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與願違/唐崇榮牧師

當事與願違


  我們教會有位青年受到無神論哲學家的影響,因而贊成無神論,他的父親是教會很好的長老,很愛主,為人父母的看到孩子在學校受到無神論的影響,心裡很難過,天天為他禱告,盼望他回到上帝面前。這青年出國前,他的父母焦急的不得了,怕孩子成為更可怕的無神論。父母親想來想去,就對我說:「我把孩子帶到唐牧師的面前,盼望您可以給他一些啟發,好嗎?」我說:「好。」有一天,這父母就把二十多歲的兒子帶到我面前,來的時候我就用愛心接待這個家庭,跟他們談話,談到最後的時候,我問他:「你為什麼相信上帝是不存在的?是不是因為你的父母對你不好?」他說:「不是,我的父母對我很好。」「他們愛你嗎?」「愛。」「他們對你的愛是真的嗎?」「是真的。」「你為什麼不從這裡看到這就是上帝藉著他們把愛帶到你身上?」


  他說:「社會上有許多不公義的事,無法彰顯上帝的公義,人也無法領受祂的公義,所以我認為這位上帝可能是不存在的。」聽他這麼說,我心裡就知道他是受了哪一派哲學的影響。我跟他談了一個多鐘頭,他的父母想大概連唐牧師也沒有辦法幫助他的孩子脱離無神論。我對他說:「你說父母親對你的愛是真的。」他回答:「我從來沒有懷疑父母親的愛。」這時,他的母親眼淚要流出來了,因為她在家庭用基督的愛教育孩子是成功的,因為孩子承認父母是真心的。談到最後,我說:「請問,父母對兒女的愛是自發的,或者是創造主放在人心裡的?」他說:「雖然我父母對我的愛是真的,但我還是無法從父母的愛看到上帝對全人類的愛,因為很多父母不像我的父母,這些孩子受到父母殘忍的虐待是我很難想像的,有些孩子受到的對待根本不像我受到的是溫暖、真心的愛。」

  我說:「上帝就是愛(約一4:8)。如果你好好思想真愛如果存在世界上,真愛的源頭就是上帝,你應該從這個角度慢慢回想你是怎樣變成無神論的。」他說:「我可以從這一方面重新思想」,我就為他禱告,然後送給他一個禮物,他接受了,然後告別了。自那之後五年,他在美國很著名的大學讀書,他的父母供應他一切的需要,無論學費、住宿費、生活費、交通費,他的父母每個月照他所需要的寄給他。我常問那父母:「你的孩子好嗎?」他們說:「他很好,他很健康。」「他學業好嗎?」「他的成績很好。」「他的信仰如何?」「他還是無神論。」五年後,這青年要回到印尼了,他的父母對我說:「唐牧師,請為他禱告,他要回來了,我們盼望他可以回到上帝面前。」這青年回來之後,過了一年多,我問他的父親:「現在你的孩子信仰怎麼樣?生活怎麼樣?他已經有了女朋友嗎?以後的婚姻生活大概怎麼樣呢?」他的父母對我說:「他現在慢慢很想回到基督教的信仰上。」


行善不可喪志


  我告訴你,很多時候事與願違,我們盼望達到的,達不到,我們以為可以做到的,做不到,我們人生有很多事情,我們的現實與我們的盼望相違背的時候,該怎麼辦呢?聖經說「行善不可喪志」(帖後3:13),總要忍耐等候(羅8:25),直到時機成熟,事必成就。再過了三年,他的父親對我說:「我的孩子回到信仰了。」我說:「怎麼可能?是誰說服他?」他說:「他是在家庭看見真正的愛一定是從上帝而來。如果沒有上帝是愛的位格,就不可能有這樣偉大的人生經歷在他的生活裡,所以他慢慢回到上帝面前。」
你贏了辯論,卻輸了對方嗎?
  所以,有時候我想,辯論不會使人信主。有的護教者以為理論好、口才強、思想精密,就能說服人信主,但我告訴你,口才越好的人只能把對方駁倒,卻不會使對方產生信仰,你贏了辯論,卻輸了對方(You win the debate but you lost the opponent)——在辯論之中,對方不得不佩服你口才一流、思想精明、理論正確,但他不甘願你把他駁倒,他既不會愛你,也不會尊重你。不少基督徒自以為懂得辯道學,能把別人駁得體無完膚,卻幾乎沒有把人帶信主。不是因為你神學讀得很厲害、你很會講道,你就能說服人,把人帶到上帝的面前,乃是你的愛心、你對人真正的關懷,給他們看到不是理論,而是事實,不是空泛的思想邏輯與理性規條,乃是在生命裡具體表現上帝的愛,才能帶領他們回到上帝面前。

內文:摘自印尼歸正福音教會主日信息20210110,未經講員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