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唯獨因信稱義(史普羅) - 01. - 至今依然重要的教義
影片下載

唯獨因信稱義(史普羅)
MP4影片下載
MP3音檔下載
學習指南PDF下載
展開中文逐字稿
今天我們要開始一個新的系列
主題是「唯獨因信稱義」
這回我們要從歷史、
神學和聖經的角度
來看這個主題
最近我聽到某一個
有名的教會歷史學家說
宗教改革已經結束了
而產生的激烈的戰役
已經冷卻下來了
因為現在大家已經不再需要
為「唯獨因信稱義」
這類的教義而爭論了
舉例子來說
在16世紀的時候
由於新教的宗教改革
教會經歷了
她歷史上最嚴重的分裂
爭鬥演變得非常激烈
在羅馬天主教與新教決裂之後
雙方對彼此的報復手段
時常都是很血腥的
我能夠想到的是
那時有一位英國女王
她的暱稱裡就有
「血腥」這個詞
她就是血腥瑪麗
她想要在
英國恢復天主教的規模
於是她用很殘忍的手段
來對付那些不與她同心的人
她逼迫其他國家
我們知道有許多人
被虐待、被毆打
甚至被殺害
因為這個議題似乎
對16世紀當時的人而言
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這個教義的爭議
與永恆的結局十分有關
教會總是必須要處理爭議
還有分裂
以及神學上的爭論
有些狀況特別嚴重
我們可以回顧第4世紀
那時亞流造成了嚴重爭議
他否定基督的神性
這導致了尼西亞會議
以及尼西亞信經的產生
到了第5世紀
當時教會面對猶提克的挑戰
他和涅斯多留的
一性論異端思想
帶來了極大的破壞
因此才有迦克墩會議的出現
教會在這當中
對基督的位格
提出了最完整的正式定義
那些第4、第5世紀的
爭議雖然非常深奧
但與16世紀
新教的宗教改革比較起來
全都顯得遜色許多
各位
我們之後將會仔細得講到
路德認為稱義
這個議題太過重要、太關鍵了
為了讓那些
聽不到福音之人的靈魂
能有得救的機會
他甚至不惜教會四分五裂
今天你去瑞士的日內瓦舊城
會在宗教改革公園裡
看到一堵大牆橫跨
圓形露天劇場的一側
牆上有加爾文、伯撒、路德、
慈運理、諾克斯
和其他與16世紀宗教改革
有重要關係之人的雕像
而深深得刻入宗教改革牆的
是一串拉丁文
「post tenebras lux」
「黑暗之後是光明」
路德深信,在中世紀後期
教會內所發生的
那前所未有的腐敗
導致福音陷入了黑暗渾沌之中
在他的觀點中
宗教改革就是要
找回並且恢復福音本身
他認為中世紀教會的繁文縟節
把福音給隱藏住了
這就是路德想要改正的地方
他要讓福音顯在眾人面前
好叫福音的光
重新照亮教會的生命
我們舉個例子來說吧
有一次他跟教會爭辯
是否要允許人們在
不必經過教會解釋的情況之下
自行閱讀聖經
教會當局說:
如果讓人們擁有
自己語言的聖經譯本
並且讓人們自行閱讀聖經
這將會開啟一大禍端
到時將會有非常
非常多的教會跑出來
每個都宣稱自己有聖經的支持
果然沒錯
自從500年前路德
收到這個警告之後
這個世界上已經出現了
超過2000個新教教派
每一個都宣稱自己是
符合聖經的正統教會
路德知道會發生這種情況
但是他說聖經中的福音
是非常淺白易懂的
連小孩都能了解
不讓大眾知道福音的信息
這是難以原諒的
所以他堅持要
讓每個人都能夠讀到聖經
讓大家都能聽見
明白並且學習福音
所以他回覆這個提到
開啟禍端的警告,說:
那也只能這樣了
你得問問路德
是不是哪裡有毛病
他竟然反對
當時整個世界的潮流
當時大家都不明白
為何他堅持
「唯獨因信稱義」這個教義
那段有名的論述就是他發表的
他說「唯獨因信稱義」
這個教義
是教會存亡的關鍵
這個教義非常得重要
他說如果我們丟掉它
就等於是丟了基督教
他說在聖經所
教導我們的一切真理當中
「唯獨因信稱義」
是它們全部的總則與依據
這句話就是他說的
他說這個教義
就是教會存亡的關鍵
他這是甚麼意思呢?
他的意思是說
如果沒有「唯獨因信稱義」
那就沒有福音
如果沒有福音
那麼教會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沒有福音
教會就不再是教會了
就變成了叛徒
但除了針對教會以外
路德的意思
也可以延伸成是在說
「唯獨因信稱義」
是你個人存亡的關鍵
也是我個人存亡的關鍵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這個教義回答了這個問題:
我必須做甚麼,才能得救?
也就是一個人如何得到救贖
人類需要解決的最大問題就是:
上帝是聖潔、公義、公正的
而我們不是
稱義的問題,追根究柢就是:
像我這樣的一個不義的人
如何與我的造物主
有正確的關係?
許多人並不擔心這個問題
他們認為上帝是
某種住在天上的服務生
隨時準備好
回應我們每一個要求
還認為祂無限多的憐憫
會讓祂
單方面地
原諒每一個人的罪過
並不需要任何過程的發生
然後就能直接稱
不敬虔的人為義
祂是上帝嘛
祂能做任何的事
所以祂何不就揮揮手說:
你們全都蒙救贖了
全都被赦免了
全都得救了?
祂不能這麼做
讓我退一步說:祂不會這麼做
因為祂不能這麼做
祂不能這麼做,因為祂是上帝
祂是公義的
如果祂要那樣
不經任何過程直接拯救所有人
祂就必須犧牲祂的公義
因此,保羅在羅馬書中說:
上帝設立耶穌作挽回祭
好在今時顯明祂的義
使人知道祂自己為義
也稱信耶穌的人為義
上帝從起初就知道
祂可以用這個種方式
來拯救我們這些
本身就沒有義的人
同時又不減損自己的公義
所以,我們所談的這個爭論
它的核心就是
一個人究竟是如何得救的
這可不是個無關緊要的教義
加爾文與路德的看法是一致
他說稱義是
萬物賴以轉動的樞紐
我時常聽到別人
使用加爾文的這個比喻
我想了很久
我認為當他說「樞紐」的時候
他一定是在想某種門的樞紐
因為我們通常都是
把樞紐和門給聯想在一起的
門之所以能夠開關
是因為它沒有
完全固定在門框上
而是固定在樞紐上
因此才能夠開關
一開一關
這讓我不禁想到
我們的主時常用門來比喻救贖
祂常用門
來比喻救贖
祂說:我就是門
人必須透過我
才能進入上帝的國度
我認為這就是
加爾文當時所想的
因為當加爾文談到
萬物賴以轉動的樞紐時
他知道「唯獨因信稱義」
其實就是
「唯獨因基督稱義」的縮寫
所以他才說這是
萬物賴以轉動的樞紐
之前巴刻有講過
一個不同的比喻
就在他翻譯亞他那修
有關道成肉身的著作的時候
在前言中用了一個不同的比喻
巴刻用的是阿特力士的比喻
就是以肩扛著
整個地球的那個阿特力士
巴刻說「唯獨因信稱義」
就是基督教信仰的阿特力士
如果阿特力士聳了聳肩
這個教義掉了下去
那整個信仰就沒有了
所有基督教信仰的
真理都會隨之消失
有些人看到加爾文
巴刻和路德的說法後
他們會說這些都是誇飾法
認為他們都言過其實了
現在也有一些人
像我剛才提到的
會說宗教改革已經結束了
我也聽過
一些很有名的學者說:
這個宗教改革
只不過是一場誤會
我聽過另一個神學家說:
宗教改革只是小題大作
也就是說,只不過是件小事
人們對這個教義太過於操心了
太過於受它影響了
又因為缺乏溝通
而產生許多誤解
他們完全忽略了
那些嘗試要修復這道裂痕
而採取的各種行動
也因此才有了
後來的羅騰堡事件
我們稍後會來談這部分
當時所有嘗試要修復
裂痕的行動都失敗了
因為雙方的差異
並不是想像出來的
而是非常真實的
一直到今天都還是如此的真實
我們之後會討論到
在我真正開始提到
這件事的歷史背景之前
我要再講一件事
就是我這禮拜
在臉書和社群媒體上
看人們的留言
我要告訴你的是
我至少3次看到有人這麼說:
我們不是靠相信教義
而得救的
我們不是靠相信
「唯獨因信稱義」這個教義
而得救的
這種批評
是我最近時常看到的
都是針對那些支持
改革宗神學的人而提出的
我想在前言中這樣說
在我這50年來的生活
與教學中
我從來沒有聽過
任何一個改革宗神學家
或改革宗人士
說我們是靠著相信
「唯獨因信稱義」
而得救的
事實上
「唯獨因信稱義」
這個教義本身
就反對了「靠教義得救」
這種想法
因為「唯獨因信稱義」本身
就已經排除了
在基督以外相信任何事物
而得救的可能了
拯救人的並不是教義
而是基督
而教會使用
「唯獨因信稱義」這個教義
是在解釋說基督是
如何拯救祂的百姓的
意思就是說
「稱義」是靠著唯獨信靠基督
而不是信靠神學課本
也不是那些教條
儘管它們很重要
也不是信仰告白
信靠的對象是基督
而不是有關於基督的教義
希望你們能明白這兩者的差異
我常常納悶
我知道沒有人會因為認同
「唯獨因信稱義」
而得救
魔鬼也知道這是真理
但是反過來講就不好說了
如果你否認「唯獨因信稱義」
會怎麼樣呢?
這就不一樣了
因為這樣就是在否定說
你是唯獨被基督拯救的
這個否定
可能就足以使你滅亡了
我們稍後會看到
這點在羅馬天主教與
新教之間是沒有分別的
雙方都相信
得救的教義對於我們
永恆的救贖是非常關鍵的
我們對基督的信靠
永遠都是很重要的
但是他們
也相信在救贖的教義上
有所錯謬的教導
將會導致咒詛
這點我們會在天特會議
和保羅寫給加拉太人的
書信中看到這點
不論如何在我們準開始探索
「唯獨因信稱義」這個教義時
我想先說明
這可不是小題大作
這是個嚴肅的議題
只有活在這不信的世代裡的人
他們才會說教義不重要
只有那些甚麼都不相信的人
才會總是願意
在神學上有所妥協
這個教義
可說是定義了
教會對福音本身的認識
翻譯配音/RTV Taiwan
授權

Ligonier Ministries
https://zh.ligonier.org/
翻譯配音:RTV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