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聖經輔導(八):蛻變系列門訓簡介COVER

認識聖經輔導(八):蛻變系列門訓簡介

AFC網站影片播放(連結)

認識聖經輔導(八):蛻變系列門訓教材簡介

  1. 點、線、面的門訓系統
    1.1 點:個人生命的改變
    1.2 線:人際關係的改變
    1.3 面:社群關係的再造
  2. 門訓教師的角色
    2.1 教師:福音真理的教導者
    2.2 輔導:諮商輔導的引導者
    2.3 門徒:追求改變的天路客
  3. 門訓教材的使用
    3.1 核心觀念:每一課提供一個觀念的基石
    3.2 個人應用:將觀念應用在個人心思意念
    3.3 生活實踐:反思人際關係與生活的調整

更多培訓信息,請參訪基督使者協會培訓事工網站
https://www.trainingafc.org/

聖經輔導門訓目標

今天要跟各位介紹的是一套門徒訓練的系統:這一套蛻變系列的門徒訓練系統,它的特色是以聖經輔導為根基,為了要訓練弟兄姊妹學會互相幫助,就是,讓平信徒成為平信徒的輔導員。我們叫「Lay counselor」的目標來設計的,所以它是把專業的輔導訓練帶到平信徒的團契生活裡面,它是把隱密的咨商輔導室裡面的一對一的對談帶到弟兄姊妹的小組生活裡面。所以,就這個目標來說,它是目前最好的教材。但是,如果你的目標不一樣的話,這個教材就不一定適合。例如說,你的目標是要做新朋友的初信造就,你就會發現「人如何改變」這一套不適合。因為每一個教材的目標並不相同,所以在推動使用一套門訓系統之前,必須要澄清你自己教會、或你的小組或團契、或校園事工裡面的發展策略和處境是什麼?

這套門訓系統的概念是要建造一個能夠互相扶持的教會社群,為了讓弟兄姊妹學會互相照顧彼此在「罪」和「苦難」兩個主旋律裡面,可以用信心倚靠基督的恩典來響應罪跟苦難這兩個炎熱的壓力,是在這個模式裡面建構的門徒訓練系統,分成了「點」、「線」、「面」三個階段,叫做蛻變系列一,蛻變系列二,蛻變系列三。點線面的概念是:先從聖經輔導的基本概念開始,先經歷個人生命的整理,然後,線就是兩個點畫成一條線就變成了我去幫助別人,學習怎麼樣先面對自己的問題,允許別人幫助你然後學習去幫助別人。換言之,到第二部的時候你已經開始學習基本的咨商輔導技巧,是在團契小組、關懷事工或者是教牧咨商輔導裡面學會怎麼樣去幫助別人,是一個基礎性的,但不是專業的,裡面沒有處理遇到各種疾病的時候怎麼操作。接下來到「面」的階段是線跟線拉起來變成面,就是講到社群的塑造,核心概念是人際關系。因為,教會的人際關系的文化改變,教會的社群就跟著改變了,核心問題就是人際關系。所以,透過這三個步驟,希望能夠塑造一個社群,那個社群裡面,大家都有一個共識就是:我們承認罪和苦難的威脅是實在的,而我們知道神對我們的心意是要我們的內心能夠在這些環境中有正確的回應,我們追求的是我們被改變,向永恆的目標、更像基督。

帶領者的定位

因為,「人如何改變」的門徒訓練體系裡面的帶領者的定位,不是一個小組長,而是一個生命教師,是個教師,他必須要能夠把信息清楚地教導出來。

第二個,這個教師同時又要扮演輔導員的角色,因為在小組裡面,我的信息已經講完了,我們可以進到討論的階段,討論的階段的時候,大家如果把心事分享出來,我就要開始做咨商輔導的工作,我必須要能夠操作愛知言說的階段,這個人不管是什麼樣的人,平常我們都習慣比較能言善道的人在小組中講話。這個人講話又慢、又不知道在講什麼,大家都要停下來耐心等他,那就是愛的功課,他在別的地方沒有機會講,他在小組裡面就講,你就要學會有愛心地去影響這個小組聚會進行。

第三個是同行天路的天路客,是同作門徒。在「人如何改變」系統裡面,對小組長有這個很特別的要求是:你自己每一次帶領一個門徒訓練小組的時候,從一開始你就要有一個心志:我希望我在我帶的小組裡面,我自己被改變。沒有一個人已經改變完全了,每個人都需要成長,包含已經資深的傳道人、牧師、師母,已經很善於關懷別人的人都需要被改變,沒有人例外。而我立了心志,我在這小組裡面,我說我們要追求人改變,我自己也要一起來改變的時候,我願意在小組裡面分享我自己在掙扎的事情,我願意在學習材料的時候,一起求神來光照,到底神怎麼樣對我的處境說話,我願意允許我的組員、看起來程度比我差的組員、沒有經驗的組員、生命還不成熟的組員有機會為我禱告,他們為我禱告之後,有人寫了經文簡訊給我,來安慰我,我願意有這個。雖然我是領袖,我希望自己在小組裡面我可以被人家關心,被人家輔導。

做一個輔導者的任務,要留心心裡的界線問題,就是我不能取代基督(認識聖經輔導(八)陸尊恩)

如何使用教材

「人如何改變」的十二課,這個材料是給小組長看的,小組長在上課前先準備好,你的觀念要澄清清楚,所以你可以自己講,也可以看DVD或者網路上的視頻。然後我們開始討論問題,做小組活動,那小組活動是在小組中為了把那個信息深化。十二課有十二個觀念的基石,有十二個主要問題,有十二個核心精神。

小組討論的時候分成三個步驟:CPR就是心肺復蘇術。因為要改變心,所以CPR心臟按摩。這個心臟按摩的概念是,C是觀念,我們到底學了什麼。不管是什麼問題,都是為了要澄清大家的觀念,就是信仰、神學、對聖經理解的部分要清楚,觀念錯誤,應用就會錯誤,所以信息的掌握很重要。然後P是 Personal application,什麼叫 Personal application? 就是扎心的事情,你個人內心的感受,在這個信息被講清楚了以後,此刻你的心在哪裡,那個心裡面的掙扎就要出來。書上有好多問題,你可以作預備,但你不一定要每個問題全部都走一遍,因為關鍵是澄清了觀念以後,什麼東西扎到你的心?然後,這些教材上的不同問題是給你線索,可以幫助大家把內心的動機和變化的事情分享出來。然後R是Relational application,我把神的話,福音神學的其中一個觀念,帶到我內心的掙扎,分享出來以後,下一步就是改變:這個信念如何重新改變我對別人的看法,如何改變我對別人的責任,如何改變了我對別人的問題的響應。

每一次的小組結束以後會有作業,作業是「make it real」就是把它帶到真實的生活中,你會發現這個教材設計裡面作業的部分有很多信息,回家作業就是自己一個人的時候看信息、查經、做作業、回答問題,所以你會發現每一堂課裡面有大量的資料都是給你回家自修用的。因為小組的時候,是以問題為核心、為導向的,要把信息澄清了,要把內心扎心的感覺說出來,所以其實內容越簡單越好,可是回到家去反芻、消化、沉澱的時候,信息就變得很豐富,然後做作業,你就要鼓勵學生回家做作業的時候,一句一句地看、思想、禱告,寫作業,然後最後make it real,就是帶到真實的生活中,叫「生活實踐」,然後我們下一次聚會的時候,分享你的生活實踐的部分。然後小組長就要委身帶大家為這些事情禱告,禱告之後就要守望,要持續地為對方禱告,那麼這樣,十二課就有十二個螺絲把它鎖緊,就變成一個生命成長的畫面。

在完成整套教材以前,我們會有一個生活個人成長的方案,針對一個具體的、你生命中必須改變的部分,在這堂課完成以前能夠達到具體的突破。個人成長方案是在這十二個生命改變的基石裡面,我們逐步地慢慢突破它、經歷它、分享它、為它禱告守望。通常到第三周、第四周以後,因為綜覽圖已經走過了,你已經開始有一點意識到大概是在哪裡有一個具體的問題,然後我們會持續地跟著你一起成長,而且這是公平的,因為每個人都有問題。我們參加的每一個人都要做這件事情,所以我們一起委身在彼此生命的成長。等到十二課結束以前,我們希望能夠看到,我們在這個功課上,我們成長的進度。

聖經輔導跟其他門徒訓練材料有一個很大的不同是:它不是要你一直去複製這個材料已經呈現的內容本身,它是要鼓勵你可以一直不斷地追求,變成一個平信徒傳道人一樣,平信徒的咨商員一樣的身份,不斷地追求的過程。那麼,如果這整個概念心法已經瞭然於心的話,有一天你也許不會倚靠這個教材,你會跟著教會牧長的整個信息的規劃,但是深化到教會群體文化的一部分,因為你明白福音是什麼了,你明白怎麼樣帶大家來討論、操作、禱告,那個時候你就化劍義為劍形,你不需要教材了,無劍勝有劍,就開始知道怎麼樣靈活來運用它。

最後就是講到隱私的問題,我做一個輔導者的任務,要留心心裡的界線問題,就是我不能取代基督,所以隱私不需要知道那麼多,我們說,牧者不是羊的朋友,因為你不需要知道所有的隱私,他不需要把他的心事都告訴你,只需要真誠地告訴你,真正該面對的問題:我家著火了,我的內心裡面著火了,關鍵是福音本身。所以我進到人們的生命的時候,我站在那邊像使者一樣,為他們守望,但我不直接參與他們的生命,而且你一定要明白一件事情:你其實幫不了別人,但是你願意付出代價這件事情,讓你有機會去理解到,原來有這樣的人生,你參與了為這些人禱告的過程中間,深深地重新塑造你對自己和許多人事物的看法。

  • 講員:陸尊恩傳道
  • 更多資訊:AFC基督使者協會(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