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的蒙召與他一生的事奉(唐崇榮牧師)

摩西的蒙召與他一生的事奉
唐崇榮牧師

你所信的是誰?
  上帝與亞伯拉罕立約,祂永不忘記所應許亞伯拉罕的。立約與應許不同。上帝與人立約,是雙方面的;上帝的應許,是單方面的。上帝透過祂的應許顯明祂的旨意,這是單方面的;上帝與人立約,要立約的人明白祂的旨意,這是雙方面的。上帝與祂所揀選的、預定的、施恩的人立約。上帝應許人,要求人順服祂,遵行祂的旨意。與上帝立約的人與其他的世人不同,他們明白上帝的旨意,願意以約限制自己,順服上帝。蒙上帝揀選、在上帝的應許中有份、與上帝立約的人是很有福氣的。那些與上帝沒有關係的人沒有這種福分,他們的生活沒有目的、方向、計畫,玩樂幾十年生命就結束了。

  但立約的人不同。上帝立約,上帝也守約。上帝應許,也成全祂向人所應許的。這些與上帝立約的人,他們的生命是有目的的,上帝對他們的生活是有計畫的。他們的生命與上帝整全的計畫是有關係的。每個在上帝面前活著的人都應當看清楚這一點。四千年前的亞伯拉罕與其他世人的不同之處,在於亞伯拉罕至今仍帶給世界莫大的影響力,他遵行上帝永恆的旨意與計畫。三千五百年前的摩西領受上帝的啟示,明白上帝的法度,寫下上帝要人遵行的條例,稱為摩西的律法。摩西死後,他從上帝所領受的繼續影響人類歷史至今,因為上帝的話是永恆的。

  摩西蒙召與他一生的事奉有何關係?上帝呼召摩西時,摩西知道自己是在上帝與以色列百姓之間被使用的人。呼召摩西的是自有永有的上帝,沒有其他成為祂的源頭,祂是一切的源頭。上帝是自我存在、永恆存在的。你不能隨便信,說:「我信什麼宗教是我的事情。我信什麼宗教是我的自由」。你要先肯定你所信的上帝是否是上帝,你對祂的信仰、信任與整個生命的委託才成為有意義的。

真正的上帝是一切存在的源頭
  摩西問上帝的是誰與祂的名字,這是最大的神論問題。摩西對上帝說:「我到以色列人那裡,對他們說:『你們祖宗的神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他們若問我說:『他叫什麼名字?』我要對他們說什麼呢?」上帝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沒有任何一位成為上帝存在的原因、創造的根源。上帝的存在是根據祂自己的存在,抵銷所有自以為是神、被認為是神的資格。你信關公,關公是父母生的;你信孔明,孔明是父母生的;你信任何的所謂的神明,都是有源頭的。他們的源頭還有源頭,根本不是上帝。真正的上帝沒有源頭。真正的上帝自己是一切存在的源頭。

  自有永有不經過時間的變化,是靜止性的永恆,是絕對不改變的永恆,是自我存在的永恆,在祂沒有轉動的影兒,因為上帝是不變的。在我前頭有光,在我後頭就有影子。影子在後面,表示光在前面。因光與我之間的距離,光、我、影子產生一條直線。我移動的時候,我的影子也跟著移動,稱為轉動的影兒。聖經的話很深、很偉大、很正確、很重要。如果我與光的存在有距離的話,我與光的關係一定產生影子的存在。我越靠近光,我的影子更大。我離光越遠,我的影子越小。

  光是源頭,物質在光的外面,光照在物質之上,產生很大的幅度的影子。什麼時候光與物質沒有影子的存在?物質越靠近光,影子越大;物質與光合而為一時,影子就不見了。光的本身不是影子,影子因光存在。影子與光之間的存在是別的存在。這存在如果與光連在一起,這個存在就不需要有影子。祢永不改變,在祢沒有轉動的影兒。這句話非常偉大,因為上帝是存在的本身,上帝背後不需要有另一個存在,不需要讓那個存在決定祂的存在。沒有別的存在創造祂的存在,沒有別的存在影響祂的存在,因為上帝就是萬有存在的本身。上帝是萬有存在的本體。祂本身是光,祂與光之間沒有距離,上帝沒有影子。

  我思考聖經,有對聖經無窮的敬畏。我讀聖經不是存著一種「我早就知道」的態度,因為聖經隱藏最深的真理,告訴我們最偉大的奧秘。為什麼上帝沒有轉動的影兒,因為上帝就是光,光本身沒有影子。只有與光有距離的其他存在,才有影子。在光存在之外的另一個存在才有影子。上帝就是光,上帝沒有影子。上帝是存在的本體,上帝不需要另一個存在產生祂的存在。上帝說:「我是自有永有的」,你卻不能這麼講,因為你是在時間過程中的存在,你在過程中產生改變。上帝超過過程,上帝比一切的過程更根本。上帝不會說I was, I am, I will be.這是真神與假神最大的不同之處。

永恆上帝呼召人參與永恆事業
  當你今天明白這件事情,你就知道上帝向摩西顯現,究竟要做什麼?上帝對摩西解釋,究竟要說什麼?祂要成就什麼?永恆的上帝進到時間中,對在進度中的人講出:「我是自有永有的上帝。現在,我要呼召你,我要應許你,我要與你立約」,表示上帝永恆的旨意在歷史中要行初祂的事情了,永恆者干涉有限者。永恆者向有限者顯出祂的心意,呼召人的上帝,將永遠的事業放在人的生命中。每個聽見上帝呼召的青年人就明白祂要參與永恆的事工了。我們是一個會死、會過去的人。當上帝的呼召臨到人的時候,祂把祂永恆的旨意向人顯明出來,祂也要人參與永恆的事業。這太偉大了!太嚴肅了!當青年人明白這是上帝的呼召時,他願意在永恆的事業中有份。當有一天我們在地上的生命停止時,我們所做的事要永遠存續下去。這樣神聖、偉大的使命,我們不能輕看。

  上帝呼召摩西不是一件小事。上帝向摩西顯現,是一個偉大的干涉。上帝已干涉了人的生命。上帝已顯銘了祂永遠的旨意,這個人就不會過去了。聖經說:「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上帝旨意的人,是永遠常存。」上帝讓親自埋葬摩西,沒有人知道摩西死在哪、葬在哪,約書亞起來,繼續帶領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摩西曾按手在約書亞頭上,耶和華智慧的靈充滿約書亞,約書亞繼續摩西的工作。人會結束,人會被埋葬,上帝繼續祂的工作。在約翰衛斯理的墓碑上寫著:「上帝埋葬祂的僕人,上帝繼續祂的工作。」僕人是暫時的,上帝是永恆的,上帝的工作是永恆的。上帝對摩西的呼召是很偉大的,是永恆者進入暫時中,永恆者對暫時的人的顯現,永恆者使用暫時的人做永恆的工作。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上帝旨意的人是永遠常存。上帝藉著摩西做了祂要做的工作。

摩西事奉的心態──放棄個人的重要性,以上帝的一切為重
  摩西在世上用怎樣的心態事奉?摩西認清上帝的旨意,認清上帝的計畫,摩西所顧念的不是暫時個人的事情。這一點很重要。很多人要做傳道、要事奉上帝,卻常把「我的感覺、我的需要、我的重要性」當作優先,把上帝的旨意當作次要,把上帝的帶領看作不重要,上帝就不用他。請神學生注意,如果你以上帝為重,以上帝的工為重,以上帝的旨意為重,你就不把自己優先,不把「我的收入、我的重要、我的家庭、我的前途」當作最重要的,你就可以做上帝的僕人。

  摩西是上帝的僕人,他把上帝的旨意看為重,把上帝的旨意看為重,把上帝的計劃看為重,放棄個人的重要性。聖經記載許多人埋怨、攻擊摩西,摩西對這些遭遇完全不敏感,完全不為此辯護。感動摩西的聖靈要他寫下:「摩西是世上最謙和的人。」一個人把自己的好處宣布出來,豈不是狂傲自大嗎?摩西怎麼可以說他是世上最謙和的人?摩西可以寫下「摩西是世上最謙和的人」這種話嗎?摩西所寫的聖經不是出於摩西,是聖靈要他寫的。這句話並非表示摩西正在狂大自傲,而是聖靈為摩西做的見證,是他一生事奉最重要的原則。凡是自我驕傲的人都被上帝丟棄了,凡是謙卑順從上帝引導的人都被上帝高舉起來。

一、摩西事奉的精神:謙卑
  摩西不是為自己做,摩西不是為利益做,摩西更不是為別人做。為自己做的,一定失敗。為利害關係做的,一定被丟棄。為別人做的,一定不亨通。這是聖經定下的原則。無論你做什麼,不要為人做,不要為錢做,不要為自己做。當這三樣都除掉了時候,你說:「上帝啊!為了祢的榮耀、別人的益處,不是為了我的利益,我將我的生命與精力放在祢的事工上」。上帝說:「不為己、不為錢、不為人做事的人,就是我的僕人。這是我所愛的,我所喜悅的,我要用他,我要揀選他。」摩西是這樣的僕人。

  在那個時代,三千五百年以前,有這樣一位上帝的僕人,成為我們每一個人的榜樣。我們怎麼事奉主?我們事奉主的態度如何?求主賜福我們。
  第二,摩西是在上帝的全家盡忠,「我是在上帝的家事奉主,服事上帝的全家」。上帝的全家是上帝所揀選,作為全世界榜樣的家族。上帝揀選亞伯拉罕,要成立自己的家,在萬家之中,以神的家為首,彰顯神的國度、權柄與計畫在地上。挪亞的時代,除了挪亞一家八口,重新建立上帝的家。後來人逐漸敗壞,上帝再呼召亞伯拉罕,從米所波大米出來,從吾珥出來。上帝藉著亞伯拉罕生了以撒,從以撒生了雅各,從雅各生了十二支派。上帝用這個家,欲表祂要藉著教會管治全世界。

二、摩西事奉的範圍:全家
  摩西出於利未支派,在全以色列盡忠,不是單單為自己的父家、自己的家族、自己的支派。摩西對所有支派一視同仁,在上帝的全家盡忠。我們怎麼看出這一點呢?當耶和華對摩西說:「這百姓藐視我要到幾時呢?我在他們中間行了這一切神蹟,他們還不信我要到幾時呢?我要用瘟疫擊殺他們,使他們不得承受那地,叫你的後裔成為大國,比他們強勝。」(民14:11-12)摩西聽見後,有沒有幸災樂禍?沒有。摩西對耶和華說:「求你照你的大慈愛赦免這百姓的罪孽,好像你從埃及到如今常赦免他們一樣。」(民14:19)

  難不成摩西比上帝更有愛心、更加寬大?聖經告訴我們,上帝因摩西在以色列全家盡忠,因而不消滅以色列人、建立摩西族,以色列人因此存續至今。我們活在世上怎樣對待別人?怎樣看待別的宗派?我們住在雅加達,怎麼對待雅加達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百姓?摩西在全家盡忠。誰是家?誰是我們的同族?在全家盡忠──你與外邦人的關係是什麼?哪一個算是上帝家裡的人?

  我們是歸正福音教會的會友,那些不是歸正福音教會的會友也是上帝的家嗎?我們要對他們盡忠嗎?我們要對他們有愛心嗎?家的定義是什麼?宗派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我們的態度應當如何?

三、摩西事奉的態度:順服
  聖經幾十次告訴我們,以色列人中有人誤會摩西,有人起來反對摩西,以色列領袖起來埋怨摩西,多次對摩西說:「你為什麼把我們從埃及帶出來?我們在埃及不是吃得很好嗎?每一餐有肉,吃得營養。雖做苦工,被逼迫,但我們的營養足夠,身體健康」。根據現代醫學對三千年前埃及人的估計,當時的人做那樣重的工作,一天需要八千卡洛里。古埃及的奴隸所需要的卡洛里是現代人的五倍以上。以色列人在埃及做奴隸,被鞭打,做苦工,幾百公斤的石頭壓在身上,還要做工。如果吃不夠,會病,會死。

  上帝聽見以色列人的哀聲,祂要下到以色列人中,拯救他們脫離以色列人的手。上帝的呼召是根據祂的時間。當要摩西命的人死了,上帝差遣摩西見法老。摩西不必懼怕。上帝在最恰當的時間呼召了你,在那段時間要使用你。你要照著上帝的次序奉獻自己。摩西在上帝的全家盡忠,承受百姓的怨言,不怨嘆上帝。聖經多次告訴我們以色列人反對摩西,以色列人抵擋摩西,以色列人反抗摩西。摩西計較嗎?沒有,「這是上帝的呼召,我要忍著;這是上帝的旨意,我要承當;我不怕困難,不怕以色列百姓反對我,因為以色列人反對我的時候,其實他們是反對呼召我的上帝」。

  做上帝的僕人,很困難;牧養上帝的教會,很困難;要愛上帝的家,很困難。摩西面對這樣不公平的待遇,面對這麼多攻擊批判他、哀聲載道的人。摩西卻不為自己辯護。我問你,為什麼上帝看似不公義,讓摩西受苦?摩西死後,以色列人為他哀哭三十天,「摩西死的時候年一百二十歲;眼目沒有昏花,精神沒有衰敗。以色列人在摩押平原為摩西哀哭了三十日,為摩西居喪哀哭的日子就滿了」(申34:7-8)。摩西在世上遵照上帝的旨意服事那一代的人,受了很多的埋怨,忍氣吞聲。在不公義的對待中,他順服上帝,直到他離世。

摩西死後,兩百萬人為摩西哀哭三十天。他們的眼淚哪裡來的?我不知道。你事奉主,不要為自己的享受;你事奉主,受很多人對你的哀嘆、攻擊、毀謗,不必替自己申冤,因為神的子民中,有人反對人你,有人會思念你。當你死的時候,為你哀哭的人有多少,就顯明你生活的價值在哪裡。

內文:摘錄自印尼歸正福音教會主日信息,未經講員過目,2025年1月19日
圖片:The Crossing of the Red Sea, by Nicolas Poussin (1633–34),維基百科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5pykbGiz7/?mibextid=wwXI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