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用預備講章當作不關懷人的藉口,會眾就是你預備講章的目的(健康教會九標誌(狄馬可))

不可用預備講章當作不關懷人的藉口(狄馬可)

要建立健康教會的話,我們就必須避免將講道與牧養分開。我們不可以把講道與牧養做切割。預備講道的目地正是要使會眾蒙福,當你暫停預備講道,關心某人,你把其他肢體放在一旁,關心一個人,有時候,這樣做是完全正確的,但有時其他會友可以代勞。我們當然希望會眾明白講道是牧養的核心,我知道這是司布真與鐘馬田的想法,但我要提醒你們一點:「絕對不可用預備講章當作不關懷人的藉口,會眾就是你預備講章的目的,預備講道也是為愛他們。」我想說的是,有些人用預備講道做藉口,躲在書房,不願關懷人,若是這樣,你不但會被開除,你也應該被開除。你必須要關懷人,也要明白,預備講道也是愛的表現。

不可用預備講章當作不關懷人的藉口,會眾就是你預備講章的目的(健康教會九標誌(狄馬可))

狄馬可:我承認:牧養一間教會,有時候感覺像是在做一份艱難的工作。有時,我所流的不是喜樂的淚,而是沮喪、憂傷、甚至更差情況的淚。那些不太高興和離開的人,通常是那些要求我花最多時間在他們身上,並且在要離開時喋喋不休的人。有時,他們所講的不造就人、也不鼓舞人,他們毫不考慮他們的所作所為對別人——牧者、牧者的家人、那些愛護他們並與他們同工的人、受困擾的年輕基督徒,以及那些他們不應與之講述的人——的影響。不過,老實說,我所做的大多數工作都令我興奮!感謝神,很多的時候,我體驗的是歡欣的淚水。因著神的恩典,比起帶著感恩之淚離去和加入的人數,不歡而散的人數顯得微不足道。

我想起在我的同工裡有兩位,原先是我的朋友。那時他們還不是基督徒。我與他們研讀馬可福音,因著神的恩典,他們兩人都接受了主;我現在常聽他們在講台上把永恆的福音講述給他人聽。走筆至此,淚水模糊了我的眼睛。當我來這教會時,從沒想到會發生以上的事情;我也沒有帶著一個計畫或一個程式來令事情發生。我來牧養這教會時,只帶著委身於神的話語的一顆心——就是要獻上自己去明白、相信和教導神的話。我之前因曾見過教會裡那些沒有真正皈依基督的會員的破壞力,所以特別關注這種情況,但我並沒有設計出一個周詳的策略去處理這個問題。當我望向我要負責的會眾時,我感到要向神交賬的擔子的沉重。不過,最終因為我以解經講道的方式,逐卷逐卷地講解聖經。

  • 標誌一 解經講道
  • 標誌二 聖經神學
  • 標誌三 福音
  • 標誌四 根據聖經來理解悔改歸主
  • 標誌五 根據聖經來理解福音
  • 標誌六 根據聖經來理解教會的會員制度
  • 標誌七 遵循聖經的教會紀律
  • 標誌八 關注門徒職分與成長
  • 標誌九 根據聖經來理解教會領袖。

健康教會九標誌 (狄馬可)

《健康教會九標誌》是一本最上乘、易於閱讀、也很有用處的書,可以幫助我們學習如何帶領一個教會進入靈性的改變。它所關注的不是教會的成長,而是教會的健康,這是一個以神為中心之事奉的正確目標。每一篇章給予了聖經的合理解釋,並且為講道、傳福音、門徒訓練、或教會生活的其他部分提供了實踐的建議。作為一個興旺發展的城市教會的主任牧師,狄馬可已經在他充滿活力的事奉中試驗了這些原則和作法。 ■菲利普‧萊肯(Philip Graham Ryken〕主任牧師,費城第十長老會

「關於教會的書籍多得很。這本書卻不同。幾乎很少有書籍在談論教會時,提供虔敬的、有經驗的、良好的判斷力、實際的應用,同時在聖經和神學上進行認真的思考。這本書卻是其中之一。如果你是一位基督徒領袖,要小心你手中現在拿的這本書:它可能給你的生活和事奉帶來改變。」■ 卡森(D. A. Carson)三一福音神學院新約聖經研究教授,著有《約翰福音註釋》、《神的全權與人的責任》等書

「後現代的美國到處充滿了屬靈事物——卻不是真正的基督教。這個事實的明顯證據,表現在聖經的教會論在許多部分都已經遺失了。改革總是指向教會—我們必須禱告, 盼望能在我們這個時代看到教會的改革。在《健康教會九標誌》的宣言中,狄馬可指出了關於新約教會的一個真正符合聖經的回歸。每一頁都滿載了縝密的分析和認真的思考。這本書屬於每一個忠心的牧師以及那些為著這個時代改革而禱告的人。」 ■ 阿爾伯特‧莫勒(R. Albert Mohler)美南浸信會神學院,院長

點我前往九標誌事工網站

九標誌事工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