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萊肯)

我兒啊,你要在基督耶穌的恩典上剛強起來。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你要和我同受苦難,好像基督耶穌的精兵。凡在軍中當兵的,不將世務纏身,好叫那招他當兵的人喜悅。(提摩太後書二章1-4節)

扶養一個小孩,需要眾人的參與;養成一個牧師,需要一大群牧師的參與。現在,我愈來愈把我的事奉看作不只是「接收」,同時也是「傳承」。我無法像約翰派博那樣,說我是你們信仰中的父親。如果我是個哈比人,我想你們會說我還是個青少年,正處於青少年和成年公民之間。但我明白我有這樣的呼召,彷彿昨天我才剛開始事奉,而明天就將跑完我當跑的路了。而我現在在事奉中時而嘗試,時而失敗。我有個神聖的託付,是我所領受的,也是我必須傳承下去。最近幾個月,我一位朋友有個神聖的抱負,這個抱負刺激著我,他待在賓州一間不大不小的教會,但主的負擔臨到他心上,他想要在事奉生涯中從這間教會裡培養出20位牧師。上帝在你生命中放了甚麼樣的呼召?你領受了甚麼樣的神聖託付?你會如何將此託付傳承給別人?在你能夠傳承給別人之前,你又是如何預備自己?

我們回顧教會歷史,就會看到福音事奉的一脈相承,一種福音的傳承,我舉一個例子,清教徒傳道人薛伯斯寫了一本書有關於基督的安慰:《壓傷的蘆葦》。這本書的讀者中,有一位平凡的勞工,是某村莊的一位銲鍋匠,他把這本書傳給一個名叫理查巴克斯特的男孩,理查巴克斯特後來成為,清教徒教會中最偉大的傳道人之一。理查巴克斯特寫了一本書叫,《給未曾歸正者的警告》,那本書給腓力陶德瑞的生命帶來巨大改變,這時已經是18世紀了。陶德瑞接著寫了一本書,叫《屬靈生命在魂中的興起與長進》,這本書在威廉威伯福斯的生命中起了拯救與聖化的影響,威伯福斯後來成為廢除奴隸制度的主要人物,這股影響力持續至今,因為今天有許多人,繼續將威伯福斯視為對抗邪惡勢力的英雄模範。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保存信仰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傳承信仰,把你所聽見的、所領受的福音,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

扶養一個小孩,需要眾人的參與;養成一個牧師,需要一大群牧師的參與(正話語的規範(菲力萊肯))

我要強調第2節中的這個詞:「忠心的人」。保羅在此向提摩太提到事奉上的忠心,他呼召提摩太再次投入忠心的事奉,也給了他榜樣,告訴他何謂事奉上的忠心,他蒙呼召要將信仰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就像每個好傳道人會做的那樣,使徒保羅常用日常生活的例子來描述福音的真理。我們可以在2:3-7看到,忠心事奉的比喻,這是我給這四個段落的稱呼,忠心事奉的比喻,我會稱它們為「職業性的比喻」,因為保羅在此提到的是你所能想像到最艱苦的三種工作。

第一個例子是軍隊,你要和我同受苦難,好像基督耶穌的精兵,我認為這個比喻是多面向的,它強調受苦,在軍中就是這樣,尤其是在戰時,因此,從軍對於牧師事奉,是個非常恰當的比喻,牧師事奉使一個人面對屬靈的戰場,同受苦難,就是受耶穌所受的苦難,關於這點,保羅比任何人都更清楚,他在第一章就告訴過我們他的苦難了。此外,牧師事奉在另一個層面上也與從軍非常類似,它們都需要你完全投入生命,保羅在此處給我們一個多面向的比喻,能讓我們仔細思考,接著在第4節,保羅提到「不將世務纏身」。羅馬軍隊的軍規這樣說道:禁止從軍的人參與民間職業。一個軍人在戰場上除了執行軍事職責以外,是沒有多餘時間去東想西想的。請別誤解這節經文,它並不是說我們不能帶職事奉,我也不想去提說這節經文是否給牧師們一個藉口去忽視他們的家庭。我記得伊麗莎白艾略特說過,吉姆艾略特在讀大學的時候,吉姆艾略特,就是那著名的宣教士和殉道者,他曾經用提摩太後書2:4這節經文,來向一個女孩解釋說為何他不能進入一段感情,這真是贏得女人芳心的好方式!

但請別忘記,對任何已婚的男人來說,他首要的呼召就是照顧他的妻子與孩子,牧師職分絕不該被用來當作忽視家庭的藉口,我們需要釐清這種不時發生的誤解,然而,這節經文的重點仍然必須注意,那就是在上帝呼召你去做的事情上不要分心,不要浪費時間。

菲力‧萊肯(Philip Graham Ryken,1966- ) 惠頓大學教授利蘭‧萊肯之子 1988 美國惠頓大學(Wheaton College)英語文學和哲學學士 1992 美國費城西敏神學院(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道學碩士 1995 英國牛津大學歷史神學博士 1995-2010 繼承博愛思(Dr. James Boyce)牧師,擔任費城深具歷史意義的第十長老會主任牧師 2003– 擔任「認信福音派聯盟」的聖經教師,每週在國家廣播電台之「Every Last Word」節目中講道 2010 — 美國惠頓大學的第八任校長。 著作中文翻譯有《石版上的聖言:十誡與今日的道德危機》《(基要信仰小冊 15)何謂基督教世界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