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信經:救恩(第三千禧年)

使徒信經:救恩(第三千禧年)

使徒信經

按照猶大的意思,教會的部分任務是為真道竭力地爭辯,保護從前交付給教會的真理和信仰,反對那些進行錯誤教導和實踐的人們。當然,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顯而易見,今天不同地區的教會都存在很多錯誤的教導,而且也有很多罪惡的行為。然而,上帝從來沒有收回對教會的使命,或者曉喻任何其他團體或個人接管保護真理教義的工作。保護真理仍然是教會的工作。而且教會仍然盡力在做這個工作,有時我們做的比其他人好。我們的一些神學忠於聖經,但是有些神學需要改進,甚至需要完全改變,情況應該一直是這樣。但是,為了本課的目的,我們要闡明的觀點是,我們不能放棄。我們必須在教會中繼續保存純正教義,如果我們放棄了這個呼召,我們就是在否定一個重要的基督教歷史信仰的信條:我信教會。既然已經探討了有關上帝和教會的信條,我們就準備轉入第三點,就是使徒信經中關於救恩的陳述。

救恩

在使徒信經接近結尾之處,包含了不少有關救恩的教導。有人就好奇想知道為何這部分內容出現在結尾之處,而不是在其他部分。當然,信經自身並沒有告訴我們其中的原因。但是,如果你觀察一下的話,對我而言,信經是想要建立上帝的位格屬性:父、子、靈。要確保救恩的經歷是從上帝的位格屬性中湧流出來的,而這決不是任何人為的設計或人為的系統。認識了聖父、聖子和聖靈,就自然帶領我們進入應當自己認罪悔改,接受蒙恩得拯救的邀請和應許。因此,我認為這些陳述放在後面是要表明我們與上帝的關係源生於上帝自身位格的三一關係。— 斯提夫·哈珀博士

信經中的最後三個信條處理的是關於救恩的問題,確切地講,他們提到了罪得赦免、身體復活以及永生。傳統的系統神學中,復活和永生被列在關於末後之事的教義末世論的題目下面論述,但是,為了簡單起見,我們只把他們放在救恩論的題目下面討論。所有的基督徒都相信罪得赦免是透過耶穌基督的贖罪之工完成的,我們相信如果我們認罪悔改,上帝不會再因我們的罪審判我們下地獄,就如使徒信經所指出的,這是最早期的教會一開始就相信的。而且我們也都相信聖經教導我們,所有罪得赦免的人因耶穌基督有永生的祝福。例如,約翰福音第3章16節到18節,這樣鼓勵我們:

每一個信徒都有永生,從某一方面來講,永生從我們信主的那一刻起就有了,因為上帝賜給我們的靈一個永遠不死的新生命。

但是,信經對永生性質的陳述使現代基督徒有時很吃驚,特別是信經講到身體復活方面。有時,基督徒錯誤地認為信經這裡是指耶穌的復活,其實是不是的。耶穌的復活在信經的前面已經提到了,說,“第三天從死裡復活”。不是在重複這一信條,相反,信經提到身體的復活是指聖經的教導,在審判的日子,所有的人都要復活,不是以無形之靈的形式、而是以身體的形式走向自己永恆的歸宿。這是聖經一致的教導,也是幾千年來教會所遵守的信條。
正如耶穌在約翰福音第5章28節和29節教導的一樣:

信經關於救恩的陳述,在聖經中已有清楚的教導,同時也被以聖經為基礎的眾教會所信奉。即使如此,現代很多自稱是基督徒的人卻拒絕這些基本的、首要的教導。有一些人不認為上帝會讓我們對自己的罪負責,錯誤的堅稱饒恕是不必要的。有一些非信徒,在我們的教會中講論說,人生只是現今所擁有的一切,而任何我們擁有的所謂“永”生只局限於我們在世的日子裡,在此肉身中。還有其他很多人錯誤地相信我們將是以沒有軀體的靈魂在天堂裡度過永生。由於這些原因,所以使徒信經中的信條對於早期的教會和對於現在的教會都是有同等的重要性和相關性。


總之,使徒信經集中在有關上帝、教會和救恩的教義上。在另外的課程中,我們會更深入地逐一來探討這些概念,但是現在,我們只簡單地確保我們理解了這個大的畫面。這幾個簡單的教義是如此的基本和重要,以至於他們有效地奠定了基督教千百年以來的界限。 P13-14

出處:第三千禧年-使徒信經

第一課:信條

使徒信經是一個著名的、普遍使用的基督教信仰內容的概要。我們把這一課定名為信條,因為我們要把使徒信經看為每一個自稱是 “基督徒” 的人都要確定的信條或教義的總結。我們對信條的探討分成三個部分。首先,我們要提到信經的歷史;第二,我們要對信經的內容做一個概述;第三,我們要注重在這些教義對現今的重要性。

第三千禧年神學教育資源中心簡介

理查L.柏瑞特博士,是IIIM神學教育資源中心的創始人和主席。他是位於美國佛州奧蘭多改革宗神學院的舊約系主任,且任教於密西西州傑克遜和北卡州夏洛特校園。他是美洲長老會(PCA)按立的牧師,他教導和訓練教會領袖的足跡遍及全球。柏瑞特博士在Roanoke學院獲文學學士,就讀於威斯敏斯特神學院,並在維州協和神學院獲道學碩士。他在哈佛大學獲得其舊約研究的神學博士。柏瑞特博士任《英文新國際版改教精神研讀本聖經》(NIV Spirit of the Reformation Study Bible)的總編,《新生命聖經英譯本》(NLT)的翻譯之一。

他所撰寫的書籍包括:《清醒的禱告》、《將人的心意奪回》《尊貴的設計》、《他賜給我們故事》、《歷代志上下》注釋書、《哥林多前後書》注釋書。

我帶來一些好消息。在拉丁美洲、非洲、前蘇聯、與亞洲地區,教會正在蓬勃的發展。在2050之前,全世界將會有一半的基督徒,他們會分布在拉丁美洲跟非洲,在中國也已經有八千萬至一億位基督徒,數十年後,蘇聯也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基督教國家之一。在傳統穆斯林國家,基督教信仰也正在快速的成長。雖然這些數目字激勵我們,但這也代表我們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因為這些區域的領袖,很少機會學習聖經,接觸健全的神學,在上帝的教會中,我們需要受優良裝備的牧者。

安干達地區牧師:我們缺乏裝備,不知道作什麼,沒有清楚的方向,沒有健全的裝備,缺乏健全的根基作教導。

前蘇聯地區協調員:我們需要這樣的裝備,我們國家非常需要基督教教材,我們國家非常需要基督教教材,當然我們會倚靠聖靈明白聖經,但同時也需要從外來的資料,對我們講解,他們已經明白的真理。

拉夫文特,美國世界宣教中心創辦人,估計在北美之外至少有兩千萬位牧者無法接受適當的裝備,雖然世界上多數的牧者都真誠地要事奉基督跟教會,但因缺乏對聖經健全的了解,正確的認識基督教神學,這會使他們落入各樣嚴重的問題。

陳彪牧師:基本上在中國,需求非常大,但缺乏教育水平,人們無法分辨什麼是,符合聖經的教導,什麼不是聖經的教導。

阿拉伯地區牧師:我甚至看過帶領,福音派教會的領袖,去異端聚會,如摩門教跟耶和華見證人,基本上因為,缺乏穩固的神學根基。

基督徒用很多方式,試圖處理這議題,好的策略必須延續,問題是無法滿足,這龐大的需求。許多年來,全世界的關鍵領袖,來到北美跟歐洲神學院,但很少人回到,自己的家園中事奉。

宣教士飛到,世界各地培訓牧者,但因為還有其他職責,他們常常缺乏工具跟時間,來完成這使命,建立神學院跟聖經學院,來滿足世界各地的培訓,年度預算是150億美元,我們必須尋找更有效的方式,在教會快速發展地區,有效的裝備牧者,在十六世紀,抗羅宗的改革者,為基督大發熱心的一群。使用當時最先進的科技:活字印刷術,把健全的教導傳遍歐洲,延續宗教改革的精神,我們也應當使用,今日最先進的科技,藉著多媒體、衛星、網路,我們現在可以裝備,全世界的牧者,觸及世界每一個地方,教會牧者能夠接觸媒體,跟全球溝通,藉著宗教改革的風範,我們今日的優勢,我與朋友們一同創立了,第三千禧年資源中心。第三千禧年的目的是:建立健全多媒體神學課程,用英文、西文、中文、俄語與及阿拉伯文,在接下來的十五年,我們的課程的特色是:

  • 第一、我們擁有神學院的水準,能滿足教會的需求,精良的裝備,可靠的領袖。
  • 第二、我們的課程是由當地傳道人,翻譯、錄製、監製、發佈,使用當地的語言。
  • 第三、我們的課程是影像導向,每一堂課都經過精心設計,地圖、圖表、圖片。

在我們的認知中,唯獨第三千禧年教育中心,製作這類的培訓課程,非常棒的教學,每個人都能明白,我們可以全力散佈,用網路發佈到所有的地方,也有容易複製到電腦的光碟,把課程待到任何地方,使收到教材的人,也能夠更進一步的發佈給別人。五年來我們製作初期的課程,在一些國家中做測試,我們建立多國語言網站,高水準的培訓影片製作。再次,來自許多宗派的牧師,從東歐、亞洲、非洲、拉丁美洲,表達他們的感謝與熱誠,並詢問是否有更多的教材。我們把課程寄給非洲尚比亞的聖經學院,我們收到很多來信,很多信表達學生會反覆看整個系列的課程,八個小時的影片,六次八次十次反覆看,因為他們飢渴想要學習,並且感恩。這幾年來的初期事工,證明藉著上帝的幫助,第三千禧年教育中心,能夠建立優良的神學課程,裝備全世界的教會領袖,這目標非常高,但藉著你的代禱,奉獻與支持,我們可以把健全符合聖經,的教導傳遞到全世界,用嚴謹的神學,服事下一個世代。

耶穌在離開門徒升天之前,他吩咐門徒,要使萬民作他的門徒,為他們施洗並教導他們。第三千禧年教育中心,我們正在盡本份,實現這大使命,你願意好好禱告思考,是否願意加入我們,在全球訓練基督的門徒。

點我收看更多第三千禧年神學教育系列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