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基督徒生活的基礎 - 01 - 成為基督徒

24分鐘
345 views

深入思考基督徒生命的基本要素,可以讓每一個信徒獲益。我們應該問自己的根本問題之一是, “身為基督徒”意味著什麼?有時,為了回答這樣的問題,我們需要知道基督徒不是什麼。在這堂課中,傅格森博士根據《約翰福音》第八章概述了關於不信者的屬靈狀況及特徵,讓我們可以問自己究竟是行在黑暗中,還是行在光明中。

這是傅格森博士在《基督徒生活的基礎》系列中第一篇信息。

影片下載

基督徒生活的基礎(傅格森)

MP4影片下載
MP3音檔下載
學習指南PDF下載

逐字稿

歡迎各位今天一同前來參加我們這一系列的研討會。課程將會分成好幾個部分。我想我一開始最好先跟各位介紹一下課程的大方向。我們將要來思考基督徒生活中一些最基本的層面。我們在進行這些探討的時候,要試著考慮到各種各樣不同種類的人。例如,有些人想知道:「成為一名基督徒到底意味著什麼?」他們很需要有人來幫助他們理解基督教的基礎,理解何謂「屬於耶穌基督」,何謂「成為祂的子民」,何謂認識耶穌、信靠耶穌以及愛慕耶穌。另外,我們當中可能也有些人想瞭解的是有關教會成員的制度和新團契的事情。我們想知道在這個地方成為上帝家中的一員是什麼意思。我們很需要被再次提醒究竟何謂認識與侍奉主耶穌。當然,我們當中也有些人肯定會感到納悶,心想:「我們都信主那麼久了,真的還有必要回過頭去學習基督徒成長過程與基督徒生活中的基礎知識嗎?」這讓我想起幾年前我在電視上看到的一則廣告。廣告投放的是一家很有名的玉米片品牌。廣告中有一個年輕人,在他面前有一碗玉米片,他正在吃玉米片當早餐。吃著吃著,就抬起頭來說:「我都快忘記玉米片有多好吃了!」這喚起了我對玉米片的回憶。這句台詞令我感同身受,玉米片對我這一代的人來說是相當基本的早餐選擇。我幾乎忘記它們有多好吃了。福音就像這樣,福音的基礎、基督徒成長過程和基督徒生活中的基本原則是你我都需要定期回顧的原則。打個比方來說,我們會請專家來為我們所住的房子或將要購買的房子進行相關的根基檢驗,以確保房子屹立不搖。同樣的道理,身為基督徒的我們也很需要明白關於信主、成長與生活的基本原則。我常常想起一本我買過的高爾夫球教學手冊,作者是偉大的美國高爾夫運動員傑克‧尼克勞斯。其實我當初買這本書是為了當聖誕禮物送給我的一個兒子,但是身為一個謹慎的父親,我想我在送出之前最好先自己讀過一遍。尼克勞斯是當時全世界最厲害的高爾夫球運動員,不過他在這本書的序言裡寫了一些令我相當驚訝的內容。他寫道,每逢球季即將開始,他都會前去拜訪當初教他打高爾夫球的那位教練,並跟教練約在練習場碰面。尼克勞斯每次都會拿著球桿,然後對他的教練說:「格勞特先生,請教我打高爾夫球。」然後格勞特先生就會帶他複習一些基礎知識,例如如何握住球桿、如何站穩、如何揮桿。你看,就連這位老練、經驗豐富且十分出色的高爾夫球運動員也相當清楚自己需要年復一年地回過頭來練習這些基本動作,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一起做的事。首先我們要思考的是:成為基督徒,到底意味著什麼?以及屬於基督、成為基督的子民是什麼意思?接著我們會進入第二個階段,我們要來思考上帝如何給予我們恩賜,使我們能夠在基督裡成長。再來就是第三個階段,我們要來思考的問題是:過基督徒生活,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並持守到底,是什麼意思?在開始之前,我要先讀主耶穌在約翰福音第八章12節中所說的話。接著我會從這段經文當中挑選幾個字詞作為我們學習的重點。最後,我會講解我挑選這些字詞的理由。當時在約翰福音第八章12節所發生的背景是猶太教的光明節,耶穌又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

祂這是在告訴眾人:「成為基督徒」、「作基督徒」是什麼意思。「成為基督徒」、「作基督徒」是什麼意思。我之所以引用這段經文,是出於一個非常個人的原因,但首先,我要把個人的事情放在一旁,我先不講我自己的事,我要講約翰福音第八章的內容。當時正逢住棚節期間,猶太人按照慣例聚集在耶路撒冷,他們會住在臨時搭建的帳篷裡,藉此提醒自己,上帝當初如何是如何帶領祂的百姓離開埃及為奴之地。在住棚節當中,有些儀式,具有某種雙重的象徵意義,一方面是水的儀式,提醒他們上帝當初在曠野如何賜給他們水喝,另一方面是光的儀式,提醒他們上帝當初在日間用雲柱,夜間用火柱引導他們。在前一章,約翰福音第七章,經文提到了節期的最後一天,他們在那一天的儀式中不會取水來使用,在節期的最後一天,耶穌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祂的意思就是說:「當初在曠野,上帝賜給你們祖先的水,其實預表著那將來只有我才能賜予的水。」約翰也告訴我們:「這話是指著信祂之人要受聖靈說的。」此外,根據習俗,他們不只是在住棚節期間的那一天不取水,更是在節慶中的每一天都點亮燈火,他們會用油燈在耶路撒冷聖殿裡擺出巨大的陣形,然後在其中倒入大量的燈油,他們會用跳舞的方式來大肆慶祝。各位可能有看過正統的猶太人在他們的慶典儀式中用跳舞來慶祝重大事件,節慶期間人們跳舞慶祝,整個耶路撒冷也顯得燈火通明,拉比們說得沒錯:「沒見過這場面的人,等於沒見過喜樂。」但是到了節期的最後一天,人們不但不取水,也不會點燈,正是在那一天,耶穌對眾人說了約翰福音第八章12節的那段話:耶穌對眾人說了約翰福音第八章12節的那段話:「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在這章經文的後半段,耶穌向他們說明為什麼他們如此需要祂,祂用「行在黑暗中」和「行在光明中」來做說明,從約翰福音第八章12到20節,祂告訴人們說,他們正在屬靈的黑暗裡行走,祂在第12節暗示說:「我是生命的光,你們若不跟從我,就是在黑暗裡行走」;祂顯然並不是指實體的黑暗,而是指屬靈意義上的黑暗。別忘了尼哥底母,在約翰福音第三章3節拜訪耶穌的時候所說的話,拜訪耶穌的時候所說的話,他當時不明白耶穌在說什麼,於是耶穌對尼哥底母說:「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上帝的國」。耶穌這是在告訴祂那個時代的人說,這就是他們的自然狀態。還記得耶穌在登山寶訓中說的話嗎?「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當然,大多數人的想法都是:「我的眼睛是瞭亮的」,但耶穌說:「你裡頭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你裡頭的黑暗是如此之大,以至於你無法看見與明白福音」。耶穌對這些人說:「這就是你們靈命的狀態,你們之所以不瞭解我,也不跟從我,並不是因為上帝的啟示不夠清楚,而是因為你們活在黑暗中,行在黑暗中」。耶穌在第15節對他們說的話,其實就是說:「你們按肉體判斷一切,用屬世的標準衡量事情」。接著,耶穌從第21到30節又進一步指出,說他們不但是行在屬靈的黑暗裡,更是活在屬靈的死亡之中。請看耶穌在第21節說的話,耶穌對他們說:「我要去了,你們要找我,並且你們要死在罪中」。然後是第24節,「我對你們說,你們要死在罪中,你們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他們以為自己是活的,但耶穌說:「你們不知道自己是靈性死亡的嗎?你們看起來是活的,但卻沒有真正的生命」。保羅在以弗所書第二章也說過類似的話,他說我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隨從今世的風俗。我全家人都住在蘇格蘭高地,我記得有一天我坐在花園裡,見到一隻美麗的紅色知更鳥就在路邊,我一看見,心裡就想:「這真是個美麗的受造物,這顏色美得令人驚奇!」然後我注視著牠,發現牠一點動靜也沒有,於是我上前查看,結果令我有點難過,原來這隻美麗的知更鳥已經死了,了無生氣。我認為這實在是我們生命的絕佳寫照,我們精心打扮自己,營造一種假像,彷彿我們真的明白活著的意義。耶穌所面對的這些人,他們當中許多人都有非常敬虔的外表,但耶穌說:「如果你們不認識我和信靠我,你們也許能覺得自己活著,但你們其實是靈性死亡的」。接著是第三點,耶穌在第31到36節中做出更多的說明,他們不只是行在黑暗中,活在靈性的死亡中。耶穌還說:「你們其實處在屬靈的綑綁之中。祂說:「如果你們信靠我和我所說的話」。第32節「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請注意看人們有什麼回應,他們的回應相當典型,只有猶太人才會有這樣的回應。不過這背後的意思大概就是說:「我本來就是自由的,我有完全的自由」。於是耶穌開始向他們指出這個事實:他們對祂的回應表明了他們其實正處在屬靈的綑綁之中。耶穌的意思是說:「只有當你們發現上帝通過我、在我裡面所賜的自由時,才算是發現真正的自由」。毫無疑問的是,當上帝在人們生命中動工的時候,那就是人們會經歷到的事情之一。上帝動工的時候,人們最先意識到的事情之一,正如衛斯理的詩歌所言「我靈受困,多年在牢獄中,被罪包圍,黑暗重重」。感謝上帝,他們兄弟倆後來都信主、得救了。這個故事引人深思,在得救之前,他們處在屬靈的黑暗中,靈性死亡,靈魂深受綑綁。隨後,在第37至59節,耶穌說這些猶太人都成了屬靈的孤兒,耶穌挑戰他們好好反省,他們卻說:「不,我們的父就是亞伯拉罕」。

耶穌說:「你們的祖先雖然是亞伯拉罕,但是從實際的屬靈狀態來說,你們並不真的把上帝當作你們的父來認識。老實說,我認為這可能是宗教人士的典型寫照。他們嘴上說「我們的父」,但如各位所知,那些沒有真正打從心底跟隨基督的宗教人士都有一個特徵,那就是當他們遇到危機的時候,他們不會本能地從內心呼喊:「阿爸,父!」,他們經常會說:「上帝啊!」,他們不會出於本能地說:「父啊!」。這些猶太人就是這樣,他們宣稱說由於亞伯拉罕是他們的父,因此上帝是他們的父,但他們絕對沒有人會禱告說:「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因為他們是屬靈意義上的孤兒,他們沒有屬靈的家庭,他們在宗教的大海上盲目漂流,沒有辦法與主享有任何親密的團契。如各位所知,耶穌指出了關鍵的鑑定標準,如果上帝真的是你的父,那你就會愛祂的兒子,耶穌在第43節說:「你們的問題就在於,你們連上帝兒子所說的話都聽不進去」,這就是他們的狀況,他們以為自己看得見,以為自己有生命,而且是自由的,屬於上帝家裡的一分子,但事實上,他們處在黑暗之中,靈性死亡,被罪綑綁。他們是屬靈的孤兒,並非上帝家中的成員,所以耶穌邀請他們走出黑暗來信靠祂。「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我之所以用那節經文作開頭,其中一個原因是我當初就是因為這節經文而信主的。事實上,我認為我可以用這節經文來作總結:成為基督徒,並且在這50幾年以來持續作基督徒,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當我還是個9歲的男孩時,我開始自己閱讀聖經,在長達5年的時間裡,基督藉著祂的話語持續光照我的心思。但我的心思是昏暗的,我不認為這是因為我缺乏智力,而是因為我無法明白真理。我當時就像一個年幼版的尼哥底母,我無法明白真理。後來,基督賜我恩典,祂開始光照我所認識的一些人,於是我便開始看見我在聖經裡讀到的內容與我認識的這些人所活出來的新生命兩者之間具有某種關聯。接著,基督便開始藉著祂的話語來直接光照我的心。我記得我14歲的時候,有一天正在讀耶穌在約翰福音第五章39和40節所說的話。「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然而,你們不肯到我這裡來得生命。」我認為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經歷到上帝的話語是活的。我感到耶穌正在說話,耶穌這句話完美地描述了我那5年以來的光景。我一直以為,藉由從事宗教活動,藉由每天閱讀聖經、每天禱告並且樂於助人,我就算得上是基督徒了。當時我感覺,耶穌彷彿從聖經裡走了出來,充滿著光芒,說道:「傅格森,我在對你講話,你不肯到我這裡來。如果你到我這裡來,你將享有光明與生命。」就這樣,隨著他人的鼓勵與代禱,我走進了我家鄉的一間教會參加禮拜。那天的講道經文是約翰福音第八章12節,正是在那次聽講道的時候,我聽見了耶穌的聲音,所說的正如波納的讚美詩所言「到我這裡來,進到光明裡吧,你便不再行走於黑暗之中」。當然,這一路上還是有黑暗的日子。人生的路上,我經歷過黑暗的日子、悲傷的日子和痛苦的日子,但我想要做的見證是,在我尋求跟隨主耶穌的這幾十年以來,耶穌從來沒有把我丟棄在黑暗中,因為祂總是陪伴在我身邊,正如祂應許的那樣,祂是世界的光,一直照亮著我們的生命。自從那一天,我記得那是我認為自從那一天起,我就能夠為耶穌所說的這段話做證。我心裡相當清楚祂所言不假,所以我想說,這世上最棒的事情就是作一個信靠耶穌基督為創造主和救贖主的基督徒。不過我有時候也會想到一個基督徒講員所能犯的最嚴重的錯誤就是誤以為台下每一個聽眾都已經成為基督徒了。所以,在第一堂課程即將結束之際,我們最好問自己那個問題:你是正處在黑暗之中還是處在光明中呢?你信靠耶穌基督嗎?或者你其實是個靈命死亡的人?你要聽從祂的話語,並且進到光明中,經歷祂所賜的福氣。

Tags: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