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山寶訓54-1 唐崇榮牧師
應當恐懼戰兢做成得救的功夫(太7:21-23)
感謝上帝,今天我要傳講登山寶訓將近最後一段的話語,這是耶穌基督給予我們的一個警誡。從馬太福音第五章開始,耶穌把天國子民、真正屬上帝的人所要領受的福氣,所要領受的應許、恩典,一一地擺列在我們眼前,即我們所知道的九福,並把許多教訓告訴我們。到了馬太福音第七章,耶穌基督告訴我們相當可怕的警誡性的話語,前面提到你們要進窄門、走小路(參:太7:13-14),要尋找這一條遵行上帝旨意的道路,接下去,提到要結出好果子,因為只有好樹才能結好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我們從一個人的行為得知一個人的品格、為人的程度、生命的根源(參:太7:15-20)。
從謙卑的心志到為主受苦的心志
講完這兩段以後,耶穌就提到今天我們所讀的這幾段經文,「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太7:21)。耶穌最先提到:「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5:3),把上帝國度的權柄、恩典、旨意賜給虛心尋找上帝、渴慕上帝真理的人,並在第九個福氣提到:「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5:10),表明天國的子民一定是從謙卑的心志做出發點,到最後定下為主受苦的心志,以順服上帝的旨意,與世界大逆不道的潮流相抗衡,這是天國子民的品質。
應當恐懼戰兢做成得救的功夫
登山寶訓將近尾聲的時候,耶穌警誡說:「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因為這些口裡稱呼「主啊,主啊」的人,他內心的信仰如何你不知道,即便他們做了很多好像是事奉的事,也無濟於事,這是為什麼「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這些人可能包括你、我。如果我們只是口稱耶穌為主,用嘴唇尊敬主,心卻遠離主(參:賽29:13,太15:8,可7:6),我們是無份於天國的。為此,基督徒不當自認站立得住而對信仰漫不經心,因為自以為站立得住的人可能即將跌倒了。我們應當恐懼戰兢做成得救的功夫(參:腓2:12),在上帝面前討祂的喜悅。
口頭的稱呼不代表實質的關係
不要以為口稱「主啊,主啊」的人,與主的關係就是主僕的關係,耶穌在被賣的那一夜曾經對十二門徒說:「你們稱呼我夫子,稱呼我主,你們說的不錯,我本來是,但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約13:13、21),耶穌那時謙卑地跪下,一一替門徒洗腳,甚至包括猶大。
我們的主不是以強權管理我們,乃是以他最謙卑、最有靈性的整個生活的表率,做為我們的領袖。偉大的領袖是做榜樣的,不好的領袖是用強權使在他手下的人因為怕他而不得不順服。那以生命的楷模、生活的表率做榜樣的,才是上帝所悅納、萬人所敬重的領袖。耶穌被人尊稱為主、為師是應該的,因為他本來是為主、為師,但他不用強權,而是用溫柔的心、以慈繩愛索牽引人來到他的面前,以他神聖尊嚴的榜樣做我們的楷模。
有些人慣稱「主啊,主啊」,卻不知道這樣稱呼究竟有什麼意義,一方面稱祂為主、為神,一方面卻不尊他為主、為神。耶穌一方面領受人對他當有的尊稱,一方面看出人內心的虛假,他看不出這些稱呼他為主的人內心對他的了解有多少,為此他講了這樣的一段話(參:太7:21-23)。人習慣這樣稱呼,但終究天國不是他們的。美國一位相當著名的牧師保羅華許(Paul David Washer, 1961-)說過一篇震驚全球的道理,叫做「令人震驚的信息」(Shocking Message),許多人聽了他這篇信息都感到非常懼怕,這篇信息的意思就是:「你以為你已經信主了,甚至你以為自己是傳道人,但我告訴你,許多傳道、醫病、趕鬼、行神蹟的牧師甚至被拒於天國大門之外」。
三千英里寬、二英寸厚的信仰
保羅華許曾在南美的祕魯擔任好幾年宣教士,祕魯與美國相比之下較為窮困,祕魯的基督徒十分感佩有美國的名牧師來祕魯向他們傳道,後來他們卻對保羅華許說了一句令他相當震驚的話,「很抱歉,我們不得不對你說,美國神學家、傳道人擁有的神學造詣寬三千英里,卻只有二英寸的厚度,什麼都談,什麼都懂,但每件事都談得相當膚淺。即便美國這麼強大、這麼有錢,有這麼多禮拜堂與基督徒,你們的信仰卻相當膚淺」。有貧窮國家的信徒評論美國基督徒的聖經知識非常廣泛,但所瞭解的卻相當膚淺。保羅華許聽了之後,他思想到底這個評論對不對。他經過一番深思,覺得他們講的真對,「確實,美國人很有學問,什麼都談,什麼都知道,但一深入研究,就會發現他們對真理的了解並不深入,也不知道天國的奧祕,就是把每篇道理講得很好聽,說話技巧一流,但缺乏信仰的深度」。
你,真的重生得救了嗎?
保羅華許曾說:「我太太與我結婚十多年後,到了第十三年,她才真正得救」,聽眾嚇了一跳,「原來師母還沒有信耶穌?!」保羅華許的太太從小就根據傳統的規矩參加習道班、受洗、聽道,是一個有好基督徒生活樣子的信仰人士。但保羅華許跟太太結婚十多年後,有一次他個別嚴肅地問他的太太:「妳清楚知道自己是得救的人嗎?」他太太說:「我很乖,從小上主日學,從年輕就做基督徒,做禮拜、讀聖經,是一個非常標準、普通的基督徒。但當你問我:『妳真的重生得救了嗎?妳真的悔改、信主了嗎?妳真的領受上帝赦罪的恩典,與耶穌基督有個別生命的關係嗎?我一想這些問題,誠實在上帝面前省察自己,竟然發現自己沒有得救的確據。」
這時做丈夫的與已經在一起十三年的太太一起跪下,痛哭禱告,求上帝赦免她的罪,拯救她的靈魂。這件事情更使他的聽眾驚奇萬分,「師母堂堂正正、規規矩矩做人,像別人一樣,是一個道貌岸然的基督徒。但原來師母還沒有得救?!」那次之後,許多人開始認真思想:「我的信仰到底如何?我與主的關係是不是已經建立了?我的信仰是否有真正的根基,使我可以經過患難、逼迫而沒有動搖?」他們就開始省察,開始悔改。這種宗教經驗叫做「復興」。「過基督徒般常人的生活卻無分於天國,尚未有屬靈生命的人,他們徒有敬虔的外表,而無敬虔的實質,這樣的人尚未得救」,保羅華許這番話震驚許多人,使人再次反思自己信仰的根基究竟為何。
你為什麼而哭?
許多青年人參加保羅華許主講的退修會,保羅華許在退休會講到好像會眾之中沒有真正得救的人,大家痛哭悔改,重頭省察自己到底有沒有真的重生得救。我現在要問所有參加這場聚會的人:「你一生中是否曾經為你的罪痛哭流淚,深深感到自己的錯誤,求上帝的赦免,真正在上帝面前恐懼戰兢承認你的罪嗎?」這是很多基督徒不敢回答的問題。當我們長得不如別人英俊、健康,我們會哭;當我們感到別人比我們更有財富、更有知識,我們會哭;當我們遇到許多困難,我們會傷心、流淚、痛哭;但我們不為自己所犯的罪、靈性的狀況而哭。我們對自己屬靈的狀況感受相當遲鈍,但我們對在世上的得失感受相對敏捷,求主赦免我們。(餘略;後續內文將陸續刊載)
內文:編錄自印尼歸正福音教會主日崇拜信息20210207,未經講員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