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世記第一與第二章中描述這位雅威——盟約的神。祂向摩西啟示自己。在創世記二章這裡,摩西也明白這是同一位神,名叫雅威,是守約有恩惠的神。在創造中與亞當夏娃團契的神。
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是,在創世記三章的經文中,撒旦從未稱呼神為雅威。所以這裡有些弦外之音,正在轉移我們對主角的注意力,轉移守約慈愛的神,在這非常微妙的扭曲。神被扭曲為一位會愛你,慷慨待你的神——「只要」你有達到標準。
接著你看發生什麼事?撒旦進前來說道,第五節:因為神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你看到這遵循了同樣的原則,神也許會說祂是良善慷慨的,但祂其實並不是真的那麼的良善慷慨。祂其實是在貶低你,並敗壞你的生命。祂不想要你跟祂一樣,祂要你停留在本位。直到你做得夠多才能贏得祂的歡心。有像這樣的父親,不是嗎?我在餐廳裡看過這樣的父親,我在生活中看過這樣的人。我會愛你「只要你…」。這樣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無法學習到如何愛父親。
這為何這如此重要?因為這就發生在夏娃身上。這帶來的後果影響很大,首先這會帶來「律法主義」,我要達到這些資格神才會愛我,對我慷慨。第二就是會帶來「反律法主義」,為了從這束縛中「解脫」,夏娃違背了為她福份而設的律法,她成為「反律法主義者」。然後這被置入所有人類屬靈的DNA中,完全一樣的事實,人與神的關係成為「律法主義」,這也發生在與福音的關係上。人不可避免地用這兩種方式的一種做回應,要不是透過追求律法主義與行為來贏得祂的歡心,要不然就是透過破壞律法來尋求福份。
原文:The Garden of Eden, Legalism, and Antinomianism
翻譯:STF/Ting-An 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