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建立健康教會的話,我們就必須避免將講道與牧養分開。我們不可以把講道與牧養做切割。預備講道的目地正是要使會眾蒙福,當你暫停預備講道,關心某人,你把其他肢體放在一旁,關心一個人,有時候,這樣做是完全正確的,但有時其他會友可以代勞。我們當然希望會眾明白講道是牧養的核心,我知道這是司布真與鐘馬田的想法,但我要提醒你們一點:「絕對不可用預備講章當作不關懷人的藉口,會眾就是你預備講章的目的,預備講道也是為愛他們。」我想說的是,有些人用預備講道做藉口,躲在書房,不願關懷人,若是這樣,你不但會被開除,你也應該被開除。你必須要關懷人,也要明白,預備講道也是愛的表現。
-819x1024.png)
狄馬可:我承認:牧養一間教會,有時候感覺像是在做一份艱難的工作。有時,我所流的不是喜樂的淚,而是沮喪、憂傷、甚至更差情況的淚。那些不太高興和離開的人,通常是那些要求我花最多時間在他們身上,並且在要離開時喋喋不休的人。有時,他們所講的不造就人、也不鼓舞人,他們毫不考慮他們的所作所為對別人——牧者、牧者的家人、那些愛護他們並與他們同工的人、受困擾的年輕基督徒,以及那些他們不應與之講述的人——的影響。不過,老實說,我所做的大多數工作都令我興奮!感謝神,很多的時候,我體驗的是歡欣的淚水。因著神的恩典,比起帶著感恩之淚離去和加入的人數,不歡而散的人數顯得微不足道。
我想起在我的同工裡有兩位,原先是我的朋友。那時他們還不是基督徒。我與他們研讀馬可福音,因著神的恩典,他們兩人都接受了主;我現在常聽他們在講台上把永恆的福音講述給他人聽。走筆至此,淚水模糊了我的眼睛。當我來這教會時,從沒想到會發生以上的事情;我也沒有帶著一個計畫或一個程式來令事情發生。我來牧養這教會時,只帶著委身於神的話語的一顆心——就是要獻上自己去明白、相信和教導神的話。我之前因曾見過教會裡那些沒有真正皈依基督的會員的破壞力,所以特別關注這種情況,但我並沒有設計出一個周詳的策略去處理這個問題。當我望向我要負責的會眾時,我感到要向神交賬的擔子的沉重。不過,最終因為我以解經講道的方式,逐卷逐卷地講解聖經。
- 標誌一 解經講道
- 標誌二 聖經神學
- 標誌三 福音
- 標誌四 根據聖經來理解悔改歸主
- 標誌五 根據聖經來理解福音
- 標誌六 根據聖經來理解教會的會員制度
- 標誌七 遵循聖經的教會紀律
- 標誌八 關注門徒職分與成長
- 標誌九 根據聖經來理解教會領袖。
《健康教會九標誌》是一本最上乘、易於閱讀、也很有用處的書,可以幫助我們學習如何帶領一個教會進入靈性的改變。它所關注的不是教會的成長,而是教會的健康,這是一個以神為中心之事奉的正確目標。每一篇章給予了聖經的合理解釋,並且為講道、傳福音、門徒訓練、或教會生活的其他部分提供了實踐的建議。作為一個興旺發展的城市教會的主任牧師,狄馬可已經在他充滿活力的事奉中試驗了這些原則和作法。 ■菲利普‧萊肯(Philip Graham Ryken〕主任牧師,第十長老會,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