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是世人來代替「饒恕」所發明的說法這是兩件不同的事(教會勸戒手冊|亞當斯)

教會勸戒手冊:和好(亞當斯)

「道歉」是世人來代替「饒恕」所發明的說法這是兩件不同的事(教會勸戒手冊|亞當斯)

教會勸戒手冊:長老的職責(亞當斯)

第五章

一對一勸戒

「你就得了你的弟兄。」這是耶穌說的話。
「得了他」,是指與他和好(見太五24)。「和好」的希臘文是diallasso,它的意思是「將敵意換為友誼」。

「和好」包含哪些因素呢?

耶穌並不是說那位犯過的弟兄應該去「道歉」(apologize)。在現今各處的基督徒書籍中,甚至在一些談論教會勸戒的書籍中,實在有一個令人極失望的現象,就是作者引入「道歉)這個既不合聖經原則又完全不合宜的用詞。「道歉」其實是世人用來代替「饒恕」所發明的說法。道歉和請求饒恕是兩件不同的事。
由於我曾經在別處詳述這觀點,在此我只稍微提一下。當你說:「我很抱歉」時,這只不過是告訴別人你的感受,它並未請求別人針對你的過犯做什麼事。當你說:「我犯罪得罪了上帝,並且祂已經饒恕我了,現在,我要向你承認(confess)我也得罪了你,你願意饒恕我嗎?」這時候,你在徵詢對方作個決定。當你說「抱歉」時,球還在你手上;當你求對方「饒恕」時,你是將球拋到對方手中,他現在必須對此有所行動。

當對方說:「我饒恕你」。他等於承諾再也不提這事了。這其實也是饒恕的本意(教會勸戒手冊|亞當斯)

當對方說:「我饒恕你」,他等於是向你承諾,再也不提這事了;這其實也是饒恕的本意。他承諾不再向你提起它,不再向任何人提起它,並且不會繼續耿耿於懷。這件事正如他向你所承諾的,是已經「結案」了。不論人是否喜歡,他都可以作出承諾,並且無論他是否喜歡,他都可以守住他的承諾。
但是,由於饒恕是承諾不再提起那件事情,它是唯獨在人悔改時,才給予人的承諾(對方只要開口說「他懊悔」就夠了,參考路十七4)。僅管你必須從心裡饒恕對方,不再向對方存有苦毒(bitterness),但是在他尚未悔改之前,你不可以向他表達饒恕(即:承諾對方不再提起這事),否則萬一需要繼續進行下一步勸戒,你將會無法進行。

和好(reconciliation)的意義乃是恢復(restore)友誼。所以,光是把事情挖個坑埋起來還不夠,雙方必須朝一個嶄新且合宜的關係努力。饒恕只是排除友誼路上的障礙,這友誼是從真實的和好生發出來的。這意味著多方的努力、時間的投入、以及其它任何能促成這友誼重建的工夫,都必須再次投入,以確保重建後的友誼會比破裂前的友誼要堅固。唯有這樣,「罪在哪裡顯多,恩典就在那裡更加顯明」(羅五20),才得以彰顯。

有時由於雙方多有全心全意尋求和好重修(restore)基督徒彼此的友誼,以致變成只是利用「饒恕」把事情作個了結,但是對於雙方(或更多方)未來的關係卻未做任何的處理。如果他們沒有致力於重整並重建一個更好的關係,那麼雙方雖然彼此饒恕,關係卻每下愈況,原因在大家把焦點放在使犯過者承認錯誤(或者,要受虧負者放過犯過者),而非放在重建彼此的關係上。p.61-64

矯正性質的勸戒包含了五個步驟,透過下圖可以更清楚地明白:

簡要介紹

這是牧長、同工和所有信徒們量身訂做的手冊。

本書按馬太福音十八章15-17節所發展出的勸誡五步驟,針對在生活中威脅著婚姻、家庭、友誼及教會等各樣事件,提供合宜的解決之道。現今許多教會的軟弱,實在是因為沒有執行教會勸戒的直接後果。

信徒發生離婚事件、教會產生分裂、錯謬的教導竟被宣傳,以及諸如此類的事件,全都是因為基督所強調的防範管道(即教會勸戒的程序和運作),不再產生影響力所致。因此,符合聖經教導的勸誡,可以醫治破裂的關係,恢復恰當的人際關係,並且確保教會健全的發展

點我購買教會勸戒手冊 – 信徒得天獨厚的權益 (傑伊.亞當斯)

亞當斯博士(Jay E. Adams)(1929 – 2020)

曾任韋敏斯德神學院(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實踐神學的教授,是二十世紀聖經輔導的先驅。聖經輔導學歷經近四十年的發展,以漸為教會界所重視。

亞當斯創辦了「基督徒輔導及教育基金會」(Christian Counseling & Educational Foundation,簡稱CCEF)、美國聖經輔導協會,以及「永恆話語文字事工」(Timeless Texts),秉持「回歸聖經」的原則,引導人邁向成聖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