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M第三千禧年-雅各書 - (01:08:45) - 第二集 智慧的兩個途徑
影片下載
目錄
- 介紹 1
- 反思的智慧 2
- 需要 2
- 試煉的挑戰 2
- 百般的試煉 3
- 引導 4
- 試驗 5
- 忍耐 5
- 成熟 6
- 獎賞 7
- 信心 8
- 需要 2
- 實踐的智慧 10
- 需要 10
- 屬地的智慧 11
- 屬天的智慧 12
- 引導 13
- 上帝律法的標準 14
- 上帝律法的優先次序 16
- 信心 17
- 信心與行為 18
- 信心與稱義 18
- 需要 10
- 結論 20
介紹
有些時候我們都會面對挑戰的場面,讓人感到灰心和不知所措。在這些環境中,我們經常希望能找到一位能理解我們的朋友,明白到底正在發生什麼樣的事,能給我們一些實際建議如何行事。這樣的朋友會是智慧的來源,帶給我們極大的喜樂。
在許多方面,這就是初代基督徒第一次收到新約聖經雅各書信時的情景。他們面對充滿挑戰的環境,讓他們當中許多人感到灰心和不知所措。雅各寫信給他們,使他們得智慧。他寫信提醒他們,上帝為他們環境所立的美好旨意。他讓他們知道,上帝提供了可靠的引導,本是他們應當跟從的。他向他們保證,如果他們接受上帝的智慧,就會經歷極大的喜樂。
這是我們雅各書這一系列的第二課,要關注雅各書中其中一個主要的、把全書聯繫在一起的主題。我們給這一課定的標題是“智慧的兩類途徑”,因為我們要探索這卷書如何提供了上帝給初代教會的兩種類型的智慧。我們要看到它如何為我們今天這些跟從基督的人提供了類似的方向。
我們在上一課看到,雅各書的結構和內容都反映出第一世紀眾所周知的猶太智慧文學。我們是這樣概括雅各書的原本目的。
雅各呼籲他的受眾追求從上帝而來的智慧,使他們在試煉中可以有喜樂。
雅各實際上只是在他所寫這封書信的兩部分中使用了“智慧”,希臘文sophia (sah-FEE-ah) σοφία,和“有智慧”,希臘文sophos (sah-FAHS) σοφός的用詞。我們在1章2到18節,然後在3章13到18節找到這些用法。這些經文特別重要,因為它們各自都指向了雅各呼召受眾要跟從的兩類智慧途徑的其中一類。
在此我們應當指出,一些人想到雅各書中的智慧時,他們想到雅各在屬地的智慧和屬天的智慧之間做出的區別。我們要在這一課後面的地方探索這兩種類型的智慧,然而出於我們的目的,我們要關注猶太人智慧傳統中通常作出區分的兩條主要智慧途徑。第一條我們可以稱為“反思的智慧”,第二條我們要稱為“實踐的智慧”。
反思的智慧,是在像約伯記和傳道書這樣的書卷當中最清楚反映出來。這些書卷搜尋洞見,要看到在試煉和苦難背後上帝的旨意。另一方面,實踐的智慧在箴言中表現得最突出,這是一卷主要專門用來對日常生活作出建議和引導的書。
我們探索雅各書中這智慧的兩類途徑時,首先要思想反思的智慧途徑。第二,我們要看實踐的智慧途徑。讓我們從雅各關注的反思的智慧開始。
反思的智慧
我們所有人都曾經面對一些處境,認為我們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只是後來發現我們錯了。我們常常要超越表面現象,然後再一次更加認真地來看待實質上發生的事情。在許多方面,雅各就是這樣開始他寫的這封書信的主體部分。他呼召受眾看問題要超越令人灰心的環境表面,得到洞察力,看到在他們的生命當中實際發生的事。
我們要從三方面探索雅各是如何講到這種反思的智慧。第一,我們要留意他受眾的需要。第二,我們要看雅各給他們的引導。第三,我們要看反思的智慧和信心之間的聯繫。讓我們首先來看,雅各的受眾需要反思的智慧。
需要
我們在上一課看到,這封書信原本受眾主要是初代的猶太基督徒。他們極有可能因司提反殉道後逼迫的浪潮被迫離開耶路撒冷。因此,可以從雅各所寫的內容中清楚看到,許多人在他們分散去到的地方面對嚴重試煉時,感到灰心和不知所措,他們需要幫助。
我們在雅各書1章2節可以看到,雅各很重視這些需要。在他書信開篇之後,他馬上寫道:
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雅各書1章2節)
看到這一段經文的兩個層面,這有助於我們明白雅各受眾的需要。首先,我們要來看試煉的挑戰。第二,我們要探究雅各的受眾面對百般的試煉。讓我們首先來看試煉的挑戰。
试炼的挑战
在雅各書1章2節,翻譯為“試煉”的這個詞是希臘文名詞peirasmos (pay-rahs-MOSS) πειρασμός。這詞可以翻譯為“試煉”,“試探”和“試驗”。類似地,它的動詞形式peirazō (pay-RAHD-tzoh) πειράζω可以翻譯成“試煉”,“試探”和“試驗”。明白可以在這範圍內翻譯這個詞,有助我們把握這封書信原初受眾所面對的環境。實際上他們面對艱難的試煉,這些試煉帶來了試探,目的卻是為了試驗他們。
不幸的是,現代基督徒常常減弱了雅各所講問題的重要意義,因為我們把試煉,試探和試驗看成是完全不同的觀念。但是聖經,特別是像約伯記這樣的智慧文學,表明這些概念是上帝百姓面對的每一個挑戰的不同方面。
充滿挑戰的環境是試煉,因為它們艱難,需要忍耐。但這樣的環境並不是道德中立的。它們是試探,試探在於人會以錯誤或犯罪的方式作出回應。充滿挑戰的環境也是從上帝而來的試驗,上帝以此試驗和驗證我們內心的光景。
記住因著試煉的挑戰帶來的需要,我們也要看到雅各在1章2節提到百般的試煉。
百般的试炼
雅各講到百般試煉時,他指的是一些難處,涉及到在初代教會當中貧窮信徒和富有信徒之間的緊張關係和紛爭。
一方面,雅各寫到許多關於貧窮的信徒面對挑戰的內容。按照使徒行傳2到6章的記載,初期耶路撒冷教會有許多窮人。因為雅各是寫信給遭逼迫從耶路撒冷教會被分散出去的信徒,窮人的數目很有可能是增加了。
雅各在1章9節和4章6節稱這些基督徒是“卑微”,希臘文是tapeinos (top-ay-NOSS) ταπεινός。這個詞的意思就是“社會地位低”。在2章2,3,5和6節,他也稱他們是“窮人”,希臘文是ptochos (ptow-KAHS) πτωχός。這個詞的意思是“經濟方面缺乏”。他在1章27節提到“孤兒寡婦”。聖經經常指出,這群人特別容易因貧窮和虐待而受傷害。雅各在2章2節似乎在說,這些貧窮的信徒當中,有一些人是穿著“骯髒衣服”。按照2章15節的說法,至少他們當中一些人如此貧窮,以至於“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
雅各書非常強調窮人。我們很容易自以為然認定他指的是靈裡貧窮的人,就這樣回避雅各努力要對我們說的話。他肯定是說我們要謙卑,我們要虛心,但他是在講物質方面貧窮的人的需要和處境。這和路加福音中的八福版本類似,雅各講的是“貧窮的人有福了”。雅各講這問題時,至少是指在身體和物質方面貧窮的人。為什麼他們特別蒙福?這是與這國度運作的方式有關。這國度完全是講軟弱的得尊榮,強壯的變得謙卑。你能在今生實現這樣的事:如果你很富有,如果你大有能力,如果你很有影響力,你可以降卑下來。雅各書的目標是培養出一種謙卑、貧窮的意識,讓人在靈裡謙卑。同時,它也有許多教導,是與物質上貧窮的人有關,就是你的寶貝是在天上,你的國度是在天上,你的賞賜、你的資源的特徵都是屬天的。有大量在末世讓事情變得逆轉的改變要臨到,這要使軟弱的變為剛強——上帝要把餘民招聚起來,他要把病人招聚起來,他要把窮人招聚起來,他要在他的國度裡高舉他們,這國度要讓有力量的驕傲人變為謙卑。
— 湯瑪斯·基恩博士
雅各提到教會中卑微貧窮的人面對的一些具體挑戰。我們只談論其中幾樣。他在1章9節指出,他們當中一些人受到試探,變得自卑,他們沒有因他們是上帝的選民,有永遠得救的榮耀,就這樣有“升高”的地位而“喜樂”。按照3章9節,他們的處境常常試探他們,儘管他們口裡頌贊上帝,卻咒詛他人。雅各在3章14節警告說,一些人受到試探,對其他人“懷著苦毒的嫉妒”,沉浸在“自私的紛爭”中。結果就是,4章1節講到捲入教會內“爭戰鬥毆”的試探。雅各在5章7節挑戰窮人要避免失去耐心,呼籲他們耐心等候主再來。
另一方面,富有的信徒也面對試煉。按照使徒行傳2到6章的記載,至少初期耶路撒冷教會有一些人有足夠多的財富,可以看顧他們在基督裡貧窮的弟兄姊妹。明顯的,雖然他們因遭受逼迫被分散到四處,教會中仍有許多人算是富足。
雅各從幾方面描寫這些富有的信徒。他在1章10節,2章6節,還有5章1節,很簡單稱他們是“富足人”,希臘文是plousios (PLOO-see-ahss) πλούσιος。這是一種常用的說法,指的是社會上層階級。按照2章6節,他們的社會地位足夠高,以致可以經常拉其他人上法院打官司。4章13節告訴我們,他們旅行做生意賺錢。5章2到3節表明,他們以他們的衣服和金銀為自豪。5章5節把他們當中至少一些人描述為是生活“享美福,好宴樂”。
雅各知道財富會帶來它自己獨有的挑戰。按照1章10節,富人受到試探,以他們自己為驕傲,忘記了因意識到自己是悔改的罪人而曾臨到他們身上的降卑。1章27節告訴我們,他們的財富試探他們,使他們“沾染世俗”。2章7節表明,他們受到試探,因在法庭上作假見證而褻瀆上帝。雅各在2章16節說,他們傾向不做任何事幫助窮人。按照3章9節,他們和窮人一樣,他們假裝頌贊上帝,卻咒詛他人。我們從3章14節得知,他們心底窩藏著他們自己“苦毒的妒忌”和“紛爭”。按照4章1節,他們也捲入爭戰鬥毆。4章13到16節告訴我們,他們受到試探,仿佛可以獨立於上帝之外生活。5章3節提到他們囤積財富。
顯然,雅各受眾中富足和貧窮的信徒都面對一系列挑戰,雙方都需要雅各在他書信中供給人的智慧。
我們已經看了雅各關注反思的智慧,這是出於他受眾面對試煉帶來的需要,我們現在要來看第二個問題:雅各如何為這些試煉提供引導。
引导
只要通過我們自己日常跟從耶穌基督的經歷,我們就能夠認識基督教神學的許多方方面面。但是,其他一些基督教的教導並非這樣簡單。如果我們要去到我們經歷的幔子背後,更深察覺上帝隱藏的旨意,我們就需要引導。雅各提出一些非常有穿透力的洞見,從而幫助我們獲得反思的智慧,有能力分辨出在我們人生掙扎和試煉背後上帝的旨意。請聽雅各書1章3到4節,雅各是怎樣描述他要受眾接受他的洞見:
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雅各書1章3-4節)
我們可以用許多方法總結雅各在這一段提出的引導,但為了我們的目的,我們要關注四個元素。第一,雅各說他們充滿挑戰的環境,是在試驗他們的信心。
试验
當雅各描述他受眾面對的挑戰是“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他是用了希臘文dokimion (dah-KIM-ee-on) δοκίμιον這說法。這說法講的“試驗”的意思,指的是確定或證明某件事情是否真實。在這情形裡,雅各想到的是驗證他們的信心是否真實。
實際上雅各解釋說,上帝給他聽眾忍受的百般試煉所定的旨意,就是要確定他們內心真正的光景,他們的“試驗”證實他們的信心是否真實。這種有關上帝對試煉所定旨意的角度,並不是雅各書獨有的。這種觀點在舊約聖經和新約聖經中都出現過無數次。例如,摩西在申命記8章2節對以色列民說了這番話:
你也要紀念耶和華你的上帝在曠野引導你,這四十年,是要苦煉你,試驗你,要知道你心內如何。(申命記8章2節)
我們從其餘經文可以清楚看到,上帝知道萬事,包括所有人的內心。但是,這一處和其他類似的經文舉例說明這聖經的真理,就是上帝在歷史上與他的百姓展開互動,他經常使用困難證實或顯明我們內心的實際光景。
雅各提出引導時,不僅是在證實,他讀者受到的挑戰是在試驗他們的信心。同時他也表明他們受試煉目的是為了讓他們生出忍耐。
忍耐
雅各寫到試驗生忍耐時,用的是希臘文hupomoné (hoo-pah-mah-NAY) ὑπομονή這說法。hupomoné這說法很像我們說的堅忍,意思是在困難之下忍受得住。因此雅各是在解釋說,試煉證實信心是否真誠,使上帝的百姓能夠忍耐,繼續忠心向基督委身。
一般來說,新約聖經對基督徒忍耐的教導有兩方面。一方面,忍耐是上帝恩典的禮物。像羅馬書6章1到14節的經文教導說,跟從基督的人能在他們的信心當中忍耐或堅忍,是因為那讓耶穌復活得新生命的聖靈賦予我們能力,使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和忠心的順服。因此,雖然忍耐要求人努力,我們卻需要記住,只有靠著上帝持續不斷的恩典在我們裡面動工,我們才能忍耐。
但是,在另一個方面,新約聖經也清楚表明,忍耐是永遠得救的必然要求。換言之,那些行使得救信心的人,必然是在他們的信心中忍耐。請聽保羅在歌羅西書1章22和23節所說的話:
但如今他上帝借著基督的肉身受死,叫你們與自己和好,都成了聖潔……只要你們在所信的道上恒心,根基穩固,堅定不移,不至被引動離開福音的盼望。(歌羅西書1章22-23節)
保羅在這裡證實,歌羅西的基督徒已經與上帝和好。但條件是只要他們在所信的道上恒心,他們才能肯定這是事實,這種對忍耐的要求,並不與靠著上帝的恩典得救的資訊矛盾,而是福音的盼望。
雅各在他的引導中,不僅討論了對信心的試驗生出忍耐,他也繼續講到,忍耐要帶來成熟。
成熟
雅各書是一卷通篇都在講基督徒成熟的書。一些人會來看雅各書,認為這是一卷律法主義的書,講的是規矩,講的是我到底需要做什麼。但是實際上,這本書的目的是要説明你基督徒的成長,特別是針對活在充滿艱難社會處境中基督徒人生的長進。教會可能會是一個很難在當中生活的地方,雅各意識這一點。你要做的,就是在這世界上、在教會中生存下來;在這世界上、在教會中興旺,這就是成熟,你需要成為完全和完美。雅各實際上告訴你如何做到這一點,如何在這人生中成為成熟,不管這世界、魔鬼和肉體企圖怎樣攔阻你,都做好準備面對。雅各書很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它一開始講的,實際上就是從受苦開始進入。受苦是熔爐,是環境,是健身房,在當中基督徒培養成熟。這是你的信心得到栽培和成長的地方,預備那將要來臨的事,當你忍受受苦、試探和試煉,並且熬過來,你的信心靠著使用上帝話語動工的聖靈,靠著基督和他的律法與智慧,你的信心就加增,力量增強,預備好迎接將要臨到的試煉。
— 湯瑪斯·基恩博士
請再來看雅各在1章4節所寫的:
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雅各書1章4節)
因為試煉和忍耐生出成熟老練,雅各就對他的受眾說,忍耐也當成功。忍耐要使他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
在這裡我們要小心。雅各講的完備,毫無缺欠,並不是指我們能在今生達到道德的完全。我們從像約翰一書1章8節這樣的經文知道,“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裡了。”但是,雅各確實要講的是,我們要在順服上帝方面繼續長進,在基督再來審判的時候,我們的生命沒有任何的缺乏,以至於我們被棄絕。
雅各在提供了關於試驗、忍耐和老練成熟的引導之後,表明在這過程結束時,我們必然會得到極大獎賞。
奖赏
他在1章12節提到這獎賞。他說:
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必得生命的冠冕,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雅各書1章12節)
正如雅各在這裡解釋的,任何忍受試探的人,都要經過試驗,他們要得生命的冠冕,在上帝榮耀的國度中永生的冠冕,是主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雅各把所有這些看問題的角度合併在一起,就給了他受眾富有穿透力的反思智慧。他給他們引導,認識他們面對的試煉。實際上,每一個試煉都是從上帝而來的恩賜,為的是使他們得到永遠的好處。
雅各從這封信一開始就講的其中一件事,而且這主題貫穿整封信,就是在受苦時忍耐,這非常重要。這確實就是他講的讓基督徒成熟起來的事。他在第一章開始時說:“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然後,他說明了為什麼是這樣:“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然後他繼續說:“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就這樣,我們可能認為受苦是一種記號,表明上帝不再與我們同在,然而雅各看受苦是一個記號,表明上帝將要動工,不僅是儘管我們受苦仍要動工,還要通過我們的受苦動工,使我們成為他要我們成為的人。我們就是在當中真正成長達至成熟。他繼續說:“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必得生命的冠冕,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這是在1章12節。因此他給了我們一個不同的座標,以此思想受苦。實際上我們不應逃避受苦,也不應故意找苦受,雖然在我們的文化中,我們認為成功就是能避免受苦,但在這裡,他描寫受苦是成長的機遇,是一個熔爐,練就基督徒的成熟。
— 杜魯門·威廉斯牧師
雅各關注反思的智慧,解決他受眾在試煉環境中的需要,這也給他們提供了引導。現在讓我們來看反思智慧的途徑要求人具有的信心。
信心
想到這點的時候,你會看到雅各所講關於他們試煉的洞見,是常見的基督教教導。但我們都知道,患難臨到我們生活的時候,我們會被如此壓垮,以致我們發現,甚至連最基本的基督教信念,我們都很難持守。很明顯雅各擔心他的受眾會變成這樣。所以他馬上就向他們表明,他的受眾要接受他剛剛給他們的洞見,這就要求他們憑信心轉向上帝。我們在雅各書1章5節看到這樣的話:
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上帝,主就必賜給他。(雅各書1章5節)
雅各知道如果我們要有智慧認識上帝在試煉中經常隱藏的旨意,我們就必須“求”上帝賜智慧。但接著這句話,雅各在1章6到8節也把禱告求智慧與信心聯繫在一起,他說:
只要憑著信心求,一點不疑惑;因為那疑惑的人……這樣的人不要想從主那裡得什麼。心懷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雅各書1章6-8節)
正如我們在這裡看到的,雅各強調禱告求智慧,必須要憑著信心求,否則我們就會成為心懷二意的人。
不幸的是,許多善意的基督徒誤解了雅各憑信心求智慧,不要心懷二意的教訓。他們認為,雅各指的是對我們禱告的具體要求要有信心。太過經常的是,跟從基督的人相信,只要我們有足夠信心,上帝就要按照我們想要的方式回應我們的禱告。但這並不是雅各所想的。對雅各來說,“憑著信心”求,意味著“對上帝忠心”。我們知道他是這意思,因為雅各描述了“憑著信心求”的對立面,就是“心懷二意”。對雅各來說,心懷二意就是嚴重悖逆上帝。請看雅各書4章8到9節,雅各是怎樣講到心懷二意的:
有罪的人哪,要潔淨你們的手!心懷二意的人哪,要清潔你們的心!你們要愁苦、悲哀、哭泣;將喜笑變作悲哀,歡樂變作愁悶。(雅各書4章8-9節)
在這裡請留意,心懷二意的人不僅僅是那些禱告時沒有信心的人。他們是有罪的人,必須清潔他們的心。他們的不忠如此嚴重,以至於對他們來說,悲哀和愁悶是應當的。
因此,按照雅各書的來龍去脈,他想到的並不是某一個僅僅缺乏信心,不大相信上帝要回應禱告的人。他所講的,是在根本上否認上帝的良善。顯然在雅各的受眾中有一些人,他們把自己的失敗怪罪在上帝身上。他們的想法就是,上帝讓試煉臨到他們身上,因此上帝必然是邪惡的,因為他是在試探他們去犯罪。這種明目張膽對上帝的悖逆,就是雅各所講的“心懷二意”。請看1章13-14節,雅各講到這種嚴重的錯誤觀念:
人被試探,不可說:“我是被上帝試探;”因為上帝不能被惡試探,他自己也不試探人。但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牽引誘惑的。(雅各書1章13-14節)
很重要的是要指出,這裡翻譯成“試探”的,是希臘文動詞peirazō (pay-RAD-tzoh) πειράζω。這術語在1章2節翻譯為“試煉”,但雅各強調,上帝他自己不試探人。這種翻譯正確反映了希臘文代名詞autós (ow-TOSS) αὐτός,就是“他自己”的強烈用法。它並不是簡單說上帝不“試探”或試驗人,按字義它是在說,“上帝他自己不試探人”。
就像我們從約伯記開頭幾章看到的,上帝掌控著所有的試煉、試驗和試探。但在天庭的這場戲劇中,事情變得很清楚,上帝對約伯遭遇試煉所定的旨意,是為了約伯的好處,而不是使他受傷害。用約伯的試煉試探他犯罪的是撒但而不是上帝。
因此憑信心禱告求智慧,這並不是心懷二意,這就是認同所有聖經教導中其中一個最基本的教導,就是上帝的良善。我們在受到試煉的環境中向上帝求智慧時,絕不可懷疑上帝的良善。否則我們就沒有理由相信上帝會賜給我們智慧。正如雅各在1章17節所說:
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在他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雅各書1章17節)
上帝是“眾光之父”。他只賜人“美善”和“全備”的禮物。因此他為我們試煉所定的旨意總是美善完備的。我們走反思的智慧這類途徑時,這必須成為我們信心堅定的委身。
我們看雅各書中兩類智慧途徑時,已經思想了雅各對反思的智慧的集中關注。現在我們準備繼續來看我們第二個重要要主題:實踐的智慧。新約聖經這一卷書對如何把智慧付諸於實踐有什麼教導。
实践的智慧
我們大家經常都遇到過這樣的人,他們很有知識,知道許多人根本不知道的事,讓人都對他們刮目相看。但有時候,同樣是這些人,他們對於實際生活卻是一竅不通的。他們並不知道如何把他們的洞見付諸於正確的行動和態度。在許多方面,雅各的書信回應了這類問題。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在這封書信開篇的地方,他就強調反思的智慧。他知道,有洞見可以看到上帝為我們面對的試煉所定的隱藏旨意,這是多麼重要。但同時,他也強調實踐的智慧,就是有能力把這種的知識付諸於各種各樣的行動與態度上,討上帝喜悅。
為了簡明扼要說明問題,我們要用對應我們之前討論的方式,來闡述實踐的智慧。首先,我們要看人需要實踐的智慧。第二,我們要留意,雅各是如何給他的受眾引導。第三,我們要看在信心和實踐之間的關係。讓我們首先來看,雅各是如何強調他的受眾需要實踐的智慧。
需要
正如我們之前看過的,雅各只有在兩處上下文中使用了“智慧”的說法。其中第一處是在1章2到18節,在那當中雅各強調反思的智慧。第二處是在3章13到18節,雅各強調人需要把智慧付諸於實踐。
雅各書是一封實踐性很強的書信,雅各確實要確保人把他們所信的付諸於實踐。他是從哪裡得到這種觀念?我認為再一次答案就是耶穌他自己。我說的是耶穌他自己曾經講過把房子建造在沙土或磐石上的比喻,決定性的因素就是:“你是不是正在做我命令你去做的事?你是否把我正在教導的付諸實踐?” 這就是耶穌要人做的事。他在留意哪些人是行出他們所信的,把所信的付諸於實踐。他也警告法利賽人,“認真去做他們所說的,但不要效法他們所做的,因為他們傳講的,他們並不實踐出來。”因此,耶穌非常強調實踐這問題,所以我認為,在一種意義上,雅各說這一點真的非常重要,他只不過是在效法他的哥哥耶穌而已。也許有第二個原因。再一次我們能從初期教會的情況進行推測,也許雅各已經開始看到,他會眾中的一些猶太人基督徒並沒有實際表現出耶穌的生命,這對基督徒的見證有多麼大的傷害。你是知道的,他們聽了這些關於耶穌的重大教訓,但他們並沒有實際活出這些教訓,批評可能就會臨到:“你們並沒有實踐你們所傳講的,”這就讓基督教的資訊背負了惡名。耶穌他自己說過:“你們要完全。”雅各重複了這教導。他要人把事情實踐出來,這就是我們看到的強調點。
— 彼得·瓦爾科爾博士
請聽3章13節,雅各是如何引入實踐智慧的基本原則:
你們中間誰是有智慧、有見識的呢?他就應當有美好的生活,用明智的溫柔,把自己的行為表現出來。(雅各書3章13節,新譯本)
當我們記得,在雅各的受眾中有許多人是猶太人信徒,他們熟悉舊約聖經,我們就不難明白,為什麼他們當中至少有一些人宣稱自己是“有智慧、有見識”。但雅各強調說,如果這說法正確,他們就要“有美好的生活”。換言之,他們需要實踐的智慧。在舊約聖經,特別是箴言的教導影響下,雅各知道智慧甚至遠遠超過深刻富有穿透力的神學洞見。
那些全心全意接受從上帝而來智慧的人,會活出從“明智”而來的“美好生活”。但雅各也指出,這美好的生活涉及到“行為”。並且它帶出某種態度,例如“溫柔”。正如我們要看到的,正確的行動和態度,對於實踐的智慧來說都至關重要。
雅各為了進一步解釋人需要實踐的智慧,就把我們在這一課開始時提到的兩類實踐智慧做了對比。他首先講到屬地的智慧,然後他講到從上頭來的屬天的智慧。讓我們首先來看屬地的智慧。
属地的智慧
我們在3章14到16節看到對屬地智慧的描寫:
你們心裡若懷著苦毒的嫉妒和紛爭,就不可自誇,也不可說謊話抵擋真道。這樣的智慧不是從上頭來的,乃是屬地的,屬情欲的,屬鬼魔的。在何處有嫉妒、紛爭,就在何處有擾亂和各樣的壞事。(雅各書3章14-16節)
正如我們在本課前半部分看到的,雅各非常關注教會中貧窮和富足信徒之間的緊張關係。他在3章14節帶出了這事實,就是在教會中許多人“懷著苦毒的嫉妒和紛爭”。按第15節的說法,至少他們當中一些人為他們的做法辯護,說這是“智慧”。但雅各警告他們不要自誇他們正在做的事,或抵擋真道,抵擋他準備要向他們解釋的真理。
許多當代的基督徒很難把握雅各為什麼如此深深關注初代教會裡窮人和富人之間的衝突。今天的教會仍有貧窮和富有的信徒,我們把不同國家的基督徒作比較時,情況更是如此。然而,在現代的世界中,地方教會與第一世紀時相比,教會裡的人在社會地位方面更傾向相同。富有的基督徒會和其他富有的人上同一家教會,貧窮的基督徒會和其他窮人上同一家教會。但想像一下,如果你自己所在的地方教會裡有極貧窮和極富有的人,這會帶來怎樣的摩擦?一些信徒會衣衫襤褸上教會,不知道自己下一頓飯在哪裡;而其他人可能坐在同一房間裡,穿著昂貴衣服,口袋裡裝滿了錢。如果這是你所在地方教會的情形,就可能導致你 教會的混亂。
在雅各寫信給這些教會時,他們窮人和富人之間的衝突給教會帶來了極大破壞。顯然,窮人覺得他們妒忌富人是完全有道理的,甚至是智慧。他們知道舊約聖經的箴言指教富人要對窮人慷慨大方,因此,他們的基督徒弟兄姊妹應當把自己所有的與他們一道分享。同時,富有的信徒自私,覺得完全有道理這樣行,甚至是智慧。他們能引用舊約聖經的箴言,把貧窮怪罪於懶惰,解釋財富是上帝對人努力工作的獎賞。
但是雅各指出,這種智慧要比只是認識上的錯誤或受到誤導要惡劣得多。它是屬地的,屬情欲的,或是不屬靈的,是屬鬼魔的。它來自鬼魔,其證據是不容否認的。它導致了教會之內的擾亂和各樣的壞事。
我想人人都會認識一些在自己眼中自認為有智慧的人,那種智慧的標誌常常是傲慢,有一種敵對的本性,一種要與人對抗的願望。雅各說這並不是上帝的智慧。事實上,這種智慧,本是這世界的智慧,或他稱之為屬地的智慧,實際上不僅是危險和無用,雅各還把它稱為“屬鬼魔的”。而從上帝而來的智慧是出自於對耶和華的敬畏,結果就是,它的標誌是謙卑,是憐憫,是對主忠心,正如雅各所說,人認識到這智慧並不是他們自己的產物,而是上帝自己的產物,上帝已經慷慨把這智慧賜給他們。這就是基督徒,跟從耶穌基督之人的智慧,耶穌基督是那位偉大富有智慧的智者,那位比所羅門更大的智者,這種智慧,是跟從他的人應當在他們生命中表現出來的智慧。
— 司科特·瑞德博士
後果就是,這些基督的身體不是進一步推動上帝的工作,而是變得分裂,自己內耗打仗。這些收到雅各書信的會眾,已經成為鬼魔的犧牲品。而這些鬼魔最想做、超過其他一切的事,就是摧毀上帝的工作。正是這類毀壞驅使雅各強調說,他的受眾需要實踐的智慧。雅各在講到需要實踐的智慧,拒絕那種毀滅性,屬地的智慧之後,馬上轉過來講另一種選擇,就是他所說的從上頭來的、屬天的智慧。
属天的智慧
雅各在3章17節描述了這種正面的、從上頭來的智慧:
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雅各書3章17節)
在此我們看到雅各所說的從上頭來的屬天的智慧,指的是從上帝而來的智慧。這種智慧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換言之,屬天的智慧並不是錯誤地為窮人或富人身上的嫉妒和紛爭辯解。從上帝而來的真智慧,促進一種對和平的喜愛。上帝的百姓通過溫良柔順待人,順服他人,滿有憐憫,彰顯出這種和平。他們結出美好的果子,並不顯出對這群人或那群人的偏見。所有這些行動和態度都是出於一種對基督真誠的委身。
那從上頭來,那從上帝而來的智慧,因為是從上頭來的,當然就反映出上帝他自己的屬性。雅各說這智慧是清潔,是和平,是溫良,多結善果,是憐憫,不動搖,是真誠的。換言之,並不是假冒為善。當然這些是描寫耶穌的屬性,耶穌就具有這些特質。雅各說這些特質不會讓你在生活中出人頭地,它們不會讓你變得成功;有了這些,不意味著你要住上大房子;但雅各說,它確實帶來公義和平安,換言之,真正的沙龍,真平安。很有意思的是,人人實際上都要沙龍——整全、完全的平安。人需要這些特質,他們認為屬地的智慧能給他們帶來和平,但實際上,這種和平的結果,只能來源於上頭來的智慧,它不求自己的高升,而是像雅各在3章13節所說,它的特徵是溫柔、謙卑,不求自己的高升,而是求其他人的健康和福祉。
— 但·麥卡特尼博士
雅各在3章18節向他的受眾指出,那極有可能是最為人所知的箴言:
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種的義果。(雅各書3章18節)
與耶穌在馬太福音5章9節祝福使人和睦的人非常類似,雅各清楚表明,教會中的窮人和富人,如果他們成為在教會中使人和睦的人,就要領受對他們的義的極大賞賜。
我們已經看了實踐的智慧,看到人的需要,這促使雅各用了許多篇幅講這話題。我們現在要轉來看他給受眾的引導,指導他們應當如何把上帝的智慧付諸實踐。
引导
很常見的是,跟從基督的人多多談論他們需要實踐神學。我們要聽應用性的講道,我們要聽告訴我們如何生活的教訓。在世界上許多地方,我們能找到很可靠的材料,幾乎在生活每一個領域給我們引導。但雅各在書信中提醒我們,每當我們追求我們日常生活所需的智慧時,經常會忘記一些標準和優先次序。
雅各書對實際生活的引導,有大量具體的闡述。但我們要讓自己只是來看兩方面的考慮。第一,我們要留意雅各是如何堅持上帝律法的標準。第二,我們要看雅各是如何提倡上帝律法中的某些優先次序。讓我們首先來看上帝律法的標準。
上帝律法的标准
大多數當代基督徒都曉得新約聖經對上帝舊約聖經的律法發出的提醒。其中一件事就是,我們知道得救是靠恩典,借著信,不是靠行為。我們正確聽從保羅在像加拉太書這樣的書信中所強調的,抵擋任何企圖通過遵守律法賺取救恩的做法。
另外,我們知道自己絕不可像還是生活在舊約聖經時代那樣應用上帝的律法。我們正確聽從像希伯來書那樣書信所強調,按照基督和他使徒和眾先知教導我們如何在新約聖經時代應用律法方式,把上帝的律法應用出來。
在這裡,雖然這些提醒很重要,但我們並沒有在雅各書中找到這些提醒。雅各而是以非常正面的方式講到上帝的律法。他強調傳統所說的“律法的第三種功用”。我們遵循律法,表明我們對上帝在基督裡已向我們施予的憐憫感恩。
使人自由的律法 . 雅各表明了對上帝律法的兩種描述,這是他書信獨有的。首先,他把律法稱為使人自由的律法。
雅各在1章25節和2章12節講到律法使人自由。他在當中說,律法使我們得自由,脫離罪的捆綁和毀滅性的後果。當我們出於對上帝的感恩遵守律法時,律法實際上就讓我們獲得自由。耶穌在約翰福音8章32節講了同樣的看法。他說: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8章32節)
保羅在羅馬書7章7到13節,把律法描寫為為罪利用激發起我們裡面的邪惡欲望,使我們成為罪的奴僕的事。但當雅各把律法稱為“使人自由的律法”時,他描述的是上帝的靈如何以一種正面方式使用律法,以律法作為我們在實踐智慧方面有權威的引導。
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雅各讀者中有許多人被罪的網羅纏繞,這些網羅傷害教會,讓他們變得灰心。只要他們繼續遵從他們自己對智慧的看法,他們就不能逃脫罪帶給他們生命的挫敗感、困擾和傷害。但是,正如上帝的話語首先使他們得自由,脫離罪的刑罰和轄制,上帝的話語也為實際的日常生活指出一條道路,這道路要使他們得自由,脫離罪帶來的混亂和灰心喪氣。
顯然,律法肯定是引導、責備和糾正信徒的生活,努力使他們的生活回歸到與上帝旨意和諧一致的地步。但最終而言,我想這也是雅各把法律稱為使人得自由的律法的原因,就是我們也要受使人得自由的律法審判。我認為這指的是基督已經給我們的自由,因此我們應當這樣活出我們的生活,彼此相待。我們要受這律法的審判,既然在這律法中上帝毫不偏心,白白把他的恩典賜給我們,正如聖徒保羅實際所說的,那麼無論我們是富有還是貧窮,年老還是年幼,是奴隸還是自由人,是男還是女,也都要彼此以同樣的恩典與沒有偏見來對待。
— 傑佛瑞·吉布斯博士
因此雅各在1章22到25節強調說:
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惟有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並且時常如此,這人既不是聽了就忘,乃是實在行出來,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雅各書1章22-25節)
至尊的律法 . 雅各除了講上帝的律法是使人自由的律法,也把上帝的律法積極稱為至尊的律法。
雅各在2章8節把律法稱為“至尊的律法”。這術語讓人關注到貫穿舊約和新約聖經,對上帝命令的一種觀點。上帝的律法是他至尊的王命,是出於至高的統治者,實現在他國度公民的他子民身上。
不過,在這現代世界上,我們常常很難理解這種君王的意象的重要意義。我們幾乎沒有人生活在有強勢君王統治的國家當中。但雅各的受眾是生活在羅馬皇帝的權柄之下,他們知道把上帝的律法稱為“至尊的律法”意味著什麼。簡單來說,他們知道上帝的律法不可輕看,它不是我們按自己想法接受或扔在一旁的事情。它是來自於宇宙的神聖君王上帝,作為這樣的律法,它的每一部分都在我們之上有絕對權威。
請聽雅各書2章8到10節的一部分,雅各是如何詳細闡述上帝至尊律法的權威的:
經上記著……你們若全守這至尊的律法,才是好的……因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條上跌倒,他就是犯了眾條。(雅各書2章8-10節)
雅各的猶太基督徒受眾當中,如果不是大多數人,也是有許多人能明白上帝的律法很重要。但是正如我們在這裡看到的,他們讓自己有挑選地順服律法。他們遵守這律法的一些部分,忽視其他部分。所以雅各提醒他們,這律法是“經上記著這至尊的律法”,是從他們的神聖君王上帝而來。出於這原因,“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條上跌倒,他就是犯了眾條。”
對於古代的人類君王來說,不會接受他們的國民,只是遵守他們認為對自己便利或喜歡的那部分律法 。同樣地,對於跟從基督的人來說,只是遵守他們 認為對自己便利或喜歡的上帝國度的律法,這也是基督無法接受的。古代的人類君王把這種挑選看作是悖逆他們王的權柄,同樣,上帝認為這種對律法挑選的順服就是悖逆他至尊君王的權柄。上帝的律法是實踐智慧的標準,要給所有真誠努力遵守它一切至尊王命的人帶來自由。
現在我們已經看了雅各是如何強調,對實踐智慧的引導是體現在上帝律法的標準中。我們應當轉來看他是如何強調上帝律法的某些優先次序。
上帝律法的优先次序
讓我們面對現實,無論什麼時候,基督徒講到遵守上帝已經向我們頒佈的全部 誡命,我們都會面對一個非常實際的難題。命令太多,多得我們記不住,更不用說全部遵守了。因此,由於我們有限性的局限,我們不得不集中關注這一條或那一條,這就變得很容易會落入一種陷阱,只是關注我們要遵守的聖經的那些部分,這樣反而就無視了上帝話語的權柄。要避免這種問題,我們就需要認識律法本身向我們說明的優先次序,我們總是要優先看待上帝律法更重要的層面。
你會想起耶穌在馬太福音22章34到40節講到上帝律法的優先次序。他在這些經文中指出兩條最大的誡命。他毫不含糊地宣告,根據申命記6章5節的愛上帝的命令,是人要記住的最重要原則。他指出,根據利未記19章18節的愛人如己的命令,是第二條最重要的原則。
使徒保羅清楚認識到,愛上帝是最大的命令。但在加拉太書5章14節,他也說全律法體現在愛人如己這條命令上。很有意思的是,雅各也有同樣說法。請聽餘下的2章8到10節,雅各特別強調第二條最大的誡命:
經上記著說:“要愛人如己。”你們若全守這至尊的律法,才是好的;但你們若按外貌待人,便是犯罪,被律法定為犯法的。因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條上跌倒,他就是犯了眾條。(雅各書2章8-10節)
在這裡,請留意雅各是如何概括這至尊的律法的優先次序,他用了利未記19章18節的話:“要愛人如己。”
雅各這樣寫,這並沒有什麼難明白的地方。導致教會中貧窮和富有信徒之間緊張關係的原因,是他們忽略了這第二條最重要的命令。
正如雅各在這裡指出的,那些“按外貌待人”的人是“被律法定為犯法的”。這並不是一件小事。忽略這一條律法的每一個人,雖然遵守其他每一條律法,都是“犯了眾條”。因此上帝的律法,實踐智慧的權威引導,讓我們要彼此相愛這條命令具有極大的優先次序,僅次於我們要全心愛上帝的命令。正如雅各在1章27節提醒那些富人一樣:
在上帝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各書1章27節)
那麼對真信仰的試驗是什麼?並不是你做了好事,有道德的事,讓你在社會上看起來是好人。真正的試驗是遵從上帝的道——上帝看顧孤兒,上帝看顧寡婦——在沒有人看著的時候,你不會得到任何回報的時候,遵從上帝的道。誰是孤兒?誰是寡婦?就是不能回報你的人。所以,對你鄰舍的或你的老闆行善,這算不上是真信仰的證據。但你知道,上帝愛窮人,他看顧軟弱當中最軟弱的人,並沒有為他自己得到任何物質方面的回報。當然他接受我們的讚美,歡喜我們行善。但看顧那些不能回報的人,這是極大的試驗。
— 但以理·多瑞奧尼博士
雅各強調,富人需要遵從上帝律法的優先次序,愛他們貧窮的鄰舍。既然愛鄰舍對於實踐的智慧來說如此重要,以至於雅各進一步強調,這是如何同樣地適用在窮人和富人身上。只舉一些例子,雅各貫穿他的書信清楚表明,愛人如己,這意味著要使用我們的舌頭,作為祝福人的工具。
雅各在1章19節呼籲人們彼此相處時,“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雅各在4章1到3節強調,在上帝的百姓當中不應有爭戰、鬥毆和譭謗批評。他在4章11節他定“譭謗的批評”為有罪。雅各在5章9節命令說:“不要彼此埋怨”。按照5章16節,他們而是應當“彼此認罪,互相代求”。
如果雅各受眾中的信徒要表明他們有從上頭來的屬天的智慧,他們就要讓自己完全委身遵守上帝律法的標準。他們這樣做的時候,要完全意識到上帝律法的優先次序,就是要他們彼此相愛。
我們已經看了雅各是如何強調實踐的智慧,以此解決他受眾的需要,提供引導;現在讓我們看他提出的第三個主要問題:信心和實踐智慧之間的關係。
信心
如果有一件事是基督教信仰的中心,這就會是信心了。我們講到基督教信仰是“我們所信的”,我們講到基督是我們信心的物件。我們確認更正教的唯獨信心,或唯獨因信稱義的教義。我們今天所承認的信心突出地位,是紮根在信心在新約聖經本身的中心地位之上。信心也本是第一世紀基督教信仰的中心。雅各出於這種原因,要突出強調實踐的智慧對他受眾的重要性,於是,他就提出信心這話題。
因時間有限,我們只能提雅各在兩方面把實踐的智慧與信心聯繫在一起。首先,雅各解釋信心與行為之間的關係。第二,雅各解釋信心與稱義之間的關係。讓我們首先來看他是如何論述信心與行為。
信心与行为
雅各在2章14節開始他的討論,提出了一個直接問題:
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什麼益處呢?這信心能救他嗎?(雅各書2章14節)
當然對雅各提的這問題的回答就是“不能”。不伴隨著行為的信心並不能救人。
“信心”或“相信”是對希臘文名詞pistis (PIHS-tihs) πίστις和動詞pisteuō (pis-TYOO-oh) πιστεύω的翻譯。這一族的詞在新約聖經中出現了幾百次。但就像我們自己語言中“信心”或“相信”這樣的詞一樣,它們代表著幾種不同的概念。
只提幾個概念,有時在新約聖經中,信心和相信指僅僅理智上認同某一件事為真。有時候它們指暫時認同。其他時候指的是神學家經常所說的“得救信心”。得救信心是全心、一生信靠和依靠基督,以他作為得救之道。雅各承認“信心”和“相信”可以指很多事情,因為這一點,他呼籲受眾反省他們擁有的是哪一種信心。例如,雅各在2章19節挑戰他的猶太基督徒,他這樣說:
你信上帝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錯;鬼魔也信,卻是戰驚。(雅各書2章19節)
雅各承認他的受眾相信時,他用的是動詞pisteuō (pis-TYOO-oh) πιστεύω,信上帝只有一位,他指的是那稱為示瑪的經文。
在申命記6章4節的古代舊約聖經認信中,告訴我們:“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上帝是獨一的主。” 在雅各看來,他的受眾在理智上認同這事實。雖然這是好的,但這種信念或信心並不足夠,因為“鬼魔也信”。事實上,鬼魔想到這件事情的時候戰驚,但這並不會給他們帶來好處。僅僅在理智上認同,沒有帶來行動上的順服,這並不是得救的信心。或者就像雅各在2章26節簡潔表達那樣:
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雅各書2章26節)
我們記住了這種信心與行為的基本概念,就要提到雅各是怎樣論述信心與稱義。
信心与称义
誰得到稱義,或在上帝面前為義這問題,在雅各的時候,在猶太人教師中存在著某種爭議的問題。到了第一世紀基督的教會中,它仍然是一個中心問題。誰被歸算為稱義的人,誰被認為是義人?雅各在2章21到24節,以這種方式回答了這些問題:
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把他兒子以撒獻在壇上,豈不是因行為稱義嗎?……這樣看來,人稱義是因著行為,不是單因著信。(雅各書2章21-24節)
雅各在這裡講到稱義,用的是希臘文動詞dikaioō (di-kigh-AH-oh) δικαιόω,是指“宣告為義”,“稱為義”,或“證明為正當”。他論證說,亞伯拉罕是因著行為得稱義,或被證明為義,這行為是他獻他兒子以撒給上帝,記載在創世記22章。他根據這基礎得出結論,沒有人能單因著信得到稱義,或被證明為義。上帝接納為義的每一個人,都是因著行為稱義。
雅各的聲明已經引發出各種各樣的爭議,有好幾個世紀之久,主要是因為這看來與使徒保羅對稱義的教導相矛盾。雅各在2章24節說:
人稱義是因著行為,不是單因著信。(雅各書2章24節)
與之對比的是,使徒保羅在加拉太書2章16節寫道:
人稱義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穌基督。(加拉太書2章16節)
實際上這裡並不存在著矛盾,而是雅各和保羅用兩種不同的方式使用同樣的說法dikaioō (di-kigh-AH-oh) δικαιόω,或“稱義”。按照保羅專業的神學詞彙,他通常把“稱義”這個詞專門用來只講一件事。對保羅來說,“稱義”指的是在一開始上帝宣告所有通過基督義的歸算,對基督有得救信心的人為義。
但是,雅各是從不同方面講到稱義。雅各使用dikaioō (di-kigh-AH-oh) δικαιόω這術語,指的是類似“證明為正”或“證明為義”的意思。他並不否認一個人開始行使得救信心時,存在著一種基督義的歸算。但對雅各來說,dikaioō (di-kigh-AH-oh) 這術語是指一個人已經認信主耶穌,“被證明為正”,或者被聖靈在他/她生命中的工作“證明”為義。從雅各的觀點來看,聖靈賦予能力的工作,導致人能忠心委身基督。不管人怎麼宣告,如果他們沒有通過好行為表現出他們的信心,那麼到最後,他們並不會得到證明為義。所以,雅各講到信心與稱義的這種關係,以此強調實踐的智慧對他的讀者來說非常重要。
保羅和雅各在唯獨因信稱義這問題上看似的衝突,我認為在雅各書中確實是主要的問題。這問題出現,這具體問題引發的論述,很有可能超過了這卷書信中的任何其他問題。首先我要說,希臘文dikaioo這詞有時指的是“稱義的舉動”,如果按我所能最簡單來講,就是稱義基本上是同一枚硬幣的兩方面。一方面你得到赦免,上帝赦免我們,這是減的方面。另一方面是加的方面,就是義的歸算。還有那宣告,“你在我眼前稱義”。因此,憑信心我們稱義,這是稱義這詞的一種用法。另一方面,我們可以使用稱義的說法指“證明”或“顯明為義”。保羅是從司法方面使用這詞,然後,我們看到雅各按行為榜樣的意思使用這說法,換言之,表明為義。所以,如果我們要概括的話,就是保羅使用稱義的說法,說的是信心在先。雅各看稱義的方式,是在歸正之後,或對信心的證明。所以雅各的問題是:“誰能被認為是義?”一個說他相信上帝的人,還是一個根據他的認信和他對上帝的信念,活出一種生活的人?對雅各和保羅來說,信心都必須發揮功效。我能再說一次嗎?信心必須發揮功效。信必須產生結果,必須是可見的。口頭的信並不足夠,思想的信並不足夠,信必須轉化成為行動。信忍受試煉,遵守上帝的話語,產生出行道的人,不隱藏著偏見,能控制人的舌頭,行事有智慧,給人力量抵擋魔鬼。在這裡最重要的是,信耐心等候主再來。雅各和保羅的教導是完全一致的事情。
— 萊瑞·沃特斯博士
請聽雅各是怎樣在2章15-17節應用這原則的:
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的去吧!願你們穿得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什麼益處呢?這樣,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雅各書2章15-17節)
很難想像雅各還能會有比這更強有力的表達,來闡述他的要點。他的受眾需要通過實際順服上帝的律法,特別是彼此相愛的命令,處理他們教會當中的混亂。不管他們對他們的信心有怎樣的宣告,沒有愛這實際的善行,他們就無法證明他們在上帝的眼中有真實的義。
结论
我們在這一課已經看了雅各書中智慧的兩類途徑。我們已經看了雅各是如何強調他的受眾需要反思的智慧,提供引導,表明反思的智慧和信心之間的關係,以此指示他們去看反思的智慧。我們也看了雅各是如何引導受眾追求實踐的智慧,讓他們看到他們的需要,引導他們把上帝的真理應用在忠心謙卑服侍上帝和祂的百姓這兩方面。
雅各呼籲第一世紀的猶太基督徒要走智慧的兩類途徑。今天你我、基督的跟隨者也必須如此行。我們同樣需要反思的智慧和實踐的智慧。要領受這些從上帝而來的恩賜,我們就必須讓自己順服在雅各提供的引導之下。我們必須確保我們是以充足的信心和對上帝的委身來這樣做。在一個我們會輕易跟從屬地智慧的時代,我們必須牢記雅各書的教導,走那從上帝而來的智慧途徑。
全系列下載
更多資訊請上:
IIIM(第三千禧年)神學教育資源中心
4. 明白聖經(史普羅)
《明白聖經》使我們知道勤奮地研讀上帝的話語是每一位信徒的特權和義務。這提醒我們說我們有特權,同時也有責任要正確地解讀聖經。史普羅博士告訴我們,聖經的解讀就像其他科學一樣,是有規則存在的。他提到一些指導原則來幫助我們正確地明白、解讀並且應用聖經,並使用聖經中那些經過時間驗證的原則來說明該如何發掘出聖經內容的真正含義。本系列內容對於剛開始讀聖經的人、或是經驗豐富的人而言都是很好的研究工具。
以下是本台的VOD點播中文內嵌字幕版本,全球都可收看(含中國地區喔);適合用LINE、WhatsApp、WECHAT分享!使用手機時也支援Google Chromecast與Apple AirPlay電視投放功能喔!
4. 明白聖經(史普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