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基督的復活與信徒將來的復活葛富恩

基督的復活與信徒將來的復活(葛富恩)

基督的復活是整個復活收成的「初熟果子」,是全部收成的最初部分。祂的復活具有代表性質,是全體信徒復活的開端(復活與救贖──研究保羅的救贖論 (葛富恩/葛理齊))

基督的復活與信徒將來的復活(葛富恩)

有關基督與信徒在經歷身體復活方面的連結,清楚出現在幾處聖經裡,並且不需要透過長篇大論來證明。

哥林多前書十五章20-23節

但基督已經從死裡復活,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死既是因一人而來,死人復活也是因一人而來。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裡眾人也都要復活。但各人是按著自己的次序復活:初熟的果子是基督;以後,在他來的時候,是那些屬基督的。

在哥林多前書十五章20節,最清楚和生動地表達出這個連結的概念。這節經文把復活的基督描述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另參23節)。「初熟的果子」(ἀπαρχή)這個用詞值得我們特別注意。正如魏斯(Johannes Weiss)所說:「這句短語相當於一篇論文。」無疑地,七十士譯本為此處的用詞提供背景。

在七十士譯本裡,「初熟的果子」幾乎都具有崇拜方面的含義,主要是指摩西規定要獻上的「初熟之物」,包括穀物、酒、牲畜……等。 這些祭物的意義在於,它們不只是本身被獻上而已,而是代表整個收成、整群牲畜…等。它們象徵性地表達出:獻祭者承認整個收成都是神所賜的,並為此感謝神。 因此,「初熟的果子」不只具有時間方面的意思。這用詞談的是最初收成的部分,但更強調是全部收成的一部分;當它用來指頭生的小羊時,也強調這些小羊屬於整個羊群。「初熟的果子」表達出有機連結的概念,即最初的果子跟整體收成是密不可分的。這就是這些祭物所要表達的主要意義。

哥林多前書十五章20節使用的「初熟的果子」一詞,表達出上述關於「代表」和「有機連結」的概念(先不談七十士譯本的用法在崇拜方面的含義)。這個詞不只是表示時間上的優先性, 更強調基督的復活是整個復活收成的「初熟果子」,是全部收成的最初部分。祂的復活具有代表性質,是全體信徒復活的開端。換言之,保羅刻意選擇這用詞,來表明這兩者的復活之間的有機連結。在經文背景裡,保羅用來反駁對手的論點是:耶穌的復活帶來的必然結果,就是那些「睡了之人」的身體也會復活。耶穌的復活不只是一個保證;祂的復活是一種「信物」,也就是全體復活事件的實際開端。事實上,我們可以根據這節經文而宣稱:保羅並沒有把這兩者的復活看為兩個不同的事件,而是看為同一個事件裡的兩個片段。

但與此同時,他在時間上仍然清楚區分這兩者的復活。第23節的「以後」表明這一點。p46-47

復活與救贖(葛富恩)

人們在探討基督論的焦點或救贖的成就時,經常只聚焦於基督的受苦和受死。即使人們關注基督的復活,通常也侷限於復活在護教方面的價值,以及用復活來激勵人的信心。但葛富恩博士透過嚴謹的釋經來證明,不論在救贖的成就或施行上,基督的復活都位居核心的地位。

推薦序

我十分榮幸能在此推薦這本研究保羅神學的精關著作。我認為此書極具啟發性,我很高興此書的英文版能再次出版,使新一代的學者、牧師和老師能得到造就。葛富恩博士的著作值得深入研讀,請讓我提出幾個理由。

  • 第一,他很仔細且忠心地詮釋新約聖經。所有認真研究聖經的人,都察覺到自己不斷面對一種掙扎,也就是要訓練自己尊敬聖經,讓經文本身來說話。在這方面,葛博士是一位可靠的嚮導與典範。他所寫的每一頁內容,幾乎都在表明這種掙扎的成果,要讓聖經成為自身的詮釋者。就這點而言,《復活與救贖》一書是學術研究的榜樣,這甚至比此書的內容更加可貴。
  • 第二,從葛博士的著作可看出,他是一位老練且熱心的研究保羅的學者。他非常清楚大數的掃羅蒙召要在教會裡承擔的獨特角色:他要為復活的基督作見證(徒廿六16;林前九1,十五8)。身為葛博士的同事,我的樂趣之一就是可以直接觀察到,他對保羅神學的教導如何影響眾多的學生。讀者可以從此書品嘗到這種教導。
  • 第三,此書的研究立足於老普林斯頓和西敏神學院的優良傳統,承認釋經和神學對於建構系統神學而言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復活與救臢》提出重要且關鍵的問題,藉此探計「救恩次序」 (ordo salutis)在改革宗神學裡的傳統表述。然而,葛博士絕不是一位顛覆傳統的人。此書示範何謂學術研究裡的保羅精神:試著透過跟各世代的神子民交流,而更加明白福音的廣闊層面(弗三18)。
  • 第四,葛博士令人印象深刻地證明,復活的基督在救贖的成就和施行上,都位居核心的地位。他的研究強調一個千真萬確的事實:唯有在基督裡,我們才能享有稱義、成聖、得兒子名分、得榮耀等各樣屬靈的福氣(弗一3)。

現代福音派的教導有些比較嚴重的偏差,其中之一就是在傳講福音帶來的益處時,傾向把這些益處跟那施恩的耶穌基督分開。如此一來,救恩就跟基督的救主身分互相分離。這扭曲先賢們對福音的真正教導,他們強調說:我們傳講的是那穿戴福音外袍的基督,罪人唯有信靠祂才能得救。在此書裡,葛博士向我們指出這個重點。他解說復活就是基督自身的稱義、得兒子名分、成聖和得榮耀,這不禁使我們回想起加爾文的名言:「我們的整個救恩和其中的所有部分,全都被包含在基督裡」(《基督教要義》,2:16:19。整段內容在這方面都深具啟發性)。因此,此書突顯出耶穌基督的核心地位:施是我們的救主,我們是在祂裡面領受豐盛且完全的救恩。

《復活與救贖》對系統神學提出令人興奮的挑戰,要我們根據聖經來評估傳兟的教義表述。但此書也對講台提出挑戰,激勵牧者更完整地傳講「耶穌與復活的道」,正如保羅當年所做的一樣(徒十七18)。若牧者要做到這一點,不能只靠複述此書提出的理論,而是要用心地將這此理論轉換成以基督為中心的講道,如此才能塑造基督徒的信仰經歷。如此看來,此書對講台的挑戰豈不是更大?我之所以推薦此書,也是出於我個人對作者深感欽佩。凡認識葛富恩教授的人,不論是將他視為一位基督徒、學者、老師或朋友,都高度讚賞他本人和他的見識。他的為人誠信正直,讀者可從此書的字裡行間明顯看出這個特點。

傅格森(Sinclair B. Ferguson)

西敏神學院

賓州 •費城

《復活與救贖》保羅的救贖論(葛富恩Richard Gaffin)

人們在探討基督論的焦點或救贖的成就時,經常只聚焦於基督的受苦和受死。即使人們關注基督的復活,通常也侷限於復活在護教方面的價值,以及用復活來激勵人的信心。但葛富恩博士透過嚴謹的釋經來證明,不論在救贖的成就或施行上,基督的復活都位居核心的地位。

以下是本台的VOD點播版本,全球都可收看(含中國地區喔)也可以下載;適合用LINE、WhatsApp、WECHAT分享!使用手機時也支援Google ChromecastApple AirPlay電視投放功能喔!

此系列有附逐字稿與影片下載連結

以下是本台的VOD點播中文內嵌字幕版本,全球都可收看(含中國地區喔);適合用LINE、WhatsApp、WECHAT分享!使用手機時也支援Google ChromecastApple AirPlay電視投放功能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