:「割禮是亞伯拉罕信心的記號」,而是說:「割禮是上帝施恩稱人為義的記號」。這才是割禮所代表的意思。亞伯拉罕因著信而領受了這個恩典,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線索,能幫助我們理解所謂的聖禮,使我們知道聖禮指向的主要目標並不是我們對上帝話語的回應,聖禮主要也不是指向我們的信心,而是指向福音,這福音促使我們做出信心的回應。上帝知道我們需要這些記號,因此祂把這些記號賜給我們。有些我遇過的基督徒和學生都曾說過:「我的信心十分堅定,我並不真的需要這些記號,沒有它們我也無所謂。」我總是告訴他們兩件事,我說:「首先,如果上帝賜你記號,就表示你需要記號。」就是這樣。但我會接著對他們說:「你可以試著進行一個實驗。你結婚了嗎?結婚了好,那你試試看這麼做。在接下來的半年內,你時不時地去對你太太說:『我愛妳』,但是不要觸碰她,不要擁抱她,不要親吻她,然後再來告訴我她過了多久的時間就向你發飆,並問你說:『你還愛我嗎?』你說:『這些日子以來我每3天、甚至每4天就對妳說一次我愛妳,我說的話難道不夠嗎?』『可是你都沒有抱我,你沒有向我展現你的愛。』記號不重要嗎?當然重要。記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很重要,而我們也必須弄清楚它們的含意。各位都知道我不是本地人,有些本地人會請我去餐館用餐。
但我過了一段時間以後,才明白這裡的用餐禮儀。在蘇格蘭,當你用餐完畢的時候,你只需要把刀叉留在盤子上就可以了。我在本地餐館也是這樣做,於是經常有服務生來問我說:「您用完餐了嗎?」我已經把食物吃得一乾二淨了,一看就知道是用完餐了。服務生怎麼就看不出來呢?問題出在哪裡?問題就出在我沒有按照美國人的習慣來擺放刀叉。直到後來,我才明白這個記號的含意。從此我才知道如何用刀叉擺放記號,來向服務生表明我已經用餐完畢了。洗禮和聖餐就像這個樣子,它們是記號。當我們明白記號的含意時,就像丈夫和妻子之間的親吻一樣,這個奇特、濕潤,而且有時帶有噪音的情感記號,並不能完全代表愛情,但說來奇怪,它似乎是表達愛意的一個重要方式。我們就是生活在這樣的世界裡,在這世上,有些記號將我們指向不存在的事情,但也有些記號我們會拿來使用。當我們明白這些記號時,我們就會明白它們不只是向我們訴說一些事實,也是我們用來向其他明白該記號意義的人表達事實的管道。這就是洗禮和聖餐運作的方式,它們是記號。它們本身並沒有什麼神秘的地方,水是單純的水,通常是從水龍頭來的,餅是單純的餅,是某人在某處烘焙好的,酒是單純的酒。這些聖餐元素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當我們從福音的角度理解它們的時候,它們不只是以無聲的方式向我們傳講耶穌為我們所成就的事,並且當我們憑信心回應這些事實,正如我們憑信心回應福音傳講的口語記號時,我們就得以享受並進入這些記號所指向的事實。我認為這對我們而言非常重要,因為這影響我們是否能受益於洗禮和聖餐。我這樣說,是因為我常常見到一種情況,當我問基督徒說:「你的受洗意味著什麼?」或說:「領聖餐對你有什麼意義?」他們往往會開始講起自己的事。這表示他們是用完全顛倒的方式來理解這個議題。他們思想的是,他們自己遇到了什麼。他們這就像是在理解洗禮和聖餐的過程中打了個倒車檔。也因此,如果你問基督徒說:「你的受洗對這個禮拜的你有什麼意義?」他們就會兩眼呆滯,因為在他們看來,洗禮的意義僅僅是他們許多年前所做過的一件事,對他們如今的基督徒生活並沒有真實且持續的功用可言。但是你翻開新約聖經裡的書信,你發現了什麼?你發現洗禮是一個非同小可的記號,代表著上帝在基督裡為我們成就的事。洗禮可以說是跟我們整個基督徒生活都息息相關。洗禮的首要意義不在於我跟隨耶穌進入水中受洗,而在於耶穌在受洗的水中為我做的事。這才是我受的洗所真正指向的事。我憑信心抓住這件事,不只在我受洗的時候如此,在我整個基督徒生活中也都是如此。如果我們要弄清楚洗禮的意義,那麼我建議各位有幾件事情是我們必須一起試著理解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我們必須明白主耶穌所受的洗。當耶穌來到約旦河的時候,祂請約翰給祂施洗。不知為什麼,約翰十分清楚,彌賽亞並不需要受洗,所以約翰就跟耶穌有了那段對話。各位都知道,約翰堅決主張說:「耶穌啊,祢不需要受我施洗,就算要洗,那也是我受祢施洗才對」。而耶穌對他說了很有意思的一句話,耶穌說:「照做就對了,你還不完全明白,只管照做吧」。當耶穌受洗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呢?約翰的洗禮是給罪人的洗禮,對吧?這個過程就是你來到約旦河,約翰給你施洗,而他給你施洗的方式並不重要,總之他給你施洗,這可以說是象徵著上帝洗去你的罪,洗去你的過犯,把你的罪過留在約旦河裡。容我這樣說吧,約旦河充滿著象徵意義,象徵著罪人的罪過。因此耶穌說祂必須受洗,耶穌這就彷佛是在說:「約翰,這條河充滿著他們的罪,所以我必須要在這條河裡受洗」。所以從象徵意義上來說,耶穌是以充滿上帝審判的水來受洗的。耶穌之後有說:「我有當受的洗還沒有成就,我是何等地迫切呢?」祂這是在說什麼?祂就是在說,祂在約旦河受的洗其實是個記號,指向祂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的罪而受的洗,那才是祂在約旦河受的洗所指向的真正的洗禮。這樣各位有看出約旦河裡究竟上演著什麼事情嗎?關於那些在約旦河裡受洗的人,別忘了保羅的措詞。他們是受洗歸入耶穌的名,而耶穌則是受洗歸入罪人的名。這就是洗禮所指向的意義。洗禮向我們指明,在十字架上的洗禮中,耶穌擔當了我們的罪。在十字架上的洗禮中,耶穌受洗歸入我這個罪人的名,為的是使我得以受洗歸入祂這位救主的名。這就是耶穌在馬太福音第二十八章「你們要去向萬民傳講福音,並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所說的。所以洗禮是什麼?洗禮是一個取名字的儀式。原先在亞當之家被扶養長大的我,如今被賜予新家──耶穌基督之家的記號,並且因著耶穌基督而獲得命名。在我們西方世界這裡,我猜在座的各位應該都有經歷過取名的儀式。蘇格蘭有一條法律,規定你要在一定的期限裡給孩子取名。當初我差點讓我一個孩子變成非法人口,因為沒有及時給他取名字。取名儀式的過程就是你要去向官員申請,官員會請你填寫表格,問你要給孩子取什麼名字。如各位所知,我的父母決定把我取名為「辛克萊‧布坎南‧傅格森」。這個儀式對我的心靈有何影響?完全沒有影響。但是另一方面,這個儀式決定了我的整個人生進程。只要我聽到有人說「辛克萊」或是有人說「辛克萊‧布坎南‧傅格森」,我一定會回應。說來也奇怪,一旦撇開「辛克萊‧布坎南‧傅格森」,我就不知道我是誰了。但是賦予這個姓名的本身,並沒有對我的心帶來任何轉變。同樣地,我被賦予這個姓名的事實,彷佛就像是給我接下來所要迎接的人生定下了界限。當然,我大可以對我的父母說:「我不想再屬於這個家庭了,我要回到那個戶政機構裡去,請他們給我另一張表格,再問我一次,然後我要給自己取一個完全不同的名字。」但是我的整個人生都已經被現有的名字決定了。我無法對此有所反抗。我可以反抗作為我姓名由來的原生家庭,或是建立自己的家庭,然後以新家庭的成員身份生活。以前我的父母常對我們說:「要記得,你是傅格森家族的一份子。」洗禮也是一樣。洗禮的水一點也無法轉變我們的心,但是根據新約聖經的教導,受洗意味著你被賦予一個新家庭的名字,而且擁有這個家庭的名字,確實也會決定你整個人生的進程。可以說,擁有這個名字提醒著你三一上帝在耶穌基督裡,並通過耶穌基督為你所成就的一切,以及三一上帝願意通過聖靈的事工為你做事。而信心對此所做的回應就是說:「哦,天父啊,祢差遣祢的兒子來到十字架上受洗,為的是使我能夠受赦免的洗。天父啊,祢應許要賜給我祢的聖靈,好讓我內在的生命能夠開始與我所獲得的名字相稱,開始能夠清楚地呈現出我真的是上帝的孩子,並且屬於天父。所以我整個基督徒生命都應當以我所獲得的這個新名字為背景。我的整個基督徒生命都將受此影響。保羅在羅馬書第六章也向羅馬教會提到這一點。
他問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至少是個引人關注的問題。他問:「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祂的死嗎?我們和祂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注意看這句話,保羅並不是說:「還記不記得你們曾跟隨耶穌受水的洗禮?還記不記得你們做過這件事?」不,保羅問的是:「豈不知你們受的洗在今天意味著什麼?豈不知你們受的洗表明了你們的名字,表明了你們如今是屬耶穌基督的人。你們原先只能任由罪作你們的主,如今借著有份於基督的死與復活,罪必不能作你們的主。因此,有鑒於你們已經受洗了,務必要活出與受洗相稱的生命。」另外,保羅也在歌羅西書第二和第三章說過同樣的話。他說:「既然你們明白受洗具有什麼意義,就要活出相稱的生命,要脫去舊人和舊人的行為,並活出新人的生命,像一位受過洗的基督徒那樣好好地生活。」所以洗禮並不只是我做過的事情,也不只是別人對我做過的事情。洗禮是個記號,代表著那被賦予我的新名字,這使我成為新家庭的一份子,不是別的家庭,而是父、子、聖靈的家庭。這是多麼美好的家庭啊。身為這個家庭的一份子,我將為父的榮耀而活。幾年前,我有一個很棒的學生,他來自遠東,是非常有能力的一個學生,我也跟他相當熟識。他總是使用「提摩太」這個名字,但我知道那不是他的真名。再說,我就算知道他的真名,大概也不知道要怎麼發音。所以我有一天非常直接地對他說:「提摩太,你的真名叫什麼?」他給我上了一課。他微笑地回答我說:「提摩太。」我說:「不是吧,說真的,你在開玩笑吧,你的真名叫什麼?」他說:「提摩太。」我說:「你父母給你取的名字叫什麼?」他這才說出那個我不會發音的名字。我說:「這才是你的真名。」他說:「不對,提摩太才是我的真名,那是我受洗的時候被賦予的名字。」他知道自己已經從一個家庭中被帶了出來,如今是個在耶穌基督裡新造的人,過著與受洗相稱的生命。能夠知道洗禮有這樣的意義,這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
4. 明白聖經(史普羅)
《明白聖經》使我們知道勤奮地研讀上帝的話語是每一位信徒的特權和義務。這提醒我們說我們有特權,同時也有責任要正確地解讀聖經。史普羅博士告訴我們,聖經的解讀就像其他科學一樣,是有規則存在的。他提到一些指導原則來幫助我們正確地明白、解讀並且應用聖經,並使用聖經中那些經過時間驗證的原則來說明該如何發掘出聖經內容的真正含義。本系列內容對於剛開始讀聖經的人、或是經驗豐富的人而言都是很好的研究工具。
以下是本台的VOD點播中文內嵌字幕版本,全球都可收看(含中國地區喔);適合用LINE、WhatsApp、WECHAT分享!使用手機時也支援Google Chromecast與Apple AirPlay電視投放功能喔!
4. 明白聖經(史普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