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神,我們現在要進入這個階段(E系列)。我們會談到聖約,我們談一個聖約的神學,聖約神學。其實在改革宗裡面,是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因為很多人改革宗的人會這樣講,幾乎聖經的核心所談的就是一個約的概念,我們就是從約來瞭解明白所有的事件。所以今天我們再談到約的時候,我們也要知道說這個約跟我們的關係是什麼。
那麼當我們能夠明白這個聖約神學的時候,我相信對我們自己讀聖經一定會有很大的學習造就。那什麼是聖約?聖約主要在談論神如何對待人,在聖經裡面,神跟人互動的方式是什麼呢?就是透過立約,透過與人立約來跟人交流跟人互動。你可以說神跟人立約是神降卑的一個表示,講實話,凡是神跟人有任何的接觸行動都是神降卑的行動。我們除非真的把神為祂真實至高的神,否則我們今天沒有辦法理解祂跟我們接觸有多麼大的恩惠,對不對?所以你看聖經,聖經的話是人可以懂的話,這已經表明了神先限制了祂自己,為了讓我們能夠明白。有的時候像父母在教小孩一樣,我們在跟小孩子講話的時候也是我們儘可能用他們可以明白的話來幫助他們。當然你很難說我們父母是降卑了,可是對神來說是如此。所以你看到神所有跟人的互動都是祂自己降卑的一種表現,而立約是其中的一種。神是按著祂跟人所立的約來跟人互動,不管是祝福也好,不管是審判也好,都跟約是有關的,跟神的約是有關。所以呢?今天看來聖約或者說聖約神學是一種釋經的方法,我們可以用約的概念來看待聖經的每一個事件。
我們用約的概念來看在聖經的每一個事件。聖約神學——聖約有它的一定的形式,你會看到說它大概的形式就是這樣。一方面它會談到神的慈愛,一方面它談到人的責任,神彰顯祂的慈愛,然後呢?神在這個慈愛當中對人有祂的要求,要求人一定要忠於祂自己,然後在這當中有一個後果,後果是什麼呢?就是祝福或是咒詛。原則上約的架構就是如此。
那麼我們會看見有神的慈愛,看到人的責任,那結果就是兩個,不是祝福就是咒詛。這個形式就是貫穿了整個舊約所有的事件,甚至新約的事件也是這個樣子。所以你如果有興趣,你等下回去或者我們等下應該會看到,你會看到說神就是這樣來表達他自己的約,或者我們看出埃及記第十九章,十九章他們以色列人來到了西乃的曠野,然後就在那個地方安營。你看第三節,摩西到了神那裡,耶和華從山上呼喚他說,你要這樣告訴雅各家,曉諭以色列人說。說什麼?我們一起來讀第四節,請。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這在講整個出埃及記第一章到第十九章到這裡所以這裡不斷地在顯明神向以色列人所彰顯的慈愛。而這個次序是重要的,為什麼?因為如果你沒有先明白神的慈愛,你就告訴他律法的話,這個不是恩典的宗教,不是一個神做事的方法。神總是不斷的願意向人施展祂的慈愛、祂的恩典,所以當神在吩咐他的他的百姓要做什麼事之前,祂一定會讓他知道神對他施了什麼慈愛,神做了什麼事情。那你看第四節在講神的慈愛,接著第五節在說什麼?第五節說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做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你們要歸我做祭司的國度是聖潔的國民。這些話你都要告訴以色列人,在這幾節你看人的責任是什麼?人的責任是什麼?要遵守對不對?要聽神的話,然後呢?祂的祝福是什麼?你們就要在萬國中怎麼樣?做屬我的子民,有沒有?然後咒詛是什麼?這裡沒有講但你可以反推這邊其實暗示了祝福既是你們可以在萬民中作我的子民,那麼咒詛就是你們就不屬我的子民,那在這也是後面在講的。所以這樣的一種形式你會看到在整個聖經裡面所有的事件當中都呈現了這樣的概念,可以瞭解嗎?你可以從聖約裡面來看神是怎麼樣跟人互動的。
講員:林致騏牧師/改革宗長老會東光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