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與基督聯合 - 04 - 亞當與基督
今天福音派所使用的一些表達方式並不是早期基督徒會使用的語言。初代信徒認為自己是 “道”的追隨者,是“在基督裡”的人。在本課中,傅格森博士重申了信徒應當如何以這種古老的思維方式來看待自己的基督徒生命,雖然這種想法在今天常常被忽略,但與基督聯合的教義在信徒的信心和生活中居於首要地位。這是傅格森博士在《與基督聯合》系列中第四篇信息。
MP4影片下載
MP3音檔下載
學習指南PDF下載
逐字稿
在之前的課程中,我們已經開始探討與基督聯合這個偉大的主題。我們有點像約書亞時代的人,圍著耶利哥城繞行直到幡然醒悟。但這是聖經中教導我們的重要真理,因此我們一直在看一些經文,它們從不同的角度教導與基督聯合這個中心思想。在這第四次的學習中,我們將思考亞當和基督,就是與亞當聯合以及與基督聯合。思考這個主題,重要的經文基礎是羅馬書五章12-21節。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都是一段極其複雜的經文,因此我想讀一讀,我們一起感受一下經文的複雜性和深度。然後我想試著從最基本的地方展開,這樣我們就能感受到成為基督徒的意義是多麼奇妙的異象。
保羅這樣說:“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沒有律法之先,罪已經在世上,但沒有律法,罪也不算罪。然而,從亞當到摩西,死就作了王,連那些不與亞當犯一樣罪過的也在他的權下。亞當乃是那以後要來之人的預像。只是過犯不如恩賜。若因一人的過犯,眾人都死了,何況神的恩典,與那因耶穌基督一人恩典中的賞賜,豈不更加倍地臨到眾人嗎?因一人犯罪就定罪,也不如恩賜。原來審判是由一人而定罪,恩賜乃是由許多過犯而稱義。若因一人的過犯,死就因這一人作了王,何況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賜之義的,豈不更要因耶穌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嗎?如此說來,因一次的過犯,眾人都被定罪,照樣因一次的義行,眾人也就被稱義得生命了。因一人的悖逆,眾人成為罪人,照樣,因一人的順從,眾人也成為義了。律法本是外添的,叫過犯顯多,只是罪在哪裡顯多,恩典就更顯多了。就如罪作王叫人死,照樣,恩典也借著義作王,叫人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永生。”
我們上次說過,成為一名基督徒是一件大事,這是比大多數人初信之時預料的,甚至比任何人所預期的更大的事。在那一刻,我們因著聖靈借著信心與基督聯合了。實際上,我們不僅信了主耶穌,我們還信入了主耶穌,與祂相交、與祂聯合、與祂交通。保羅好幾次教導我們,這開啟了一個賜福的世界,一切屬靈的賜福在主耶穌基督裡都是我們的。這個基本的教導支撐著羅馬書中大多數人最熟悉的幾章,就是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章。但剛剛讀的這幾節經文,五章第12至21節,讓許多基督徒感到困惑,也讓許多基督教學者仍感困惑。它們到底在講什麼?它們太複雜了。為什麼保羅在這個時候介紹亞當?他這樣思考福音,其中的邏輯是什麼呢?
我個人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這樣的:在許多方面,這是他在前八章所說一切的中心點。至此他所說的一切都將我們引向這個基礎,從這一點開始他所說的都引導我們從這個基礎向上看。還記得他在羅馬書中的闡述嗎?他說神已經清楚地啟示了祂自己,而我們拒絕了祂的榮耀。我們崇拜受造物而非造物的主,其後果就是我們的罪。他在第二章中指出,沒有人能在神面前為自己辯解,即使是虔誠的教徒,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每個人的嘴都被塞住,全世界在神面前都是有罪的,唯獨因著基督作成的在基督裡的救贖,人才有可能得救。他們將因著信主耶穌而得救,然後他為其辯護說,這一直都是救贖之道。亞伯拉罕不是靠自己的義得救的,大衛也不是靠他的義得救的,只有通過神在耶穌基督裡的恩典,我們才能稱義。
然後在五章1到11節,他談到了在耶穌基督裡我們所擁有的特權,我們因盼望神的榮耀而喜樂,甚至在苦難中也喜樂,我們因神本身而喜樂。現在,他好像退了一步對我們說:“你們能明白這些嗎?我們罪惡的處境和我們稱義的地位,其實是源於兩個人的生命:亞當和主耶穌基督。”在哥林多前書十五章,他使用了類似的表達,但他稱亞當為“首先的人”,而稱主耶穌為“第二位”和“末後的亞當”。這裡你可以感受到,他要求我們從整個歷史中抽身出來,看清整個歷史,把我們的生命置於這兩個人的意義中來看待。就好像神對整個歷史的計劃,一方面與亞當有關,另一方面與耶穌基督有關。
他實際上是在說,如果你不理解這兩個人的重要性,你就既無法理解歷史的意義,也無法理解你自己作為基督徒你生命的意義。他好像在說:“基督徒,你難道沒有意識到你已經被帶入了一件遠比你想的要大得多的事件中?遠遠不止是你來信靠主耶穌基督,你已經被捲入了最宏大的敘事之中。”
當然,保羅是在將近兩千年前寫下這些話的。有趣的是,在我們這個時代,在各個領域,你都能聽到這一點。在學術界,在神學界都是,在一般的政治言論中也可以聽到。人們都想知道什麼?他們總是在談論敘事,不是嗎?就是講述一個事件,但他們往往不能正確地敘事,因為通常他們沒有足夠大的事。同時我們生活在一個完全失去個人身份的時代,因此我們在學校和其他場合都鼓勵孩子們認清自己的身份,因為他們都在製造自己的身份。
為什麼需要製造自己呢?答案是: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是誰。如果你知道自己是誰,就不需要製造自己了。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誰,如果你沒有一個比你自己的決定更大的敘事,如果你沒有一個跨越整個歷史的敘事,那麼過一種不穩定的生活就是無可避免的。我們這個世代,西方世界的年輕人都處於迷茫當中。各國政府都花費了大量的金錢,幾乎是難以計數的金錢,試圖幫助年輕人定義他們自己。而這一切的背景是因為我們拒絕了聖經對我們的定義。
這就是為什麼成為基督徒如此的特別,這也是為什麼很重要的是我們基督徒不能把自己看作孤立的個體,而要從全域來看待自己。因此羅馬書五章12到21節如此深厚和複雜,就毫不令人感到驚訝了,因為保羅教導我們的現實問題是我們不習慣思考的。
這個基本現實是:整個人類歷史取決於兩個人的所作所為。第一個人亞當和第二個人
,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是首位亞當和末後的亞當。你會發現,這是貫穿這段經文的基本原則。如果將整個人類歷史比作一幅掛毯,我想我可以把手指伸進這幅掛毯,你一定不會對昂貴的掛毯這樣做,我會拉動其中的三根線,然後整個掛毯就會在我們面前散開。這個故事關於兩個人、兩個行動、以及兩個結果。就這麼簡單:兩個人、兩個行動、兩個結果。他向我們介紹了這兩個人,有首先的亞當,也有末後的亞當。
那麼,保羅在此所說的關於亞當的核心要點是:他不僅僅是一個個體,他不僅僅是一個孤立的個體,他是第一個人,也是全人類的首領。我們可以這樣說,他是全人類的父,因為他是全人類的父,所以他就是全人類的代表。因此他的所作所為會對所有屬於他的家人產生後果和影響。實際上我們已經很習慣這個概念了。有時人們會說,但這樣很不公平。然而我從未見過誰從父親那裡繼承了一百萬卻說:“繼承遺產這件事蠻不公平的,這種制度不應該存在,我們應該重新分配財富。”但我們都直覺地、本能地認識到這就是我們被造的方式。我們的生命和我們父輩的生命息息相關。
保羅只是將這一點最大程度地擺在我們面前。他說:“我們首位祖先的所作所為對我們產生了影響,因為他是我們的祖先,他是我們的代表,我們屬他,因此,亞當的所作所為會影響到我們,就是必然的事了。”但好消息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也是如此。主耶穌基督來到世上,不僅僅是作為另一個孤立的個體,而是要成為首領,或者說一個全新的族群之父。你有沒有思想過聖誕節時常聽到的關於主耶穌的美妙預言?祂是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這不會混淆了三一神的位格嗎?不,這才是真正看見了耶穌的身份。祂將成為新的族群之父,那些重生進入祂國度的人。
因為上帝這樣創造人類,使一個人可以代表所有的人,所以讓我們從罪的狀態中恢復就成為了可能。神有可能通過差派第二個人,即末後的亞當,來消除第一個人的作為。祂可以代表祂的子民,這樣祂所完成的一切就不僅是祂的,而且因為祂不需要為自己這樣做,因此就成為了他們的。所以保羅教導我們,把整個人類的歷史看作是兩種聯合的故事。我們所有人都屬其中某一種聯合,我們的本性都屬亞當,但那些被神的靈重生的人則重生進入了新的家,這個新家的父和頭就是主耶穌基督。
所以首先介紹這兩個人,然後他繼續向我們強調,這兩個人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行為,兩種截然不同的行為。因此首先他指出了相似點,亞當和基督在某種意義上是相似的,他們都是整個種族之父。但是他也說,從某種很重要的意義來說,他們之間完全不同,他們的行為非常不同。他想讓我們知道,耶穌基督的工作是很榮耀的,尤其是在亞當的作為這個背景下來看。
男士們,記得逛珠寶店想要買戒指的場景嗎?記不記得?商家拿出戒指來,有沒有注意到他很快地把一塊黑布放到桌上。為什麼?因為把珠寶放在黑布上看,不管這個珠寶貴不貴,在黑布的襯托下都會顯得更昂貴,讓你眼前一亮。在黑布的背景下,寶石的光澤更加耀眼。保羅所做的事也差不多。他不是在耍花招,而是在幫助我們看到,當我們意識到,始祖亞當給所有人帶來的災難的時候,基督工作的光芒有多耀眼。
所以他說,亞當做了什麼?他羅列了與罪相關的詞匯:他談到了亞當的罪,他談到亞當違背了誡命,談到了他的僭越,也談到了他的悖逆。他說:“你們需要明白的是,當他犯罪墮落了,因為他是我們的父和代表,我們所有人都在他裡面犯罪墮落了。”這就是人類處境的悲劇,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生在這個罪惡墮落的世界,成為罪惡墮落的人,因為我們第一個父的所作所為,不僅給他自己,也給整個人類帶來了後果。他毀了他的家族。
我讀了不少十九世紀的歷史,好像每位崛起的第二代都有一個差點毀了整個家族的父親,因此兒子要在這種毀滅下成長,不僅自己要成功,還要挽救父親所造成的失敗和毀壞。保羅說,這就是這裡所發生的事。亞當犯了罪,不服從命令,背了約。相比之下,他稱之為“基督的一個人的順從”。然而,亞當悖逆了幾秒鐘之後,幾秒鐘之後,他的一生都在延續悖逆。而主耶穌的順服,則恰恰相反,是長達三十三年的順服。保羅在腓立比書二章說,祂如何順服以至於死,甚至死在十字架上。祂的一生都在走向十架,祂完美的一生完全順服了天父,祂開始挽回我們始祖亞當的悖逆,當然,祂也通過死在十架上為我們贖罪。
簡而言之,亞當沒做成的事,耶穌做成了。簡單地說,亞當被定罪之處,耶穌替我們被定罪,替我們承受了罪債,並為亞當的失敗償付代價。因此我們因亞當失去的一切,基督都為我們重新得到了。亞當背離神所做的一切,耶穌都以完美的順服和忠信的生活予以扭轉。
埃爾加的清唱劇《傑若提斯之夢》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他引用了約翰·紐曼的一首讚美詩。約翰·紐曼有些詩句你不會想唱,但有些詩句蠻好的。《讚美歸給至高君王》是這首讚美詩的名字。祂的言語最奇妙,祂的道路最可靠,哦,我們慈愛的神的智慧!當一切都成了罪和羞恥,末後的亞當來了,來戰鬥,來拯救。最有智慧的愛啊!曾在亞當那裡失敗,卻重新與敵人抗爭,努力奮鬥,贏得勝利。
兩個人,兩種截然不同的行為,兩種榮耀的但不同的結果。罪從亞當來了,在這罪中,眾人都犯了罪。通過亞當,罪掌權了,因為亞當,眾人都死了。但在耶穌基督裡,通過耶穌基督,恩典來了,通過耶穌基督,人順服了神。通過耶穌基督,挽回祭得以實現,透過耶穌基督,生命和恩典降臨到屬祂的人身上。因此保羅說,奇妙的現實是:屬耶穌基督之人的生命中,出現了新的王權,公義的統治,生命的統治,以及真正恩典的統治。
我認為讚美詩作者特司諦完美地表達了保羅的意思:“哦,耶穌!滿有赦罪的恩典,恩典大過我的罪。”這就是當你和新的族類的新領袖聯合時,你會發現的事,這恩典可以遮蓋你一切的罪,沒有例外。這就是為什麼與基督聯合如此美妙。
4. 明白聖經(史普羅)
《明白聖經》使我們知道勤奮地研讀上帝的話語是每一位信徒的特權和義務。這提醒我們說我們有特權,同時也有責任要正確地解讀聖經。史普羅博士告訴我們,聖經的解讀就像其他科學一樣,是有規則存在的。他提到一些指導原則來幫助我們正確地明白、解讀並且應用聖經,並使用聖經中那些經過時間驗證的原則來說明該如何發掘出聖經內容的真正含義。本系列內容對於剛開始讀聖經的人、或是經驗豐富的人而言都是很好的研究工具。
以下是本台的VOD點播中文內嵌字幕版本,全球都可收看(含中國地區喔);適合用LINE、WhatsApp、WECHAT分享!使用手機時也支援Google Chromecast與Apple AirPlay電視投放功能喔!
4. 明白聖經(史普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