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明白聖經(史普羅) - 1 - 明白聖經1-為什麼要研讀聖經?(史普羅)
展開中文逐字稿
為什麼要研讀聖經?
在這個系列中
我們要來探討研讀聖經的原則
我們的目標
是要讓大家解釋聖經的能力和技巧都得到提升
這樣我們自己讀經的時候
才能夠明白聖經
並且以負責、成熟且勤奮的態度來面對聖經
我很樂意用3堂簡短的課程來講明如何研讀聖經
但到目前為止,我都還沒辦法把內容濃縮成3堂課
這一系列的課程並不輕鬆
我們要試著擴展知識
要對聖經有更多的了解
還要找到更好的工具
這樣我們才能知道該如何處理聖經中難解的經文
在這第1堂課中
我要先處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
那就是:我們為什麼需要研讀聖經?
我們先來禱告
我們的父,我們的上帝
你是真理的源頭,我們在你面前屈膝
我們每個人最終
都要為自己回應真理的方式來向你交帳
我們祈求
求你賜力量給你的教會
賜力量給你的百姓
求你幫助我們更了解、也更順服你的真理
好使我們得著力量
奉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每一年
聖經都是全國最暢銷的印刷書
針對這點,那些酸民就說:
噢,是啊,大家都會買聖經
大家都有聖經
但只有很少數的人會去讀它
會去認真研讀它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我們習慣每天都讀少量的經文,然後反覆思想
這樣的讀經方式有它的價值
但這並不是研讀聖經
這樣不足以幫助我們更了解屬上帝的事
教會中有許多人
常會有罪惡感
因為牧師常說我們應當要勤奮地研讀聖經
要更瞭解聖經
當我跟基督徒談話時,我發現
有許多人不太敢談這個話題
不過有時他們私底下會坦承說:
其實我根本就還沒完整讀過聖經一遍
或說:我其實沒有很認真地在研讀聖經
也有許多人對我說:我試過各種方式了
試過各種讀經計畫
但從來都沒辦法認真研讀聖經
最近的蓋洛普民意調查指出
現在的人對於聖經的權威,仍抱有相當高的敬重
不過這個調查也指出一個我們都能猜到的狀況:
只有非常少數的人
他們的價值觀和思想是真的受聖經塑造的
有時候,這些狀況是可以測量出來的
出於各種理由
不知怎地,在這個時代的西方文明
人們心中並不渴望想要精通上帝話
我們沒有時間一一探討這背後的原因
但有兩個問題是我不斷反覆聽到的
我要簡短地講一下這兩個問題
第1個問題,也帶有冷嘲熱諷的味道
人們經常對我說:
我不再研讀聖經了
因為聖經對現代文化已經沒甚麼重要性了
我何必花時間去研讀這麼厚的一本書?
何況聖經裡有那麼多難懂的東西
又跟很久遠的歷史有關
還有猶太民族的東西,我一點興趣也沒有
還有各式各樣的宗教細節
身為現代人的我,何苦花時間去研讀它?
這本在還沒有科學的時候所寫成的書
已經無法在現代指引我們了
況且那些古人根本無法理解現代生活的複雜程度
這些反對意見,你們應該跟我一樣都很常聽到
也許你也在這些反對的人當中
舉例來說
這種想法並不是新的
第3世紀的時候就已經有人在質疑聖經的重要性了
每個世代都有這種反對聲音
我認為隨著時代的演進
這個狀況也愈來愈嚴重
這讓我想到美國最有名的一位小說家
他思考這個問題許久
甚至為此寫了一本書
這個人就是赫爾曼·梅爾維爾
他有可能是美國史上最偉大的小說家
梅爾維爾以他最重要的著作聞名
就是《白鯨記》
亞哈船長在追捕一頭白鯨
我們也知道除了《白鯨記》以外
梅爾維爾也寫了許多故事
有些是南海的冒險故事
還有一個故事被好萊塢拍成電影
片名叫《比利巴德》
另外梅爾維爾也寫過一本小書
這本書引起我的興趣
這本書名叫《雷得本》
這故事是在講一個年輕人
身為青少年的他,第一次踏上跨越大西洋的旅程
他想要回到他的祖籍地,就是英國的利物浦
他的父母從那裡移民來美國已經好幾年了
他父親幫忙他準備好踏上這個危險的旅程
雖然危險,但這是他成為男人前所必須經歷的考驗
父親把年輕的雷得本叫到一旁來
交給他一件很有價值的家族物品
父親說:兒子啊
這就是利物浦市的地圖
自從我離開那裡的這些年來
我一直都把它保存得好好的
所以當你去到那邊,下了船之後
這張地圖會幫助你在那個燈火通明的城市裡找到路
那是英國的工業重鎮
所有重要的街道和地標都標示在這張地圖上了
於是雷德本把這張地圖抱得緊緊的
把它放進包包裡
暴風雨來的時候,他都會小心翼翼地保護它
整趟航程中都是如此
這趟航程十分驚險
有狂風,有暴雨
這個年輕小夥子終於在目的地上岸
並且有生以來第一次見到利物浦這座城市
他非常興奮
他順著船板走下來
看向眼前的城鎮
他立刻打開包包,翻出地圖
然後照著地圖的指示行走
他邊走邊看地圖,每走兩條街就對照一次
但是地圖上標示的地標已經不存在了
街道的名字也不一樣了
酒館已經出售了
舊的房屋已被拆除,新的房屋在原處被建了起來
所以當下的利物浦已經和地圖上的利物浦不一樣了
於是他得到一個令人難過的結論:
他父親給他的地圖
已經無法在這個時代裡繼續指引他方向了
梅爾維爾想表達的是甚麼?
梅爾維爾以這本書為比喻,來說明他對聖經的看法
他是以悲傷的心來說的
在他成長的家庭裡,聖經是十分受珍惜的
大人都是用聖經教導兒童的
但當他長大成人後
他感到沮喪
他認為:這個指引,在我們的時代裡已經沒用了
我認為他錯了
梅爾維爾雖然很聰明
但我認為他根本沒有真正了解如何成熟地解讀聖經
他不知道如何把這些在古代記錄下來的真理
給應用在他的時代中
這就是這一系列課程的目標
聖經與我們20世紀的現代生活仍然關係重大
這就是我們在這個系列中要學會看見的
同時我們也要學會掌握一些關鍵工具
來向這個世代的人翻譯與解讀聖經原則與聖經內容
但是還有另一種反對意見
這種反對意見可能比我剛才說的那種還更常見
這種反對意見認為聖經太難理解了
你們可能也有同感
對於來到利葛尼爾谷研習中心的學生,我做了一個調查
我把一群基督徒學生聚在一起,讓他們研究某個主題
我問說:
你們當中有哪些人已經成為基督徒至少1年了?
他們大部分都有舉手
我又問:那麼在你們成為基督徒後的第1年裡
有讀完整本聖經嗎?
你們放心
不用太尷尬
只有非常非常少數的基督徒
會在第1年裡就讀完整本聖經
我問完之後
大家都明白原來大部分的人都沒有讀完
我說:好,我再問另一個問題
有多少人讀過創世記?
幾乎每個人都舉手了
好,有讀過出埃及記的人,手繼續舉著
有一個人把手放下來了
大部分的人都熟悉創世記和出埃及記的主題
他們都讀過上帝創造萬物的過程
還有各支派的故事
以及摩西在出埃及記裡的精采冒險等等
我又問:有多少人讀完利未記了?
愈來愈多人把手放下了
有多少人讀完民數記和申命記了?
一講到這又困難又複雜難解的利未記
裡面充滿各種儀式規定和飲食的律法
還有民數記,以及申命記的各種律法
大家都說他們就是從那裡開始失去耐心的
就算咬緊牙關讀完了
也很難接著讀歷代志和列王紀等等
他們對我說:
從很多方面來看,這本書對我們而言都太困難了
它和我們的文化相差太遠了
太難讀了
當我聽到這些話的時候
我立刻回想到16世紀宗教改革時期
新教最重要的原理之一
這裡有幾個詞都是P開頭的
這是新教的重要原理
這個原理也是P開頭的
這個重要的新教原理
就是「清晰性原理」
這是個術語
這個用來描述聖經的「清晰性」是甚麼意思?
這個觀念是由新教改教家發展出來的
也是馬丁路德很喜歡的觀念
清晰性
指的就是我們所謂「聖經的清晰性」
你此刻可能興奮地想說:
這就是我遇到的問題!
聖經對我而言一點也不清晰
而是錯綜複雜
我讀了雅各書和羅馬書
這兩卷書看起來根本就互相衝突
聖經哪裡清晰了?
想想看啟示錄
但以理書和以西結書裡那些神秘的象徵
實在是太難理解了
我們的指引手冊
似乎沒有告訴我們如何了解這些內容
當路德和其他改教家們提出聖經的清晰性原理時
他們的意思是說聖經基本上是清晰的
或者說本質上是清晰的
他們所謂「本質上是清晰的」意思是說
在本質方面是清晰的
在本質方面是清晰的
也就是說
一個有五年級閱讀能力的兒童
也能讀完聖經
雖然他會遇到許多無法明白的字詞
也會有許多神學概念是他無法理解的
他會忽略掉許多象徵
但他能讀懂聖經要傳達的基本信息
路德說的這個基本信息
就是救贖的基本信息
救恩的基本信息
這個信息指出:我們人類是由聖潔的上帝所創造的
在上帝創造我們之後
我們多方面地違背了祂創造我們的目的
簡單地說,就是我們犯罪了
得罪上帝
我們可以從聖經中得知
上帝非常嚴肅地看待這件事
我們的罪不只撕裂了我們與上帝的關係
也撕裂了我們與他人的關係
不只是與他人的關係
甚至也撕裂了我們與自己的關係
我們也能從聖經中得知上帝很在乎這件事
所以上帝想要救贖這些與祂斷絕關係又墮落的人類
從起初到現在
祂一直都向墮落的世界伸出援手
而祂救贖之工的極致
就是差遣祂的兒子來到這個世上
作我們的救主
我的小孩還6歲的時候
就能明白耶穌拯救他們脫離罪惡
他們並不了解有關贖罪的複雜道理
他們不了解那些神學上複雜的辯論
但他們了解他們不乖
惹上帝生氣
後來基督使他們與上帝和好
他們懂這些基本的事
很容易明白
小孩都能明白
這就是本質
聖經信息的本質
最根本的部分
就是世人最需要聽到的信息
改教家們說聖經是清晰的
就是這個意思
聖經的本質是清晰的
路德自己也說過
聖經並不是每個部分都一樣清晰
聖經有些經文非常難懂
就連新約或舊約研究博士
絞盡腦汁、想破頭
也無法確定那些經文的準確含意
最博學多聞、最聰明、最有成就也最厲害的神學家
都花了好幾個世紀的時間
在試著解決聖經裡的棘手問題
這我們都知道
所以我們並不是在說整本聖經都非常簡單易懂
簡單到每個人都能瞭解聖經的每個部分
因為事實就不是這樣
但最基本的信息是清晰的
上帝並不是菁英主義者
我記得有一次我在演講
不是講道,而是一場演講
因為有人邀請我去解釋舊約與新約之間的關係
我就從舊約結構裡的各種條文與祭禮講起
接著講基督在新約中為我們贖了罪
滿足了舊約律法的要求
當我在解釋這點的時候
坐在後排的有位男士忍不住大喊說:
這些原始的東西真是噁心!
你們可以想像我當時很懊惱
我正在演講耶
不是主日講道,也不是佈道性質的聚會
當我講到贖罪的部分時
這位男士變得更生氣,甚至打斷我的演講
他大聲喊說:
這些原始的東西真是噁心!
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就停下來
我請他再講一次,趁著空檔趕緊想該怎麼回應
他說:沒事
我說:沒關係,請你再講一次
他說:我說這些原始的東西真是噁心
我說:你講得沒錯
我特別喜歡你用的這兩個形容詞
原始的
噁心的
人類歷史上
肯定沒有任何東西比基督的十字架還更噁心
因為在那個當下
罪的一切醜陋和骯髒污穢
全都被歸算在拿撒勒人耶穌的身上
當基督被掛在十字架上時
就基督本身而言,祂是以色列的聖者,全然榮美
但全世界的罪都被歸算在祂身上
在那個當下,祂就成了一切骯髒污穢之事的化身
不過,考慮到我們今天的主題
另一個形容詞比較需要我們注意:
原始的
我說:你講的沒錯
聖經裡的確有極高水準的散文與詩詞
但另一方面,聖經的基本信息就像你說的一樣
是很原始的
因為上帝在乎祂墮落的百姓
所以有時候祂低聲呢喃
祂俯就卑微的我們
這樣,心思最單純的孩子
發展最落後的民族
才能了解祂賜下了永恆的生命
在學術界裡
我們懂一些事情
要把困難的事情給簡化
在簡化的同時又能避免扭曲原意
這才是傑出的教師該有的特色
任何內行的學術人員
任何學者都能用學術術語來和另一位學者溝通
但這個學者究竟懂不懂他自己所說的這些術語
就要看他能不能對一個6歲兒童解釋清楚這些術語
因為如果我真的懂的話
我就應該能傳達清楚
如果我無法傳達清楚
那可能就表示說我自己也沒搞懂
我的意思就是
有點雙重的意思
一方面,沒錯,我知道你說聖經讓人覺得很困難
聖經的確有些地方困難到令人難受
但另一方面,我也要提醒你
就算你沒有受過正式的聖經研讀教育
聖經也提供了足夠的信息
與你永恆的歸宿密切相關
我不想說到這裡就結束
我再說一次,這一系列課程的目標
就是要讓我們,無論我們是誰,受過多少教育
或者在學術上有多少進展
這一系列課程的目標
就是要提升我們每一個人解讀聖經的能力
我的目標
特別是針對那些被聖經的困難度嚇到的人
這些人對於聖經中一些陌生、外來的觀念感到害怕
我的目標是要讓他們能適應這些觀念
我也希望我們能一起學習一些原則
希望這能讓那些勤於讀經的人
在研讀聖經時找到信心、樂趣和值得興奮的時刻
為什麼我們要這麼做呢?
有兩個原因
我盡快地講一下
我們應當研讀聖經的第1個原因
我說的研讀,不是單純的閱讀,也不是偶爾的鑽研
我說的是有紀律地研讀聖經
我們應當這麼做的原因是
因為,親愛的朋友
這是我們的義務
說到令人噁心
有個內含4個字母的單字
可能已經成為我們文化中
最令人噁心與鄙視的單字了
這個單字就是D─U─T─Y,義務(duty)
我們無可推諉
上帝確實要求祂每一個百姓
不只是祭司和先知,不只是學者和神學家
祂要求我們每一個人
要我們勤於研讀祂的話語
我先回來講舊約中最重要的經文之一
我確定你們一定都有聽過這段經文
這段經文對猶太社群格外重要
因為這段經文是猶太人在舊約中一切敬拜的核心
這段經文的開頭是申命記6:4
這裡面有「示瑪」
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上帝是獨一的主
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上帝
這不就是大誡命嗎?
聖經接著寫說: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
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
無論你坐在家裡
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
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
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
聖經說我們應當要全神貫注地學習屬上帝的事
無論你是坐著,站著,在床上,在桌前,都要談論
要繫在手上,戴在額上
還要寫在門框上
簡單地說
就是上帝非常在意我們有沒有勤於研讀祂的話語
但這不只是我們的義務
隨著這個義務而來的
是神聖的特權
我們的主告訴我們說
祂來,是為了要使我們得生命
祂也告訴我們,祂的話語就是生命
上帝要我們研讀聖經
別因此把祂當成無情的工頭
像法老那樣提出無理的要求
祂之所以要求我們研讀聖經
是因為如此我們才能夠有生命
如此我們才能完整地經歷到
上帝為我們每個人所命定、所設計的生命
說了這些,現在我們要繼續看下去
要精通上帝的話語,需要掌握哪些原則
授權
https://www.ligonier.org/
翻譯:易漢倫 / R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