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上帝真的是你的父,那你就會愛祂的兒子(推廣片-屬靈的孤兒)基督徒生命的基礎1─成為基督徒-傅格森)

屬靈的孤兒(傅格森)

耶穌對信他的猶太人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他們回答說:我們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從來沒有作過誰的奴僕。你怎麼說你們必得自由呢?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僕。奴僕不能永遠住在家裡;兒子是永遠住在家裡。所以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約翰福音八章31-36節)

我全家人都住在蘇格蘭高地。我記得有一天我坐在花園裡,見到一隻美麗的紅色知更鳥就在路邊。我一看見,心裡就想:「這真是個美麗的受造物,這顏色美得令人驚奇!」然後我注視著牠,發現牠一點動靜也沒有。於是我上前查看,結果令我有點難過,原來這隻美麗的知更鳥已經死了,了無生氣。

我認為這實在是我們生命的絕佳寫照。我們精心打扮自己,營造一種假像,彷彿我們真的明白活著的意義。耶穌所面對的這些人,他們當中許多人都有非常敬虔的外表,但耶穌說:「如果你們不認識我和信靠我,你們也許能覺得自己活著,但你們其實是靈性死亡的。」

接著是第三點,耶穌在第31到36節中做出更多的說明。他們不只是行在黑暗中,活在靈性的死亡中,耶穌還說:「你們其實處在屬靈的綑綁之中。」祂說:「如果你們信靠我和我所說的話,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請注意看人們有什麼回應,他們的回應相當典型。只有猶太人才會有這樣的回應。不過這背後的意思大概就是說:「我本來就是自由的,我有完全的自由。」於是耶穌開始向他們指出這個事實:他們對祂的回應表明了他們其實正處在屬靈的綑綁之中。

耶穌的意思是說:「只有當你們發現上帝通過我,在我裡面所賜的自由時,才算是發現真正的自由。」毫無疑問的是,當上帝在人們生命中動工的時候,那就是人們會經歷到的事情之一。上帝動工的時候,人們最先意識到的事情之一,正如衛斯理的詩歌所言:「我靈受困,多年在牢獄中,被罪包圍,黑暗重重。」

當人們甦醒的時候,許多人會說:「我要做得更好,我要更加努力地嘗試。」但他們後來卻發現自己反而是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自己所受的屬靈綑綁。這就是耶穌所說的,在本性上,我們都是罪的奴隸,只有耶穌能釋放我們得自由。我們可以在他們對耶穌的回應中看到這一點。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僕。」他們卻說:「不對,我們的父就是亞伯拉罕,我們是自由的。」耶穌說:「不,你們犯罪,所以你們都成了罪的奴僕。」

他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不明白,人若不信靠耶穌基督,就等同證明瞭自己是罪的奴僕。關於這點,其實我經常想到衛斯理兄弟倆的故事。他們來到了英國當時的殖民地,也就是現在的美國。他們在美國遇到了摩拉維亞宣教士彼得‧博勒。宣教士問兄弟倆一個非常直接的問題:「你們有得救的盼望嗎?」查理‧衛斯理當時已經是英國聖公會的神職人員了,對於這個問題,他回答說:「我確實有得救的盼望。」於是彼得‧博勒問他:「你憑著什麼而有這樣盼望?」衛斯理便回答說:「憑著我對上帝盡心盡力的事奉。」彼得‧博勒聽了便搖搖頭。衛斯理當時已經讀過神學了,是個受按立的神職人員,但卻仍像尼哥底母一樣,正如查理‧衛斯理後來寫的詩歌一樣,當時的他「被罪包圍,黑暗重重」。感謝上帝,他們兄弟倆後來都信主、得救了。

如果上帝真的是你的父,那你就會愛祂的兒子(推廣片-屬靈的孤兒)基督徒生命的基礎1─成為基督徒-傅格森)

這個故事引人深思,在得救之前,他們處在屬靈的黑暗中,靈性死亡,靈魂深受綑綁。隨後,在第37至59節,耶穌說這些猶太人都成了屬靈的孤兒,耶穌挑戰他們好好反省,他們卻說:「不,我們的父就是亞伯拉罕。」耶穌說:「你們的祖先雖然是亞伯拉罕,但是從實際的屬靈狀態來說,你們並不真的把上帝當作你們的父來認識。」老實說,我認為這可能是宗教人士的典型寫照,他們嘴上說「我們的父」,但如各位所知,那些沒有真正打從心底跟隨基督的宗教人士都有一個特徵,那就是當他們遇到危機的時候,他們不會本能地從內心呼喊:「阿爸,父!」他們經常會說:「上帝啊!」他們不會出於本能地說:「父啊!」這些猶太人就是這樣,他們宣稱說由於亞伯拉罕是他們的父,因此上帝是他們的父,但他們絕對沒有人會禱告說:「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因為他們是屬靈意義上的孤兒,他們沒有屬靈的家庭,他們在宗教的大海上盲目漂流,沒有辦法與主享有任何親密的團契。

如各位所知,耶穌指出了關鍵的鑑定標準。如果上帝真的是你的父,那你就會愛祂的兒子。我不知道在座各位男士結婚的時候,你們的太太有沒有說:「你愛我,就要愛我的母親,我們是成套出售的。」耶穌所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要鑒別上帝究竟是不是你的父,就要看你有沒有接受耶穌作救主。耶穌在第43節說:「你們的問題就在於,你們連上帝兒子所說的話都聽不進去。」這就是他們的狀況,他們以為自己看得見,以為自己有生命,而且是自由的,屬於上帝家裡的一分子,但事實上,他們處在黑暗之中,靈性死亡,被罪綑綁,他們是屬靈的孤兒,並非上帝家中的成員。

所以耶穌邀請他們走出黑暗來信靠祂。「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

基督徒生活的基礎

深入思考基督徒生命的基本要素,可以讓每一個信徒獲益。我們應該問自己的根本問題之一是, “身為基督徒”意味著什麼?有時,為了回答這樣的問題,我們需要知道基督徒不是什麼。在這堂課中,傅格森博士根據《約翰福音》第八章概述了關於不信者的屬靈狀況及特徵,讓我們可以問自己究竟是行在黑暗中,還是行在光明中。

觀看本系列中的其他影片:https://zh.ligonier.org/tc/resources/videos/the-basics-of-the-christian-life/

取得學習指南:https://bit.ly/3WreESR

更多關於林格尼爾福音事工的資訊:https://zh.ligonier.org/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