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餐和逾越節
(基要信仰小冊 14)何謂聖餐? (理查.腓力斯)
華腓德(B.B.Warfield)寫到:「無疑地,耶穌刻意選用逾越節的晚餐,來設立這項那代表他身體和血的聖禮。」有兩段經文講述耶穌和門徒聚集在樓房上吃逾越節的晚餐(可十四12;路廿二7-8)。耶穌顯然要把這項新的聖禮及其舊約預表連結起來。
這兩項儀式之間有許多的連貫性。兩者都是以吃喝的形式來參與的宗教筵席。兩者的焦點都放在贖罪性質的死亡上;事實上,新約教導我們,逾越節的羔羊是預表進行贖罪工作的耶穌基督(約一36;林前五7;彼前一19)。保羅清楚地說,聖餐的餅和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祂來」(林前十一26)。因此,華腓德說:「聖餐是基督徒的逾越節晚餐。在基督教會裡,聖餐取代逾越節在猶太教會裡的地位,而這也是設立聖餐的本意。基督教以聖餐來取代逾越節。」
何謂聖餐?-理查.腓力斯--819x1024.png)
逾越節是要記念以色人得拯救、脫離埃及。第一個逾越節晚餐發生在埃及,也就是埃及長子被殺的那一夜。羔羊是被帶到以色列人的家中照料,這表示百姓和祭物之間具有緊密的關係(出十二3)。這些羔羊必須毫無瑕疵才配得獻給聖潔的神(彼前一19)。羔羊被殺所流的血,要拿來塗在左右的門框上和門楣上,以此當作一個記號,這不僅是為了以色列人,也是為了神的緣故。神說:「我一見這血,就越過你們去。」(出十二13)當晚,死亡之災使埃及的每個家庭傳出噩耗;以色列人則吃著火烤的羔羊,配著苦菜和無酵餅。神吩咐他們:「你們吃羊羔當腰間束帶,腳上穿鞋,手中拿杖,趕緊地吃;這是耶和華的逾越節。」(出十二11)
打從一開始,逾越節的用意就是要作永遠的記念。在守逾越節時,不僅餅必須除酵,並且全家也必須除酵。申命記將無酵餅描述為急忙和困苦的象徵,因為在長途旅程中方便攜帶,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預備好這種餅(申十六3)。新約也把這種餅理解為一項呼召,要人透過除去罪惡而成為聖潔(林前五6-8)。
整個聖約群體都應當守逾越節,而且也只有他們可以守這節。奴僕或寄居者必須受割禮作為立約記號以後,才能守這節(出十二43-48)。此外,一旦以色列進入迦南地,逾越節是以色列人必須聚集在耶路撒冷,在神面前同守的三個節日之一(申十六16)。以色列人的後代就是藉此記念主拯救他們脫離埃及,也記念那救他們免於死亡的血。出埃及記提到,神三次命令作父親的人,要把他們透過守逾越節而得救的故事告訴他們的兒女(出十二26,十三8,十三14)。出埃及是一次而竟全功的、不需要重複的拯救行動,但對於蒙拯救之人的後代,守逾越節是需要不斷重複的儀式。奧德(HughesOld)這樣評論:「每個新世代都透過參與這逾越節晚餐,加入他們祖先——就是神從法老軍隊和埃及主人手中救出來的那些人——的行列。(P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