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來到《人如何改變》第十課,十字架與日常生活。我們說十字架的意義,可以分成兩方面來說,第一層是指身份的改變,第二層意義是指我們如何有持續的生命改變。
我們今天要關切的問題是,合神心意的改變是如何發生的?我們渴望生命被改變,但是我們要的改變,是上帝所要的改變,而不是人自己所要的改變。而合神心意的改變,我們相信也是一個持久的改變,不會是暫時為著人做出來的改變。而這樣的改變,只能是聖靈在我們身上的工作,只能是耶穌基督的恩典,成就在我們身上。因為凡是我們用人手所做的叫做偶像,那些事情是無法在神面前存留的,必須是神將自己的性情與我們分享,那個是超自然的,是神賜給我們的恩典叫做福音。
當我不用信心憑著眼見,看到我原來天然的樣子的時候,我只看到一個很敗壞、很殘破、被罪轄制、愛世界、非常軟弱的生命。但是當我用信心看到基督的時候,我看到那個新的生命已經賜給了我,這樣的改變是基督的工作不是我的工作。反過來,如果我今天倚靠自己的努力去改變的話,我掉到另外一種陷阱裡就是:我原來用自己的辦法,要解決自己認定的問題,達到自己想要達到的標準。後來我信了主之後,用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辦法,想要達到上帝的標準,所以我更痛苦了,我還不如不要信主呢。上帝的意思不是要我們用自己的意志掙扎,去達到上帝的標準。當我們達不到的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很糟糕,當我們達到的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很聖潔,兩個都還活在罪中,那樣子就變成一個律法主義的生活方式。就是我抓住了上帝的標準,但我沒有抓住上帝本身,我抓住了上帝的命令,但是我心裡跟神遠離。我要達到上帝所要達到的,然後我跟上帝說:上帝啊,禰看我做了這麼好的事情來榮耀禰!上帝說:你沒有辦法為我做什麼,讓我為你做,讓你來享受我為你做的,那個就是我對你的命令。所以,我們不要進到那樣子的一個誤區裡面,我們要在十字架面前真正要操練的,是用信心,安息在與耶穌聯合的那個安慰裡面,我們單單用信心回轉倚靠基督,安息在祂的恩典裡面,那就是真正的悔改。
什麼叫做聖潔?不是你不犯律法上的罪就是聖潔,是你在你的心意上,完全地擁抱上帝的心意。光是原諒你的仇敵,不要再跟他們講話,也不要再有衝突了,你沒有吵架了,並不是聖潔。耶穌說愛你的仇敵,那個才是真正的聖潔。耶穌自己就是愛祂的仇敵,因為祂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誰是神的仇敵,就是我,耶穌就是為了愛祂的仇敵,就是我,替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真正的聖潔,是用聖潔的熱情,去實踐天父上帝一切的屬性,公義、慈愛、憐憫,那個不是律法的標準可以完全能夠說盡的。我們必須看見神所賜的救恩,領受神所賜的救恩,信祂的兒子耶穌,就是神給我們最大的命令,我們在這個命令上不要干犯祂。當我們願意信祂的兒子耶穌,接受祂的時候,就是我回頭去尋找祂的時候,我自己覺得我生命中不好的部分,不是此刻最重要的問題,最重要的問題是我是不是回去,領受神為我的罪所賜下的恩典,就是耶穌基督——神的兒子。所以我們一直反反復覆說,我們合神心意的改變,是我們用信心與這位耶穌聯合。
那麼還有下一個問題就是,我信了耶穌我也用信心倚靠祂,我又犯罪了,我又跌倒了,怎麼辦?我們知道在這個地上,在今生,沒有任何一個愛神的人,可以完全不犯罪的。我們都還是會跌倒,我們的本性還是敗壞的,我們的信心雖然與基督聯合,但我們信心有時候會軟弱,我們有時候會進到屬靈的低潮,罪的試探仍然是非常真實的,怎麼辦?在約翰一書1:5 神就是光,在他毫無黑暗。這是我們從主所聽見、又報給你們的資訊。意思是說,神賜給我們的福音,祂說祂要赦免我們的罪,祂要拯救罪人,並不會因此讓上帝也變成罪人。弟兄姐妹不要看錯了,並沒有因為神已經為我們預備好了赦罪的恩典,所以上帝可以容忍我們大家都一起比誰犯的罪多,一起活在罪中,反正上帝都收納我們了。神的話告訴我們說,神就是光,在祂毫無黑暗。所以,稱義跟成聖不是分割來的東西,它必須同時發生的,如果我今天,是靠著這一位耶穌我的身份改變了,在基督裡我就是新造的人,這是稱義,那麼,我今天在基督裡就是新造的人,我勢必也開始過一個新的生活,這是成聖,這兩個東西是無法分割的,你沒有辦法說,我現在的身份是神的兒女,但是我現在過著神完全恨惡的生活,你有可能軟弱跟跌倒,但是在你的生命中那個光是不能退去的。
約翰一書第一章第八節說: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的心裡。另外一種自欺是說,我現在已經跟耶穌聯合了,我已經信祂了,我已經擁有祂的生命了。所以呢,我沒有犯罪了,我已經無罪了。我們要把這個問題想透徹,罪的本性在這個世界廢去之前,在神賜給我復活榮耀的身體之前,罪的本性沒有一天離開過我。我今天之所以是個義人,我今天之所以活在新的生命中,不是因為我原來的敗壞的本性已經消失了,是因為神已經把耶穌的生命賜給我了,我現在用信心活在那個生命裡,但我若憑眼見的話,我原來敗壞的血氣還在。換言之,成為聖潔是一個信心的熟練的過程,不是一個操練的道行。一個人信了主四十年,傳福音建造了無數的教會,帶領了無數的人信主,講道、生命各式各樣都讓人稱羨,是一個合神心意的僕人,他有沒有可能突然間犯罪跌倒?有可能,弟兄姐妹不要看錯,我們若說我們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罪的影響力一直都在,一個弟兄跟別的姐妹說:「妳不要擔心我們一起出去吃飯,為什麼呢?因為第一我已經結婚了,我很愛我的孩子,我有家人,你看我有這麼多事業,我有很多的責任感,然後我是一個基督徒,不用擔心啦,我們不會有事。」你如果真的知道什麼叫聖潔的話,你會遠遠地避開那些可能試探你的環境,因為你深知敗壞的本性在你裡面,你真的謙卑下來承認說,就算我這輩子,感謝神,我還沒有犯什麼淫亂的罪,感謝神,但是在我的本性裡面,跟這個世界淫亂的人沒有差別,如果不是因為基督的恩典臨到我的話,我今天都不知道死在哪裡。但是感謝神,我到如今還可以站立在這裡,感謝上帝,因此我更珍惜了,就對姐妹說:「對不起喔,兩個人一起開車出去,這個太private了,不好意思,你自己去吧,我另外叫一輛車;謝謝你迎接我到家裡去住,但是只有你一個人在家,那我不去了,我還是去住旅館好了。」你知道這個態度是因為想要追求聖潔,想要追求聖潔並不等於說,我們已經很好了,這些事情沒有關係了。No,我越是追求聖潔我越謹慎,明白罪的權勢在我的裡面。所以我現在越要緊緊地抓住基督,我要倚靠祂。你越是成功,你越知道驕傲的罪會在你旁邊,伺伏在你的門口要吞吃你;你資源越多,你越知道貪心可能站在你的門口了;你越是處在性試探的環境,你越知道性的試探可能會臨到你;所以你更加地要緊靠著耶穌,你要遵行神的律法。這是在這一課裡面我們特別要強調的,就是律法的功能。耶穌基督所賜給我們的新生命,是完全聖潔的,是光明的、是透亮的,我用信心與耶穌聯合,我活在祂的光中,雖然我的本性是敗壞的,但我現在用信心活在祂的生命中,把我的罪完全地交托給耶穌,祂就親自引導我的生命經歷真實、持久的改變。
講員:陸尊恩 傳道
原文:AFC【人如何改變】第十課
真實的悔改,信心的茁壯。許多人常以為「只要更換一個環境、中止一段關係,就能擺脫眼前難處」,卻忽略自己的角色、責任與影響力。其實,困境與順境都是生活百樣,關鍵在於十字架的功效與聖靈的更新。真正持久的改變不是從信主年日、服事頭銜、聖經熟悉度、奉獻多寡、短宣次數等外在表現衡量。教會或福音機構常犯的錯是︰當人還沒有「真正委身於每日悔改」就委以重任,導致服事與生活問題叢生。《人如何改變》三書是使者聖經輔導蛻變系列之一,期望經由教師講解、充分討論、課後操練,幫助學員靠著基督的恩典改變自己,確實活出基督的樣式之後,方能成為主的器皿,幫助他人生命更新!
推薦序
經歷成長的喜樂
聖經用成千上萬的文字記錄了神的話語和作為。從表面上看,聖經中没有一幅照片、插圖、地圖、或是表格。神的話語,除了文字還是文字。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你的聖經不僅是一本色彩鮮明的故事圖集;同時,也是一本情節生動曲折的生命紀錄,充滿豐富的知覺與感受。神定意安排你用心靈的眼光去看見,就連照料及看管野地花朵的工作,神都親自參與;你也會感受到,當王后以斯帖沒有被亞哈隨魯王邀請,卻私闖王宮的不安。當百姓歡呼 「和散那」的時候,你的心會被喜樂觸摸;當人們在十字架前嘲弄耶穌時,你的靈也會被悲痛刺傷。當你嘗到烤餅的馨香、生果的鮮美、蜂蜜的甘甜,你能夠開始想像,什麼叫作神的智慧比「蜂房下滴的蜜還要甘甜」。當你聞到香氣、香柏、剛出爐的麵包、燈油、血、火及煙薰的味道時,也會在其中學習與體會到什麼叫作神的恩典與榮耀。當你來到新約,隨著主耶穌一生的故事像摺頁般一頁一頁展開在你眼前時,你會身臨其境般感受到,從宗教領袖身上湧出的敵意,排山倒海而來。當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時,你似乎感受到門徒心中的驚恐和沮喪;而當祂在復活的清晨顯現給門徒看時,他們心中難以言表的喜悅,你似乎也可以明白。
神所述說的故事,總是極富戲劇性的。祂運用在地 上每日可見的譬喻,來完成她的工作。無論是閱讀神的話語,還是聆聽祂的教導,在你的腦海裡,都會看見一幅幅移動的圖畫。所以,神的話語所帶來的,不僅是外在觀念的衝擊,亦深深刻劃在你内心。神說出聖潔且人人能聽得懂的話語,目的不只是賜給你更多資訊與知識,祂的終極目標是要改變你的生命。
請試著比較以下兩個聖經中的句子,看看它們會帶給你什麼感受:第一句:「神愛世人。」第二句:「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祂的群羊捨命。」這兩個聲明都很真實,都在關述同樣一個真理。然而,這兩種表達所產生的果效,卻有程度上的不同。很顯然,第二個聲明比較能夠抓住你的心 ,深深印在你的腦海中,對你的行為產生影響。為什麼呢?那是因為,第二個聲明在述說的同時,用語言描繪出一幅生動的圖畫。
本書的兩位作者,一位是提姆連恩,另一位是保羅區普。他們用本書來教導你應該怎樣發揮基督徒生活的功效。逼不只是一個理論,而是事實的陳述。所以,他們所教導的真理,語言生動,描寫豐富,使讀者有如看到一幅幅色彩豔麗的圖畫一般。提姆與保羅善用在現實生活中所發生的真人真事,來闢明神的恩典是如何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運作。事實上,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你將一再受到邀請,將你自己的故事與學習的課程緊密連結,轉化為個人的學習體驗。
本書從第三至十四章,使用一幅圖畫作為貫穿的主題(這張模式圖及章節與蛻變系列《人如何改變》課程相互輝映。)
這幅圖畫,描繪出在乾旱炎熱的沙漠中生長的兩種不同的植物。一棵是沒有果樹的荊棘叢,長在乾旱無水之地;另一棵則結滿了果實,因為根部深植在源源不絕的活水泉源當中。我們的主,為我們捨了融的生命;祂就是我們生命活水的泉源。
此書的兩位作者,邀請我寫序。原因是,他們引用我在1980年起,所教授的一門名為「合乎聖經中改變與成長的動力學 (Dynamic of Biblical Change)」課程中所發展的圖示。兩位作者都曾經是我的學生,現在又成為了我非常尊敬的同事。
在書中他們引用了我所發展的圖示,認為是我的功勞,並誠摯邀我寫序,我感到非常策幸。但我不能獨享這項殊榮;因為,圖示不是我一人原創,而是我藉由聖經在耶利米書第十七章所描綸的啟示而來。我只不過是將它與現代生活結合起來,在基督徒的生命當中,轉換成比較複雜的隱喻而己。我真誠希氅讀者在學習本書時,讓這張模式圖幫助你,將神的真理深深銘刻在心中,並在日常生活當中實踐所學。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各種教導和各樣資訊的世界。即使是在教會裡,我們的耳畔也充斥著這樣的聲音:「聽我的勸告吧!我是相當重要的人物。我可以給你快樂、健康、金錢、知識、成功、愛情。」而事實上,只有其中極少的一部分是重要且有幫助的;大部分的這些聲音,卻只是有如一股熱風吹過而已。充其量,他們所提供的這些事物,並無法達成他們所預期的那般重要且對人有真實幫助;此外,更糟糕的是,他們所得到的,卻是比先前更糟糕的光景。
至於在木書《人如何改變》裡,又是如何呢?如果兩位作者憑真理說誠實話;那麼,你必須需專注聆聽,並且照著去行。一個人能否在智慧上不斷成長,是關乎生死的問題,這實在太重要了。箴言三章14至15節:「得智慧勝過得銀子,其利益強如精金,比珍珠寶貴;你一切所喜愛的,都不足以與其比較。」事實上,只有一件事情是更重要的,而這一件事就是認識神。在以下的經節中,神如此形容祂自己的份量:
耶和華如此說:「智慧人不要因他的智慧誇口,勇士不要因他的勇力誇口,財主不要因他的財物誇口。誇口的卻因他有聰明,認識我是耶和華,又知道我喜悦在世上施行慈愛、公平,和公義,以此誇口。這是耶和華說的。」(耶利米書九章23~24節)
《人如何改變》這本書,是以「神」為起始;所以,它亦避免了一般坊間所有「自我幫助」等書籍裡的重大缺失。一旦你意識到 「原來,這一切不是只關乎我,而是只關乎重新塑造我們的神」,你整個生命與過去就會完全不同-—在這個世界上,與其他人一起成為更像主的樣式;所以,讓我們進入一個實踐慈愛、公平與公義的群體。神說「這才是我所喜悅的。」
200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