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的十大更新3(唐崇榮)

歷史中的十大更新3(羅12:2)

羅馬帝國皇帝馬可.奧理略帶來的更新

唐崇榮牧師

改變歷史軌跡的人

  因一些人思想有所變化,看不慣正運行在社會的現象,認為「不應當如此」。為什麼人有「不應當如此」的思想?永恆的上帝創造人的時候,賦予人一種特別的觀念:「應當如何?」人想:「應當改變成一種更新的方法」、「應當改變成一種更新的風俗習慣」。要如何改變?歷史傳承下來的習慣是非常難以改變的,人人認為本來就是如此。既然如此,就應當一直延續下去。這也是人性另一特徵,我稱之為「惰性作用」。人從「不想改」,到了「不必改」,最後演變成「改也沒有用」,因循怠惰下去。更新的觀念、改變傳統的勇敢是非常重要的。更新的人多嗎?少之又少。嚴格說來,人類的命令決定於幾位勇於更改的人手中。為什麼這些人勇於更新?第一,這樣的人一定有堅定的思想;第二,有卓絕的勇氣;第三,有領導的能力;第四,有社會的影響力;以致那些有負擔、有遠見的人走在歷史前頭,站出來代表全人類做了驚天動地的事,改變根深蒂固的傳統。如果做成功了,人類就變化了,社會就進步了,歷史就改變軌跡了,把不應當的變成應當的,把本來是這樣的變成過去的,把不可能的現在行出來了,人就在更新之中過活。這種人重不重要?非常重要。如果沒有這種人,歷史就沒有新的方向。羅馬書第十二章二節不是尋常的經文,它隱藏上帝的旨意、歷史的動向、全民當走的路向這幾方面的真理。歷史傳統根深蒂固是神許可的嗎?如果是的話,難道人類就沒有變化?如果不是的話,上帝原有的旨意在每個時代有怎樣的引導?當上帝興起一個人勇敢行動的時候,到底這個人內心看見了什麼?這個人從哪裡來有這麼大的勇氣改變這些?我對歷史深感興趣,每次提到歷史,我就以非常敬畏的心看上帝所要做的事是什麼。我們小時候都有一段不喜歡歷史的時期,覺得歷史非常枯燥無味。但如果你有一位很好的歷史老師,他教的歷史使你產生興趣,使你改變想法,你就會愛上歷史。當你愛上歷史,你的生命會有新的變化,你的生命與生活會有多層次的享受。可惜許多教歷史的人很平庸,沒有什麼啟發力與影響性,以致許多人一生一世不喜歡歷史,生命停滯於古老、機械性的生活。如果這些人已經有了這方面的改變,這些人也會好好創造自己的歷史,好好影響四周的人,帶動整個社會有新的潮流、新的方向,有不同的前途。你可以想像從前你讀歷史的時候,你的老師是很死板的?或是你的老師是很靈活的?是從來不變的?或是用各樣的方式來吸引你、帶領你?哲學、歷史,還有許多對原則的了解,使你的生命變成靈活性、多面化、非常豐富的體會。當你以這種多面向、立體式的方式成為你習以為常的思路,你看聖經也會不一樣。有些人讀聖經就是拿來死背,每天努力讀聖經,看起來很熱心、很忠誠,但是讀來讀去就是字句死板的記憶,從不明白聖經的精意,也無法靈活地應用,更難看出裡面的意義要如何改變人生。這樣的基督徒、牧師、教會占多數,以真正的靈活性理解精意、剖析真理的牧師、傳道很少,所以很多教會沒有進步,每個禮拜照樣做禮拜,這樣讀經、唱詩、禱告,但是信徒的靈性沒有改變,在傳統的控制下沒有改變。同樣做基督徒、讀聖經、聽講道,每個人的感受是不一樣。傳道人看聖經看出什麼、講出什麼、怎樣影響信徒是很重要的。為什麼有些牧師讀了一些經文,想得多得不得了?這是很大的奧祕。耶穌說:「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約7:38),這種人如同一個供應無停止的泉源。上帝的道在你裡面是活的,不是死的,是有功效的,是能結果子的,道在你心裡成為活水的泉源,流也流不完。每一個基督徒都應當有這樣的經驗,把上帝活潑的道存在心裡,真正明白其中的意思,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教會因而活躍起來,因為這看似簡單的話會產生無窮的變化。聖經說:「不要效法這個世界,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就是要我們以活潑的原則、不變的真理,達到無窮變化的新鮮感。

亞歷山大尊重各民族的歷史更新

歷史上有些人不滿意現狀,心裡問一個問題:「為什麼一定要這樣?可不可能是另外那樣?如果改變會怎麼樣?如果不改變會怎麼樣?」這些人決定了歷史的走向。上週我講了一位不是在耶穌降生後出生的,而是主前三百多年生出來的一個人物,他一生所做的事就是上帝所要我們達到的,比如:我們不應當自視甚高而輕賤他族。這人改變當時的風俗,他就是亞歷山大。亞歷山大娶了外族女子,娶了一個跟他不同文化、不同風俗、不同語言的女子。他同族的人不解:哲學思想這麼高的亞歷山大為什麼要與野蠻民族的女子結婚?最為反對的,是亞歷山大的哲學老師,亞歷山大的哲學老師就是赫赫有名的亞里斯多德。中國人說:「庸師誤人」,二千三百年前的腓力二世明白這個道理,聘請亞里斯多德進宮教導他的兒子。亞里斯多德撰寫不同的題目的書,多達一千多本。亞里斯多德談天文學,就寫了一本天文學的書;他講地質學,就寫了一本地質學的書;以此類推,寫了一千多個題目。這樣有學問的人,王把他請到王宮,成為王子的宮廷老師。亞歷山大天資聰穎,看馬就知道馬的個性在哪、馬的困難在哪、馬難以馴服的原因在哪,許多有經驗的長者看不出來,這十一歲的亞歷山大卻看了出來。你能把這樣的天才交給不能教書的老師嗎?不可以。當我創辦加爾文基督教學校,第一年只有十七名學生來讀。很多父母覺得「歸正福音教會沒有辦過學校,哪有經驗?」雅加達有很多好的學校,天主教的,基督教的,歷史悠久的,這些畢業生到外國都被接受,這些家長對新建立的加爾文基督教學校充耳不聞,學校第一年才招收到十七名學生。但我們選對了校長,他訓練了三十五名老師,這些老師的知識對了,教導也對了,四年內學校排名名列前茅,現在邁入第十四年,學生紛紛拿到金牌獎、銀牌獎,物理學與化學等科目的首獎,教育部對我們刮目相看。即便如此,有的會友還是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別的學校,沒有看出真正的教學品質在哪,就這樣斷送自己孩子的前途。有一個拿到金牌獎的學生,他出身於一個人口不到十萬人的小鄉村,因為當地地層一直下陷,居民紛紛搬遷到其他城市。我們有一個分堂在那裡,這分堂只有一個會友買鋼琴給自己的孩子。這個鄉村只有這一架琴。這個人生了一個男孩,三個女孩,把這男孩送到泗水學鋼琴,這男孩九歲被帶到瑪琅學鋼琴,這兩個地方的鋼琴老師都是很好的。這男孩十八歲的時候被送到歐洲讀音樂,他在荷蘭的海牙(Hague)、鹿特丹(Rotterdam)讀音樂,也到德國的柏林讀音樂,畢業於三所歐洲音樂學院。上帝呼召他成為傳道人,他便回印尼讀神學。許多人盼望出國留學出名,他反其道而行,回印尼讀神學、做傳道。他畢業後,我們派他到小教會事奉,他做得很好。後來他到海德堡大學深造音樂,獲得音樂博士學位。但我要他回到歐洲,攻讀神學博士。兩年之後,他拿了神學博士回來。請問,這個孩子好不好?聽話不聽話?是可造之材嗎?他拿了雙博士,是印尼唯一的青年在世界著名的海德堡大學拿了兩個博士。他是大富翁的孩子嗎?不是。他是大教授的孩子嗎?也不是。他就是我剛說那小鄉村的孩子,現在在我們這裡教神學。亞歷山大摸到了上帝的心意:不可輕看外族,不可輕看不同文化的人,他與外族人結婚。很多華人仍用非常輕看的態度看待自己的工人。在我們博物館有一個工人,我輕看他嗎?我不敢輕看他,他的兒子現在十一歲,我買鋼琴給他的孩子學鋼琴,因為不可輕看人,不可看低不同民族的人。亞歷山大有一個更新的思想,他改變世界,改變了希臘文化,改變了當時的社會,也成為歷世歷代的楷模。

羅馬帝國皇帝馬可.奧理略帶來的更新

  羅馬帝國皇帝馬可.奧理略(Marcus Aurelius, 121-180)帶來羅馬帝國諸多的更新,卻不夠徹底。羅馬的Campidoglio廣場有一座騎馬的羅馬皇帝青銅雕像,騎在馬上的就是馬可.奧理略。馬可.奧理略是第二世紀的人,他一面做皇帝,一面做哲學家,有更新的思想,但他接受的思想不是基督教,而是斯多葛派的哲學。斯多葛派哲學強調:第一,男女平等;第二,善待奴隸;第三,追求和平;第四,不可苦待敗戰的將領,要善待戰俘。這些偉大的思想是主前第四世紀斯多葛派哲學所傳下來的。到了耶穌降生的時代,有些希臘人受了這派哲學的影響,待人和藹,善待仇敵,不苦待戰俘,對奴隸充滿愛心,男女平等。當時的人認為最好的人就是斯多葛派的人。耶穌於斯多葛派四百年後降生,當時最難信耶穌的就是斯多葛派的人,因為他們覺得基督教與他們沒有分別,「你們說男女平等,我們早就男女平等;你們說儘可能不要打仗,我們早就愛好和平;你們說要善待僕人,我們早就善待僕人;你們說不可苦待戰俘,我們早就善待戰俘」。當時最難信福音的,就是這些好人。正像你對中國人傳福音:「你來信耶穌」,他們說:「我為什麼要信耶穌?你們基督徒騙我的錢、騙我的房子,我沒有信耶穌,道德比你們還好」,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很難信主,就像耶穌那個時代一樣。馬可.奧理略更新許多羅馬陋習。羅馬帝國為使做苦工的人不反彈,建了可以同時容納四萬人的劇場;又有鬥獸場,讓人與動物一同廝殺,當人殺死了動物,幾萬人歡聲雷動。這些娛樂事業,使羅馬帝國平定很久。世界的帝國能維持多久?中國國祚最長的朝代是周朝,約有八百年。秦始皇盼望他的王朝能永續下去,想不才到第三代,秦朝便亡了。秦始皇大有勢力,但他的朝代國祚最短。不但如此,中國今日沒有與他同姓的人。馬可.奧理略是一個成功的皇帝,但他的成功不等於他下一代的成功。許多第一代拼命奮鬥,成為富翁;第二代太過富有,生活豪奢,沒有第一代的奮鬥精神;第三代只懂花錢,毫無奮鬥意志。三代過了,整個家族就衰敗了,俗語說:「富不過三代」,就是這個意思。第一代賺錢,第二代花錢,第三代討錢。身為有錢人的孩子不一定幸福,只懂得享受的人沒有前途。馬可.奧理略更新了社會,改變了傳統,使羅馬帝國中興起來,但他的孩子康茂德(Lucius Aurelius Commodus Antoninus, 161-192)非常不像樣,充滿仇恨,非常自私、邪惡,到處殺人。康茂德坐上皇位,隨意生殺,罷黜他人,幾年之內,羅馬帝國逐漸衰敗。自此之後三百年,羅馬帝國再次中興,另一位凱撒痛改前非,把整個羅馬帝國更新過來,使羅馬帝國國祚延長九百年,比周朝的八百年更長。願上帝使我們懂得做一個心意更新而變化的人,不要承受錯誤的傳統,要更新,「主啊!求祢更新我、改變我,使我有力量改掉幾十年來錯誤的積習,使我常常效法基督,過一個更新、蒙上帝悅納的生活」。

內文:編自印尼歸正福音教會主日信息20230115,未經講員過目。

📡《世界歷史上的十大更新》- 唐崇榮牧師主講

直播與重播網址
www.youtube.com/ReformedInjili

直播:雅加達上午 07:30 / 中港台新馬 08:30
重播:雅加達下午 16:00 / 中港台新馬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