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M第三千禧年-依據聖經作抉擇 - (01:26:49) - 第六集 情況處境的角度:貫徹我們的目標

41 views

影片下載

目錄

  1. 介紹               3
  1. 國度的情形                                                       4

國度的重要                                                       4

      八福                                                             4

      主禱文                                                 5

      世上的需要                                                 6     

國度的構成                                                       6

      君王                                                             6

      子民                                                             7

      聖約                                                             9

國度的發展                                                       9

      起初的平安                                                 10

      人類的叛逆                                                 10

      至終的平安                                                 11

  1. 國度的人生                                                     11

榮耀上帝        12

      上帝的榮耀      12

      上帝得著榮耀      13

以神為樂        14

      人類的角色      14

      律法的角色      15

  1. 國度的計畫                                                       16

文化禦令(使命)                                                                                        16

      定義      16

      創造指令      17

      應用      18

大使命                                                               20

      定義      20

      含義      21

      文化禦令(使命)                                             21

  • 總結                                                           23


  1. 介紹

我們教會有一個年輕的足球運動員,最近寫了一篇文章﹐刊載在當地的報紙上。在那篇文章裡﹐他描述這項風靡全球足球比賽,是需要長時間持續的奔跑追逐﹐可是進球得分的機會卻很少。他如此大費篇幅的敘述﹐為的是強調﹐一場勢均力敵的足球賽通常是以一比零的比數終結。

就某個層面而言﹐基督徒的倫理生活也有些類似一場精彩的足球賽。就最終的結局而言,我們致力追求的唯一至高的宏偉目標﹐那就是上帝國度最後完全的得勝。然而這目標卻不是短時期就能達成的。事實上﹐神的百姓好幾千年來都在為達成這個目標而盡心竭力﹐可是仍然尚未成就。但是無論如何﹐我們一切的心思意念、口中言談、和舉止行為都必須有助於榮耀上帝的這個目的﹐使祂的國度得以彰顯而得勝。

這是我們“依據聖經作抉擇”系列的第六課﹐題目是“情況處境的角度﹕貫徹我們的目標” 。在這一課裡﹐我們要著重於神擺在我們面前的宏偉目標﹐那就是祂的國度鋪天蓋地的圓滿成就與得勝。

在這一系列的課程裡﹐我們已多次強調﹐倫理判斷涉及到個人將神的話語應用於某個情形裡。這個結論凸顯了每個倫理議題必須考慮到的三個基本層面﹐那就是神的話語﹐情況處境﹐和作抉擇的當事人。

這三個考量也符合我們思考倫理事件的三個角度﹐那就是規範準則的角度﹐著重於神啟示的準則規範﹔情況處境的角度﹐著重於環境情況的重要性﹔還有存在動機的角度﹐就是將我們的注意力導向涉及抉擇的人自己。

在前一課裡﹐我們談到情況處境的角度時﹐強調的是在作倫理抉擇時﹐瞭解我們所處環境裡的事實﹐是何等的重要。此外我們也注意到﹐有兩種事實在倫理抉擇上特別的重要﹕那就是我們所致力要達成的目標﹐以及我們用來達成這些目標的途徑。在這一課裡﹐我們先來看其中的一個﹐那也就是基督徒倫理要達成的目標。我們認定基督徒倫理抉擇所要達成的至終目的﹐乃是神的國度。

這一課有三個主要部份﹕首先我們要探討神國度的情形﹐思考的問題包括什麼是神的國度﹐它如何在人類歷史裡呈現出來﹖其次我們要思考國度的人生﹐著重於神國度裡我們的個人經歷﹐並且按著神給我們的共有目標來衡量這些經歷﹔第三﹐我們要瞭解國度的計畫﹐也就是要探討神所制定﹐要達成其宏觀目標的一些特別方法。讓我們先來看神國度的情形。

  1. 國度的情形

我們要討論神國度的三個層面。首先﹐我們要明白神國度的重要性﹐並且要瞭解﹐為什麼神的國度是基督徒倫理抉擇的至終目標。其次﹐我們要認清國度的組成﹐就是神所掌管治理的領域範疇﹔第三﹐我們要探討國度的進展﹐就是它在歷史裡的演變發展。讓我們先來看神國度的重要性。

國度的重要

如同我們在前面幾課裡提過的﹐一個人在作倫理判斷時﹐腦海裡通常都存有一個合宜的目標。我們也屢次提到﹐倫理的至高目標就是神的榮耀。然而我們也必須瞭解﹐神的榮耀是彰顯于祂的王權和國度。

聖經從創世記到啟示錄都講到神是所有受造物的主宰﹐也教導我們歷史的至終目標就是借著基督的掌權﹐來表顯神的權能。依此來看﹐貫徹於整本聖經的根本主題﹐就是神的國度。

聖經也教導我們﹐借著基督國度的形成和得勝﹐神因此得到至高的榮耀。也就是說﹐當所有的受造物都認定神是一切的創造者﹐是全地的主宰時﹐祂就得到至高的尊榮。保羅寫提摩太前書1章17節時﹐腦海裡必定有想到了歷史的終結﹐在那裡﹐他寫下了這個頌贊的禱告﹕

但願尊貴、榮耀歸與那不能朽壞、不能看見、永世的君王、獨一的神,直到永永遠遠。阿們!(提摩太前書117節)

因此當我們講到神的榮耀是倫理的至高目標時﹐其實也是在說神的國度是倫理行為要達成的至終目標。聖經多處提到神的國度乃是基督徒倫理生活的目標。不過我們在談到這個題目時﹐首先要注意的是馬太福音5到7章登山寶訓裡﹐主耶穌基督對於神國度的一些談論。

在登山寶訓裡﹐耶穌有三次特別提到神的國度是倫理生活的目的。首先﹐在登山寶訓的起頭﹐論到八福時﹐祂提到神的國度﹔其次﹐是在主禱文裡﹔還有在教導世上的需要時﹐耶穌也提到神的國度。在這些教導裡﹐耶穌都明白的指出﹐神的國度必須在我們的生活中占首位。讓我們先來看馬太福音5章3到12節所講到的八福。

八福

八福乃是敘述各樣的祝福。馬太福音5章3到12節﹐耶穌的講論被稱為是八福寶訓 ﹐因為祂的每句話裡都含著有福了這樣的詞語﹐那些福訓裡列出神所祝福的許多事情。

耶穌關乎各樣祝福的教導﹐在我們的倫理學習裡﹐佔有其重要地位。你們應該還記得﹐我們對於基督徒倫理的定義是這樣的﹕

作為一種鑒別方式的神學,用於判別哪樣的人格,行為和態度可以蒙神祝福,哪樣的則不蒙神悅納。

按這此定義,只要是神所祝福的,就是道德上良善和正確的。因此在登山寶訓的八福裡﹐耶穌鼓勵人們要有合乎倫理的生活﹐而祂是以神國度的觀點來講論福氣和倫理。我們可以來看以下這幾個明顯的例子﹕

  • 馬太福音5章3節﹐提到的福分是天國是他們的﹐同樣的福分也在第10節出現。雖然馬太在這裡用的詞語是“天國” ﹐許多的學者也注意到這個詞語是馬太福音所獨有﹐但是它的意思﹐與神的國度是一樣的。
  • 第5節提到﹐ 他們必承受地土﹐這也是國度的祝福﹐因為它指的是在神的國度圓滿成就時﹐神所創造的新地。
  • 還有在第9節提到的祝福是﹐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即使是這個福分﹐指的也是神的國度和祂的王權。在聖經時代﹐一國的君王經常被稱為是“百姓的父” 。這稱呼也在聖經裡出現﹐神常被稱為是我們的父﹐因為祂的確是我們尊榮的天父。因此在這句經文裡﹐耶穌教導我們﹐神是祂蒙福兒女的君尊之父﹐是統管他們的慈愛君王。

綜合來看,耶穌所列舉的這些祝福﹐每一個都和神的國度有極密切的關係。耶穌提出這些神國的祝福作為獎賞和目標﹐為的是激勵祂的聽眾願意過著合乎倫理道德的生活。祂明白指出﹐神的國度乃是基督徒倫理生活的主要焦點和目的。

主禱文

除了八福﹐馬太福音6章9到13節的主禱文﹐也同樣提到倫理生活的目標﹐乃是神的國度。馬太福音6章9到10節這麼說道﹕

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馬太福音69-10節)

以上的四句話裡﹐每一句的重心都是神的國度。

這個禱告一起頭就提到我們在天上的父﹐神是被認定為我們的父親﹐而更特別的是﹐祂被尊為我們天上的父。聖經每次講到天的時候﹐指的都是神掌權的領域。因此當耶穌教導祂的門徒如此禱告﹕我們在天上的父﹐祂所想的就是他們應當認定神是他們君尊的父﹐是天上掌權的聖父﹐是祂國度裡偉大的父神。

在祂第一個祈求裡﹐願人尊你的名為聖﹐耶穌乃是教導祂的門徒要尊榮神的名。聖經常常認為神的名字等同於祂的性情和權柄。在主禱文裡﹐這個求告顯明﹐因著神那無上君尊的權柄﹐所有的受造物都應當俯伏敬拜祂。

接下來的求告﹕願你的國降臨﹐耶穌乃是教導祂的門徒要祈求神的國度在地上圓滿成就。這祈求也符合祂一向所教導的﹐就是神要將祂屬天的國度擴展到地上。

第三個求告是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耶穌在此明白指出﹐在天上﹐所有的受造物都已經服從神的旨意。因此祂教導我們要祈求﹐讓地上的所有受造物也能夠如此的服從聖父神的旨意。我們由這個禱告文可以看到﹐耶穌乃是將神的國度視為基督徒倫理生活的首要目的。

世上的需要

我們已經探討了八福和主禱文﹐現在要來講馬太福音6章25到34節﹐耶穌對於我們地上需要的一些教導 。

每個人活在世上都有他的基本需要﹐例如吃飯、穿衣﹐然而耶穌教導我們不應當為這些事情焦慮愁煩﹐而是要把我們的注意導向神的國度。馬太福音6章31到33節﹐耶穌這麼說道﹕

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 ……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  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631-33節)

合宜的注意飲食、衣著這類地上的需要並沒有錯﹐然而耶穌在此講得很清楚﹐對於我們這些耶穌的跟隨者而言﹐尋求神的國並非只是許多目標裡的其中一個。就生活中的諸多目標﹐我們首要的關注﹐乃是借著神的國度在地上的得勝﹐使神得到榮耀。

因此我們看到在登山寶訓裡﹐耶穌有好幾次明白的指出﹐在基督徒的生活裡﹐我們必須持續努力以達成的最大﹐也是至終目標﹐就是尊榮神﹐讓祂的國度在地上得勝。

我們明白了基督徒倫理生活的目標是神的國度這個重點以後﹐現在要來查看國度的組成﹐就是深入瞭解組成國度的基本要素。

國度的構成

我們可以用許多方式來描述神的國度﹐不過在此我們只要談到國度的三個主要部份。第一﹐是君王的角色﹐第二﹐是人民﹐就是國度的百姓﹐第三﹐是維繫君王與百姓彼此關係的盟約。讓我們先來看國度裡君王的角色。

君王

講到神是祂國度的治理者﹐現代的人很難明白它的意義﹐因為我們多數人沒有經歷過君王的統治。然而在聖經時代﹐人們對於君王和他們統管的國度是相當的熟悉。古時候﹐在位的君王有責任照管他的百姓﹐他們需要保護和供應百姓的生活需要﹐並且以仁慈對待他們。君王也有權力克徵稅收﹐組織軍隊﹐維護生活法規。好的君王是以智慧統治﹐並且讓他的百姓蒙受恩惠。他們會盡力保護自己的百姓﹐使他們免受外來的攻擊﹐天然的災害﹐或是其他的生活問題。

聖經常提到神是所有受造物的宗主王或至高的上帝﹐也講到地上的君王是神所授權的附庸王﹐是服事上帝的君王﹐向神效力的﹔他們雖然住在地上﹐但卻是要向天上的至高統治者交帳負責。例如詩篇103篇19節就有這樣的描述﹕

耶和華在天上立定寶座;他的國度統管萬有。(詩篇10319節)

還有詩篇47篇9節也這麼宣稱﹕

地上的君王都歸順神;他被尊為至高。(詩篇479節)

神是天地的至高統管者﹐這個主題貫徹於整本的聖經。神是一切的創造者﹐因此是所有的受造物的統管者﹐但是神是以特別的方式在他的子民中作王,在舊約中是以色列百姓的統管者﹐而在新約中他是教會的主治者。事實上﹐當神設立大衛的王權﹐讓他治理以色列時﹐大衛的寶座所代表的就是神本身的權柄和能力。歷代志上29章23節就如此描述以色列的君王﹕

所羅門坐在耶和華 所賜的位上,接續他父親大衛作王。(歷代志上2923節)

注意大衛和所羅門都是坐在耶路撒冷耶和華的位上。他們的權位是屬於神的﹐因此坐在王位上的以色列人君﹐乃是神所授權的附庸統治者。

馬太福音5章34到35節﹐耶穌教導人該用什麼心態處理誓言時﹐也強調著這個仍然存在的事實﹕

什麼誓都不可起。不可指著天起誓,因為天是神的座位;不可指著地起誓,因為地是他的腳凳;也不可指著耶路撒冷起誓,因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馬太福音534-35節)

神是從祂在天上的寶座來治理以色列﹐而耶路撒冷仍是祂的國度在地上的京城。

我們已經探討了神是所有受造物的君王主宰﹐也是特別治理以色列國和教會的君王元帥﹐現在我們要來看住在神國度裡的子民﹐就是祂國度的百姓。

子民

既然神是一切所有受造物的上帝和主宰﹐那麼就某種意義而言﹐每個人都是受制於神至高無上的權柄。不過我們注意到,當聖經裡講論到神國度的子民時﹐它通常稱呼這些人是蒙神親自呼召的﹐稱為祂名下的人﹐以此區別於那些在世上跟隨世俗邪惡方式的人。在舊約聖經裡﹐神的子民通常特指的就是亞伯拉罕和他的子孫後裔。新約聖經講到教會時﹐通常就會使用這個名詞和說法﹐因為基督徒乃是從各族各國中蒙神揀選﹐在基督裡被接納成為亞伯拉罕後嗣的人們。

當神創立世界的時候﹐祂是設立人類為祂 附庸的君王。神命定亞當和夏娃﹐以及他們的後代﹐要管理其他所有的受造物。人類是向神效力的君王﹐他們的職責是為著神國度的昌盛﹐要照管自己本身以及所有的動物。詩篇8章5到6節﹐大衛這麼說道﹕

你……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詩篇85-6節)

大衛講的是創世記第一章提到的受造之物﹐他明白指出人類是蒙神加冕﹐被派定治理全地﹐和住在其間所有生物的管理者。簡單而言﹐神創造人﹐為的是部屬他們管理一切的受造物。

在創世記裡﹐我們也看到﹐人類的職責裡﹐有一部分是把全世界治理的像伊甸園一樣。神創立世界的時候﹐祂看每一樣都是好的。但是伊甸園乃是神唯一設立﹐適合讓人居住的所在地。創世記2章8到9節這麼描述﹕

耶和華 神在東方的伊甸立了一個園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裡。耶和華神使各樣的樹從地裡長出來,可以悅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創世記28-9節)

伊甸園是神為人預備的﹐讓人可以在那裡生養眾多。作為神所部屬的管理者﹐人有責任把這個園子的樣式推展到世界各地。創世記1章28節﹐神對祂所造的人類始祖﹐有這樣清楚的吩咐﹕

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 (創世記128節)

由此我們可以明白﹐人的職責是生養眾多﹐讓全地都遍滿神國的公民﹐而且將世界各地改造管理成伊甸園的樣式。

因此﹐從一開始﹐神的國度就是著重于以 全地為其目標﹐神是透過人類來治理全地﹐祂的目的是使全世界都成為祂的國度﹐這個心意從亞當和夏娃時代﹐一直持續到基督誕生前兩千年的亞伯拉罕的時代。創世記17章第6節記載著﹐神給予亞伯拉罕如下的應許﹕

我必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國度從你而立,君王從你而出。(創世記17章第6節)

在亞伯拉罕時代﹐神把祂的焦點凝聚到民族的層面上﹐聚合亞伯拉罕的後裔子孫﹐建立一個屬於祂的特別國度﹐附屬于祂掌管全地的權能之下。這個國度的觀點在耶穌身上達到極致﹐因為耶穌是神所差遣最後一個君王﹐來地上治理祂的百姓。

耶穌多次提到祂的王者身份。馬太福音27章11節﹐祂與彼拉多有這樣的對話﹕

耶穌站在巡撫面前;巡撫問他說:“你是猶太人的王嗎?”耶穌說:“你說的是。”(馬太福音2711節)

在耶穌的王權之下﹐神的國度是以教會的模式出現﹐也就是說﹐教會是國度的中心。透過福音的大能﹐神的拯救超越了以色列國家和民族的界限﹐遍及世上所有相信的人。因此神國度的中心﹐不再只限於一個民族﹐而是普世的眾教會﹐神的國度現在包含了每一個族裔的人﹐而且要繼續擴展到地極。

例如啟示錄5章9到10節﹐在天上對耶穌的頌贊詩歌裡就含有這些話語﹕

你用自己的血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叫他們歸於神,又叫他們成為國民,作祭司歸於神,在地上執掌王權。(啟示錄59-10節)

講完了神國度的君王和百姓﹐我們現在要來探討國度的第三個主要元素﹐那就是維繫君王與百姓之間的盟約。

聖約

古時候﹐大帝國或是宗主國的君王是透過訂定的盟約或是條款﹐來治理他屬下的其它附庸君王和國家。這些盟約通常會提到宗主國王要善待他所授權分封的君王﹐也列出對於宗主國﹐這些 附庸的國家該盡的義務﹐並且講明遵守或違背這些義務會有的 後果。

同樣的﹐在整本聖經裡﹐神也是借著盟約來治理祂的國度。神的聖約表明神要善待祂的百姓﹐也列舉了對於神﹐和百姓當盡的義務﹐和清楚記載了遵守或違逆這些職責會有的後果﹐基本而言就是順從的﹐會蒙受祝福﹐而違逆的﹐會受到咒詛。

整體而言﹐神和祂的百姓之間有六個主要的盟約或聖約。何西阿書6章第7節提到神和亞當之間的約定﹔創世記第6和第9章提到神和挪亞立的約﹔創世記15和17章﹐講到神與亞伯拉罕立約﹔神和摩西立定的盟約主要是記載在出埃及記19章到24﹔撒母耳記下第7章和詩篇89與132篇﹐則是講到神與大衛的盟約﹔以及路加福音22章20節﹐還有希伯來書12章23到29節﹐講到在基督裡的最後盟約。這些聖約彼此並不衝突﹐而是隨著神的國度在增長的過程中﹐按著它的變遷而作調適﹐以這些作為治理神國度的綱領。從一開始﹐神和人就是靠著盟約來維繫彼此之間的關係﹐舊約以色列的歷史主要就是描述這樣的神與人關係﹐而在新約裡﹐基督徒的信仰也是借著在基督裡的新盟約所表現出來。

瞭解和認識到神總是借著祂的聖約來治理祂的國度﹐這一點對於基督徒倫理生活非常重要。用我們這個系列課程裡的術語來講﹐就是神的聖約清楚指出情況處境裡的一些事實﹕神是我們的君王﹐而我們則是祂國度的臣僕。這些約定的事實談到神所祝福、期待要我們達成的國度目標。同時,這些約定的事實也指出,為了達到這些目標﹐我們可以使用的許多方法和途徑。簡單而言﹐我們與神的這種聖約關係使我們得以瞭解到﹐我們生活裡的每一個層面﹐每一個抉擇都應該能夠讓我們的大君王得到榮耀。

我們已經談論了神國度的重要性乃是基督徒倫理抉擇的目標﹐也談到國度的組成部份﹐現在要簡短的探討國度的進展﹐就是在歷史上﹐神的國度在形式上如何發展演變。

國度的發展

傳統上一貫把聖經的史實分為三個歷史階段﹐那就是創造﹐墮落﹐和救贖。我們也是循著這個基本綱要﹐不過為了凸顯國度的重要性﹐我們要給這三個階段有不同的名稱﹐我們稱創造期是神國度處於起初的平安時期﹔而人類的墮落﹐則是人類對至聖君王的人類的叛逆﹔我們稱呼救贖的階段為國度至終的平安﹐它乃是超越起初的平安﹐因為神使祂的國度達到至終榮耀圓滿的階段。

我們要按著歷史的順序來討論這三個階段﹐首先是 起初的平安﹐接著是人類的叛逆﹐最後要講到國度至終的平安。我們先來看第一個階段。

起初的平安

  神起初創立世界的時候﹐人與神是和諧共處的。亞當和夏娃是順服神的僕人﹐因此人和神之間是平安的。

我們已談過﹐在這個時期﹐神命定人為祂所派遣在地上的附庸君王。剛開始﹐人的確盡到當盡的職責﹐樂意遵循人對神當盡的義務﹐因此亞當和夏娃也蒙神所祝福﹐與神有美好的關係﹐得以安然歡喜的繼續住在伊甸園裡。

事實上﹐聖經其它的記載常會回顧到伊甸園的時期﹐認為那是一個承平昌盛的時代。例如在以賽亞書51章3節﹐我們就讀到這樣的話語﹕

耶和華已經安慰錫安和錫安一切的荒場,使曠野像伊甸,使沙漠像耶和華的園囿;在其中必有歡喜、快樂、感謝,和歌唱的聲音。(以賽亞書513節)

在伊甸園的和平時期﹐人們的生活是充滿歡喜快樂﹐常有感恩和頌贊。在這最初的階段﹐世界其它地方尚未開發﹐可是在園內﹐人們歡然居住﹐和平共處。

就如我們在創世記第三章所讀到的﹐在那個時候﹐工作和生育都相當容易﹐而且充滿喜樂﹔沒有威脅要啟動戰爭的敵人 ﹐沒有威脅健康的疾病﹐各樣動物也是馴良溫順﹐沒有威脅作物和房舍安全的各種天災人禍。神慈愛的照管亞當和夏娃﹐甚至在園子裡舒爽的時刻與亞當夏娃會面同行。

簡單來說﹐在這個時期裡﹐盟約的每個部份都運作合宜﹐讓人得益處。神這位大君王表顯出無比的恩慈﹐創造人類﹐將他們安置在美好的伊甸園裡﹐給他們管理萬物的權柄。就人當盡的義務而言﹐神只要他們服事祂﹐順服祂。他們也的確聽命而行﹐因此他們領受的結果﹐就是得到神許多美好的祝福。神起初乃是為了人而創立世界﹐而世界的存在至今仍然是為了這個目的。

可悲的是﹐神國度的歷史卻是從起初的平安﹐而演變成人對神的叛逆﹕人破壞了與大君王之間的盟約﹐向神背叛。

人類的叛逆

我們都知道人悖逆神的這段歷史。創世記第三章記載﹐蛇引誘夏娃去吃善惡樹上的禁果﹐而夏娃終於禁不住誘惑的吃了﹐還把果子也給亞當吃﹐他也吃了。他們這樣的犯罪﹐就是違背了與神的盟約﹐沒有盡到順服的承諾﹐也因此他們承受了破壞盟約而招致的咒詛。

因著他們的悖逆﹐神將亞當和夏娃驅逐出伊甸園﹐要他們到地土不為他們效力的世界居住﹐而且在那裡﹐連生育孩子都是痛苦艱難的事﹐疾病﹐饑餓﹐野獸和戰爭威脅他們和孩子們的生存。他們仍然受制於與神的盟約關係﹐可是這個時候﹐他們得到的是沒有盡到職守而有的痛苦後果。

而且這樣的叛逆在歷史上一直的延續下來﹐世界上的人不斷的悖逆大君王﹐而神也不斷的按著盟約要求﹐以咒詛來懲罰人類。祂曾在挪亞的時候以洪水毀滅整個世界。曆世歷代以來﹐祂也容許人類受到疾病﹐天災﹐戰爭等的摧殘。然而儘管如此﹐人類還是沒有學到教訓。非但沒有悔改﹐歸向神﹐盡我們盟約的義務和職責﹐反而繼續悖逆﹐繼續承受因違背盟約而來的咒詛。幸而有憐憫的神並未棄絕我們﹐讓我們繼續悖逆和承受咒詛。祂反而定意要把至終的平安帶入祂的國度﹐使祂的百姓可以回到祂的祝福裡。

至終的平安

其實在人犯罪墮落以後﹐神已經馬上採取第一步的行動﹐以挽回祂國度的和平。就如我們在創世記第三章所讀到的﹐雖然亞當和夏娃犯罪不遵守命令﹐可是神並沒有馬上致他們於死。反而還讓他們活著﹔而且在他們承受咒詛時﹐還讓他們聽到最初的福音。注意創世記3章15節﹐神對蛇這麼說道﹕     

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創世記315節)

神在這裡提到女人的後裔要傷蛇的頭。神學家通常稱這是“原始的福音”或是“最初的福音” ﹐因為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神提到要差遣一個救贖者﹐來將人類從罪的咒詛裡救贖出來。

從這個層面而言﹐自從人類墮落以後﹐神就一直想要讓人得到全然的救贖﹐使祂的國度能圓滿成就。舊約告訴我們﹐神的福音是如何運作﹐使得某些人的確能與神和好﹐而成就神與蒙受救贖的人之間的和平。但是儘管在整個舊約歷史裡﹐神一直擁有一群對祂忠心的人﹐祂仍然還沒有使祂的國度恢復到昔日平安時期當有的榮耀。

但是當耶穌剛開始出來傳道的時候﹐這個平安的修復工作就迅速的躍入要圓滿達成的最後時期。耶穌是整本舊約指向的那位救贖者﹐祂來到世上﹐成為神所差遣的君王﹐為的是要在地上重建一個信實的國度﹐也使神的國度普及全世界。祂現今仍繼續這個事工。當耶穌在榮耀裡再次臨到世上時﹐祂就完成整個國度的恢復重整﹐使整個世界與至聖的君王有至終榮耀的平安關係。

我們已經探討了神國度的情況﹐現在要來討論第二個主題﹕神國度的人生。在這個部份﹐我們要注意的是在祂的國度裡﹐神所託付給我們的雙重目標。

  1. 國度的人生

在這一課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就提到基督徒倫理生活所追求的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借著神國度的得勝﹐讓神得榮耀。因此,現在我們要來思考達成這個目標的一些具體的實際意義﹐尤其是這意義對於我們這些屬於神國度的公民﹐在生活上有什麼關係。我們要特別針對以下這個問題﹐思考和尋求它的答案﹕當我們尋求神的國度時﹐那樣的一些目標是我們應當所努力追求的?

關於我們生活的目標﹐韋斯敏斯德小要理問答的第一個問答,給予我們極其重要的指引。對於這個問題﹕

人生的首要目的是什麼﹖

要理的回答是﹕

人生的首要目的是榮耀神﹐並以祂為樂,直到永遠。

你可能注意到要理問答講的是雙重的目標﹐一方面﹐它指出我們的生活為人要榮耀神﹐而另一方面則是永遠以神為樂。

我們對神國度雙重目標的探討也將循著這同樣的區分﹔首先我們要思考﹐尊神為至聖君王﹐榮耀神﹐到底是什麼意思﹖第二﹐我們要探討在祂的國度裡﹐以神為樂到底是什麼意思。讓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層面,以神為我們的神聖君王來榮耀他。

榮耀上帝

在這個部份裡﹐我們要探討的是﹐神主要是因著祂國度的得勝而得著榮耀﹐對於這個觀點﹐我們要再細分為兩個小部份。首先﹐我們要定義神的榮耀﹐然後我們要思考什麼是神得著榮耀。讓我們先來看神的榮耀這個部份。

上帝的榮耀

聖經用榮耀這個詞﹐在希伯來文是kavod, 而希臘文是doxa﹐ 來描述關乎神的一些事情﹐神的‘榮耀’﹐最常提到的是祂的顯現﹐特別是圍繞祂的雲彩﹐就如出埃及記24章第7節﹐或以西結書10章第4節講到的。但是當我們說神的榮耀是我們倫理生活的目標時﹐我們不單單只是想到祂的顯現而已﹔我們更在乎的是神的名聲和威望﹐特別是因著神大能的作為﹐讓祂所得著的聲譽。例如出埃及記14章第4節﹐神如此說道﹕

我便在法老和他全軍身上得榮耀;埃及人就知道我是耶和華。(出埃及記14章第4節)

在這段經文裡﹐神明白指出﹐當埃及人看到祂以大能擊敗他們時﹐祂的榮耀﹐也就是祂的名聲和威望就會因此加增。雖然埃及人厭惡憎恨神的榮耀﹐但他們還是得承認祂是偉大的神。

這種聯繫是與神的名聲或威望有關的,我們也有意要從神所得著的尊榮和讚美來看神的榮耀。埃及人厭惡神大能的作為﹐但是基督徒卻極其看重神的能力﹐借著頌揚和感謝祂的作為﹐來加添祂的名聲和威望。例如詩篇29章第1和第2節所說的﹐就是在講神的榮耀﹕

你們要將榮耀、能力歸給耶和華!要將耶和華的名所當得的榮耀歸給他,以聖潔的妝飾敬拜耶和華。(詩篇29章第1-2節)

例如啟示錄第4章9到11節﹐就有這樣的記載﹕

每逢四活物將榮耀、尊貴、感謝歸給那坐在寶座上、活到永永遠遠者的時候,  那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坐寶座的面前敬拜那活到永永遠遠的,又把他們的冠冕放在寶座前,說:  我們的主,我們的神,你是配得榮耀、尊貴、權柄的;因為你創造了萬物,並且萬物是因你的旨意被創造而有的。(啟示錄第49-11節)

在這段短短的經文裡﹐就有三次提到神是坐在祂尊貴的寶座上﹐接受敬拜頌贊。而這樣的描述在聖經裡到處可見。

我們已經談過神的榮耀﹐以及這榮耀與祂王權之間的關係﹐現在要來探討神得著榮耀。在這個部份裡﹐我們要問諸如此類的問題﹐例如為什麼神的榮耀是我們的主要目標﹖我們應該如何行﹐才能更加增神聖君王的榮耀﹖

上帝得著榮耀

最基本而言﹐人是應該要榮耀神﹐因為祂是我們的君王。身為君王﹐祂理當得到我們的敬拜和讚美。如同韋斯敏斯德小要理的第一個問答所說的﹐人存活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增添神的榮耀。而對於這點﹐在聖經最顯明可見的地方﹐莫過於神創造天地的記載﹐那裡清楚的講到神是為了什麼緣故而創造人類。創世記第一章26到28節這麼寫著﹕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  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創世記第一章26-28節)

當神創造人類的時候﹐祂賦予人類一個使命﹐那就是成為屬於祂的附庸君王﹐ 管理全地的萬物﹐將祂國度的權柄和祝福普及全世界。在基督的權柄之下﹐我們仍然承擔著這個使命。我們要改善這世界的狀況﹐增添神掌權的領域和擴展祂的祝福。我們也要讓祂國度的百姓人數增長﹐教導他們認識﹐尊榮﹐頌揚我們偉大的君王。當我們圓滿達成這個使命的時候﹐神的美德﹐名聲和威望就會加添﹐如此一來﹐祂的榮耀也跟著增添。

我們看到聖經從頭到尾以不同的方式多次強調神的榮耀。例如詩篇教導我們要默想神美好的作為和權能﹐以此增添祂的聲名。也教導我們要以詩歌頌詞將神的榮耀表明出來﹐這是尊榮讚美祂的一個方式。

歷史書也記載了許多神大能﹐慈愛的行為和判斷﹐這些描述教導我們要記住神的美善和全能﹐給我們更多的理由來讚美祂。

先知書則是教導我們要仰望神未來的榮耀﹐這盼望也成為我們在今世追求公義的動力。還有神的律法也教導我們遵守神的誡命﹐也就是等同于敬重神的榮耀。申命記28章58節﹐摩西如此總結神的律法﹕

這書上所寫律法的一切話﹐是叫你敬畏耶和華你神可榮可畏的名。你若不謹守遵行……(申命記2858節)

摩西在這裡只列出一個誡命﹐但他卻以兩種方式來描述。簡單的說﹐謹守遵行神的律法﹐就等同于敬畏尊榮神大而可畏的名﹔因為當我們敬畏神和祂的榮耀時﹐我們會把這樣的敬畏表現在遵守祂的誡命典章上。

馬太福音22章37到40節﹐耶穌也有類似的教導。祂這麼說道﹕

“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  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  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馬太福音2237-40節)

耶穌在此是引用申命記第6章第5節﹐祂教導人﹐愛神是所有其它誡命的根基﹔當然﹐愛神就包含了知道也肯定祂的美德﹐並且尊重敬畏神。簡單而言﹐愛神就是榮耀神的一個重要方式。

當我們看重神的榮耀﹐願意在生活中榮耀祂﹐這只是達成我們的目的之一。我們還要永遠享受神﹐以神為樂。因此讓我們來探討這個部份﹐因為這實在是一個很重要的目的。

以神為樂

當我們講到我們自己以神為樂是聖經倫理生活主要目的一個層面時﹐有些基督徒可能會很驚訝﹐因為我們倫理生活的標準本應該是讓我們長成具有神的性情和品格﹐而不是應當著重於我們自己的渴求和願望。我們如何才能融合這兩個看似衝突的對立面呢﹖怎樣才把我們自己對快樂的渴望這一面﹐與神期望世人能榮耀祂的名﹐擴展祂的權柄國度的另一方面,彼此協調起來呢?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人類適當合宜的享受其實也是可以歸榮耀與神的。

我們要提出兩個考量來證明﹐以神為樂其實就是榮耀神。第一﹐我們要來思考在神的國度﹐人的角色。第二﹐我們要來看律法的角色﹐就是神用來治理祂國度的法規。讓我們先來看神造人﹐賦予他們使命﹐就是要他們藉此榮耀祂。

人類的角色

當神創造世界的時候﹐祂要人生養眾多﹐遍滿全地﹐並且管理祂的國度。然而神並不是只要人服事祂。神是慈愛的君王﹐祂施恩善待我們﹐也希望我們愛祂。祂所認為的理想國度﹐並非是人帶著恐懼﹐害怕受到懲罰﹐因而順服祂。神乃是希望所有的人都愛祂﹐與神與人都有美好的關係﹐和樂共處。

例如羅馬書第14章17節﹐保羅就提出這樣的觀點﹕

因為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羅馬書第1417節)

神國的子民應該是充滿喜樂和平的。換句話說﹐他們應當是歡喜的享受著神所給予的祝福。

還有在馬太福音第13章44節﹐耶穌也是這麼教導著﹕

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人遇見了就把他藏起來,歡歡喜喜的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馬太福音第1344節)

神的國度是喜樂的源頭﹐對於神國度的祝福﹐人們合宜的反應﹐應該是存著歡喜的心去享受。

值得注意的是﹐耶穌是在解釋將來神對世人的審判時﹐插入上面的那個教導。在神審判的大日﹐對神信實的人將要承受極大的榮耀﹐是超乎今世我們可能擁有的任何大獎賞。也因著這將來會得著的榮耀﹐我們應該為現今能夠獻身於神的國度而歡喜﹐因為我們乃是積攢財寶在天上。

我們已經談過﹐因著神國度裡人的角色﹐所以合宜的享受神的同在﹐以神為樂﹐就是讓神得著榮耀。現在我們來看律法的角色﹐瞭解神制定國度的法規﹐為的是讓我們能夠喜樂。

律法的角色

神的律法是祂治理國度的準則﹐也是我們所應該遵守的法規。我們若按著律法的指示行事為人﹐就能得著神所定意﹐要給那些順從的人的各樣福氣。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說﹐律法的任務之一﹐是引導我們按著神的準則生活為人﹐使我們因此可以蒙福而喜樂。

當然﹐如果我們錯用律法﹐就必須承受律法設立的另一個目的﹐但那卻不是神的本意。人錯用律法﹐就會引致可怕的結果。例如我們若想靠著遵行律法來得著救恩﹐那麼律法反而會定我們死罪。這也是保羅在加拉太書3章10節所強調的﹐在那裡他這麼說道﹕

凡以行律法為本的,都是被咒詛的;因為經上記著:“凡不常照律法書上所記一切之事去行的,就被咒詛。”(加拉太書310節)

我們如果錯用律法﹐比如說我們不想借著基督的救贖﹐卻想透過作好事來賺取救恩﹐在這種情況下﹐對我們而言﹐律法就成了咒詛。在聖經有好幾個地方都嚴厲譴責人對律法的錯用。

但是聖經更多強調的是合宜的使用神的律法所帶給人的美好祝福。這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因為律法其實是顯明神對我們的心意﹐教導我們該怎麼作﹐才能得祂的喜悅﹐也得著祂要給我們的祝福。事實上﹐聖經講到神的律法時﹐常用喜愛這樣正面的形容詞﹐就如詩篇1章2節表述的那樣,或是恩賜禮物這樣的形容詞,出現在詩篇119篇29節﹔它教導我們﹐遵守神的律法﹐就能得著神屬於盟約的祝福﹐如同在申命記28章1到14節所講述的﹐總而言之﹐神設定律法的目的﹐為的是讓我們得著祝福﹐生命昌盛而喜樂。詩篇19章第7到8節﹐大衛總結律法的這個目的。他這麼寫著﹕

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蘇醒人心……耶和華的訓詞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詩篇19章第7-8節)

神給我們法則遵行﹐以至我們能有喜樂的生命。那些法則就是祂的律法。我們若是遵守神的律法﹐就是同時享受神、以神為樂﹐也尊榮祂。透過我們的順服﹐神祝福我們﹐我們也因此享受祂﹔而且我們的確樂意這麼作﹐好讓我們所愛慕的神歡喜。我們敬虔的喜樂能讓神得著榮耀,其實就是在於我們成就神的旨意,承認神的美德﹐表達出對他的感謝。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說﹐律法的本意是要我們享受神﹐這乃是神造人一個極其重要的目的。

當然在今世這樣的環境﹐我們承受的苦難常會攔阻我們全然盡興的以神為樂。但是我們要記得﹐在神的計畫裡﹐我們的苦難其實是會導致我們更深地享受神。羅馬書5章3到5節﹐雅各書1章2到4節﹐還有彼得前書4章13節都教導我們﹐神使用苦難﹐就如銀匠用火熬煉銀器﹐以除去不精純的雜質。在神的手中﹐苦難乃是一個熬煉我們信心的工具﹐藉此使我們靈命得以完全﹐也使我們的喜樂可以滿足。

讓救贖的人類得以再次經歷喜樂的生命﹐是神國度的計畫裡非常重要的一個部份。只要看在神的國度中,祂為人類設計的角色﹐以及祂設立律法的角色﹐我們就明白神至終旨意的一個部分﹐就是讓祂所救贖的百姓能夠全然的享受祂自己。我們經歷喜樂的生命﹐就是把榮耀帶給我們的神聖大君王。

我們在這一課裡﹐已經探討了神國度的情形和人生﹐現在要來看最後一個主題﹕神國度的計畫。在這個部份﹐我們要探討的是神在建造祂的國度時﹐分派給祂教會的一些特殊使命。

  1. 國度的計畫

無論在那個時代﹐神對普世的永恆計畫一直都是一樣的。祂一貫的心意就是要遍及全地建立祂的國度﹐也就是要透過在全球各地繁衍無數個神公義正直的百姓﹐從而將世界改造成有神榮耀同在的美麗樂園。不過我們也要記住﹐在每個時代﹐神還特別給了那個時代的人特定的目標﹐讓他們明白要具體怎麼作﹐才能達成合神心意的這個總體目標。

在本課的這個部份﹐我們要深入探討﹐神在人類歷史的重要時代所給予的兩個特別指示。第一個是文化禦令或使命﹐是神創造世界時﹐給予亞當和夏娃的指令﹔第二個是大使命﹐是耶穌復活以後﹐託付給教會的福音大使命。讓我們先來看文化禦令。

文化禦令(使命)

我們對文化禦令的探討可分為三個部份﹕第一﹐我們必須知道文化禦令的定義﹐瞭解什麼是文化禦令﹐以及它的要求。第二﹐我們要討論文化禦令與婚姻和工作的創造指令彼此之間的關係﹔第三﹐我們要探討歷史上神國度的演變進展中﹐這個文化禦令的不同應用。讓我們先來看什麼是文化禦令。

定義

簡單來說﹐文化禦令就是神命令人類要借著文化發展而將祂的國度擴展到地極。我們前面已經講過﹐神創造世界的時候﹐祂曾命令人要生養眾多﹐而且管理全地。創世記第一章28節﹐告訴我們神給予人的這個命令﹕

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 (創世記第一章28節)

在談到我們有責任將神的國度擴展到地極的時候﹐我們已經講過這個命令。但是神學家也把這個命令稱為文化禦令﹐因為遍滿地面﹐治理全地﹐涉及到要在沒有文化的地方﹐開始人類文化建設。

你們應該還記得﹐當神創造天地的時候﹐只有伊甸園是唯一適合人居住的地方﹐也是唯一讓祂能彰顯榮耀﹐與人同在的場所。因此人類的職責是要改善世界其它的地方﹐使其適合讓人居住﹐以此擴展神百姓的疆界﹐讓神榮耀的國度藉此遍及全地。

就此而言﹐文化禦令就是人受命要建造公義﹐敬畏神的族群與社會﹐這也包括對世界的改造。文化禦令所注重的是讓人員稀少的地方能增加人口﹐建立新的社會﹐將曠野﹐未開發之地變成美好﹐充滿生機﹐生產眾多的園地﹐以此榮耀神。

我們已經瞭解文化禦令的定義﹐現在來探討第二個題目﹕婚姻和工作的創造指令﹐這是文化禦令裡最受人關懷的事情。

創造指令

神用許多不同的方式﹐將祂的命令傳達給我們。舉例來說﹐記載在聖經裡的許多命令多數是口述的﹐也就是說它們是以語言的方式傳達的。神也以自然的方式﹐將祂的命令傳達給我們﹐例如借著我們生活的環境﹐這包括自然界和其他的人。然而神也可以透過神的創造奇功﹐將祂的命令傳達給我們。 創造指令就是神造天地時﹐借著這第一個創造奇功﹐所啟示給我們的命令。

我們已經瞭解﹐文化禦令是一個口述的命令。創世記第一章28節告訴我們神在創造人的時候﹐就把文化禦令傳達給他們﹐命令他們要遍滿地面﹐治理這地。

神在文化禦令裡祂所命定的同樣事情,也借著婚姻和工作的創造指令進一步啟示出。例如神創造兩性﹐有男有女﹐而婚姻這個創造委任﹐就是根基於這個目的。

我們都熟悉亞當和夏娃婚姻裡的一些基本過程。首先是亞當被創造﹐接著神從亞當身上取下肋骨﹐造成夏娃﹐最後神把夏娃帶到亞當那裡﹐使他們成為夫婦。

但是創世記第2章24節﹐摩西為亞當和夏娃的婚姻下這樣一個注解﹕

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創世記第224節)

摩西在此明白指出﹐神設立婚姻﹐是一男一女的結合。為此,神造男又造女。

在創造中神的旨意顯示出神的性情﹐也因此﹐這些旨意成為全人類的規範準則。神為了婚姻的目的而創造兩性﹐由此看來﹐我們知道人是要結婚﹐而婚姻是一男一女的結合。這並不是說所有的人都需要結婚。而是人類整體而言,是借著神聖的婚姻結合來衍生下一代。

婚姻這個創造指令﹐是與文化禦令裡要人生養眾多﹐遍滿全地有直接關聯。簡單而言﹐聖經明白的教導﹐兒女是借著婚姻而生﹐因此人類如果要生養眾多﹐其先決條件就是要結婚。

同樣的﹐創造指令的另一個命令是我們要工作﹐以此將神的國度拓展到全地。創世記第2章15和18節這麼描述﹕

耶和華  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  耶和華  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創世記第21518節)

最先被造的亞當﹐他的職責是在神的園子裡工作﹐而他的妻子夏娃受造的目的是為了在神所託付的工作上幫助他。

由此看來﹐我們是為神而工作﹐這乃是神為人類所設定的旨意。我們由此而得的結論是﹐我們實際上是應當為神而工作。這個工作的創造指令﹐與文化禦令裡命定我們要治理全地也有直接的關係﹐那就是在世界各地建立人類群居的社會。因為人是借著辛勤工作來照管神的園子﹐而把這樣的工作擴展到全地﹐實在需要極大的努力。

我們在這一課裡一直重複不斷提到人類生存的目的﹐就是要在全地建造神的國度。創造指令也顯示了神向我們所命定﹐讓我們達成目標所使用的這兩個最基本的途徑。由此看來﹐教會的職責是必須強調確認和從事於婚姻與工作的重要性。因為透過婚姻和工作﹐我們可以把神的國拓展到全地﹐使得神可以被尊崇而得榮耀。

我們已經談過文化禦令和它與創造指令裡的婚姻和工作的關係﹐現在要來看在神國度的不同歷史階段裡﹐這個文化禦令的不同應用。

應用

我們已經看過﹐神在創造天地人類的時候﹐就給予人文化禦令﹐那是在人犯罪墮落之前。那時神與人是和平共處。人的社會裡沒有罪存在﹐因此文化禦令的目標﹐只是借著人的生養眾多來擴展神的國度﹐還有就是把自然界管理和塑造成適合人居住的所在地。就此看來﹐文化禦令原是一個創造性的使命﹐而不是救贖或復興的使命﹔人類生存的目的是借著婚姻﹐生養更多的人﹐並且借著認真工作建造有秩序規範的人類社會。

然而在人犯罪墮落以後﹐人類的文化就受到污染而敗壞﹐人也因著犯罪而受到神的咒詛。這樣的敗壞和咒詛也就特別顯明在婚姻和工作上。

就婚姻而言﹐創世記第三章16節﹐神讓夏娃承受這樣的咒詛﹕

我必多多加增你懷胎的苦楚……你必戀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轄你。(創世記第三章16節)

注意﹐夏娃承受的咒詛是關乎她的生產﹐從此生兒育女是極其痛苦的事﹔還有婚姻也受到影響﹐夫婦彼此之間會有爭執和衝突。

創世記第3章17到19節﹐神對亞當這麼說道﹕

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裡得吃的……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創世記第317-19節)

在這咒詛臨到土地之前﹐土地因著人的工作而對人效力。地承受咒詛以後﹐人就必須更辛苦的工作﹐才能盡到治理全地的職責﹐以及將神的國度擴展到世界各地。

人類在整個歷史過程中﹐一直都在犯罪﹐因此也沒有那一個人類所 建造的社會﹐可以充份的 表現出在地上神國度的樣式。但是文化禦令仍然命定我們要男女結合﹐生養下一代﹔也要我們認真工作﹐將神的國度擴展到地極。因此在一個敗壞的世界裡﹐我們如何才能瞭解神所給予的這個文化禦令﹖

答案就是這個文化禦令在現今有一個延展的應用﹐文化禦令的目標是把全世界改造為神在地上的國度﹐好讓神可以住在祂的子民當中。人在犯罪墮落之前﹐只要借著建立新的社會文化﹐就可以達成這個使命。

但是犯罪墮落以後﹐這個工程就變得更加艱巨。身為相信神的人﹐我們不但要治理和遍滿全地﹐還需要透過清除文化裡的各樣罪汙﹐才能夠復興和救贖墮落的人類社會。

事實上﹐在人類犯罪墮落以後﹐聖經馬上清楚的強調這樣的復興和救贖。例如神在伊甸園咒詛蛇的時候﹐同時也給予人類救贖的盼望。創世記第3章15節神這麼說道﹕

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創世記第315節)

在人墮落以後承受的各種咒詛中﹐神也給予這“起初的福音” ﹐神在此明白指出祂不會棄絕祂所造的人﹐使他們在罪惡和咒詛裡沉淪。

由此看來﹐我們知道婚姻和工作也有救贖的作用。婚姻和生兒育女﹐雖然因著人受咒詛﹐而有痛苦和衝突﹐至終會誕生出世界的救主﹔工作雖然辛苦艱難﹐卻可維繫人類的生存﹐直到救贖者的來到。這個模式在歷史上會一直持續下去﹐直到整個世界完成恢復重整。

例如﹐創世記第9章﹐挪亞時代的洪水以後﹐神重複祂的命令﹐要人類遍滿全地﹐祂也應許要保守地土﹐不再以洪水毀滅全地﹐使人類可以再次治理全地。

注意﹐當在挪亞時代﹐神再次給予人類文化禦令和創造委任時﹐那已是復興重整和救贖的工程。神把罪惡滔滔的世界整個毀滅﹐而挪亞承受的職責就是把它重建﹐以公義和敬虔的生活形態﹐取代原先那被毀滅的罪惡文化﹔而且要生養敬畏順從神的人﹐來再次遍滿全地。

同樣的﹐在創世記第15、17和22章﹐神應許亞伯拉罕﹐他會有無數的後裔﹐他們所要承受的﹐不只是應許之地﹐至終乃是地上萬國。

但是在這些應許裡也含有救贖的意義。亞伯拉罕必須要攻克應許之地已存在的異教文化﹐然後以神的國度去取代那些敗壞的文化體系。而他的後代子孫至終也要把這樣的攻克取代的模式散佈到全世界。

挪亞和亞伯拉罕所經歷的﹐也是聖經歷史裡不同時代的人所經歷的。例如在申命記28章﹐神就對摩西和那些百姓重申祂對亞伯拉罕的應許。而在詩篇89篇﹐神對大衛和他的子孫再度聲明那些應許。

我們在啟示錄11章15節也讀到﹐至終耶穌會統管全地﹐將神的國度延伸到地極。希伯來書10章12到14節當耶穌掌權時﹐祂會毀滅所有的仇敵﹐使全地和全人類都得以完全﹐如此完成救贖信徒與復興重整的工作。

還有以弗所書5章25到27節教導我們﹐當基督進入祂的國度﹐祂乃是要與教會結合。另外希伯來書2章13節也講到基督會有許多兒女﹐因為每一個信徒都是祂的孩子。

就以上我們所討論的﹐我們知道文化禦令是神成全祂國度的方式。但是,自從人類犯罪墮落以後﹐這個計畫的完成和實施﹐就必須要涉及一個漫長而艱巨的救贖與復興的過程。然而﹐借著諸如婚姻和工作的基本途徑﹐神仍然可以使用全人類去成就和實施他的文化禦令。當然直到基督在榮耀裡降臨之前﹐神的國度都不會全然成就。但是當那個榮耀大日來到﹐全世界都會變成神一心所計畫要成就的地上樂園。

我們已經大概瞭解到什麼是文化禦令﹐現在要來看大使命在神國度計畫裡的重要性。

大使命

我們把大使命的探討分為三個部份。第一﹐我們要知道大使命的定義﹐第二﹐我們要瞭解大使命隱含的意義﹐第三﹐我們要探討大使命與文化禦令的關係。讓我們先來看什麼是大使命。

定義

大使命乃是基督任命十一個忠心的使徒為祂的代表﹐授權給他們﹐命令他們將神的國度傳佈到全世界。這個使命通常被稱為“大”使命﹐因為這使命的執行者﹐不只是那些使徒們﹐也包括他們所建立的教會。

大使命是記載在馬太福音28章18到20節﹐主對那十一個使徒如此說道﹕

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18-20節)

大使命包含三個基本的部份﹐第一﹐耶穌聲明祂擁有建造國度的權柄﹐也命令使徒們去成就這個工作。第二﹐耶穌託付給使徒們﹐授權並且指示他們去建立祂的國度。第三﹐使徒們從事這個艱巨的工作時﹐耶穌保證會給他們能力﹐並且保守他們。

雖然大使命只是頒給使徒們﹐但也是命定教會要接續使徒們的工作。因為耶穌吩咐使徒們要去使萬民作主的門徒——這巨大的職責顯然是不可能只靠幾個人就可以完成的。祂也講到祂會與他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顯然這個工作是要一直持續到祂再來的時候﹐才會完成。我們由此可以知道﹐耶穌乃是要祂的使徒們借著建立教會﹐來完成大使命的託付。

        我們已經定義了大使命﹐現在來看它隱含的意義﹐在這個部份﹐我們要思考就大使命而言﹐教會需要承擔的職責。

含義

  簡單的說﹐教會的職責﹐就是繼續使徒們已經開始的國度建造。這些職責總結於大使命的第二個部份﹐就是給予使徒們的託付。馬太福音28章19到20節記載了這個託付和以下的指示﹕

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  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馬太福音2819-20節)

耶穌的吩咐﹐不單單只是要使人成為祂的門徒﹐也要把神的國度擴展到世界各地。換句話說﹐祂所期盼的乃是疆界的擴展﹐以及信主人數的加增。

因此教會的責任﹐就是向世上所有的人傳福音﹐將信徒和他們的家人帶入教會﹐為他們施洗﹐教導他們信守耶穌的吩咐。如此在每個世代﹐我們都必須殷勤傳揚神的福音﹐要把全世界帶入神的國度裡。

我們已經定義了什麼是大使命﹐以及它所賦予教會的職責﹐現在要來看最後一個主題﹐就是大使命與文化禦令彼此的關係。

文化禦令(使命)

文化禦令與大使命之間的關係﹐有三個部份是我們要思考的。那就是它們彼此之間的相似﹐彼此間的差異﹐以及各自的優先次序。首先我們來探討文化禦令與大使命彼此之間的相似。

文化禦令和大使命之間的相似部份是很清楚的。例如,它們兩者都命定人類要建立神的國度﹐也要以此為我們生活的主要目標。就國度的建造而言﹐它們兩者都要使神國的公民遍滿全地,無論是借著婚姻而衍生兒女﹐還是因著傳福音領人信主的方式。還有它們兩者都命定我們要來治理全地,無論是以建造合神心意的社會﹐還是使萬民成為門徒的方式。

我們可以這麼總結它們的相似性﹐那就是大使命乃是基督對文化禦令的執行方式﹐直等到祂的再來。從基督在世上服事開始﹐大使命一直就是成就文化禦令的一個重要方式﹐而這也是教會必須傳承的事工。

除了這些相似性﹐文化禦令和大使命之間還有一些差異﹐是我們要注意的。

大使命和文化禦令之間一個重要的差別﹐在於文化禦令是給每個時代﹐而大使命則著重於基督再來之前教會所處的特別情況。文化禦令是神在創造時就給予的﹐從那時開始人類就承負要將世界改造成為適合神居住其間的美好樂園。

然而﹐大使命是直到耶穌在地上的服事終了時才託付給人的﹐而它特別注重的是在國度歷史的最後階段﹐神的百姓所承擔的倫理職責。

因此﹐若是說文化禦令是我們的基本職責﹐大使命就是在歷史的現階段中﹐ 這個職責的主要執行方式。

另一個明顯的差異是﹐相對而言,文化禦令是廣義的命令﹐而大使命是狹義的命令。文化禦令命定人要借著婚姻生養肉身的兒女﹐以此來繁衍人類。同時它也要我們借著傳福音﹐生養屬靈的兒女﹐就是能反映神榮美形像的子民。然而,大使命強調的只是借著使人作門徒﹐來生養屬靈的兒女。

另一個要注意的是工作方面﹐文化禦令的目標是在全地建造神的國度﹐而建造的方式﹐其一就是做工使人成為門徒﹐另外就是做工建造合神心意的社會。相對的﹐大使命只要我們努力做工使萬民成為門徒﹐它沒有特別要求我們去建設社會。

最後﹐除了探討文化禦令和大使命之間的相似與差異以外﹐我們要來看它們的優先次序。

在基督教會多年的歷史中﹐基督徒們常常對於這兩個使命——文化禦令和大使命﹐究竟那個比較重要﹐一直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基督徒應該著重于文化禦令所要求的﹐借著婚姻衍生兒女﹐加倍努力的工作﹐營造合一個神心意的社會。另外一些人覺得大使命的要求﹐已超越文化禦令所要求的﹐所以基督徒應該借著傳福音和教導﹐使萬民成為主的門徒。這些不同看法顯示出的張力對我們每個人都有其重要的實踐意義。我們到底應該注重那一個﹖建設合神心意的文化要比傳揚福音拯救人類更重要﹖還是傳揚福音更具優先的地位﹖

從某個層面而言﹐文化禦令是優先於大使命﹐因為它是神首先頒給人的﹐也講到人類至終的目標﹐就是使神的國度全然得勝﹐擴展到世界各地。

但從另一個層面來看﹐大使命又是更加重要﹐因為它是把文化禦令應用于現今世代的特殊狀況裡﹐注重的是在現今世代特別需要完成的工作。也就是在我們等候基督榮耀凱旋再來之前﹐我們最重要的使命是傳揚福音﹐好能夠拯救世界上的男女老少﹐脫離罪惡權勢的捆綁﹐而歸向基督。

因此﹐基督徒面對大使命和文化禦令的要求時﹐會有抉擇不下的困難﹐但面臨這種狀況時﹐我們應當特別注意大使命的急切和重要性。如果在生活中碰到文化禦令對婚姻和工作的需求﹐以及大使命對傳揚福音和訓練門徒的要求﹐讓我們不知何為優先的時候﹐我們必須在大使命的前提下﹐來衡量文化禦令。我們必須瞭解﹐大使命的聲明﹐其實就是文化禦令在現今世代的標準注解和合宜應用。從這個層面來看﹐我們知道﹐在今世的應用上﹐大使命是比較重要而優先的。

哥林多前書9章15到 23節﹐保羅講到他放棄結婚的權利﹐以及不向教會索取做工的報酬。他這麼說道﹕

這權柄我全沒有用過……向什麼樣的人,我就作什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 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哥林多前書915-23節)

總結來說﹐文化禦令是神給予人關乎祂國度的重要建造計畫。祂的至終心意就是將祂的國度遍及全地﹐使祂的國裡充滿忠心誠信的子民。而祂所命定於人的﹐就是借著婚姻和工作來達成祂的旨意。

然而因著人犯罪墮落﹐以至無法達成這樣的目標。於是神開始救贖人類﹐好讓我們能夠重新復興這個世界﹐將它改造成為神完美的國度。神用來救贖和重整生命的主要方法﹐就是讓人聽信福音﹐並且成為主的門徒﹐也就是主耶穌在大使命中所命定託付給我們的。

我們所處的這個世代﹐是神的國度已開始﹐卻尚未完成的末後階段﹐而大使命就是在現今世代﹐對文化禦令一個合宜的解釋和應用。

  • 總結

在這一課裡﹐我們談論了神的國度是基督徒倫理抉擇的至終目標。我們探討了神國度的情形﹐包括它的重要性﹐組成的部份﹐和進展的情況。我們也談論了在神國度裡的人生經歷﹐和需要達成的雙重目標。還有我們也明白神國度的計畫是借著文化禦令和大使命來成就和建造。

神國度的全然得勝﹐是神創造的至始至終的目標﹐因此也就成為我們至始至終的目標。事實上﹐我們的每一個心思意念、口中言談、和舉止行為,都應當以某種方式對神的國度有建造作用為導向。這樣的思想、言談和行為必然會蒙神悅納而受到祝福﹐也是在道德倫理上可以被稱為是美善的。如果我們的思想、言談和行為偏離了神國度的建造目標﹐必然受到神的譴責﹐那也就可以判定為邪惡的。因此,每當我們準備作道德倫理判斷的時候﹐我們都必須考量我們自己的各種抉擇﹐對神國度會產生的意義和影響。


This image has an empty alt attribute; its file name is rtv-download-icon_工作區域-1.png

全系列下載

更多資訊請上:
IIIM(第三千禧年)神學教育資源中心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