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解答 6唐崇榮牧師

問題解答 6
唐崇榮牧師

問題一、我們的小組離開三自已經有三年了,一直走歸正的路線,現在人員不斷在增加,小組無法施行聖禮,牧養是靠印尼歸正福音教會主日崇拜的講道直播與唐崇榮牧師的講道影音。請問我們應該如何治理和帶領小組聚會的發展?

答:我不知道你們所說的小組是在哪裡?你們是否已經真正歸正,我們不清楚。你們的小組應當有人接受神學的訓練然後回到你們的小組事奉,你們前面的路線才會穩定。而且不單是一個人,應當有一些共同領導、共同信仰的認定。歸正是一個普世共同的信仰。我們設立了歸正福音教會之後,成立了圖書館,使很多人看我們所傳的與普世教會所信的是一致的,才不會自己建立小黨派,卻還以為自己是大公教會的一部分。不要把結黨當作大公教會的一部分。我們是歸正的,全世界的歸正教會都承認我們,因為我們的信仰不是自己獨自成為一派而與大公教會分開來。只與有共同思想的人在一起,這不一定是交通,有可能是結黨,有可能導致分裂而不一定是遵行上帝的旨意。大家一同事奉真的就叫做合一嗎?不一定,因為大家不同意見卻勉強合一是沒有意思的,所以我們要分清楚什麼是彼此相愛,共同原則是什麼,什麼是結黨紛爭,我們與普世教會的關係怎麼樣,這個問題是很大的。我們認定的小組領袖到底是個人的或是普世信仰的一部分?上帝的教會是聖而公的教會──「聖」是它的性質,「公」是它的範圍,卻不因教會的範圍是大公的而容讓教會沒有原則地濫愛。我們是普世的,也是獨立的,是與萬眾同心的,並不於信仰上妥協。

問題二、唐牧師,我重度憂抑鬱,生活毫無熱忱、漫無目的,福音的信息看似沒有果效。我該怎麼做?

答:你現在患的不是憂鬱症,而是懷疑上帝,因為你講出:「福音沒有果效」,這是你危險的地方。福音的果效在千萬人身上已經顯明出來了,為什麼對一些人沒有果效呢?因為裡面存著一個抵擋真理的心,這就是你的危機。求上帝改變你石頭般的心,化成肉心,你就得著新的盼望。每個人都是可愛的,你卻不喜歡任何人,你說:「這是因為他們不好,所以我不喜歡他們」。不是,是因為你不好,所以你不喜歡他們。很多事情因果倒置加上惡性循環之後,就很難救你了。求上帝幫助我們用比較客觀、比較柔軟的心去看上帝創造的美好。聖經用一句話告訴我們怎樣改變這種錯誤的自我──萬事互相效力,「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羅 8:28)。神在動工,使凡事互相效力,結果是叫愛神的人得著益處。你要求上帝使你成為一個愛上帝的人,當你愛心增加的時候,你會看萬事是不同的。如果你從來沒有改變自己,只期待上帝用最好的待遇對待你,你永遠沒有盼望。「主啊,幫助我用愛心做出發點,看不如意的事情,看不可愛的人。」當我們用愛心做出發點的時候,用愛去看萬物,萬物就變成優美的,你的心理就改變了。

問題三、向父母傳福音時,如何既溫柔又不妥協真理?

答:你不要妥協真理,你要信仰堅定,持定你所信的。但你看對方很困難,你不能太急,也不能失望。保羅說行善不可灰心,總要忍耐,一定有果效,「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加 6:9)。有人傳福音給自己的父母,等了三十年果效才出現。有人不忍耐,弄壞事情,幾年以後父母變得越來越堅硬,反對基督教信仰。所以,你需要智慧、溫柔、等待、盼望、堅守,你要非常堅定等待最後果效的來到。這是基督徒的性格在世上必須受的訓練。

問題四、如果父母常常罵基督徒,強迫兒女拜祖宗,怎樣應對呢?我們可不可以吃祭過偶像的食物?

答:如果父母對你說:「這是祭過偶像的,你吃」,父母逼你的時候,你可能無法反對,如果你有軟弱吃了以後怎麼樣呢?你不要失去信心,因為在哥林多城市裡,人在市場買的肉是祭過偶像的,所以哥林多教會也曾面對過這個問題。那麼,基督徒吃了以後怎麼樣呢?保羅說:「上帝都潔淨了,你就吃吧!」從這個原則來看,你爸爸、媽媽祭過偶像的東西,你吃了也不用太擔憂。在忍耐的過程中,你與父親的感情不太衝突,你有機會就要說:「爸爸,我是信主的,我本來不應當吃這些東西」。不要激怒你的父母,而要提醒他們。當你的父母慢慢明白,重新估計他們的信仰與你的信仰不同之處的時候,你用耐心讓他們有機會思考。你的信心不動搖,到有一天時間到的時候,你要表明你是信主的人。等到你信心堅固的時候,你要對你的長輩說:「我是真正信主的,我不能吃這些東西」,你的父母就不會像過去那樣硬地對待你了。你要慢慢把福音傳給他們。你說:「我爸爸是不會變的,他硬得不得了。」上帝告訴我們只有上帝是不改變的,只有祂是絕對不變的真理,人有一天是會改變的。你要有智慧、愛心、忍耐、堅強、堅忍的心。

有些從來不肯改變的父親,年老的時候發現兒女的信仰比他好,聖靈感動他柔軟下來,後來他就信主了。我有一個女學生,當她十四歲的時候,她的父親逼她不可以信耶穌。這個女孩子禱告會的時後就自己到教會去了。她的父親把門鎖起來,她從三樓跳到對面的房子,走下去到教會,因為兩棟房子很靠近。這很危險。爸爸莫名其妙,「我鎖門,怎麼不久以後我開門的時候,你從一樓回來?」「你從哪裡回來?」「我從教會回來。」「你怎麼出去?」「我從三樓跳過去。」這個孩子很有信心,爸爸就打她的腿,你不聽話,我就打斷你的腿,她還是照樣去做禮拜。這個父親想:我這個女兒這麼硬,這麼勇敢。爸爸愛這個女兒,最後這個女兒信心堅定沒有改變。後來有一天她到神學院讀書,她的父親氣得半死,同時愛她愛得半死。她神學畢業以後,她對爸爸說:「我畢業了,爸爸你來參加我的畢業典禮」。她的爸爸又愛又恨,又拿她沒有辦法,「我一定不參加妳的畢業典禮」。後來這個女孩結婚的時候,這個父親心想:「我的女兒要結婚了,我一定要去」。後來她在我泗水的教會結婚的時候,她的爸爸第一次到禮拜堂,因為要看她女兒在教會結婚的情形。從來沒有到過教會,一進教會,看東看西,看前看後,他說:「怎麼這個教會沒有偶像?基督徒到底拜什麼、信什麼?」他心裡有很多疑問。這個女兒後來被請去美國做傳道人,她所在的那間教會就是我們的Timothy長老從前在美國時曾參加的教會。她的丈夫是一個很有愛心也是很溫柔的男性。這一位父親有一天到美國看她的女兒,「原來我的女兒、女婿有房子住,有好的薪水,過的生活也不錯,生了兩個孩子」。這位父親慢慢受感動,他的心就慢慢軟下來,因為他很愛他的女兒。他曾用杖打過他的女兒,他的女兒就離家到外頭念神學,這位父親為此心裡愧疚。當他到美國,禮拜天的時候,他的女兒與女婿到教會做禮拜,他也到教會做禮拜。他從美國回來又不參加聚會,因為他盼望四周的人不知道他是基督徒,不知道他要信耶穌。他一到美國就做禮拜,一回來就不做禮拜。久而久之,他要信耶穌了,「如果我不信主,我與我的女兒、孫子永遠不見面的話,怎麼辦呢?」我這一生遇過這樣的學生好多次。如果你有傳福音、接觸不信主的人,你要有堅定的信心、用溫柔的愛心對待他們,如此一來你經歷基督教信仰的能力就比較大。願上帝賜福給你。

我們曾經對你們說過,有一個日本人把他的孩子趕出去,二十六年以後他寫信請他的孩子回來看他。這位父親後來接受耶穌,他對他的孩子說:「我現在才明白你的信仰,我認為你對、我錯,我決定信耶穌受洗。但是,我決定只有你可以替我施洗」,這是因為他的孩子已經做了牧師。這名老人信主的時候,他的孩子已經五十多歲,他替他八十多歲的父親施洗,這位牧師將這件事寫成一篇文章,刊登在基督教雜誌上,「我為自己的父親施洗」,我讀了之後,很受感動。所以,我今天對你說,要有愛心,要忍耐,不要很硬。今天早上我聽見一位長老說有一位被派到外島的歸正牧師,他傳福音的時候態度很硬,「某某人,你要信耶穌。你不信耶穌,你不會得救」,他以為這樣叫做傳福音。結果,那個人永遠不要信耶穌,只要這傳道人一來,那人就躲開,不要見他。我決定要請那位傳道人離開傳道的職位,去做生意,不要再做聖工,因為做傳道人不是神學畢業、論文寫完就可以做傳道人。除了知識考驗以後,你的個性、事奉、待人接物都要受考驗。

問題五、耶穌在世時為何必須受苦?他的死豈不完全足以赦免人的罪嗎?

答:因為上帝是藉著基督受苦受死來代替人應當受的審判,這是上帝所定的定律。《路加福音》第二十四章四十六節:「基督必受害,第三日從死裡復活」,二十六節:「基督這樣受害,又進入他的榮耀,豈不是應當的嗎?」沒有苦就沒有榮耀,沒有順服上帝以至於死,就沒有復活新生命的能力。你問:「他的死豈不完全足以赦免人的罪嗎?」是的,但耶穌基督如果沒有復活,就不能證明他的死是出於上帝的旨意。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之後,才證明他遵行了上帝的旨意,上帝的能力才完全彰顯。《羅馬書》第四章二十五節告訴我們:「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或作:耶穌是為我們的過犯交付了,是為我們稱義復活了)。」亞伯拉罕信上帝,這就成為他的義。亞伯拉罕所信的,是那叫死人復活、使無變為有的神(參:羅 4:17)。上帝對亞伯拉罕說:「你的妻子明年要生一個孩子」,這是從無變有的現象,這是創造。亞伯拉罕遵照神的命令,要把以撒獻為祭的時候,天使出現並攔阻他。亞伯拉罕那時已經得到上帝的應許,知道他的後裔以後將如海邊的沙、天上的星那樣多。既然如此,為什麼亞伯拉罕還敢動手殺以撒呢?如果亞伯拉罕將以撒殺了,他沒有了上帝所應許的後代,就不可能有多如海沙的子孫。當上帝對亞伯拉罕說:「你將以撒獻給我」,亞伯拉罕就遵照神的命令而行。《希伯來書》第十一章告訴我們,亞伯拉罕相信他殺死以撒之後,以撒還會復活(參:來 11:7-9)。以撒的生,是上帝從無變有的創造的一個代表;以撒的死,是上帝叫人從死裡復活的一個代表。亞伯拉罕所信的上帝,是使無變有、使人起死回生的上帝。這表示亞伯拉罕信上帝的創造,也信上帝的救贖。請你注意《羅馬書》第四章十七節所說的話:「亞伯拉罕所信的,是那叫死人復活、使無變為有的神」(參:羅 4:17),不是先提到創造,而是先提到復活,復活是優先的次序。許多人相信上帝創造萬有,很少人相信上帝使死人復活,這表示普世的信徒只注意上帝形而下的作為,很少人相信上帝形而上的作為。上帝創造我們可見的世界,上帝的救贖是超自然的現象。很多知識份子說這世界是上帝創造的,可以接受上帝的創造,但不相信耶穌從死裡復活。相信創造論的人,不一定是相信救恩福音的人。亞伯拉罕認為救恩比創造更重要,所以《羅馬書》告訴我們亞伯拉罕所信的上帝,是那叫死人復活、使無變為有的神,這表明福音性比創造性優先。亞伯拉罕有這樣的信心,上帝就稱他為義了。如果我們是一個得救的基督徒,我們信仰中的福音比我們信仰中的創造更重要。你不要以為「我信上帝」是這麼簡單的事,上帝要追討你真的相信基督必須受死並且復活嗎?基督的死是為了我們的罪,基督的復活是為了叫我們稱義,兩者結連起來是對上帝真正的信仰。

內文:編自印尼歸正福音教會主日信息20220724,未經講員過目。

📡《聖經中各種審判》- 唐崇榮牧師主講

直播與重播網址
www.youtube.com/ReformedInjili

直播:雅加達上午 07:30 / 中港台新馬 08:30
重播:雅加達下午 16:00 / 中港台新馬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