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人心意奪回:人對上帝的依賴(柏瑞特)

第二課 萬物的起源

人對上帝的依賴


詩篇的作者教導我們記住我們是誰:

人和其他受造物一樣需要依靠上帝。因為人的受造來自上帝,人的存留也在乎上帝。人是上帝創造的冠冕,但他仍然是受造物,最終要歸於塵土(創三19)。「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祂」(徒十七28)。離開上帝,我們一無所有。人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來自上帝的賜予;與其他被造物一樣,如果上帝把祂的手從我們身上拿開,我們無法繼續生存。我們的存在完全基於上帝的旨意。人對上帝的絕對依賴有許多含義,其中有兩個方面表明我們非常需要上帝,這對於進一步研究護教學,顯得尤其重要。

一、人的依賴性的知識

人是否有能力認識自己、世界和上帝?基於「造物主與受造物的區別」,影響基督徒對這問題的看法。在以下幾課中,我們將詳細探討人的知識,特別是受罪影響的知識。但是,讓我們先注意一般性的知識,這是很重要的。

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人完全依賴上帝,這也包括人的知識。上帝對祂自身和受造物的認識,是完全獨立的;而人的知識則是依賴性的。詩篇的作者這樣說:

離開上帝在世界和聖經中啟示之光,人永遠也不會認識光。上帝無所不知,如果人想要知道什麼,就必須依賴祂的知識。人所具有的一切真知識,都是有意無意地從上帝那裡取得的。正如我們將看到的,從人類的始祖起,一直到現今,知識的取得都是如此。主耶穌親自宣稱:

保羅也證實這一點:

不僅包括所謂的「宗教真理」,一切配得稱為真理的,首先是蘊藏在上帝裡面。如果不把上帝關於祂自身的啟示視為真理的源泉,就不會真正地認識真理,因為教導人知識的是上帝(參詩九四10)。我們稍後將看到,人在知識領域中依賴上帝,這並不等於說人沒有思考和推理的能力,也不等於說人的思想就像電腦一樣,按上帝編排好程序進行。事實上,人確實會思考,但真正的知識仍然有賴於上帝,並且源於上帝,這知識是由上帝向人啟示出來的。


二、人的依賴性的道德

人在一般知識上,必須依賴上帝;同樣,在道德領域中,也必須依賴上帝。今日,傳統的價值和目標招致人們的質疑,我們更需要重新求問:「到底應當如何區分對與錯,好與壞?」對於這一問題或類似的問題,要成功地找到答案,唯一的方法就是重新確認造物主與受造物之間的區別。作為創造者,上帝從一開始就是賜律者,祂雖在律法之上,卻期待受造物遵從祂所賜下的律法。當上帝說「這是好的」時,祂是在宣告祂自己就是善惡的審判者;


直到今日,判斷善惡的權柄仍然保留在上帝的手中。祂曾經對亞當和夏娃說:「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創二17)祂也曾經向摩西宣布:「我是耶和華你的上帝,……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上帝。」(出廿2-3) 關於耶穌,上帝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祂!」(太十七5)世上任何法庭都無法攔阻上帝的審判;祂是至高無上的審判官,祂所宣告的道德誠命對所有人都有約束力。如果我們想知道善惡,就必須記住人是被造物,在道德判斷上,人必須依賴上帝。

用合乎聖經的方法來研究護教學,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上帝是創造者,我們這受造的人,如果想得到真正的知識,做出正確的選擇,就必須完全依賴上帝的啟示。p.32-34

點我購買《將人的心意奪回──基督教護教學簡明手冊(理查德.柏瑞特) 》

學習護教學,可以增加傳福音的火熱。如果聽福音的人所提出的問題得到正確的解答,他們的疑惑常常得以消除。建立在聖經基礎的護教學,可以增強信徒的信心,還能使信徒抵擋諸多導致不信的引誘。在護教學中,我們研究的對象是非信徒及其思想方式。因此,瞭解他們的觀點的特性是很重要的。合乎聖經的護教方法的核心,就是用合乎聖經的答案,回覆非基督徒的反對意見。基督徒的態度比說話所帶來的效果更大。有許多的事例說明,非基督徒沒有被護教者的辯論折服,卻被護教者的態度折服了。

RIchard-Pratt 理查德 • 柏瑞特博士

RICHARD L. PRATT, JR.)第三千禧年事工(Third Millennium Ministries)創辦人和主席。美國佛州奧蘭多改革宗神學院舊約系主任;美洲長老會(PCA)的牧師。

理查德‧柏瑞特博士(DR. RICHARD L. PRATT, JR.)第三千禧年事工(Third Millennium Ministries)創辦人和主席。美國佛州奧蘭多改革宗神學院舊約系主任;美洲長老會(PCA)的牧師。 Roanoke學院文學學士,後讀於韋敏斯德神學院,並在維洲協和神學院獲道學碩士。哈佛大學舊約研究神學博士。 《英文新國際版改教精神研讀本聖經》(NIV Spirit of the Reformation Study Bible)的總編輯,《新生命聖經英譯本NLT》的翻譯之一。第三千禧年神學教育資源中心簡介

第三千禧年神學教育資源中心簡介

理查L.柏瑞特博士,是IIIM神學教育資源中心的創始人和主席。他是位於美國佛州奧蘭多改革宗神學院的舊約系主任,且任教於密西西州傑克遜和北卡州夏洛特校園。他是美洲長老會(PCA)按立的牧師,他教導和訓練教會領袖的足跡遍及全球。柏瑞特博士在Roanoke學院獲文學學士,就讀於威斯敏斯特神學院,並在維州協和神學院獲道學碩士。他在哈佛大學獲得其舊約研究的神學博士。柏瑞特博士任《英文新國際版改教精神研讀本聖經》(NIV Spirit of the Reformation Study Bible)的總編,《新生命聖經英譯本》(NLT)的翻譯之一。

他所撰寫的書籍包括:《清醒的禱告》、《將人的心意奪回》《尊貴的設計》、《他賜給我們故事》、《歷代志上下》注釋書、《哥林多前後書》注釋書。

我帶來一些好消息。在拉丁美洲、非洲、前蘇聯、與亞洲地區,教會正在蓬勃的發展。在2050之前,全世界將會有一半的基督徒,他們會分布在拉丁美洲跟非洲,在中國也已經有八千萬至一億位基督徒,數十年後,蘇聯也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基督教國家之一。在傳統穆斯林國家,基督教信仰也正在快速的成長。雖然這些數目字激勵我們,但這也代表我們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因為這些區域的領袖,很少機會學習聖經,接觸健全的神學,在上帝的教會中,我們需要受優良裝備的牧者。

安干達地區牧師:我們缺乏裝備,不知道作什麼,沒有清楚的方向,沒有健全的裝備,缺乏健全的根基作教導。

前蘇聯地區協調員:我們需要這樣的裝備,我們國家非常需要基督教教材,我們國家非常需要基督教教材,當然我們會倚靠聖靈明白聖經,但同時也需要從外來的資料,對我們講解,他們已經明白的真理。

拉夫文特,美國世界宣教中心創辦人,估計在北美之外至少有兩千萬位牧者無法接受適當的裝備,雖然世界上多數的牧者都真誠地要事奉基督跟教會,但因缺乏對聖經健全的了解,正確的認識基督教神學,這會使他們落入各樣嚴重的問題。

陳彪牧師:基本上在中國,需求非常大,但缺乏教育水平,人們無法分辨什麼是,符合聖經的教導,什麼不是聖經的教導。

阿拉伯地區牧師:我甚至看過帶領,福音派教會的領袖,去異端聚會,如摩門教跟耶和華見證人,基本上因為,缺乏穩固的神學根基。

基督徒用很多方式,試圖處理這議題,好的策略必須延續,問題是無法滿足,這龐大的需求。許多年來,全世界的關鍵領袖,來到北美跟歐洲神學院,但很少人回到,自己的家園中事奉。

宣教士飛到,世界各地培訓牧者,但因為還有其他職責,他們常常缺乏工具跟時間,來完成這使命,建立神學院跟聖經學院,來滿足世界各地的培訓,年度預算是150億美元,我們必須尋找更有效的方式,在教會快速發展地區,有效的裝備牧者,在十六世紀,抗羅宗的改革者,為基督大發熱心的一群。使用當時最先進的科技:活字印刷術,把健全的教導傳遍歐洲,延續宗教改革的精神,我們也應當使用,今日最先進的科技,藉著多媒體、衛星、網路,我們現在可以裝備,全世界的牧者,觸及世界每一個地方,教會牧者能夠接觸媒體,跟全球溝通,藉著宗教改革的風範,我們今日的優勢,我與朋友們一同創立了,第三千禧年資源中心。第三千禧年的目的是:建立健全多媒體神學課程,用英文、西文、中文、俄語與及阿拉伯文,在接下來的十五年,我們的課程的特色是:

  • 第一、我們擁有神學院的水準,能滿足教會的需求,精良的裝備,可靠的領袖。
  • 第二、我們的課程是由當地傳道人,翻譯、錄製、監製、發佈,使用當地的語言。
  • 第三、我們的課程是影像導向,每一堂課都經過精心設計,地圖、圖表、圖片。

在我們的認知中,唯獨第三千禧年教育中心,製作這類的培訓課程,非常棒的教學,每個人都能明白,我們可以全力散佈,用網路發佈到所有的地方,也有容易複製到電腦的光碟,把課程待到任何地方,使收到教材的人,也能夠更進一步的發佈給別人。五年來我們製作初期的課程,在一些國家中做測試,我們建立多國語言網站,高水準的培訓影片製作。再次,來自許多宗派的牧師,從東歐、亞洲、非洲、拉丁美洲,表達他們的感謝與熱誠,並詢問是否有更多的教材。我們把課程寄給非洲尚比亞的聖經學院,我們收到很多來信,很多信表達學生會反覆看整個系列的課程,八個小時的影片,六次八次十次反覆看,因為他們飢渴想要學習,並且感恩。這幾年來的初期事工,證明藉著上帝的幫助,第三千禧年教育中心,能夠建立優良的神學課程,裝備全世界的教會領袖,這目標非常高,但藉著你的代禱,奉獻與支持,我們可以把健全符合聖經,的教導傳遞到全世界,用嚴謹的神學,服事下一個世代。

耶穌在離開門徒升天之前,他吩咐門徒,要使萬民作他的門徒,為他們施洗並教導他們。第三千禧年教育中心,我們正在盡本份,實現這大使命,你願意好好禱告思考,是否願意加入我們,在全球訓練基督的門徒。

收看更多第三千禧年神學教育系列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