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宗最著名的書籍之一,實際上並非出自改教家之手,那本書就是馬丁路德的《桌邊談話》。路德和他的妻子會為學生提供住宿,他們常一起圍坐在餐桌邊聊天,這是路德的學生們向他提問的好時機,並聆聽老師的訓誨,借用我孫女的話,他們「偷偷摸摸地」想方設法把路德當時所說的話給記錄下來。
我們可以在福音書中找到相似的場景,就在約翰福音第十三至十七章,耶穌和祂的門徒也是這樣,其中的一個門徒,就是形容自己為「耶穌所愛的」那位門徒,倒不是因為耶穌尤其愛他超過其他門徒,而是因為他明白了「耶穌愛他」 意味著什麼。這位門徒寫下了耶穌的桌邊談話,第十四章所記載之桌邊談話的一部分是主耶穌為人熟知的一段話。當我們知道祂是我們的救主、是我們的資源,是帶領我們到天父面前的那一位時。我們基督徒就可以活出一種敬虔且平靜安穩的生命。這種生命是那些不信的人不可能擁有的,他們不會知道真正的、持久的平安是什麼滋味。
耶穌一直用祂的桌邊談話來回答兩位門徒問祂的問題,但現在有一件事耶穌要進一步向門徒們解釋,那就是祂將要離開他們,而且這件事實際上,是對他們有益的。在稍後的第十六章7節,耶穌很清楚地對他們說:我將真情告訴你們,我去是與你們有益的。其中的原因當然是耶穌要離開他們,然後祂要派遣聖靈到他們那裡去接替祂自己,繼續在信徒的生命中工作。但耶穌在教導他們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很容易理解,那就是,他們無法看清聖靈的到來實際上是為了補足他們所失去的主耶穌的同在。某個意義上來說,這不僅是當時在場的門徒的困惑,也一直都是此後所有信徒的困惑。我有時候會這樣表達這個問題:我們身為傳講上帝話語的工人,常需要向會眾解釋經文,我們相信我們能夠靠著聖靈的大能和幫助來講解聖經,聖靈是在持續進行耶穌的事工。
但如果我這樣問你,你更願意在這裡和傅格森一起學習約翰福音,還是更願意,耶穌親自在這裡教導你?傅格森加上聖靈,真的有可能足以媲美耶穌親自教導嗎?有耶穌親自在場,你就能知道耶穌的眼珠是什麼顏色,祂的髮型怎麼樣,祂到底有沒有留鬍子,祂講話的時候會用什麼樣的手勢,祂講話的時候,面部表情、言談舉止是怎樣的。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我們願意傾盡所有來讓耶穌與我們共處一室。所以我們能夠想像這些門徒當時的感覺,我們可以理解並同理他們,他們覺得有耶穌在身邊會有更大、更棒、更美好的益處,有耶穌比有聖靈和神的話更好。但耶穌現在要做的,是幫助他們理解為什麼對他們來說,耶穌去聖靈來,對他們是更好的。
約翰福音第十四章的這個比喻,非常有助於我們理解這一點,第16節耶穌說:「我去了之後,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祂永遠與你們同在,就是真理的聖靈,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為不見祂 也不認識祂,你們卻認識祂,因祂常與你們同在,也要在你們裡面」耶穌這是什麼意思?
馬丁‧路德的學生常在晚餐期間與他交談,並將談話內容記錄下來,這就成為了後來的《桌邊談話》。在本課中,傅格森博士提到耶穌的「桌邊談話」,就是約翰所記載的馬可樓臨別講論。在本課中,救主討論了祂的離開會給門徒帶來的益處,也談到祂會差遣「另一位保惠師」,就是聖靈(約十四6),然而門徒們並不同意所應許的聖靈會彌補基督肉身的離開。只有到了後來,門徒們才會充分認識到聖靈的重要作用,即聖靈承擔著基督作為教師、保惠師和預備地方者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