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明白聖經(史普羅) - 7 - 明白聖經7-存在主義式的讀經(史普羅)

533 views

展開中文逐字稿

存在主義式的讀經
我們繼續探討「明白聖經」這個主題
這次我要講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
這個原則可能會令你感到驚訝
這個原則就是
我們要以存在主義的方式來讀經
我知道我一講到「存在主義」這個詞
就會引起聽眾的一些反應
在許多圈子中
「存在的」這個詞並沒有特別的含意
大家對它並沒有真正的了解
事實上
身為一個教哲學的老師
學生最常問我的問題可能就是這個:
存在主義是甚麼?
我最喜歡這樣回答:
存在主義,就是存在的哲學
然後學生臉上的問號就會變得更大
大家並不滿意這樣的解釋
存在主義,其實是個非常複雜的東西
當我說「我們要以存在主義的方式來讀經」時
我並不是指它哲學上的意思
我並不是說
我們要用存在主義的哲學方法論來讀經
有很多人是這樣做的
我真正要表達的意思是說
我們讀經時
應當要以切身相關、十分在乎的態度來讀
這與存在主義有一點關係
我想到齊克果這位哲學家
他是19世紀的思想家
他對19世紀之後的存在主義哲學
有極重要的影響
他觀察人們的生活
認為說人的一生當中有不同的階段
也就是他所謂的”stadia”
他進一步解釋說
他對生命中的審美階段與存在階段
做了一個很重要的區分
他解釋說,在審美階段中
人們置己身於事外
總是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待各種事情
所有事情都事不關己
齊克果給我們的提醒是
身為基督徒
我們應當熱情地關懷生命中各種事情
而不該冷眼旁觀
我想要把這個觀念給應用在讀經上
我們讀經時,不該認為當中的信息事不關己
不該只把聖經當作用來研究、分析的課題
聖經這本書是充滿生命的
它在我們的生命中對我們說話
如果要明白它對我們說了哪些話
我們就必須設身處地地讀
在讀的時候
要把當中的內容當作是專門為我們而寫的
我記得阿德拉‧羅傑斯‧聖約翰
在幾年前寫了一本小說
這個故事當中的主角
是一個對基督教的意義感到困惑的人
他對基督教有些大概的了解
他有認識一些基督徒
但他從來沒有認真地
想去明白基督教信仰的內容
他的想法和多數人一樣
認為信仰不過就是一種習俗
上上教會就好了
不需要太投入
但有人對這位主角解釋說
如果要了解基督教的意義
就必須要看它對個人生活的影響
所以,為了實驗
主角回到辦公室後
(他是個成功的商人)
他把他的秘書叫來
吩咐秘書把新約聖經的每封書信都打出來
而且要打成是專門為主角而寫的信
秘書在打這些書信時
不是打「保羅寫給腓立比教會」
也不是「保羅寫給帖撒羅尼迦教會」
或者「保羅寫給羅馬教會」
而是「保羅寫給漢克」
秘書用信封把這些書信裝起來
寄到主角家裡的郵箱中
所以主角每個禮拜都會收到使徒保羅寫的信
這個實驗就讓主角不得不
以存在主義式切身相關的態度來讀經
聖經充滿了戲劇性
以存在主義的方式讀經
就是嘗試銜接第1世紀與我們之間的鴻溝
試著設想自己處在當時的文化環境裡
把自己投射到聖經內容的處境中
好讓我們不只是閱讀,還更能夠體會
就像許多牧師常說的
要讀懂字裡行間的意思
齊克果在他的《恐懼戰兢》一書裡
就這樣來解讀舊約中 令人印象深刻的經文
例如創世記第22章
記載了整個舊約歷史中最動人的故事之一
就是上帝呼喚亞伯拉罕
叫他帶著他的兒子,就是應許之子,以撒
帶以撒到一座山上
把他獻為燔祭
也就是要殺死他的親生兒子
這個事件發生得很突然
上帝對亞伯拉罕說:
帶著你的兒子
就是你獨生的兒子
你所愛的以撒
往摩利亞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
把他獻為燔祭
齊克果讀了這段經文
他本身曾經歷過婚約破裂的痛苦
事實上,齊克果的許多著作,詩詞和戲劇
都是在訴說他因痛失愛人而承受的心靈煎熬
所以當齊克果讀到舊約中這段經文時
看到上帝要亞伯拉罕交出他心中的摯愛
他便能夠感同身受
他反覆思索這段經文
試著揣摩亞伯拉罕當時的心情
經文只說
亞伯拉罕清早起來
齊克果讀到這裡時
他停了下來,問道:
亞伯拉罕為什麼清早起來?
聖經沒有說明原因
要找出原因,就必須聽懂弦外之音
必須把自己投射到亞伯拉罕當時的處境中
齊克果想了又想
也許是因為亞伯拉罕的信心異常堅定
又非常自律
對上帝是絕對服從
無論上帝要求他做甚麼
亞伯拉罕都會迫不及待地去完成
上帝啊,你要我把我的兒子獻在壇上嗎?
那就如此行吧!
我會把鬧鐘調到明天清晨5點
明早我會準時起床,照你說的去做
我會把我的兒子帶過去,毫不遲疑
一個步驟都不漏,完全照你的指示來執行
這是其中一個解讀方式
齊克果是這樣說的
但他又說:等一等
亞伯拉罕是個人
他是上帝的朋友沒錯
他是有信心之人的榜樣沒錯
或許他也有足以移動整座山的信心
但就連基督自己
在客西馬尼園都流下大如血點的汗珠
基督比亞伯拉罕還大
於是齊克果得到結論,他說:
促使亞伯拉罕清早起來的
不可能完全是他對上帝的一片忠心
齊克果說:換作是我的話
如果上帝要我殺死自己的兒子
我認為我之所以會在清早起床
是因為我知道我將無法入眠了
每當我稍感睡意時
喪子之痛就會侵入我的思緒中
令我忍不住納悶:上帝怎會如此呢?
要我犧牲自己的兒子,這算甚麼上帝啊?
祂只是單純在試驗我嗎?
也許上帝會在最後一刻叫我住手
也許不會
心中的痛苦與對上帝的信靠,糾結在一起
夜深人靜
亞伯拉罕的信心如將殘的燈火,飽受摧殘
齊克果說:
這才是亞伯拉罕清早就起來的原因
這點我們不確定
畢竟聖經沒有明說
我們這樣隨意解讀,有可能會過於不負責任
我們不該這麼做
我已經講過了,主觀的解讀是有危險的
但我現在要強調的是
你要試著以經文中的人物的角度
去感受他們的感受
這樣我們才能體會到真實的感受
因為聖經中的人物並不是虛構的
他們不是童話故事裡的角色
而是真實的人
有血有肉
我們千萬不能忘記這點
就連聖經本身也時常這樣提醒我們
雅各在他的書信中勸勉上帝的百姓要禱告時
他提醒他們說
以利亞的禱告非常有果效
但別忘了,以利亞與你們是一樣性情的人
他也有喜怒哀樂,與你們一樣
我們很容易就把聖經中的人物給傳奇化
而忘了他們與我們都是一樣的人
關於這方面教導,有一個我很喜歡的比喻
來自於利未記第10章
那裡記載了亞倫之子,拿答與亞比戶的死亡
經文這樣說:
亞倫的兒子拿答、亞比戶各拿自己的香爐
盛上火,加上香
在耶和華面前獻上凡火
是耶和華沒有吩咐他們的
就有火從耶和華面前出來,把他們燒滅
他們就死在耶和華面前
你們看這兩節經文
只有記載他們的行為
沒有說明他們為何要那麼做
經文才剛提到拿答與亞比戶的行為
接著馬上就說他們死了
非常簡短
只有概略的記載而已
沒有說明這當中的細節
這有點像報紙頭版上的重點摘要
於是摩西對亞倫說:這就是耶和華所說:
我在親近我的人中要顯為聖
在眾民面前,我要得榮耀
亞倫就默默不言
亞倫對於他兒子們的死有何感想
聖經隻字未提
只有字裡行間的線索而已
你們覺得亞倫當時是甚麼心情?
亞倫看到自己的孩子死在祭壇上之後
你認為,他就隨性地走到摩西的帳篷中
對摩西說:嘿,我有個神學問題想請教你一下
我不太確定上帝為什麼要殺死我兩個兒子
你可以給我一點開導嗎?
你們覺得事情是這樣的嗎?
當然不是
亞倫看到他兒子們的屍體倒在祭壇前
他簡直氣瘋了
他衝到摩西的帳篷去
大喊說:摩西!
這是怎樣!
哪門子的上帝會做出這種事來?
我從白天到晚上都忠心地事奉祂
祂要我做甚麼,我都照做
我辛苦扶養我兩個兒子當祭司
然後祂就只因為這一點小事,就殺了他們?
為什麼?
摩西對他親愛的朋友說:
亞倫,你忘了嗎?
上帝講得很清楚
祂不是開玩笑的
祂說:
我在親近我的人中要顯為聖
在眾民面前,我要得榮耀
亞倫,你不明白嗎?
上帝絕不寬容祭壇上的褻瀆
你的兒子也不例外
上帝絕不寬容
於是亞倫低頭
就像聖經說的
亞倫就默默不言
但他可是用盡一切力量
才勉強讓自己閉緊嘴巴的
因為他內心正咆嘯著要向上帝宣戰
這是個充滿情感的一刻
我建議你們用這種存在主義的方式來讀經
要注意聖經中這種充滿內心煎熬的時刻
我記得我還是神學生的時候
在講道課程中要練習演講
當時我們覺得這種練習很蠢
我們要把一些歌謠和詩詞給背起來
和尚端湯上塔,塔滑湯灑湯燙塔
和尚端塔上湯,湯滑塔灑塔燙湯
黑化肥發灰會揮發;灰化肥揮發會發黑
我們要練習念這種東西
這是為了幫助我們講話更順暢
你們可以看得出來我不太在擅長這種練習
還有另一種練習方式
例如有一首詩要這樣唱:
噢,我們的風琴,能用好多種奇妙的方式發聲
在愛情的長笛上歌唱
與高音符號玩耍
吹響戰爭的號角
每次在課堂上練習的時候,大家都會一直笑
因為練習的時候要越誇張越好
不過我記得有一段經文
教授要我們在全班面前讀這段經文
是舊約裡面的
這段經文很簡短:
當夜,迦勒底王伯沙撒被殺
教授說:同學們,你們讀這段經文時
要這樣讀:
當夜
迦勒底王伯沙撒
被殺
我們大家都笑了
教授想要教我們一件事
他的用意很簡單
不要讓聽眾睡著了
不要把這種極具張力的橋段給講得枯燥乏味
要把其中的戲劇性給表達出來
聖經充滿了戲劇性
每當有人來對我說:
我放棄研讀聖經了
因為我覺得這很無聊
我就會說:怎麼會無聊?
街道上正血流成河
男男女女之間的性慾正如同燃燒中的烈火
憤怒、憎恨、敵意
這又讓我想到齊克果
他在當時的歐洲教會中,指著他所處的年代說:
我的不滿,不是因為這個世代的邪惡
我感到不滿,是因為這個世代太無聊了
單調乏味
沒有生命
沒有活力
沒有熱情
沒有刺激
所以當周遭的一切令我感到無聊時
我就會去讀舊約聖經
舊約裡的人都很真實
有生命氣息
會說謊
會殺戮
會偷竊
會欺騙
會犯姦淫
簡單地說
他們都是活生生的人
這就是我要表達的
我們讀經的時候,要去體會經文所描述的處境
如果我們有去留意聖經的戲劇性
我們就不可能
會覺得聖經無聊
因為,親愛的朋友們
我深信這本書是史上最具戲劇性的書
我記得在四零年代中
有一個廣播節目
是由奧斯勒的暢銷著作《耶穌傳》改編而來的
好萊塢雖然沒有意願要傳遞基督教的真理
但他們也知道
如果想要講一個充滿熱情與戲劇張力的故事
可以去參考聖經
因為聖經本身就富有這種戲劇性的成分
我再講最後一個例子
是我在讀利未記時發現的
在利未記第13章
有這樣的內容
你們仔細聽,看看聖經有多有趣
耶和華曉諭摩西、亞倫說:
人的肉皮上若長了癤子
或長了癬,或長了火斑
在他肉皮上成了大痲瘋的災病
就要將他帶到祭司亞倫
或亞倫作祭司的一個子孫面前
祭司要察看肉皮上的災病
若災病處的毛已經變白
災病的現象深於肉上的皮
這便是大痲瘋的災病
祭司要察看他,定他為不潔淨
若火斑在他肉皮上是白的,現象不深於皮
其上的毛也沒有變白
祭司就要將有災病的人關鎖七天
第七天,祭司要察看他
若看災病止住了,沒有在皮上發散
祭司還要將他關鎖七天
你們還好嗎?
還醒著嗎?
還沒結束呢
第七天,祭司要再察看他
若災病發暗,而且沒有在皮上發散
祭司要定他為潔淨
原來是癬
那人就要洗衣服,得為潔淨
但他為得潔淨,將身體給祭司察看以後……
後面還有長達3章的篇幅在講這件事
有好幾次我讀完利未記這段經文的時候
都得吃頭痛藥
我巴不得趕快跳過這種有關疾病的長篇大論
感覺好像在讀醫學專書
無聊至極
聖靈為什麼要浪費時間去默示這種東西?
後來有次我在讀這段經文的時候
我才剛和一位朋友講過話
這個朋友剛去看過醫生
醫生在他的X光片中發現一些奇怪的黑點
醫生不太確定這些黑點是怎麼來的
它們是無害的結痂組織嗎?
是良性腫瘤嗎?
或者,是惡性腫瘤的徵兆?
所以我這位朋友就去醫院做切片檢查
醫院將切片送去研究室
進行現代醫學中各種病理學的檢驗程序
你能想像我這位朋友當時的心情嗎?
他以甚麼樣的心情,在等待研究室的檢驗報告?
是無害、良性的組織嗎?
還是致命的癌症?
等同宣判死刑
利未記那些去找祭司的人就是這樣的心情
如果他們看到皮膚上有癤子
或是長了癬
那時代的人
不會認為這只是被蚊子叮而已
他們會覺得
這很有可能是那種最可怕的疾病的徵兆
就是大痲瘋
從舊約到新約都是如此
你們想想看耶穌與大痲瘋病人的互動
大痲瘋病人走在街上,看到耶穌
就大聲喊叫說:
耶穌啊,可憐可憐我吧!
這個大痲瘋病人在街上求祂
耶穌走了過去
然後打破了所有關於接觸大痲瘋病人的規定
耶穌伸手摸他
這說明了你的主是怎樣的一位主呢?
誰會願意走下天堂的寶座
來到世上,伸手觸摸最骯髒的人
給這樣的人帶來醫治?
如果我們沒有先仔細讀過利未記的這些內容
我們怎麼能明白耶穌這個舉動的意義呢?
有關飲食的律法也是
我們讀到有關飲食的律法時
總會心想:這真是無聊
甚麼倒嚼不倒嚼的
分蹄不分蹄的
然後我們看到但以理這樣的人
還有沙得拉、米煞和亞伯尼歌
他們是俘虜
巴比倫王並沒有把所有以色列人都帶走
他只帶走最頂尖的人才
最頂尖的學者、音樂家、
藝術家、商人
他要把這些人才都融入巴比倫的文化裡
但這些猶太人不願意放棄他們的傳統
他們想繼續當猶太人
不想被巴比倫文化給同化
所以他們不願意違背飲食的律法
那是上帝從天上頒布給他們的律法
他們也不願意向巴比倫王的雕像俯伏敬拜
為此,但以裡被丟進獅子坑裡
還有沙得拉、米煞和亞伯尼歌
一起被推進火窯裡
如果我們不懂上帝選民所特有的飲食律法
我們就無法體會那些事件中的戲劇張力
這些成分一直都在
這些情感和煎熬一直都在
只看我們有沒有體會到而已
我們要去體會
那些人物在當時處境中所遇到的人性掙扎
讓他們的存在,觸及我們的存在
這就是我說的
存在主義式的讀經


授權

Ligonier Ministries
https://www.ligonier.org/


翻譯:易漢倫 / RTV

Tags: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