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M第三千禧年-摩西五經 - (01:07:21) - 第七集 原本含義

53 views

影片下載

  1. 介紹    1
  2. 銜接    2
    1. 定義                                                                 2
    1. 類型                                                                 3
      1. 背景                                                              3
      1. 榜樣                                                             4
      1. 影射                                                              5
    1. 總結                                                                6
  3.    7
    1. 基本影響                                                       8
    1. 主要主題                                                       8
      1. 神的恩典                                                                8
      1. 亞伯拉罕的忠實                                                    9
      1. 對亞伯拉罕的祝福                                                        9
      1. 籍亞伯拉罕賜的祝福                                            10
    1. 五個步驟                                                          11
      1. 背景和早期經歷                                                  11
      1. 早期與其他人的來往                                            12
      1. 與神立約                                                            12
      1. 後期與其他人的交往                                            13
      1. 後裔和死亡                                                         14
  4. 總結    16


介紹

    真正跟隨基督的人們都很喜歡閱讀聖經,我們發現聖經以很多不同並且非常個人的方式,向我們說話,這是基督徒永遠不能忘卻的關乎聖經的寶貴真理。然而,很多時候,聖經這一奇妙的個人層面,往往會使我們忽略一些我們應該常常記住的東西。聖經最初的寫作對象不是你我。起初的時候,聖經是寫給那些生活在幾千年前的人們的。因此,當我們設法明白如何把聖經應用到今天的人生時,我們必需小心,我們今天的應用要基於聖經原本的含義。

    這個系列課程我們定名為“先祖亞伯拉罕”。這些課程中,我們要探討創世記11章10節到25章18節中,有關亞伯拉罕生平的記載。

    本課是三個介紹性課程中的第二課,這一課的題目是“亞伯拉罕的生平:原本含義”,本課中,我們要瞭解,從起初寫作的時間和寫作的對象為出發點,閱讀亞伯拉罕生平的故事是多麼重要。我們要探討,當以色列民族跟隨摩西走向應許之地時,這些故事最初在他們身上所應當產生的影響。

    我們要探討創世記11章10節到25章18節的原意,主要查看兩大點,第一,我們要指出,摩西怎樣引出亞伯拉罕生平的歷史和他的最初讀者之間的聯繫;第二,我們要總結,這些聯繫對原初讀者的一些含義。

    在查看亞伯拉罕一生的原本含義之前,我們應該稍微回顧一下前一課我們所學的內容。到此為止,我們已經注重了兩個重要的問題,首先,我們已經提出,創世記12章1到3節揭示了亞伯拉罕故事中的四個主題:神對亞伯拉罕的恩典(很多方面神向先祖們所顯的大憐憫);亞伯拉罕對神忠心的責任(很多方面神期待亞伯拉罕的順服);神對亞伯拉罕的祝福(大國、後裔、土地和名為大的應許);神透過亞伯拉罕對別人的祝福(亞伯拉罕要使地上萬族得福的應許)。

    除此之外,我們也發現,這幾個主題決定了亞伯拉罕生平故事的敘述方式。我們學習到亞伯拉罕的故事,可以分成五個對稱的步驟。首先,從11章10節到12章9節,從亞伯拉罕的背景和早期的經歷開始;第二,從12章10節到14章24節,集中在亞伯拉罕早期和其他族群代表互相往來的幾個情節上;第三部分,也是亞伯拉罕生平的中心部分,從15章1節到17章的27節,主要集中在神與亞伯拉罕的立約方面;亞伯拉罕生平的第四部分,從18章1節到21章34節,轉向亞伯拉罕後期與其他族群代表的互相往來;第五部分,從22章1節到25章18節,著重敘述亞伯拉罕的後裔及其壽終。

    這五個步驟,以對稱的形式,展現了族長的一生。第三部分,從15章1節到17章27節,主要敘述神與亞伯拉罕的立約,這一部分是亞伯拉罕一生的中心點。第二和第四部分彼此呼應,都集中在亞伯拉罕與其他人的交往。第一和最後部分進一步彼此呼應,提供了亞伯拉罕生平的開始和結束,從過去到將來,追述他的家譜。

    從許多方面來講,本課以此為基礎,構成亞伯拉罕一生的架構和內容。在我們準備進入本課程的主題:創世記一書中記載亞伯拉罕生平的原本含義時,請大家牢記這些複習性的內容。讓我們先開始探討,亞伯拉罕的生平故事和最初讀到這些故事的以色列人的經歷之間存在的聯繫。

銜接

    在這個系列課程中,我們對亞伯拉罕生平的解釋,是建立在一個假設前提之上,此前提就是這些故事最初寫在摩西時代,而且他們從本質上和我們現有的文本毫無區別。很多聖經批判學者相信這些故事不是在摩西時代寫成,但是,舊約的其他部分和耶穌自己都堅持摩西是創世記的作者。因此,現代的基督徒應該確定此書為摩西所寫。但是本系列課程中,我們要更進一步。我們不光停留在摩西是這些故事的作者上面,我們還要知道為什麼他寫這些故事。他對亞伯拉罕生平的觀點是什麼?他寫作的目的是什麼?探討亞伯拉罕生平故事原本含義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尋找摩西把亞伯拉罕的故事和最初讀者的經歷關聯在一起的方式,這些經歷就是以色列人跟從他從埃及到應許之地的經歷。

    為了探討摩西如何把亞伯拉罕的相關故事和最初讀者的經歷關聯在一起,我們要觸及三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探討我們說的這種關聯是什麼意思;第二,我們要查看出現在亞伯拉罕故事中這些關聯的一些類型;第三,我們要通過查看亞伯拉罕生平故事結構的五個主要步驟,來總結故事中的這些關聯。我們將從探討我們說的這種關聯的含義開始。

定義

    在許多方面,當摩西撰寫亞伯拉罕生平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和其他聖經敘述體書卷的作者一樣,在一個處境中。他站在兩個世界之間。一方面,摩西已經領受了我們所說的“那個世界”的記述,即亞伯拉罕的世界。從歷史傳統,更是從神那裡來的超然啟示,他知道了500年到600年之前發生在亞伯拉罕身上的事情。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摩西首先涉及的是亞伯拉罕生平時代的遠古世界。

    但是,另一方面,摩西也涉及他生活的時代,我們可以稱之為“他們的世界”,就是摩西和跟從摩西的以色列人的世界。作為那個時代神子民的領袖,摩西撰寫遠古時代亞伯拉罕的生平,為了滿足他們世界的需要。

    當摩西站在亞伯拉罕生平的“那個世界”和他同時代的“他們的世界”之間,他把亞伯拉罕的人生和讀者的人生聯繫起來,這樣,他們能夠看到這些故事的關聯性。也就是說,摩西挑選並塑造這些故事的方式,使跟從他的以色列人能夠明白亞伯拉罕的人生和他們的人生有關聯。摩西寫作的目的大部分在於此,使他的讀者能比較、對比亞伯拉罕與他們當時的經歷。這些對比和比較有時比較輕微,有時比較強烈,但是每個情節,摩西都注重亞伯拉罕的人生和最初讀者人生之間的聯繫。

    既然已經瞭解了關聯和原意的概念,我們現在轉向第二個重點,就是摩西建立亞伯拉罕人生和以色列原本讀者人生經歷之間的關聯類型。

類型

    任何一個故事要和讀者發生聯繫,讀者一定要對所描述的世界能夠瞭解。如果一個故事所描述的世界和現實世界迥然不同,如果讀者和故事的人物和主題毫不相關,那麼這個故事就不能表達任何意義。用本課的術語來講的話,就是,如果亞伯拉罕的“那個世界”和摩西以及以色列“他們的世界”迥然不同的話,亞伯拉罕的故事對以色列人就毫無意義,毫不相關。因此,摩西費盡心思,把亞伯拉罕的世界和走向應許之地的以色列人世界之間關聯起來。

    本課中,我們的問題是,摩西怎樣使這些聯繫清晰明朗,他怎樣安排亞伯拉罕的故事,能夠使它們和讀者的世界關聯起來?隨著我們課程的進展,我們會瞭解到摩西用三種主要的方法,使他的敘述和以色列人的經歷關聯起來。首先,摩西所寫的這些故事,可以告訴以色列人他們經歷這一切的歷史背景。第二,摩西所寫的這些故事,為以色列人提供了要效法的榜樣和要吸取的教訓。第三,摩西所寫的這些故事,表明了族長的經歷預示和影射了以色列人的經歷。因為以後的課程中,我們會很多次提到這些聯繫,所以,我們應該介紹摩西使用的這三種技巧,來顯示亞伯拉罕的生平對摩西原初讀者的關聯。首先,讓我們看看亞伯拉罕的生平,怎樣為摩西時代以色列人的經歷提供了背景,這是所有聯繫中最容易識別的。

背景

    很普遍,在人生旅程中,人們彼此之間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解釋他們自己經歷事情和事件的歷史背景。父母對孩子經常是如此,教師們講課也常用這種方式,牧師甚至政治領袖也如法炮製。我們常常用故事關聯我們的聽眾,從而引起他們注意力,以此來提供有關的歷史背景。

    對於亞伯拉罕的人生來說,我們可以下面方式來描述這種聯繫。當摩西指出以色列人的經歷歷史性地根植于亞伯拉罕的生平時,我們就看到這種歷史背景的聯繫。例如,摩西解釋迦南地是以色列人家園的歷史背景的方式。你可能記得,出埃及的時候,很多次,以色列人懷疑為什麼他們要走這麼長途跋涉到迦南地,為什麼摩西不允許他們停下來,不進入那地?

    很多情況下,摩西提到這一問題的時候,提供關於亞伯拉罕生平歷史背景的具體細節。總之,摩西顯明了神已經明確地把迦南地賜給亞伯拉罕,以此使以色列人能夠明白為什麼他們也要在迦南地安家。例如,在創世記15章18節,記載神對亞伯拉罕說,

“……我已賜給你的後裔,從埃及河直到幼發拉底大河之地”(創世記1518節)

這節經文確立了摩西堅持以色列人佔領迦南的根源或者歷史背景。神已經把迦南地賜給了他們的先祖,同時,也賜給了他們,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因此,住在其他地方是行不通的。

    我們越仔細查考亞伯拉罕的生平,我們就越瞭解摩西常常指出這種歷史背景。摩西把亞伯拉罕的生平和當時的以色列人聯繫起來的第二種主要方式是,為他們樹立榜樣。我們一起來看看榜樣在這些故事中怎樣起作用。

榜樣

    摩西不想他最初的讀者把亞伯拉罕的故事僅僅當作歷史背景來讀,他描述了族長生平的很多情形,這樣,他們就可以發現,亞伯拉罕的生平和他們的情形有太多相似的地方。這些相似的地方為這些人提供了道德上的方向,摩西指出這些相似點使以色列人有可能找到效法或者拒絕的榜樣。

    為了提供榜樣或模範,講故事是聯繫故事和聽眾的一個很普遍的方法。這樣的事常常發生,我們警告人們在工作的時候,不要做這個、那個,我們會常常加上的一個故事,講到某個人上次曾經犯過的錯誤。如果教育小孩子,為什麼在學校要好好學習,我們也常常用人們在學校努力學習而成功的故事作為例子,來加強我們的教導。

    摩西也是這樣來把亞伯拉罕的故事和他原本的以色列聽眾的人生聯繫起來。他展現亞伯拉罕的故事,這樣,亞伯拉罕的品性就能成為以色列人效法或拒絕的榜樣。例如,看看摩西如何勸告以色列人,面對佔領迦南地的迦南人的威脅時要壯膽。從民數記和申命記中我們知道,跟從摩西的以色列人拒絕進入迦南地,因為那地的迦南人很強大。他們的心中充滿了恐懼,因為迦南人看起來像是不可戰勝的敵人。申命記1章26節到28節,摩西這樣對以色列的各支派說,

“你們卻不肯上去,竟違背了耶和華你們神的命令,在帳棚發怨言耶和華因為恨我們,所以將我們從埃及地領出來,要交在亞摩利人手中,除滅我們。我們上哪裡去呢?我們的弟兄使我們的心消化,:那地的民比我們又大又高,城邑又廣大又堅固,高得頂天……”(申命記126-28節)

針對對迦南人的恐懼,摩西所採用的方法之一,就是向以色列人提供亞伯拉罕當初面對迦南人的例子。例如,在創世記12章6節,我們看到亞伯拉罕人生首次提到迦南人,

“亞伯蘭經過那地……那時,迦南人住在那地。”(創世記126節)

同樣的方式,創世記13章7節,這樣說,

“當時,迦南人與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創世記137節)

為什麼摩西在兩個相連的情節中兩次提到迦南人住在應許之地?摩西其中的一個目的就是,向以色列人顯明亞伯拉罕的情形和他們的情形非常相似。亞伯拉罕的時代,就有迦南人在應許之地,就像摩西時代的以色列一樣,然而,亞伯拉罕相信神的應許,就大膽進入迦南人居住的地方。以此方式,摩西來鼓勵他的讀者要效法亞伯拉罕的膽量,相信神的應許,即使迦南人仍然佔領那地,也要進去。這樣,亞伯拉罕就成為他們效法的榜樣。

    當查考亞伯拉罕的整個生平時,我們發現很多段落提供了正面和負面的例子。但是第三點,有時,摩西用亞伯拉罕人生的事件怎樣影射、預示他自己的時代所發生的事件,來關聯亞伯拉罕的生平和他最初的以色列聽眾的人生。

影射

    從許多方面來講,為了達成目的,歷史背景的聯繫幾乎不要求故事和聽眾之間的相似性;榜樣、模範則較多地要求故事和聽眾相關例子的相似性。但是影射只發生在極度相似的時候,以至於亞伯拉罕的“那個世界”看起來就和以色列人“他們的世界”幾乎完全一樣。這種廣泛的聯繫,在亞伯拉罕的故事中,不經常發生, 但是,時不時,摩西也描述亞伯拉罕的時代和他自己時代幾乎相似的事件。

    我們很多人聽說過一個諺語,“歷史往往重演”。當然,我們都會十分清楚,沒有任何的兩個歷史事件會是完全一模一樣的,但是有時歷史事件如此相似,以至第二件看起來就是第一個事件的翻版。聖經作者看待過去的事件就好象是他們讀者人生中的重演,他們常常使這種聯繫清晰可辨。這種文學技巧,就成為我們常說的影射或預示。

    影射的一個例子,出現在創世記15章1節到21節,這一個熟悉的情節描述亞伯拉罕與神的立約。神透過呼召亞伯拉罕準備一個立約的儀式,讓他確信他的後裔將來有一天要佔領迦南地。亞伯拉罕就準備,他把一些動物切成兩半,把這些切開的肉塊一半對一半地擺列。族長沉沉地睡了之後 ,他看到一個異象,裡面的事情完全類似最初聽眾在他們時代所經歷的。創世記15章17節這樣說,

“日落天黑,不料,有冒煙的爐,並燒著的火把,從那些肉塊中經過。”(創世記1517節)

從這段經文廣泛的前後文,我們發現這些冒煙的爐,燒著的火把,代表神自己經過那些切開的動物肉塊,作為神確定賜給亞伯拉罕後裔應許之地的確據。

    抓住這個畫面。創世記15章17節,神以煙火的形式從亞伯拉罕的面前經過,使他相信神要將應許之地賜給他的後裔。對我們現代的讀者來說,神以煙、火的形式使亞伯拉罕確信, 這樣非常奇怪。但是,如果我們記得摩西記述亞伯拉罕的生平是為了以色列人能跟隨他進入應許之地,就一點也不奇怪摩西為何加入這些細節了。以色列人的整個旅程中,神在以色列人面前,就是以冒煙的爐和燒著的火把出現。在帶領以色列前往應許之地的榮耀的雲彩中,神也是以煙和火的形式向他們顯現。

    因此,神以此種方式向亞伯拉罕顯現,預示了他在摩西時代向以色列人顯現的方式。神以此方式在亞伯拉罕面前經過,使他得到了獲得那地的確據,同樣,以色列人聽到這個故事也能在他們的時代得到應許之地的確據。

    另外,一個更加強烈的影射,發生在創世記12章10節到20節,亞伯拉罕從埃及被拯救出來的情節。這段經文的描述是為了引導以色列人對埃及的立場。這個事件中,摩西建構整個情節,以此來對比在他領導之下的以色列人的經歷。創世記12章10節到20節,因為迦南地遭遇饑荒,亞伯拉罕下到埃及暫居,因為法老把撒拉帶進宮,使他們在埃及的日子延長,但是神救贖亞伯拉罕,降大災與法老全家,法老就打發亞伯拉罕離開埃及,亞伯拉罕離開埃及的時候,帶走了許多財物。

    很顯然,亞伯拉罕的這個故事有意影射以色列民族後代的經歷。和亞伯拉罕一樣,因為迦南地遭遇饑荒的緣故,他們暫居在埃及,他們被法老控制在那裡,神救贖他們,降災禍給法老全家,法老命令以色列人離開,以色列人就離開埃及,帶走了埃及人很多的財富。摩西刻意的塑造這個記載使得它能影射他以色列讀者的經歷。這種強烈的影射在亞伯拉罕的生平中並不多,但是這種聯繫時不時出現在亞伯拉罕的故事中。

    我們通讀亞伯拉罕的故事,我們會看到所有這三種不同方式、不同時間的聯繫。摩西把亞伯拉罕生平的“那個世界”和最初讀者“他們的世界”聯繫起來,讓他們明白他們經歷的歷史背景,提供他們效法或拒絕的模式,向他們顯明亞伯拉罕的生平怎麼影射他們許多的經歷。

    我們已經清楚了摩西用來聯繫亞伯拉罕和以色列的類型,總結一下亞伯拉罕人生中的每一個步驟怎樣和最初的讀者的人生聯繫起來,會對我們很有幫助。

總結

    你可能回憶亞伯拉罕的生平分成五個對稱的步驟,每個部分裡面,摩西都找到把亞伯拉罕的生平和最初讀者的人生關聯起來的方式。

     首先,摩西談到有關亞伯拉罕的背景和早期經歷,設法將跟隨他出埃及的人們的背景和早期經歷聯繫起來。亞伯拉罕和以色列人都來自同一個祖先。亞伯拉罕和以色列人都被神呼召去承受迦南地。因此,摩西給出歷史背景,設立亞伯拉罕為榜樣,甚至顯明亞伯拉罕的生平來影射最初讀者的經歷。

    其次,摩西也描述亞伯拉罕和其他族群互相往來;設法聯繫到他的讀者,他提到亞伯拉罕怎樣和埃及人交往,因為以色列人在那時也與埃及人往來,他提到亞伯拉罕和羅得的交往,因為以色列人也和羅得後裔,摩押人和亞門人來往,他寫到從東方來的王和索多瑪的迦南王,因為以色列和外國的王和迦南城市,也有相似的經歷。

    第三,摩西寫到神與亞伯拉罕的立約,因為以色列人也進入和神立約的境況。亞伯拉罕與神所立的約,在很多方面,影射了神與以色列所立的約。

    第四,摩西寫到有關亞伯拉罕後期與其他族群的互相往來。他寫到所多瑪和蛾摩拉的人們,羅得,非利士人亞比米勒,因為當時的以色列人也面臨相似的族群:迦南城市,摩押人,和非利士人。

    第五,摩西記載有關亞伯拉罕的後裔及其壽終,設法和以色列的讀者聯繫在一起。他集中在以撒作為亞伯拉罕特殊的兒子和繼承者,因為以色列讀者是以撒的後裔。他注重撒拉的墓地,因為那塊地在神應許給以色列的土地中。他注重亞伯拉罕的其他後裔,但不是繼承者,尤其是以實瑪利,因為以色列人當時必須面對以實瑪利的後裔。

    因此我們看到,當摩西寫到關於亞伯拉罕的事情時,他設法使他的故事和以色列讀者的經歷之間產生很多聯繫。他這樣做,為了向以色列人在跟隨他進入迦南地時,提供重要的引導。

    既然我們已經明白了摩西所使用的主要方法,來關聯亞伯拉罕的生平和他最初的以色列讀者,我們需要問另外一個關於原本含義的重要問題,這些聯繫對起初的讀者有什麼應用意義?他們應該從亞伯拉罕的生平中學到什麼?

含義

    毫無疑問,當人們花時間撰寫複雜的歷史,就像創世記裡面亞伯拉罕的生平,他們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動機和目的,他們想要他們的故事對他們的讀者產生多重的影響。實際上,摩西撰寫亞伯拉罕的生平時,他的用意是使相當多的方面,以至於根本不可能完全來解釋清楚,更不可能用幾句話就完全表達。但是同時,我們有可能來總結出,摩西希望他的原本讀者們從亞伯拉罕的故事中應該得出的主要含義。

    我們要探討,亞伯拉罕生平最初含義的三個步驟。首先,我們要描述這些故事原本對最初讀者的基本影響。第二,我們要看看這些故事的影響怎樣在亞伯拉罕生平的四個重要主題中展開。第三,我們要總結,摩西記述亞伯拉罕生平五個步驟中每一個步驟的最初含義。讓我們先來看看這些故事原本計畫的基本影響。

基本影響

    一般來講,這樣總結亞伯拉罕故事的目的對我們會有所説明,“摩西撰寫有關亞伯拉罕的故事,是為了教導以色列人為何及如何要離開並忘記埃及,繼續征服應許之地。”換句話說,從亞伯拉罕看到他們人生的歷史背景,從亞伯拉罕的故事中找到效法榜樣或吸取的教訓,識別他的人生怎樣影射他們的人生,透過這些,跟隨摩西的以色列人能夠明白他們追求神為他們所設立目標的方式。

    雖然基於聖經的見證,甚至耶穌自己的見證,我們確信創世記寫於摩西時代,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我們無法確定摩西寫成這些故事,就是我們現有的聖經故事,確切的時間。無論怎樣,我們可以確實地說,摩西寫亞伯拉罕歷史的時候,他的關注的無論是對第一代出埃及的、還是對第二代進迦南的以色列人都一樣。他寫有關亞伯拉罕的故事,是為了使他們的心離開埃及,去擁有應許之地。

    這個對起初讀者的一般含義幾乎怎樣強調都不會過分。摩西寫作的目的是為了鼓勵以色列民族跟隨他,永遠不要向埃及回頭,要成功地佔領應許的迦南全地。這個廣泛的含義引導著我們在現今世代對亞伯拉罕生平的應用。作為一個基督徒,我們也是在一個人生的旅程中,這個旅程是完成摩西時代以色列人就開始的那個旅程,我們正朝向新天新地前進。因此,為要合宜地將亞伯拉罕的故事應用到我們人生中,我們必須注意,他們對原本讀者教導的方式,使他們持續地向迦南行進。

    為了稍微揭開這個要點,我們要回頭來看在創世記裡已經確定的四個主題,更詳細察看摩西的目的。你可能記得本課前面我們講到,創世記12章1節到3節陳述了至少4個主題,與族長歷史的這一部分相對應。

主要主題

    這4個主題表達了摩西有意要在這些故事中的的主要影響。首先,他注重神對亞伯拉罕的恩典;第二,他注重亞伯拉罕的忠心;第三,他注重亞伯拉罕的祝福;第四,他注重借亞伯拉罕賜下的祝福。從這個四個要點入手,可以幫助我們思想摩西寫亞伯拉罕生平的原始目的。

神的恩典

    首先,摩西描述神向亞伯拉罕實行憐憫的方式。廣義上來講,我們已經看到,無論是早期他與神的關係,或是他整個人生中的每一天,神都向亞伯拉罕大大施恩。 神恩典的要點定意要提醒摩西時代的以色列人,神也已經向他們大大地施恩。在早期神帶領他們出埃及到達西乃山時,已經向他們大施憐憫。後來的每一天,神都持續向他們施憐憫,甚至預備他們將來征服迦南地。

    神在西乃山著名的話在出埃及記19章4節,這樣提到神的恩典,

“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出埃及記194節)

很不幸的是,摩西所帶領的以色列人忘記了他們從神領受的是何等大的恩典。起初,他們抱怨神和摩西欺騙他們,使他們離開舒適的埃及。他們抱怨在曠野沒有食物、沒有水。當神呼召他們去征服應許之地時,他們認為神向他們要的太多。因此,摩西常常強調神向亞伯拉罕所施行的憐憫,來提醒他最初的讀者神祝福他們的方式,神一次又一次向他們所顯的憐憫。

亞伯拉罕的忠實

    第二點,我們已經看到摩西也強調亞伯拉罕的忠實,著重神要求亞伯拉罕的責任去遵行他的命令。摩西反復強調神期待亞伯拉罕要忠實於他的命令,因為這個焦點和跟隨他的以色列人也有關係,要求忠實的焦點也向摩西時代的以色列人宣告。出埃及記19章4-5節,看看神在西乃山上不斷向以色列人講話的方式,

“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出埃及記194-5節)

注意這裡說“作屬我的子民”的祝福取決與以色列人的忠實,雖然神向這個民族顯明了極大的憐憫,但是每個時代中每一個人的地位,取決與他們對神命令的回應。

    我們已經看到,神給亞伯拉罕的主要責任就是他要去迦南地。摩西強調這個責任,因為他想要那些跟隨他的以色列人也持守在去迦南的進程中。當然,摩西也提到亞伯拉罕其他的責任,他這樣做是為了教導當時的以色列民,他們也有這些責任。這些對亞伯拉罕很多忠心的要求清楚地講明一個事實,就是最初的讀者也要對神的命令忠心信靠。

對亞伯拉罕的祝福

    第三點,我們也已經看到神對亞伯拉罕祝福這一主題的重要性。在亞伯拉罕的故事中,摩西集中在神應許的福氣上,成為大國,繁榮昌盛,亞伯拉罕及其後裔要名為大。很多情況下,我們也看到亞伯拉罕在他有生之年,已經先經歷了其中的一些祝福,在很多其他情況下,亞伯拉罕的故事集中在這些祝福要在將來的後代中完成。摩西以此來注重亞伯拉罕的祝福,因為這些應許也是給亞伯拉罕後裔的,即摩西所帶領的以色列人。神也應許以色列人有大的祝福,他們要成為大國,經歷前所未有的繁榮昌盛,當他們進入迦南地之後名要為大。

    實際上,正像亞伯拉罕一樣,在創世記寫成的時候,以色列也預先經歷的許多這些祝福,他們已經在他們有生之年看到這些應許的實現。然而,這些很多其它的祝福還要到他們佔領應許之地之後才會實現。出埃及記19章6節,神在西乃山上提到這些將來的祝福時,對以色列人這樣說,

“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出埃及記196節)

摩西寫到神應許給亞伯拉罕的這些祝福,給他那個時代的以色列民帶來希望,當他們讀到神給他們的先祖的應許時,他們能夠清楚地看見神大大的祝福也怎樣為他們存留。

藉亞伯拉罕賜的祝福

     第四,我們也已經看到亞伯拉罕的故事顯明了神的祝福可以從先祖流到整個世界。你可能記得,從亞伯拉罕而來的祝福不是單一的方式,從創世記12章3節,我們瞭解到神透過祝福亞伯拉罕的朋友,咒詛他的敵人來使亞伯拉罕成功。在情節變化中,摩西指出神怎樣使亞伯拉罕在他的有生之年,通過和一些代表其他族群的人物交往,預先經歷這個過程。亞伯拉罕生平的很多故事中,摩西指出很多祝福將來才能成就。

    摩西強調這種動機,因為這和當時跟隨的以色列民有關。神確定使他們能成為別人的祝福,因為神要祝福他們的朋友,咒詛他們的敵人。他們也看到這些應許的初步結果,在他們的年月當他們與不同族群的人互動時,已經實現。他們已經看見,在很多情況下,神祝福他們的朋友,咒詛他們的敵人。除此之外,摩西注重這些問題,也是為了使以色列人著眼將來,當他們進入迦南地時,擴展神的國度到地極的時候,應許的最終成就。我們剛剛看的那節經文,出埃及記19章6節,神這樣對以色列說,

“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出埃及記196節)

祭祀的國度這個異象不但指出,作為特別的聖潔子民事奉神,而國度本身受到祝福,而且同時指出,以色列的子孫將在全世界事奉神的旨意。當摩西激發以色列進入迦南地時,亞伯拉罕的故事有意要在他們當中傳達這樣的異象,就是神要怎樣使用以色列擴展神的國度,所以他的祝福是對全世界的。

    既然我們已經明白了亞伯拉罕生平四個主題對最初讀者的意義,讓我們從創世記中記載這位元族長生平結構的每個步驟,來簡要總結亞伯拉罕故事對最初讀者的影響。

五個步驟

     你可能記得亞伯拉罕生平的故事分成五個主要的步驟。首先,11:10-12:9,亞伯拉罕的背景和早期經歷;第二,12:10-14:24中,亞伯拉罕早期和其他族群代表的互相往來;第三,15:1-17:27中,神與亞伯拉罕立約;第四,18:1-21:34中,亞伯拉罕後期與其他族群代表的互相往來;第五,22:1-25:18中,亞伯拉罕的後裔和壽終。

    每一個主要步驟又分為很多小的片斷或情節。我們將簡要地概括這些情節的內容,以及對摩西的寫作對象,即原初讀者的一些主要含義。

背景和早期經歷

    亞伯拉罕生平的第一步驟,他的背景和早期經歷,記述了亞伯拉罕的家庭和神首次呼召亞伯拉罕服事他的一些特徵。一般來說,摩西構思的這個第一步驟,來向他最初的讀者顯明,從亞伯拉罕生平的這些事件中,他們怎樣瞭解他們自己的家庭背景,以及他們從神而來的呼召。

    第一步驟分成三個情節或片斷。亞伯拉罕的生平從11:10-26的家譜開始,表明亞伯拉罕的家譜是蒙神恩典的一支。這些經文確定了亞伯拉罕是閃的家族中一個至高的人物,閃的家族是在神面前蒙恩的家族,是神特別揀選的人。這個家譜提醒摩西最初的以色列讀者,作為亞伯拉罕家族的後裔,他們也擁有同樣蒙恩的地位,他們是神特別的選民。

    亞伯拉罕背景和早期經歷的第二個情節,是記載在11:27-32的另一個家譜。簡單來講,這段經文描述了他拉是個敬拜偶像的人,要往迦南地去,但是沒有去成。摩西最初的讀者很容易就看出來他們的情況和亞伯拉罕的情況極為相似。他們的祖先因為拜偶像,也沒有到達迦南地。所以,正如亞伯拉罕必須避免重複他父親的失敗,同樣,跟隨摩西的以色列人也必須避免重複他們父母親的失敗,出埃及的第一代人,因為拜偶像而沒有能夠進入迦南地。

    亞伯拉罕的背景和早期經歷,接著就到了12:1-9,亞伯拉罕遷到迦南的故事。神呼召亞伯拉罕到迦南地,儘管有很多的困難,但是亞伯拉罕順從神的呼召。幾乎同樣的情況,神呼召摩西最初的以色列讀者到迦南地,儘管有很多的困難,他們也要順從神的呼召。因此,亞伯拉罕遷移迦南地的故事,有起初的意義,就是摩西時代的以色列人,要跟從亞伯拉罕的腳蹤,象亞伯拉罕一樣,進入迦南地。

透過這三個片斷,,摩西介紹了亞伯拉罕的生平,為他的最初讀者,當他們服事神面臨挑戰的時候,提供了重要的引導。

早期與其他人的來往

    創世記記載亞伯拉罕生平的第二個主要步驟,集中在先祖早期與其他族群的往來上。當原本的以色列讀者與其他人交往時,描述先祖與其他族群的人們以不同的方式往來的這些章節,將會有效地引導他們。

    第一個情節,在創世記12:10-20,摩西描述亞伯拉罕從埃及被救出來的事情,你可能記得先祖因為饑荒的緣故到埃及地暫居,但是神把他從埃及人的束縛中解救出來,使法老的家遭遇災難。因為神奇妙的拯救,亞伯拉罕帶著很多財富離開埃及,再沒有回來。亞伯拉罕清楚地知道埃及不是他的家。

    摩西最初的以色列讀者也能夠看到他們自己的經歷和亞伯拉罕的經歷有很多類同的地方。因為饑荒的緣故,他們來到埃及,神使埃及人遭受災難,來救他們脫離埃及,他們從埃及人身上帶走許多財物,離開埃及。不幸的是,當以色列人在途中面臨困苦時, 他們中的許多人就把埃及的生活理想化,想要回頭。這個情節應該是最初的讀者非常清楚,埃及不是他們的家,他們應該記得神怎樣榮耀地拯救他們,要離開埃及,要遠遠地把埃及拋在腦後。

    亞伯拉罕早期與其他族群往來的第二個片斷,在13:1-18,是他與羅得發生衝突的故事。這個廣為人知的故事是記述羅得的僕人和亞伯拉罕僕人之間的衝突。這兩群人為了他們羊群的自然資源而爭吵。這場衝突中,亞伯拉罕以仁慈來對待羅得,允許羅得平安地住在他所選擇的地方。創世記最初的讀者毫不費力地就能理解這個故事所包含的意義。根據申命記2章,當他們向應許之地前進的時候,摩西命令以色列人要善待羅得的後裔,讓他們平安地住在他們祖傳的土地。結果,亞伯拉罕善待羅得,向以色列人顯明了他們應該如何對待他們時代的摩押人。

    亞伯拉罕早期與其他族群的往來的第三個情節,在14:1-24,亞伯拉罕救羅得的故事。這個複雜的故事記述了亞伯拉罕如何打敗來自遠方強大的暴君,以及如何進一步以仁慈來待羅得,救他脫離殘暴君王們的手。這個故事很清楚地向以色列人說明要跟從摩西。以色列人穿過摩押人和押們人的境地,這些人是羅得的後裔,以色列的軍隊打敗了亞摩利王西宏和巴珊王噩,這兩個王都是欺壓摩押人和亞門人的。透過解救摩押人和亞門人,以此方式,以色列人遵循了亞伯拉罕為他們設立的榜樣。

    亞伯拉罕生平的這個階段中的每個情節,就是以上述方式,使亞伯拉罕成為以色列那個時代遵循的榜樣。

與神立約

    現在我們到了亞伯拉罕生平的第三個主要步驟,在15:1-17:27中,神與亞伯拉罕的立約。一般來講,這個步驟集中在神與先祖的立約,以此來顯示以色列與神立約關係的特點。這些章節可以分成三個片斷。

    第一個特別集中神與亞伯拉罕立約應許的情節,記載在15:1-21節。這章經文是眾所周知的神與亞伯拉罕立約的記述。神給亞伯拉罕後裔和土地的應許。具體來講,神應許亞伯拉罕有眾多的後裔,他的後裔要寄居在別人之地,要被苦待一段時間,然後,亞伯拉罕的後裔要被帶回到應許之地。這段經文的目的就是提醒以色列人,神曾經透過摩西和他們立了類似的約。不但如此,這段經文也向他們表明,他們自己正經歷神對亞伯拉罕應許的實現。以色列人是亞伯拉罕應許的後裔,他們從埃及回到神給他們先祖的應許之地。懷疑這個事實,就是懷疑神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與摩西重申的恩典之約的應許。

    第二個集中神與亞伯拉罕的立約的情節,記載在16:1-16節,是先祖因夏甲的失敗。這個令人傷心的故事,講述了亞伯拉罕與撒拉背離神聖約的應許,從撒拉的埃及使女夏甲而求得一個孩子,亞伯拉罕和撒拉沒有信靠神聖約的應許,而神也厭棄了他們變通的計畫,不接納他們的孩子以實瑪利作為亞伯拉罕的真實的後裔。摩西起初的讀者不斷背離神聖約的應許,嚮往埃及的舒適。亞伯拉罕生平的這個故事教導他們,就如神厭棄亞伯拉罕的計畫一樣,神也厭棄他們的變通計畫。

    第三個集中神與亞伯拉罕立約的情節,記載在17:1-27節,記述了聖約對亞伯拉罕的要求。這段經文中,神直面亞伯拉罕沒有順從神的計畫,耶和華神重申了對聖約忠心的要求,設立了割禮成為聖約的記號,要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遵守。透過這個記號,神提醒亞伯拉罕他的立約關係需要承擔忠心的責任,這個忠心會帶來很大的祝福。摩西重述這個立約的記號,來直面那時以色列人的失敗,提醒他們要忠實,重申以色列人對聖約忠心的必需。只有以色列人忠實於他們聖約的神,才能夠希望得到神大大的祝福。

    因此,亞伯拉罕生平的中心點,就是與神的立約,注重了神對以色列偉大應許的恩典。但是,也強有力地提醒了他的讀者,他們有義務顯示他們對立約之神忠心的服事。

後期與其他人的交往

    我們到了亞伯拉罕生平的第四步:在18:1-21:34,記述他後期與其他人的交往。這些章節中,亞伯拉罕遇到不同的人,這些人和生活在摩西時代的人有關聯,與亞伯拉罕交往的人有:住在所多瑪和蛾摩拉的迦南人、羅得、亞比米勒和以實瑪利。一般來講,亞伯拉罕與這些人的交往,教導了以色列他們應該怎樣他們當時代的人交往:迦南人、摩押人、非利士人,和以實瑪利人。

    先祖生平這一部分的第一個故事是記載在18:1-19:38所多瑪和蛾摩拉的故事。這是個大家熟悉的故事,描述神的審判臨到罪惡的迦南城市,提到亞伯拉罕對城中義人的關切,這些城市的毀滅,以及羅得一家的被救。這些事件直接指向摩西起初的讀者所面臨的景況,幫助他們明白生活在他們時代的人們所發生的事情:神的審判臨到迦南人,他們關切這些迦南人中的義人(象他們在耶利哥城遇到的喇合),迦南城市將要面臨毀滅,以及他們與羅得的後裔,摩押人和亞門人的關係。

    亞伯拉罕後期與其他人交往的第二部分記載在20:1-18。這個故事中,亞伯拉罕又一次為一個當地的名叫亞比米勒的非利士人代求。你可能記得,亞比米勒不知道撒拉是亞伯拉罕的妻子,就把撒拉奪去,威脅到亞伯拉罕的未來,接著,神的審判臨到亞比米勒,亞比米勒悔改他的行為,證明他心中是公義的。悔改的結果,亞伯拉罕替亞比米勒代求,亞伯拉罕和亞比米勒就享受他們彼此之間的和平與友誼。

    這個故事向摩西時代的以色列人講明,他們對當時的非利士人應有的態度。非利士人以不同的方式,對以色列造成威脅。但是神的審判臨到非利士人當中的時候,他們就悔改,以色列人就為他們代求,同時享受他們之間長久的和平。

    這個一部分的第三個情節在21:1-21,主要集中在以撒和以實瑪利之間難處的關係。以撒和以實瑪利都是亞伯拉罕的兒子,但是他們兩個人關係緊張的時候,神告訴亞伯拉罕把以實瑪利從他家裡趕出去,神仍然祝福以實瑪利。但是顯而易見,以撒是亞伯拉罕的繼承者。當摩西告訴他的最初的以色列讀者這些事件的時候,他要幫助他們明白他們與當時以實瑪利後代的關係。以色列人和以實瑪利人關係緊張時,以色列人要記得,神已經將他們分門別類。雖然神從多方面祝福以實瑪利人,但是以色列才是亞伯拉罕真正的繼承者。

    亞伯拉罕後期與其他人交往的第四個情節在21:22-34,這個故事是講到亞伯拉罕與亞比米勒的和約。故事記載了非利士人亞比米勒認識到神對亞伯拉罕的恩典,亞伯拉罕如何同意和亞比米勒及其後裔和平相處,後來又講到因為亞伯拉罕羊群的水井發生爭執,亞比米勒怎樣在別是巴和亞伯拉罕簽訂正式的和約,保證彼此互尊互榮。

    亞比米勒和他的軍長提醒了摩西和以色列人,當時的非利士人威脅很大。從中,摩西教導他的跟隨者們,如果非利士人認識到神對以色列人的恩惠,那麼以色列人應該遵循亞伯拉罕的榜樣,和他們和平相處。這個井稱為別是巴,一直存到摩西時代,提醒以色列人在這裡簽訂的和約,以及他們應該如何尋求和非利士人之間彼此和平相處。

    因此,我們發現亞伯拉罕後期交往的故事中,牽扯了很多人物,這些人物和摩西與以色列人遇到的人相對應。透過看亞伯拉罕的行為,以色列人應該學到很多功課。

後裔和死亡

     我們到了摩西記載亞伯拉罕生平的最後一步,他的後裔和死亡,在22:1-25:18。這些情節注重在亞伯拉罕的遺產,把他與神的立約延續到他的後代。一般來講,以色列人最早從摩西讀到這些故事,應該瞭解到他們自己的地位是亞伯拉罕的後裔,瞭解到他們對他們的後代要有希望。

    亞伯拉罕生平這一部分的第一個情節記錄在22:1-24節,是大家所熟悉的亞伯拉罕受試驗的故事。這個試驗的目的是證明亞伯拉罕是否愛他的兒子以撒過於愛神,神給他一個很難的試驗,叫亞伯拉罕獻上他的兒子為祭物,亞伯拉罕聽從了神的吩咐,神使亞伯拉罕確信,因他的順服將會給以撒美好的未來。

    對於以色列人跟從摩西來說,雖然這個故事有很多應用,但是這段經文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提醒他們神在試驗整個以色列民族,看他們對神的忠心程度。神給摩西時代的以色列民族很多的試驗。亞伯拉罕的順從,提醒他們自己也需要順從這些試驗,不管這些試驗多麼艱難。以撒作為亞伯拉罕的後裔,得到美好未來的確定,以此來提醒以色列人,如果他們通過了試驗,他們也有美好的未來。

    亞伯拉罕生平最後一步的第二個情節,記錄在23:1-20,是先祖購買墓地的故事。這個故事講述了,亞伯拉罕的妻子撒拉死了之後,他怎樣在希伯侖得到一個家族的墓地。故事的敘述注重在先祖不是作為禮物得到的,而是他購得的。這塊土地的所有權建立的他的家族把迦南地看作是他們家園的合法權利。

    跟隨摩西的以色列人,明白這塊買來的墓地對他們自己來說,有何等的重要意義。這是他們祖先的墓地。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都埋葬在那裡,他們明白,在征服以前,這地就是他們合法的財產。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一生都在希伯侖及其附近生活,以色列人忠心地把希伯侖看成他們的家園,所以把他們的先祖雅各的骸骨運到希伯侖來安葬。亞伯拉罕購買墓地的故事,證明了他子孫後代的正當的土地就是迦南地,而不是其他地方。

    亞伯拉罕的後裔和死亡的第三個情節,記錄在24:1-67,這是一個動人的故事,亞伯拉罕的兒媳利百加,成為他特別的兒子以撒的妻子。這個故事中,為了保證以撒避免迦南人的墮落,亞伯拉罕堅持以撒不要娶迦南女子為妻。但是亞伯拉罕也確定以撒要定居在應許之地——迦南,於是就差遣他的僕人為以撒找一個妻子回來,用為以撒尋找妻子的方式,亞伯拉罕確保以撒和他的後裔從神那裡得到將來極大的祝福。

    跟從摩西的以色列人應該從這個故事中學到,他們和亞伯拉罕相連的先祖以撒,持定迦南地為他的家,但是卻在迦南地的腐敗中保持自潔。以撒承受祝福的未來,也是他們的未來,只要他們也拒絕住在應許之地的迦南人的腐敗。

    亞伯拉罕生平的最後一個情節,記錄在25:1-18,是先祖去世和後裔的故事。這段經文包含了幾個簡要的記錄,亞伯拉罕從除了撒拉之外的妻子而得的子孫,接著就記述先祖的去世,其中,以撒得到了亞伯拉罕的祝福,以及他法律上的繼承權,最後結尾是一個對比的部分,列舉的以實瑪利的後裔。

    對起初的讀者,亞伯拉罕生平的結尾部分有很多的含義。這裡列舉了亞伯拉罕其他的子孫,把他們和以色列人區別開來,突出了亞伯拉罕對以撒最後的祝福,跟隨摩西的以色列人確定,他們是亞伯拉罕真正應許的後裔。這裡提到以實瑪利的後裔,來駁斥任何有關以實瑪利人是亞伯拉罕繼承者的說法。摩西以此方式來結束亞伯拉罕生平的記載, 穩固了亞伯拉罕真正後裔的身份、權利和責任,這些後裔就是他所帶領前往應許之地的以色列人。

    我們查看了摩西撰寫亞伯拉罕生平的故事,教導他所帶領的以色列人,他們為何及如何要忘記埃及,前去征服迦南的應許之地。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摩西以不同的方式,在先祖生平的每一個情節中,強調他們以色列人怎樣成為先祖恩惠的後裔,就如先祖一樣曾經的盡責盡忠,他們應如何有責任向神盡忠;正如亞伯拉罕一樣,他們應如何接受從神而來的祝福,以及他們將來要如何祝福全地的萬族萬民。摩西對亞伯拉罕生平的記載,對跟隨摩西前去征服迦南地的以色列人來說,具有深遠的意義。

總結

    本課中,我們查看了創世記中記載亞伯拉罕生平的原本含義。我們查看了來探討原本含義的兩種方向:一方面,我們查考了摩西所建立的這些故事以及讀這些故事的以色列人之間的聯繫。另一方面,我們查考了摩西怎樣有意安排他的故事,來影響他的讀者,離開埃及,向征服迦南地前進。

    當我們更進一步地學習摩西所刻畫的亞伯拉罕和以色列讀者之間的關聯,以及他寫作的故事對他的讀者所產生的影響時,我們就能不僅發現亞伯拉罕生平故事的每個情節,是怎樣刻意地引導當年的以色列人。我們也能更好地明白這些故事怎樣應用到我們今天現實的生活之+中。


This image has an empty alt attribute; its file name is rtv-download-icon_工作區域-1.png

全系列下載

更多資訊請上:
IIIM(第三千禧年)神學教育資源中心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