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更正教起義(12集) - 1 - 宗教改革:更正教起義(一)基督的代理人

698 views

展開中文逐字稿

宗教改革是西方文明中
最獨特的一段時期
今日西方世界中
我們所熟知的許多事
都因為宗教改革
才得以生根發展
當我們試著了解為什麼這段時期
影響力十足
總會回到根本的觀念
人們不禁會問
什麼是真的?
我們又如何知道它是真的?
幾個世紀以來
他們一直被灌輸這項觀念:
羅馬天主教會有絕對的真理
是唯一的真教會
大家都被教導而相信
每當教宗發言
都是以基督代理人的身份發言
同時也有些人受到教導說
聖經是基督教傳統的一部份
有些修士也有學者身份
他們發現有時候聖經的教導
和教宗的教導並不一致
我們發現一開始的先驅
有威克里夫、胡司、薩沃那柔拉
他們都呼籲改革
胡司對教會發表不滿時
所提出的原則之一是
除非教宗真正跟隨彼得的腳蹤行
否則他就不能代表全教會
他要是沒有效法彼得的教訓和生命
「加略人猶大的代理人」
比「基督的代理人」還更合適他
他說,這職份並不屬於司祭
只屬於凡跟隨聖經教訓的人
他說,我們無須順服教會
除非教會先遵聖經的權柄而行
猜猜後來怎麼了
燒死在火刑台上
奇妙的是,胡司說:
「你可以燒死這隻鵝」
胡司的名字在捷克語
意思是鵝
「你可以燒死我──胡司
不過是隻鵝
但在我一百年之後
會有隻天鵝到來
是你無法摧毀、無法阻止的」
從現在回溯一看
這人物當然就是指路德
路德出生於日爾曼的偏遠小鎮
艾斯萊本
他在一個相當成功的日耳曼磺業家庭裡
展開他的人生
他原本應該成為律師
好為家族事業作法律辯護
可是他拉丁文學校受訓時
表現出擁有十足潛力的聰慧腦袋
足以成為學者
他遭遇了一次
徹底改變他一生的經歷
他走在路上
一陣大雷雨忽然來到
今天我們往往將大雷雨看作
小雨滴在高空互相碰撞
所造成的結果
但十六世紀的人們
將大雷雨看為上帝的作為
將閃電看為上帝的審判
路德全身拜倒
臉貼於地,大聲呼叫
「聖安妮救我
我願意作修士」
聖安妮是礦工的守護聖人
路德從小習得的虔誠
在這裡派上了用場
因此從那一刻起
路德因著恐懼
承諾要成為修士
大雷雨過了
他現在也起了不可違背的誓願
他回家把這事告訴父親
父親本來還期待他能成為律師
他卻要成為修士
他父親大發雷霆
認為這等於背叛了他對兒子的計劃
而且他兒子甚至不加入
有名望的修會
他加入的是奧古斯丁修會
是名次最後的修會
但就這樣,年青的路德加入了修道院
相信他必須用自己的方式
順服他的誓言,討上帝喜悅
路德自己承認
他本來可以成為一位律師
成為才智的法律人
他也有音樂天份
後來成了美妙的聖詩作曲家
他本來也可以成為音樂家
而且無疑是可以與巴哈等人
相提並論的偉大音樂家
他本來也可以成為大政治家
因為他有領導長才
因此他也可以成為軍事家
他卻說:我已經蒙召傳道
他感覺到受束縛
他覺得自己身上有鎖鍊
因為他感受到保羅
在哥林多前書第九章所說的
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傳福音的責任已經託付我了
正因如此,他在鎖鍊中
找到了自由
他不僅成為修士
更在1507年被祝聖為司祭
這表示他不僅對修道院負責
也要對教區負責
所以路德不僅是修士
也成了牧者
他得為教區的靈魂負責
他來到威登堡大學
由腓特烈三世於1501年新建而成
路德餘生將在威登堡大學裡
作講師,教導神學
差至羅馬辦公
有兩件事叫他大為震驚
一是先前中世紀虔誠敬奉的聖物
只要碰一下聖物
就能得到減去幾天在煉獄中的刑期
好改善他的屬靈前景
另一件事是
他親眼看見教廷的腐敗
事情很簡單
教會擁有功德的寶庫,能販售赦免
赦免賣得了好價錢
甚至流傳著這麼個對子:
錢幣噹啷落錢箱
煉獄苦魂入天堂
英文和德文都同樣壓韻
意思是說
這裡有一份永生的大禮
只需要小小的代價
而且好處多著呢
買贖罪卷,既幫助教會
也幫助自己的靈魂
還能幫助在煉獄中的已故者
路德勤讀聖經
發現聖經並未教導贖罪卷
於是反對這件事
在書桌旁寫下了批評他的論點
於是就有了95條論綱
用一長串的論點
表示他不同意贖罪卷的觀念
傳說中,路德將95條罪綱釘在
威登堡的教會門上
就這樣開啟了宗教改革
不論他是將論綱釘在門上
還是釘在教會的佈告欄上
甚或他從未公開張貼論綱
重點在於他確實寫下了這些論綱
諷刺的是,這些深奧、沉悶的論文
很快就藉著翻譯
成了廣為流傳的召集令
正合乎對羅馬的抗議
──抗議日爾曼的錢都向南流到義大利
路德被拱上了全日爾曼的舞台
進而躍上了歐洲的舞台
成為改教運動的精神領袖
最一開始,福音在路德這人的生命中
滿溢出來
尤其是在馬丁路德身上
後來也發生在其他人身上
彷彿路德身上著了火一般
從他對加拉太書的研究
和他針對羅馬書的著作
都能看出他像著了火似的
別人都來看他被焚燒
人們也稱為聖火
因此宗教改革是一場復興
是從馬丁路德內心開始
再傳到各處的復興
隔年,1518年,事件接踵而至
他在海德堡,在奧古斯丁修士前面
為他的神學作辯護
論述他的十架神學
和基督論神學
當時他發表基礎聲明
說神學必須符合神在十字架上的自我啟示
神的意念非同人的意念
祂並非把義賜給我們當作獎賞
而是把我們不配得到的恩典賜給我們
受代表教宗的樞機主教迦耶坦審訊
路德拒絕撤回他的神學立場
有趣的是,這時路德的贊助人
腓特烈三世
拒絕在威登堡將路德交給羅馬當權者
我現在站在威登堡的城堡外
這裡是腓特烈三世的宅邸
他是撒克遜的選侯
也是路德早期改教生涯的保護者
我的左手邊可以看見教堂的外觀
教堂裡有墨蘭頓的墳墓
他是路德的左右手
以及路德的墳墓
諷刺的是
這建築離路德任教的大學不過500米
他卻從來不曾與腓特烈三世見過面
腓特烈十分謹慎不讓自己
與路德的積極改革活動走得太近
這樣萬一情況對宗教改革不利
他才能保有藉口,好隨時抽身
路德在花了將近一年時間
來發展他的改教思想
好將他的宗教改革實行於威登堡
就是他和對手愛克在萊比錫的激辯
就是在這次辯論中
路德思想最激進的特性表露無遺
他直接挑戰教宗的權柄
顯然這場戰爭已經開始了
爭端在於:人是唯獨因信稱義
還是因好行為稱義?
是由教會的傳統教導我們當相信什麼
還是「唯獨聖經」?
更正教的偉大系統:
Sola scriptura 唯獨聖經
sola fide 唯獨憑靠信心
sola gracia 唯獨恩典
Solus Christus 唯獨基督是我們的救主
以及唯獨榮耀上帝
因為我們眾人都能榮耀上帝
我們都是祭司
信徒皆祭司
這些更正運動的根本觀念
就是從這裡開始
大膽公開進行辯論的
終究有路德搭好了舞台
讓更正教和天主教持續辯論
直到今日
奇妙的是,就在這處地方
經過一百年以後
出現了一位出眾的音樂家和管風琴家
J. S 巴哈
試圖藉由樂器實現soli deo glory
──唯獨榮耀上帝
據說路德曾說:
魔鬼為何非掌控最好的音樂不可?
因為牠明白音樂是
傳達福音最有效的語言之一
或許領悟這教導最深的人
就屬J. S. 巴哈了
試圖特別用管風琴與合唱詩班
結合路德神學和音樂恩賜
在這裡造就了傳遍世界的音樂
他寫下了三項重要著作
彰顯了宗教改革的含義
其中一項是《教會被擄於巴比倫》
裡頭主要批評
中世紀的聖禮神學和實踐
他將7項聖禮減少至2-3項
彌撒、洗禮和懺悔
清楚明白地重建這些聖禮的意義
突顯個人信心的重要
不容司祭像過去中世紀那般
一手掌握聖禮的權柄
他也寫了《基督徒的自由》
裡頭隱含了他對因信稱義的新見解
在道德方面的含義
他也寫了
《致德意志基督教貴族公開書》
致力於將宗教改革的責任
歸於政治勢力的手裡
也就是日爾曼的貴族和親王
路德論證說
教會的權力是屬靈的
關乎聖道和聖禮
其他的一切權力都屬於公民長官
公民長官必須從教會收回
那些教會所偷走的權力
這信息當然十分吸引人
能使親王成為改革者
能讓他掌控更多勢力和財富
這是1520年當時所能想像得到
相對容易的一筆交易
自1520年夏天開始
當路德正在回威登堡的路上
教宗發出詔書,威脅將路德逐出教會
他在1520年末終於抵達
路德和他的助手墨蘭頓把這封詔書
連同《教會法》一起燒了
這發生於1520年12月
帝國現在問題大了
他們用盡方法要除掉路德
他卻活得好好的
他們下一步怎麼做?
他們決定更進一步
讓他在1521年於沃木斯
舉行的帝國會議中接受審訊
路德就是在這裡變成了
英雄人物
日耳曼開始有許多人
效仿路德
路德自己則朝教會方面努力
人們也開始視他為
啟示錄中的各種人物
包括了正面與負面的人物
路德自己則從未這麼做
這是件好事
但他穿上了超人般的氣迫
在四月沃本斯的會議上
屹立不搖
傳說路德曾說
「我無法昧著良心更改我的教訓
除非有上帝的道說服我
這是我的立場
願上帝幫助我」
阿們
路德在歸途中被捕
在日爾曼的愛森納赫鎮外
矗立著一座特別的城堡──華特堡
華特堡在教會歷史上留名
因為腓德烈三世派兵
將路德強行抓到這裡來
為了確保他的安全
在沃木斯會議以後他來到這裡
化名為約克.喬治,或騎士喬治
路德在這裡待了幾個月
都關在城堡中,在我左手邊的房間裡
將新約聖經翻譯成日爾曼文(德文)
不但為日爾曼的宗教改革奠定基礎
也為現代德文立下根基
因此,路德成了繼續翻譯聖經的
普世基督徒工人
心目中的譯者典範
他們將聖經翻成各民族的語言
好人各民族能擁有自己的聖經
在這小房間裡隱姓埋名
生命以死為標記的人物
順服基督
使得上帝的話開始成形
讓每個人都能
研讀、享受到聖經
並且最終使聖經觸及全世界
這些全出於一項概念:
聖經屬於每一個人
用宗教改革的行話來形容:
「信徒皆祭司」
凡是相信基督福音的每一個人
都是祭司,能夠進到上帝面前來
能夠學習、研讀上帝的話
運用、活出上帝的話
並且分享給其他人
因此,當這處避難所裡
進行著翻譯上帝的話
我們開始看見路德心裡
一幅十分關鍵的圖畫
《Ein feste Burg》
──一座堅固城
我們的上帝是一座堅固城
是無法攻破的保障
路德所寫下的這些偉大詩詞
我們稱為呼籲改教的戰歌
由馬丁路德作詞
後來才譯為英文
威登堡的改教運動陷入混亂之中
於是路德回到威登堡
可能這時是路德在改教歷史上
最為出名的時候
單靠個人魄力
就能恢復威登堡的秩序
要不是如此,腓特烈三世
很有可能撇下王宮逃走
路德也早就完蛋了
還好路德能使威登堡恢復安寧
從此以後,路德就完全掌控了改教運動
路德這位了不起的改教家
並非改教初期的唯一領袖
當然他位居舞台中央
使大眾重新發現聖經的教訓
不但傳給貴族
也傳給普羅大眾
但是在說德語的瑞士
在蘇黎士
慈運理、布林格也有關鍵的行動
布林格是慈運理的左右手
而慈運理又可以稱為
「瑞士的路德」
他勇氣十足
膽敢為了福音真道
抵擋羅馬天主教的教訓
他在路德的教導中找到許多共同點
召開了馬爾堡會議
路德與他的同僚
會見了慈運理與他的同僚
在十五項神學論點之中
雙方只同意前十四點
他們無法在聖餐臨在說上
取得共識
路德教導聖餐是主的血肉
在這場辯論的最後
路德說:
你和我是不同信仰的人
這可以說開創了
對一項新運動的需求
一項非路德宗的更正教運動
他們自稱為「改革宗」
讓路德越來越感到憂心
枝微末節的紛爭層出不窮
相信上帝的道必解決一切爭端
正在崛起,也更加好戰
不會像他所設想的
這麼輕易就傾倒
《堅固城》裡有一句說:
「主言必使牠敗奔」
這句話代表了1520年的路德
當時他還不太有把握
可以這麼快就在1540年代湊效
但到了1540年代
他就不太有把握事情能順利進展
自己的出生地艾斯萊本
他的死讓皇帝想要對抗路德宗
湧入威登堡
路德的妻子波拉逃難去
路德宗一方潰不成軍
皇帝進入路德埋葬所在的
威登堡城堡教堂
並走向路德的墳墓
這是相當緊張的一刻
這人的一生都被路德給毀了
現在就站在他仇敵的墳前
在路德墳墓上頭
掛著一幅改教家的圖像
皇帝的西班牙臣子
亮出劍來,砍壞了這幅畫
轉身向皇帝建言:
「讓我們挖出他的屍體
把他掛在火刑台上焚燒
皇帝帶著輕視的眼神說:
「我不和死人爭鬥」
便轉身離開了城堡教堂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待路德
他都十分重要
從他解開上帝的話
就能看出他極具影響力
路德曾說:
「我不捍衛聖經
聖經就像頭獅子
我只把它解開
它就會捍衛自己」
我們想起了聖經的話說:
「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
不論何事「都不能叫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
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
「那在你們裡面的
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
以及這首聖詩:
「救主所愛,安全無虞」
這些都屬於我們
而且何等美妙能夠得知
早在宗教改革的時代
有個人一生勞碌
將聖經真理翻譯成民眾能懂的語言
好讓他們能堅固不移
使他們的堅固的山寨
唯有建造在福音穩固磐石上
陰間也無法動搖它
當信靠主是那福音、避難所、
堅固城、恩典的山寨
不要懼怕
耶和華你的上帝與你同在
慈運理教導聖餐是在紀念主
湧入威登堡的城堡

Peter Lillback 彼得‧劉柏克
WTS 西敏神學院 院長


授權

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
www.wts.edu
© Copyright 2019 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 All Rights Reserved.

翻譯:郭熙安 / RTV

此系列只在本台的VOD點播系統中播放(中文內嵌字幕版本)
Tag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