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的問題。本章一開始就問到「為什麼」,為什麼壞事臨到好人?為什麼人要做壞事?這些「為什麼」帶出一些其他的問題。為什麼埃及要遭受麼可怕的踩?是因為上帝不公平嗎?是運氣嗎?為什麼壞事臨到他們?另一方面,為什麼法老要做壞事?他為何不順服上帝?為何上帝不改變法老的心,就像祂改變摩西那樣?針對這些問題,雖然聖經沒有提供詳細的答案,但聖經清楚地顯示,上帝的行動是出於公義,祂的主權統管萬事,甚至包括人的選擇及災難事件。簡單地說,上帝沒有義務回答我們的問題,也沒有義務要扭轉法老的心,像對待摩西那樣;我們無權知曉為什麼上帝憐憫這人卻不憐憫那人:上帝並沒有向我們這些受造物啟示這些,我們沒有資格當審判官來評斷祂的決定;正如魯益師(C.S. Lewis所說的,上帝並不站在「被告席上」。這些「為什麼」的答案,最終仍是:上帝要就憐憫誰(出卅三19;羅九14-18)。
真正不可思議的問題,並不是上述我們所探討的那兩個非信徒最常提出的問題;最令人費解的問題是:為什麼上帝恩待惡(有罪的)人?上帝向人顯明祂是寛容與長久忍耐的大能神蹟,並不是臨到埃及的十災,而是祂藉著十字架傾倒在自己的兒子身上的審判災難;這是一個無畏的恩典之舉,無以復加。認識十字架上的英勇,他在羅馬書五章7-8節這樣說到: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罪是壞事臨到世界的原因,也說明了為何人會悖逆上帝。罪是本章一開始的那兩個「為什麼」的答案,但耶穌解決了罪的問題,他是「神的羔羊,除去(或譯:背負)世人罪孽的!」(約一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