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傷的蘆葦(薛伯斯) 5憐憫的靈應該感動我們
人不可過於好奇的去窺探他人的軟弱
人不可過於好奇的去窺探他人的軟弱。我們當竭力要看清他們擁有什麼恩賜是能存到永遠的,並且傾心去愛他們,而不是要查究那些軟弱,因為這些軟弱可能會叫我們彼此疏遠。除非你能幫助他們在軟弱上剛強得勝,否則神的靈終將消滅殆盡。有些人認為,無法忍受軟弱的弟兄所犯的罪,正是恩典發旺的時刻;實際上卻恰恰相反,恩典最為發旺的人,是最甘願寬待軟弱者的軟弱。為要判斷我們自己,是不是基督不願吹滅的這盞將殘燈火,我們必須牢記這些準則:我們必須要有兩隻眼睛:望向自己和別人時,一隻看裡頭的缺陷,一隻看裡頭的善。
人若憑著聖潔,持守沒有明確關乎是非的事,就算別人有完全不同的判斷,仍可免受責難。基督注視我們裡頭美善的意願,不看其中任何的惡,以致祂不在這些事上責備我們。人不應異常喜好窺探別人的軟弱,這只會離間彼此的關係。我們反當竭力看看他們擁有甚麼永恆的美德,使我們愛慕。不要窺察他們的軟弱,神的靈自會適時除去它們。
有些人認為,是恩典的力量,叫人不能容忍弱者的軟弱,但事實恰恰相反,在恩典上最強的人,最願意寬待軟弱者的軟弱。
聖潔最為明顯之處,謙和也最顯而易見:無需放棄敬虔愛神與善待別人,也可以達到這等謙和。我們在基督裡看見,絕對的聖潔與極度的謙和,奇妙地調和在一起。
假設祂對我們設下諸多細則條款,又不願降卑俯就我們,我們的救恩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不需要假裝自己比基督更聖潔。效法基督所做的事情,只要能造就人,就不算是討好人。
聖靈甘心住在冒煙又惹人討厭的靈魂裡。哦,但願聖靈將祂同樣充滿憐憫的性情吹進我們的靈!我們願意忍受艾草的苦澀,以及其他植物和藥草的怪味,只因我們體驗過它們內裡有益健康的成分;那我們又何必單單因為別人有一點性格的缺陷,就拒絕他們的優點和神的恩典呢?這些性格缺陷,雖冒犯我們,卻也使他們自己憂傷。
當我們仍在地上時,恩典是在仍未完全更新的靈魂裡面,而靈魂是住在受各樣衝動制的肉體裡,因此有時會有某一樣情感氾濫,有時則是另一樣情感氾濫。布塞珥(Martin Bucer, 1491-1551)是一位涵養深厚、謙和溫柔的神學家。豐富的經驗使他下定決心,只要他看見別人內裡有基督部分的樣式(aliquid Christi),他總不排拒他們。即使是最好的基督徒,在這不完全的狀態下,都像不純的金子,重量太輕,需要別人放寬標準,才能合格。故你必須給予他們最寬鬆的尺度。
每當看見人裡頭的匱乏,我們就應當以愛與憐憫來補足。基督的教會是一所公共醫院,裡頭的人都患了不同的屬靈疾病,病情也各有輕重,因此我們都有機會操練智慧與溫柔的靈。
為了在這件事上做得更好,讓我們披戴基督的靈。神的靈大有威嚴。敗壞很少會向另一個人裡面相同的敗壞屈服。驕傲不會寬容驕傲。我們爭戰的兵器必須不是屬血氣的(林後十4)。P60-61
壓傷的蘆葦 (理查・薛伯斯)
線上試讀
閱讀理查˙薛伯斯的著作是認識清教徒的最好入門。他在多方面都是典型的清教徒,司布真(C. H. Spurgeon)曾寫道:「薛伯斯從不虛耗學生的時間,他的教導猶如兩手撒下珍珠與鑽石。」著名的孟頓(Manton)博士如此論及薛伯斯:「提及這一點,是因為這位可敬可佩的作者出色而獨特的恩賜,他以甜美悅耳的方式,揭露並應用福音的偉大奧祕,因此,聽他講道的人經常稱他為『滴下甜蜜的人』——甘甜的屬天精華經常從他滴下,是如此純真優雅,是不容易模仿的。」艾瑟˙華爾頓(Izaak Walton)如此描述他:「這位蒙福的人配得這樣的稱讚:『在他進入天堂以前,天堂已在他裡面。』」華爾頓自己甚至在遺囑中寫著:「我把薛伯斯博士的《靈魂的衝突》留給兒子艾瑟,《壓傷的蘆葦》留給女兒,希望他們閱讀這兩本書,並且熟悉它們。 」看哪,我的僕人──我所扶持、所揀選、心裡所喜悅的!我已將我的靈賜給祂;祂必將公理傳給外邦。 祂不喧嚷,不揚聲,也不使街上聽見祂的聲音。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祂憑真實將公理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