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以賽亞書九章2節)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以賽亞書9:2)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以賽亞書九章2節)
圖片:Panoramic 4K video filmed from space of the 2024 Solar Eclipse over North America (link)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

(以賽亞書上冊)歐思沃

在這一片段中,以賽亞達到從七章1 節開始的這一部份的高潮。不忠的君主被廢棄,他那目光短淺的防禦政策實際上必令國民陷入更絕望的困境中,取而代之的是一位被高舉的理想君王,儘管仍是嬰孩,祂卻必將終結一切戰爭,並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建立一個永達的國度。作為嬰孩,祂是以賽亞筆下嬰孩用法的高潮,指出神掌管歷史的主權。不過,此處的這些名字不再像施亞雅述和瑪黑珥沙拉勒哈施罷斯那樣表示某種未來事件或處境。它們也不像以馬內利那樣直接表達神與祂百姓之間的關係。它們卻要表達這一人物的非凡性質,由此間接地表達祂掌權的拯救特質。在此意義上,祂是神確實與我們同在(以馬內利)這一真理的終極表達,神的同在不是要讓我們毀滅,而是要讓我們蒙救贖。

九章1至6節,表達神終極的目標,總結了從八章 11 節開始的反思。倚靠我們自己的資源和視角作為引導,只能引向更深的黑暗。那曾是亞哈斯所走的道路,他拒絕神的訓誨和法度。神卻要藉著將來的大君王,將祂自己的拯救能力之光照耀進那黑暗無助當中。此片段呈現出讚美詩歌的形式,它榮耀神,以神作為歡呼的理由。2節和3節告訴百姓一個新情形,即神採取行動釋放他們並終止戰爭的結果(4、5節)。但那行動本身就是一個結果,即理想君王誕生(6節)的結果。接下來,第7節是描述那君王的掌權。

九章2節,這節經文依循上一節經文的帶領,解釋了為甚麼在實際的全然黑暗中卻不再有幽暗。隨著突然的破曉(參:六十1),出現一個宣告:光要發現照耀這些百姓。他們不曾創造光,也不是導致其出現的原由。無論他們是在黑暗中摸索,或是坐在死蔭之地,他們突然發現自己沐浴在光亮之中。貫穿整部聖經,神的在都被等同於光(四十二 16;撒下二十二29;伯二十九3;詩一三九 11、12;約壹一5)。這裡也是一樣,有光照耀這些百姓,因為他們的罪惡和悖逆都不足以攔阻神向他們彰顯自己。誠然,他們不能繼續選擇自己的罪惡而又擁有那光,但他們若願意從自己的罪惡中被釋放,就沒有任何事可以攔阻神的光照,正如在耶穌裡確實發生的。從先知的觀點來看,這些事件顯然都發生在未來,不過這些動詞均使用完成時態。這些明顯是預言的完成式(prophetic perfects)。以賽亞的觀點非同尋常。在其環境的不確定性中,他卻能展望未來時刻,並用完成動作的確定性來描述那時的諸事件。沒有交鬼的或行巫術的能夠作到這一點。諸靈不能解釋大地的起源,更不用說它的終結(參:四十一21~24)。神卻可以將那種洞見賜給祂的先知。

麥種出版社-以賽亞書(上下)

以賽亞書(上下)

上冊:談論了以賽亞書的背景、寫作的統一性、寫作日期和作者身份、正典性、希伯來文文本、神學及詮釋問題,並為深入研究這卷書提供了精選的參考書目。毆思沃也詳盡探討了以賽亞書中的若干重要議題。雖然毆思沃與盛行的學術研究互動,但他極力捍衛這卷先知書的統一性,且令人信服地主張整卷書都是主前八世紀的以賽亞寫的。本註釋基於毆思沃對希伯來文文本的翻譯,結合神學和文學的敏感度、語言學和歷史的專業知識,忠實、準確、清晰地詮釋了古代背景下的以賽亞書,也闡述了它今日帶給我們的信息。

「保守派當中最好的註釋書!」——席爾(Andrew E. Hill)與華爾頓(John H. Walton)

下冊:歐思沃在本冊的〈導論〉中極力主張,要把整卷以賽亞書當作同一位作者的作品來解讀。他認真看待四十至六十六章寫作時以色列的歷史處境,卻也根據整卷書來詮釋它們。雖然不忽略歷史鑑別學與形式鑑別學的議題,本註釋書主要聚焦於經文的神學意義,尤其是它的文學結構所表明的。歐思沃在上冊中已經論述,以賽亞書的中心主題是僕人職分。在本冊中,基於同一個論點,歐思沃要讀者專注在以色列至高無上之救贖者神的屬性、瞎眼的僕人以色列、以及受苦僕人終極的工作,世人在這位受苦僕人找到了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