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你的神學:主要目標
正確思想、正確行為、正確情感
建立神學主要目標
在許多方面,為了區分神學的幾個目標,我們已經探討過的幾個神學定義為此提供了一個起點。一方面,將正規神學主要定義為一門學術取向的科學,這表明一個目標是教導或發展著重於知識層面的教義。另一方面,以人生取向來定義神學,則表明另一個目標是所發展的教義,乃是著重於在基督裡整全人生的更廣泛議題。
我們要以這兩個取向來論述神學的三個主要目標。首先,我們要思考所謂的正確思想。其次,我們要探討最近一些神學家所說的正確行為。第三,我們要討論一個常在正規基督教神學裡被忽略的,就是所謂的正確情感。讓我們先來探討正確的教義或思想。

正確思想
「正統」一詞有時用於標示教會的特定支派,例如東方基督教的東正教會。
但是在這裡,我們是使用這個名詞的一般含義,要表示:正確或正統的思想。
正確思想的目標是要達成正確或真實的教義。無論我們是什麼宗派或教會,在建立神學時,我們都會一定程度上對我們所信仰的真實性感興趣。我們都希望對上帝、和與上帝相關的事情有正確的信念。因此,不難看出為什麼那些遵循神學學術取向的人都強調了這一個概念性目標。
神學家將正確思想作為他們神學工作的主要目標是對的。如今,隨著快速的交流和人口的全球性遷移,我們幾乎在每一個轉角都會遇到基督教以外的信仰。這使得許多人困惑於到底要相信什麼。甚至許多基督教神學家都想知道,我們是否真的可以確定我們信仰的傳統真理宣告。除了來自基督教族群之外的那些讓人困惑的影響,我們在教會裡也很難找到對一些核心教義能理解並達成共識的基督徒。

儘管目前有這些趨勢,我們還是應該重申要發展正確的觀念,一套我們所謂的「真確教義」,那應該是神學的主要目標之一。我們必須時刻提醒自己,在耶穌時代,猶太人之間有許多支派信仰,甚至有許多神學差異。但是,儘管這種分歧所提出的挑戰,耶穌仍然堅持追求正確的思想。他在世上的大部分事奉裡,都在糾正錯繆的資訊,並教導跟隨祂的人應當要相信的。他毫不猶豫地宣稱,他的跟隨者必須是尋求真理的人。
請聽耶穌在約翰福音 17 章 17 節,為使徒們的禱告:「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你的道就是真理。」(約翰福音 17 章 17 節)

耶穌深切關注真確的教義。今天許多人相信,我們即使不學習正確的神學概念,仍然可以成聖,就是為事奉上帝而分別為聖。但耶穌卻禱告,要使徒們因著上帝話語的真理而成聖。他確認正確教義乃是神學的主要目標之一,身為他的跟隨者,我們也必須如此行。
當然,確認正確思想為首要目標是很重要,但基督徒也必須同時認定正確行為這個目標。

正確行為
就如這個詞語本身所表明的,正確的行為就是著重於:正確的行為或是實踐。
近幾十年來,這個詞語已成為許多神學討論的焦點,尤其是那些採取人生取向的神學研究者。你該記得,威廉姆·阿穆斯描述神學的精髓或是核心乃是「為上帝而活」的教義。為上帝而活的一個層面就是我們的實踐或行為。僅僅正確地思考神學概念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將這些概念付諸實踐。在此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身體的行為。例如,在神學裡,我們學到要禱告,傳福音,敬拜,互相服事,並慷慨地幫助窮乏人。但是,學習這些真理和其他道理不足以構成盡職盡責的基督教神學。這些真理必須轉化成為合宜的行動,就是正確的行為。

神學與正確行為之間的關係,或者神學如何實踐於我們的日常生活,這是至關重要的,部分原因在於這不僅關乎我們的信念,而且還關乎我們所相信的,如何在生活中發揮作用。例如你可以回想初代的教會,關於諾斯底教派,對他們而言,信仰就只是關乎擁有所謂正確信念,他們對上帝和祂的道以及耶穌是誰,都有其隱秘解釋。但是那些信念要如何運作於生活裡,並不重要。因為關於這個世界的一切,關於地球的一切,都只是偶然而非本質的,人的行為關聯到其所相信的,那是無意義的。但是基督根本沒那樣說。在他的教導裡,以及在新約其餘部分,乃至整本舊約,上帝實際上對他的百姓在說:「你是我的子民,因著我們有此關係,所以你是我在世上的使者。你們的所作所為反映著你們與我的關係。」因此,如何活出我們的信念,就事奉而言,無論是擔任教會或事工的領袖,以及如何牧養羊群,甚至教會裡那些按著上帝所呼召,在他們的職場,生活或學校裡,活出其信念的人,我們所信與我們的所為,有著不可切割的關聯,我們相信的理念,它們如何在我們生活中發揮作用,乃是有絕對的重要關係。 — 司科特·曼那博士
令人遺憾的是,福音派信徒在留心持守正確行為的神學目標上面臨幾個巨大的挑戰。首先,教會外的人不斷對我們喧嚷沒有道德絕對主義,行為沒有特別的好壞之分。因此,我們當中有許多人對於堅持舉止行為乃是有好壞之分,在這樣的對抗文化潮流上逐漸覺得疲累。
但是,即使在教會裡,基督徒在過去沒有致力於正確的行為,也導致如今有些人不願以此為一個重要目標。教會以真理的名義犯了許多罪。我們察看教會歷史,會發現危險的神學理論所支持的可怕行為。歷史的可悲事實是,即使是虔誠的基督徒,也經常使用他們的神學,去為各種可怕的罪辯護。

儘管有這些艱難,正確行為還是很要緊的,因為上帝仍然看重我們的行為。我們的行為好壞仍然影響著我們永恆的獎賞。我們所做的善事,也可以是上帝以此方式來服事我們的基督徒肢體。我們仍然可以借著端正的行為,向不信的世界強力見證基督的救恩。因著這些諸般緣由,正確行為必須成為神學的一個基本目標。
當然,我們需要在多個層面上謹慎。謙卑和愛心必須時刻體現於我們的行為。而且,我們絕不能將基督徒的生活淪為單純的行動。聖經清楚地表明,我們不能借著好行為而取得救恩。儘管如此,神學絕不能只關注概念的正確性,也要教導和行出正確的行動。請聽雅各書 2 章 19 節,雅各警告信徒不要追求缺乏正確行為的正確教義:「你信上帝只有一位,你信得不錯;鬼魔也信,卻是戰驚。」(雅各書 2 章 19 節)

這段話裡,雅各提出一個讓人注意的觀念。在許多方面,鬼魔相信的是正確的,他們相信上帝是獨一的神。他們深信這個真理,以至於在恐懼中「戰驚」。但是,鬼魔的正確信念對他們沒有任何益處,因為他們拒絕在行為上順服上帝。
雅各是寫信給散佈各地的猶太基督徒,他採用他們對於信仰的中心告白。他說:「你相信上帝只有一位?」那是取自申命記,猶太人每天複誦的示瑪禱文,他說:「如果你信這一點,那很好!但是,鬼魔也信,他們卻是戰驚。」像魔鬼那樣地相信,與確信我們實際可蒙拯救,並與上帝建立關係的信,這之間的區別何在?區別在於愛上帝和順服上帝。雅各不僅著眼於閱讀聖經,不僅是聽取上帝的話,好像一個觀念那樣的接受,還要遵從那些話語,盡心盡力去愛上帝。耶穌是這樣說的,他說:「你若是愛我,就會遵從我的誡命。」 — 貴葛·派瑞博士

正確情感
這個詞語的使用並不廣泛,但那不難理解。「正確情感」的意思是:正確或合適的感覺或是情感。
為上帝而活包括確保我們最深切的情感要用於對祂的服事。我們的喜樂,失望,渴望,憤怒,興奮,和許多其他的情感,必須與上帝的心意相符。不幸的是,如果說學術派神學家最容易忽略的神學目標,那就是正確情感這個目標。至少有兩個原因導致人們忽視神學的情感層面。

首先,許多學術派神學家通常在心理上不善於表達或探索情感。實際上,在枯燥乏味的學術模式影響下,人們從事學術神學為職業(成為教授和老師),從而他們避開生活的情感層面。因此,就像讀植物學教科書那樣,在學術神學著作裡很少看到興奮,喜樂,痛苦,同情,關懷和愛心的情感表達,也就不足為奇了。如果你讀過相當的學術性神學著作,那麼就會知道,那些作品很少關注到情感層面。遺憾的是,這種情況之所以常發生,是因為專業的神學家們本身並不重視情感,或者他們沒有將情感表達出來。
表達正確情感的第二個障礙是,許多福音派信徒陷入一個圈套,認為情感與道德無關。他們認為,談到情感的對錯並不合宜;他們相信正確情感,或正確感覺這個概念,全然是受到誤導。但有意思的是,儘管情感不關乎道德的這個觀念非常普遍,但其實這觀念更符合某些現代心理學理論,遠勝於是聖經的觀點。

當你想到加拉太書 5 章裡聖靈的果實時,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當你想到那些話,它們乃是充滿情感。這就是告訴我們,聖靈在信徒生命裡的運作會影響情感。因此,情感並非道德中立。有好情感,也有壞情感。有正義的情感,也有邪惡的情感。當然,我們通常很難區分那些處於這種情況和那種情況的人,但事實是,我們越是按照聖經所教導的去思考,我們就越會提問:我的情感合於這個情況嗎?我對這環境的感受,是否符合上帝要我感受的?「聖靈的果實」涉及各樣的情感名詞,例如恩慈,溫柔,節制,還有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我的意思是,有哪些話是比上述那些更富有情感的?事實是,情感必須成為基督教神學的一部分。當我們思考聖經,並將聖經應用于生活時,它必定會影響我們的情感生活;不僅是我們理智生活,或是我們的行為而已,還包括我們的情感。 — 理查德·伯瑞特博士
聖經講到很多關乎我們要如何思想上帝,對上帝該有什麼行為,以及對上帝的感受。因此,聖經非常清楚地表明,情感在道德上不是中立的。情感是我們要用我們整個人榮耀上帝的方式之一。…我祈求,我對主的情感回應,對生活的情感回應,以及生活中發生的一切,都能反映出上帝是誰,祂創造我成為何許人,以及祂如何模造我去回應這個破損的世界,而那也包含在創造新天新地時,祂正在進行的救贖,以及至終達成那樣的旨意。 — 馬可·巴特勒克博士

在神學著作裡其中一個美好的情感例子,是使徒保羅的著作。我們都知道保羅非常關切正確的教義;他致力於追求真理。可是,當保羅屢次書寫有關真理的著作時,他無法遏制他的情感。他對正確教義的思考,導致自然的情感爆發。僅舉一個例子,請聽聽羅馬書 11 章 33 到 36 節,保羅突然爆發出頌贊:
「深哉,上帝豐富的智慧和知識!他的判斷何其難測!他的蹤跡何其難尋!『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他的謀士呢?誰是先給了他,使他後來償還呢?』因為萬有都是本於他,倚靠他,歸於他。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遠。阿們!」(羅馬書 11 章 33–36 節)
你何時在一篇學術神學論文裡讀到類似的字句呢?
羅馬書在前十一章裡,教導我們上帝是誰,以及祂所做的一切。保羅在每一章裡都增添一些內容,當你讀到 11 章時,在 11 章末尾,使徒表達了他所認識的上帝,和祂的諸般偉大,……若你如同他那樣的認識上帝,如此恩慈,仁愛,公正,良善,權能,你也無法避免,要以自己的身體,靈魂,整體的來敬拜祂,以尊崇,敬畏的表達來敬拜上帝,因為你真的確認並理解祂到底是誰。 — 帕勃羅·托雷斯牧師
我們已經界定神學的三個主要目標,也應該評估它們之間的相互依賴。這種相互依賴是我們不能忽略其中任何一個目標的重要原因。實際上,它們是如此交互相關,以至於我們不可能在某個領域牢固,卻在另外兩個不牢固。

第三千禧年神學教育資源中心簡介
理查L.柏瑞特博士,是IIIM神學教育資源中心的創始人和主席。他是位於美國佛州奧蘭多改革宗神學院的舊約系主任,且任教於密西西州傑克遜和北卡州夏洛特校園。他是美洲長老會(PCA)按立的牧師,他教導和訓練教會領袖的足跡遍及全球。柏瑞特博士在Roanoke學院獲文學學士,就讀於威斯敏斯特神學院,並在維州協和神學院獲道學碩士。他在哈佛大學獲得其舊約研究的神學博士。柏瑞特博士任《英文新國際版改教精神研讀本聖經》(NIV Spirit of the Reformation Study Bible)的總編,《新生命聖經英譯本》(NLT)的翻譯之一。
他所撰寫的書籍包括:《清醒的禱告》、《將人的心意奪回》、《尊貴的設計》、《他賜給我們故事》、《歷代志上下》注釋書、《哥林多前後書》注釋書。
我帶來一些好消息。在拉丁美洲、非洲、前蘇聯、與亞洲地區,教會正在蓬勃的發展。在2050之前,全世界將會有一半的基督徒,他們會分布在拉丁美洲跟非洲,在中國也已經有八千萬至一億位基督徒,數十年後,蘇聯也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基督教國家之一。在傳統穆斯林國家,基督教信仰也正在快速的成長。雖然這些數目字激勵我們,但這也代表我們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因為這些區域的領袖,很少機會學習聖經,接觸健全的神學,在上帝的教會中,我們需要受優良裝備的牧者。
安干達地區牧師:我們缺乏裝備,不知道作什麼,沒有清楚的方向,沒有健全的裝備,缺乏健全的根基作教導。
前蘇聯地區協調員:我們需要這樣的裝備,我們國家非常需要基督教教材,我們國家非常需要基督教教材,當然我們會倚靠聖靈明白聖經,但同時也需要從外來的資料,對我們講解,他們已經明白的真理。
拉夫文特,美國世界宣教中心創辦人,估計在北美之外至少有兩千萬位牧者無法接受適當的裝備,雖然世界上多數的牧者都真誠地要事奉基督跟教會,但因缺乏對聖經健全的了解,正確的認識基督教神學,這會使他們落入各樣嚴重的問題。
陳彪牧師:基本上在中國,需求非常大,但缺乏教育水平,人們無法分辨什麼是,符合聖經的教導,什麼不是聖經的教導。
阿拉伯地區牧師:我甚至看過帶領,福音派教會的領袖,去異端聚會,如摩門教跟耶和華見證人,基本上因為,缺乏穩固的神學根基。
基督徒用很多方式,試圖處理這議題,好的策略必須延續,問題是無法滿足,這龐大的需求。許多年來,全世界的關鍵領袖,來到北美跟歐洲神學院,但很少人回到,自己的家園中事奉。
宣教士飛到,世界各地培訓牧者,但因為還有其他職責,他們常常缺乏工具跟時間,來完成這使命,建立神學院跟聖經學院,來滿足世界各地的培訓,年度預算是150億美元,我們必須尋找更有效的方式,在教會快速發展地區,有效的裝備牧者,在十六世紀,抗羅宗的改革者,為基督大發熱心的一群。使用當時最先進的科技:活字印刷術,把健全的教導傳遍歐洲,延續宗教改革的精神,我們也應當使用,今日最先進的科技,藉著多媒體、衛星、網路,我們現在可以裝備,全世界的牧者,觸及世界每一個地方,教會牧者能夠接觸媒體,跟全球溝通,藉著宗教改革的風範,我們今日的優勢,我與朋友們一同創立了,第三千禧年資源中心。第三千禧年的目的是:建立健全多媒體神學課程,用英文、西文、中文、俄語與及阿拉伯文,在接下來的十五年,我們的課程的特色是:
- 第一、我們擁有神學院的水準,能滿足教會的需求,精良的裝備,可靠的領袖。
- 第二、我們的課程是由當地傳道人,翻譯、錄製、監製、發佈,使用當地的語言。
- 第三、我們的課程是影像導向,每一堂課都經過精心設計,地圖、圖表、圖片。
在我們的認知中,唯獨第三千禧年教育中心,製作這類的培訓課程,非常棒的教學,每個人都能明白,我們可以全力散佈,用網路發佈到所有的地方,也有容易複製到電腦的光碟,把課程待到任何地方,使收到教材的人,也能夠更進一步的發佈給別人。五年來我們製作初期的課程,在一些國家中做測試,我們建立多國語言網站,高水準的培訓影片製作。再次,來自許多宗派的牧師,從東歐、亞洲、非洲、拉丁美洲,表達他們的感謝與熱誠,並詢問是否有更多的教材。我們把課程寄給非洲尚比亞的聖經學院,我們收到很多來信,很多信表達學生會反覆看整個系列的課程,八個小時的影片,六次八次十次反覆看,因為他們飢渴想要學習,並且感恩。這幾年來的初期事工,證明藉著上帝的幫助,第三千禧年教育中心,能夠建立優良的神學課程,裝備全世界的教會領袖,這目標非常高,但藉著你的代禱,奉獻與支持,我們可以把健全符合聖經,的教導傳遞到全世界,用嚴謹的神學,服事下一個世代。
耶穌在離開門徒升天之前,他吩咐門徒,要使萬民作他的門徒,為他們施洗並教導他們。第三千禧年教育中心,我們正在盡本份,實現這大使命,你願意好好禱告思考,是否願意加入我們,在全球訓練基督的門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