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唯獨因信稱義(史普羅) - 08. - 稱義的結果

134 views

影片下載

唯獨因信稱義(史普羅)

MP4影片下載
MP3音檔下載
學習指南PDF下載

展開中文逐字稿

當我們討論神學議題的時候
可以多問一些簡單的問題
例如:所以呢?
這有甚麼大不了的?
這為什麼重要?
我們探討稱義的教義
我們問:所以呢?
我們的稱義有甚麼重要性?
有甚麼結果?
稱義對我們而言有多重要?
這又產生甚麼結果?
保羅在羅馬書的前5章
解釋了這個問題
在第4章的結尾
他以亞伯拉罕為例子
做了總結
他說:所以,這就算為他的義
接著在4:23
「算為他義」的這句話
不是單為他寫的
也是為我們將來
得算為義之人寫的
就是我們這信上帝
使我們的主耶穌從死裡復活的人
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
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
寫了這些之後
使徒接著寫了這個結論:
請注意聽
「所以」
順便說一下
每當你在聖經中看到「所以」
這個詞的時候
你最好暫停一下
因為這表示作者準備要
總結一段論述或教導的重點了
因此我很訝異這節經文
竟然被放在第5章的開頭
畢竟這節經文其實是
第4章的總結
總之,給經文標記章節的人
選擇把它放在5:1
所以,我們既因信稱義
也就是說我們的稱義已經完成了
是已經發生了的事
是發生過的事了
既然我們已經因信稱義了
這對現在的我們有甚麼意義?
保羅說
我們既因信稱義
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得與上帝相和
我在這裡暫停一下
我們稱義的第1個結果
就是與上帝相和
好的
保羅和其他新約作者
都曾用不同的言詞
來表達過這點
關於「與上帝相和」這件事
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就是「和好」的觀念
我們要知道的是
「和好」有個很基本的要素
少了它,就不會有和好
就是失和
沒有失和的人,不需要和好
所以在和好發生之前
一定是先有某種分裂與失和
所以才需要和好
新約聖經講得很明白
在我們天然的墮落狀態中
我們是與上帝為敵的
我們天然的狀態
就是與祂不和的
我們不願去想到祂
我們不想被祂統治
我們想要遠離祂
幾年前我曾受邀到某大學
去演講
那間大學有個無神論的社團
他們邀請我從護教的觀點
來對無神論者講些話
我應邀前往
我對他們說
我知道你們反對基督教
認為上帝並不存在
我很樂意回答你們
任何的反對觀點與思想
但我想讓你們知道我的想法
我會配合你們
但我深信,你們其實都知道
上帝是存在的
你們真正的問題
也不是理智上的
而是道德上的
你們真正的問題
並不是缺乏
有關上帝的資訊或證據
而是你們恨上帝
結果可想而知
他們並不接受我說的話
他們簡直想剝了我的皮
你怎麼敢控告我們恨上帝呢?
如果你走到街上去問路人說:
你恨上帝嗎?
你很少會聽到有人回答說:
對,我恨上帝
但上帝說
我們確實恨祂
我們每個人在天然的狀態中
都是如此
都與上帝為敵
關於這點
整本聖經都使用了同一個比喻
就是戰爭
戰爭可不是件好事
我們處在動盪不安的時代
我們都知道戰爭的可怕
當戰爭結束時
那可是普天同慶的
我記憶猶新
就像是昨天才發生的
那時我住在芝加哥
我父親在歐洲戰線打仗
戰爭結束
他即將從陸軍中退伍
雖然亞洲的戰爭還在進行
當時我正在
芝加哥的街上玩棍球
玩著玩著
當時我們玩到一半
我手裡拿著球棒
突然間,彷彿整個天都開了
女士們從公寓大廈裡跑了出來
手裡拿著鍋具敲敲打打
我不知道發生了甚麼事
整條街都是這種吵鬧的聲音
他們邊跑邊喊著說:
結束了!結束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結束了!
我還記得
當時整個城市
都瀰漫著歡樂的氣氛
因為終於宣告和平了
但是,和平協議
從來都不長久
幾乎每個和平協議都會被破壞
我可以跟你們細說當時冷戰
帶來的恐懼
是怎麼樣的
當時我還是兒童
學校每個禮拜都會安排
原子彈攻擊的避難演習
因為蘇聯有原子彈
而且隨時都可能會丟過來
似乎就要爆發
第三次世界大戰了
對此大家都心懷恐懼
但是但當上帝宣告和平的時候
當上帝簽訂和平協議時
就沒有被打破的可能了
沒有任何危險、任何事情
能再次帶來可怕的衝突
耶利米提到舊約中的假先知
他們說:平安了!平安了!
其實沒有平安
路德曾講過世界的平安
那種平安只存在言詞上
不是真的
但當我們被稱義時
這帶來的第1個結果
第1個結果
就是與上帝和好
戰爭結束了
上帝不再與我們為敵了
我們也不再與祂為敵了
雙方的隔閡消除了
我們此刻,一直到永遠
都與上帝和好了
在今天,即使是基督徒
彼此之間也很少談論這點
與上帝和好
這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我們有了和平之君的和平了
還記得主留給我們甚麼嗎?
祂離世前對使徒們說了甚麼呢?
我留下平安給你們
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
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
你們心裡不要憂愁
也不要膽怯
路德說
不信主的人,光是葉子窸窣聲
都能讓他們嚇得顫抖
因為他們沒有與上帝和好
他們內心都懼怕著上帝的憤怒
這邊我要補充一點
那就是
我們是被拯救脫離了甚麼呢?
脫離上帝的憤怒
所謂的救贖
是把人從上帝的憤怒中
救贖出來
上帝拯救我們
脫離祂自己的憤怒
脫離祂的審判
我們被拯救脫離了這些事情
正因為我們與上帝和好
因為我們有平安
所以我們不必懼怕上帝的憤怒
祂的憤怒是一個人
所能遭遇的最可怕的事情
在和好之後
保羅接著說:
我們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得與上帝相和
我們又藉著祂
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
這恩典中
所以稱義的第2個結果
就是「得以進入」
不只是進入這恩典之中
也是得以進到祂的面前
還記得亞當和夏娃
所受的懲罰嗎?
他們被趕出伊甸園
只能住在伊甸園東邊
上帝派基路伯在伊甸園的東邊
拿著旋轉發火燄的劍
這是為什麼呢?
是要阻擋亞當和夏娃
再次進到上帝的面前來
但現在
這發火焰的劍已被挪去了
聖殿裡的幔子已經裂為兩半了
現在我們得以進到
上帝的面前來了
我們被收納為子嗣
得以進入上帝的家庭了
這就是稱義的其中一個
美好之處
得以被收納成為
上帝家庭的一份子
如今我們可以稱上帝為父
上帝的話語
不斷地呼喚信徒來親近上帝
基督徒的生命
就是盡一切所能
要更親近上帝
障礙已被挪去
上帝叫我們坦然無懼地來
坦然無懼不是驕傲
不是吊兒郎當地來到上帝面前
聖經告訴我們要預備好自己
到上帝的面前
我們知道上帝無所不在
祂的同在有時候會有特別的彰顯
最主要的彰顯之處就是祂的家
就是教會
所以每次看到人們
穿著邋遢地來到教會時
我總是感到驚訝
他們穿得像是要去看球賽
或是要去海邊玩一樣
我心裡想:
如果他們是受邀去
白宮吃飯的話
他們一定不敢穿成那樣
不論你對總統
抱持甚麼樣的意見
你都知道那種場合是很尊貴的
每個文化的人都知道
有些特殊的場合
是需要適當的穿著的
當我們親近上帝時
我們是來到至聖者面前
我們原本是被禁止
來到祂面前的
對不對
現在我們得以進前來
就該預備好自己
要帶著敬畏、喜樂
平安的心情
因為知道戰爭已經結束了
知道我們已經與上帝和好了
我要再補充
聖經中的另一個概念
我們被稱義
得以進入這恩典裡
親近上帝的時候
我們是在基督裡得以親近上帝
上帝將祂的義歸算給了我們
但我們不是自己去到上帝面前
而是被我們的救贖者帶過去的
你們學希臘文的時候
可能都有學過
希臘文的單一介詞
包含「eis」
還有「en」
當聖經告訴我們要信靠基督時
聖經是叫我們要
「信進基督裡去」
我們現在在這個房間裡
是因為我們剛剛經過了那扇門
我們還沒進門的時候
就還不在這房間裡
我們必須從外面進到裡面來
這個動作的希臘文就是「eis」
進到某處
關於稱義
我們被呼召要信到基督裡面去
因為當我們信到基督裡面去時
我們就處於
保羅常講的那個狀態
就是「在基督裡」
「en Christo」
我們在基督裡面
基督也在我們裡面
這就是稱義的偉大結果之一
凡被稱義的人
都從外面被帶進裡面了
我們都在基督裡了
我在基督裡了
如果你是基督徒
那麼你也在基督裡了
這定義了我們彼此之間的關係
因為既然我在基督裡了
我怎能恨另一個
也在基督裡的人呢?
我們怎能彼此相恨?
我們必須要彼此相愛
因為我們都一起被稱義了
也一起被收納進這個家庭裡了
我在基督裡面了
祂也在我裡面
你在祂裡面
祂也在你裡面
所以保羅在大馬士革的路上
看見大光時
耶穌對他說:
掃羅,掃羅
你為什麼逼迫我?
為什麼?
他當時根本不認識耶穌
沒有遇過耶穌
沒有看過耶穌
但他很熱切地摧殘基督的肢體
所以耶穌的意思是說:
你逼迫我的百姓
你逼迫我的教會
你就是在逼迫我
因為我在他們裡面
他們也在我裡面
我們彼此是連結在一起的
對不對
這就是我們稱義
所帶來的結果之一
保羅接著說:
我們因信得進入現在
所站的這恩典中
並且歡歡喜喜盼望上帝的榮耀
光是這結經文
我們就能用六週的時間來講了
何謂「歡歡喜喜地盼望」?
新約聖經一直都在講盼望
有了信心與稱義之後
盼望隨之而來
這很難理解
因為在我們的文化中
「盼望」這個詞的用法
與聖經對「盼望」
一詞的用法是徹底不同的
我們一般所謂的希望
是沒有把握的
我們沒有把握
一場球賽的結果會是如何
不確定自己期末考的成績
會怎樣
你期末考考得如何?
呃,我希望我能及格
你沒有把握
你並不確定,而且還很害怕
但是新約所講的盼望
並不是一種與慾望或期望
有關的感受
而是一個確信
確定這個應許在未來
一定會實現
所以「盼望」才被稱為
「靈魂的錨」
它使信徒的心安穩
這個盼望
就是面向未來的信心
相信上帝必會成就
祂所應許要成就的事
所以隨著信心和稱義而來的
就是盼望
盼望上帝的榮耀
我最想要看見的
就是上帝的榮耀
毫無遮掩
完全純粹
清晰可見
你們能想像嗎?
在天堂見到基督的面
會是怎麼樣呢?
能夠有福分見到祂完全的榮耀
蒙上帝的榮耀遮蓋
我們有這樣的盼望
保羅說,這個盼望
使我們不至羞愧
我們不會因這個盼望而羞愧
因為這個盼望絕對不會落空
這就是我們賴以成聖的基礎
我們恐懼戰兢
做成自己的救恩
並不像沒有盼望的人
我們努力嘗試效法基督的模樣
並不會擔心說最後會失敗
我們知道最後一定會成功的
我們的成聖之路
就是以稱義所帶來的確信
為基礎的
所以彼得說:
應當更加殷勤,使你們
所蒙的恩召和揀選堅定不移
如此才能成聖,成為祂的樣式
對不對
所以稱義的另一個結果
就是成聖
稱義和成聖之間的關係
我們一定要了解
這也是爭論開始的地方
例如在雅各書中
雅各所說的
似乎與保羅所說的
「唯獨因信稱義」有所衝突
但事實上
這兩卷書其實是在講稱義
和成聖之間的關係
若上帝許可
我們禮拜三會仔細地來探討
雅各書如何說明
這兩者之間的關係
以及使徒保羅在羅馬書中
關於這點的教導
翻譯配音/RTV Taiwan

授權

Ligonier Ministries
https://zh.ligonier.org/

翻譯配音:RTV Taiwan

Tags: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