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十大更新:奧古斯丁帶來的更新 4唐崇榮牧師

歷史上的十大更新:奧古斯丁帶來的更新 4
唐崇榮牧師

奧古斯丁經典著作帶給歷世歷代教會更新

  奧古斯丁著書無數,最重要的有三本,第一本是《懺悔錄》,第二本是《上帝的城》,第三本是《三位一體論》;第一本書啟發全球的人明白真正悔改歸向上帝是如何,第二本書讓我們看見這世界一定滅亡,只有上帝的道永遠長存,第三本書告訴我們上帝是三位一體、最高的上帝。亞歷山大用他的事蹟改變世界,君士坦丁以他的政權改變教會,奧古斯丁用他親身經驗的靈性改變每一個基督徒。奧古斯丁的頭腦清晰,將理性與哲學結合,更新了信仰。奧古斯丁帶來的更新,使最聰明的人信主了、最有學問的人不敢輕看基督教,奧古斯丁是教會史上首位最富深奧神學思想的神學家,也是教會史上首位最為開通的知識份子,整個教會更新改變了,不再過迷信的生活。這樣的更新是怎麼來的呢?奧古斯丁所處的時代,許多基督徒很迷信,看起來很虔誠,實際上所信的,不是基督,而是聖徒的遺物,比如:耶穌穿過的衣服;耶穌在各各他山上的十字架所遺留下來的一塊木頭,釘耶穌的釘子,門徒守聖餐曾使用過的杯──當時的基督徒認為誰把這杯帶到自己所在的城市,基督就因為這杯與那個城市同在,那個城市的人打仗就容易打勝,他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信仰。當時的基督徒很可憐,他們崇拜聖物(拉丁文叫做reliquiae),不明白三位一體的上帝是誰、聖靈是誰,整個教會淪落於迷信之中,需要更新。就在二十一世紀現今的社會,很多基督徒還在迷信靈恩派的恩典論,迷信奉獻十分之一會得到十倍的獎賞論,這些都是錯誤的信仰、錯誤的知識,跟隨這些錯誤的思想,直到即將要死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信錯了,卻為時已晚,已經要見主了,沒有更新,沒有悔改,在迷信中沉淪了。今天這樣的基督徒有多少?很多人看起來很熱心、很虔誠,每個禮拜做禮拜,每天讀聖經,但讀的不是上帝的應許、上帝的審判、上帝的旨意,他們所讀的就是上帝要怎樣賜福給我、使我發財等,完全與基督教的信仰無關。上帝使用奧古斯丁更新整個教會。你追求上帝的國嗎?若是,你要永遠與上帝同在。你知道三位一體的奧祕嗎?當這些更新來到教會的時候,教會就從迷信的教會變成一個信仰扎實的教會。基督教會歷經兩千年後,我們選擇了歸正福音信仰,這表示奧古斯丁的影響力已經在我們教會中,你發現源源不絕的真理進入你的心裡,你的思想不斷更新變化,有一天你去別的教會聽道,感到空空洞洞,非常虛無,感到非常需要歸正福音教會所傳的真理,這表示更新的工作已經在我們的教會內運行了,當你談到信仰的時候,你深深知道上帝的道是怎麼講的;當你思想福音的時候,你親身經歷怎樣傳福音你才會真正的滿足。嚴格來說,奧古斯丁所寫的書不是單為了應付他那個時代所需要的更新,而是更新了歷世歷代的教會,帶來無可取代的更新;奧古斯丁所寫的,不是淺顯易懂的道理,而是相當深奧的真理,使教會得以更新變化。

奧古斯丁的悔改論、原罪論、恩典論帶給教會的影響

一、悔改論

  奧古斯丁的教義如何影響歷世歷代的教會:第一,就是悔改論。為什麼要悔改?因為人犯了罪。為什麼要懺悔?因為上帝預備赦免我們。奧古斯丁所寫的《懺悔錄》深刻剖析為什麼人需要回到上帝面前。當我們傳講人需要悔改的道理,很多人願意回到上帝面前,對悔改的真義不清楚,個人自身的經歷與聖經應許的經歷兩者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如果你有機會看《懺悔錄》那本書,深入思想,精心研究,你會發現這是很深的悔改、內心歸向上帝的經驗。奧古斯丁在他所寫的《懺悔錄》這本書裡,說:「上帝啊,因為祢造我們是為了你,我們的心如不安息在祢懷中,便不會安寧」,這句話影響了千萬的基督徒,這是奧古斯丁的經歷,帶來整個教會的更新。你以為做禮拜就結束了,你以為讀聖經就盡力量了,你進到教會,卻沒有進到耶穌基督裡,你還不是基督徒。你天天讀聖經卻不明白裡面的意義,你還是一個門外漢。當一個人懺悔的時候,他要真正親身進入耶穌基督的恩典,說:「主啊,平安了,我的心安穩了,因為我現在在祢裡面,真正認識祢了」,如此一來,你真正明白得救的喜樂,真正明白赦罪的平安,真正明白主的同在,「我在主裡面,主在我裡面,救恩臨到我,上帝的愛充滿我,上帝的靈引導我。主啊!祢是我的。主啊!我是祢的,直到永遠」,這叫得救、悔改、赦罪的恩典臨到一個人身上。你更新變化、成為屬主的人了嗎?

二、原罪論

  除此以外,奧古斯丁的書帶給我們的影響,就是原罪論。透過奧古斯丁的原罪論,教會得知全世界的人都在罪惡之中。為什麼這叫做原罪?因為亞當犯罪,最先生成在人的心裡,亞當與妻子生下罪人。原罪論最重要的大點──人是罪人生下的,罪就從一個人進到全人類,罪就從一個人進到全世界,因為亞當犯罪,亞當生下的全部都是罪人。奧古斯丁的原罪論有一個大缺點,他說:「因為人類都是亞當、夏娃生下來的,亞當夏娃的罪怎樣進到人的心?亞當與夏娃之間的性關係成了罪惡傳遞的方法」,這個理論的毛病大概要等一千一百年之後才改變過來。當更偉大的更新的時代來到,從奧古斯丁沿襲下來的原罪論直到約翰加爾文的年代才得以修正。原罪論存不存在?存在。原罪論對不對?對。原罪論是聖經的記載嗎?是。但奧古斯丁的原罪論提出傳宗接代傳下原罪的論點,教會就這樣相信,直到第十六世紀的時候才改變過來,發現聖經有更完備的解釋。二十一世紀很多基督徒完全不管這些,好像信,卻信得不正確,好像明白,卻明白得不夠詳盡,所以你們要注意聽。奧古斯丁的原罪論認為:罪是藉著性交傳下去的。奧古斯丁為了證明人有原罪,提出六個理論,最後一個理論是:「為什麼生下來就夭折的孩子,沒有犯罪卻死了?孩子沒有罪會死,這是不應當的,因為聖經說罪的工價乃是死,沒有犯罪的嬰孩會死,表示他是有罪的,他才會死,因為他有自父母傳下來的原罪。」這樣的信仰延續了一千多年,到了馬丁路德、加爾文的時代完全更新過來。據此看來,教會需要幾千年才逐漸更新,瞭解聖經的原意是什麼。我們的信仰經過繼續不斷更新,才變成非常偉大的歸正神學。加爾文怎樣了解原罪論?

  整個教會歷史中,有最清晰的頭腦、最正確的判斷、最明白聖經的人,就是加爾文,這人太偉大了。我們為什麼被稱為罪人?為什麼嬰孩夭折?有的嬰孩死在母腹中,有的生出來就死了,他的原罪是怎樣進到他的生命中呢?不是藉由夫妻性交傳下去的,乃是因為亞當是全人類的代表,原罪是因亞當的代表性傳給他的後代。我們的父母雖然是透過性關係才把我們生下來,但我們之所以是罪人,不是因為父母有了性交,而是因為亞當是全人類的代表,舉凡亞當夏娃生下來的每個人因為亞當的代表性都成了罪人。改教時期的原罪論與奧古斯丁的原罪論不一樣。當時的教會接受奧古斯丁說人是透過性交承繼了原罪,形塑了天主教的婚姻觀──人與妻子發生性關係,只為了一個目的,就是生孩子。如果你是為了生孩子,你可以性交;如果你不是為了生孩子,你不能性交。天主教認為性交是為了生孩子,而所生的孩子都帶有原罪,如果夫妻不能生孩子,就不能性交。不能生孩子連性交都不可以的這種錯誤觀念,影響了基督徒生活的喜樂,但基督教認為就算你不能生孩子,夫妻還可以發生性關係,這真是上帝給人的喜樂。所生的孩子有原罪是因為性交嗎?加爾文認為不是,他認為這是因為亞當是人類的代表,因為亞當犯罪,全世界的人都犯罪,罪從一人進入世界。到了改教時期,觀念不一樣了,對婚姻的尊重提高了。為什麼天主教的神父不可以結婚?由於安波羅修(Ambrose)的敬虔非常深入,奧古斯丁非常佩服他。安波羅修的著作論到夫妻之間的關係,他認為這其間都是私慾,雖然結了婚,男人為了佔有他的妻子,作為他放縱情慾的一個正當的機會,表面上是我愛我的妻子,其實他愛的是可以給他快樂的性慾的滿足。安波羅修以後,天主教產生一個觀念:結婚是不太聖潔的,不結婚是很聖潔的,所以能夠不結婚就可以過一個更敬虔、更聖潔的生活。但如果人不能克服他的性慾,上帝也許可人結婚,但是結婚的人要特別尊重沒有結婚的人。天主教格外尊重不結婚的神父、修女,這種觀點與安波羅修有關,奧古斯丁也受安波羅修的影響。奧古斯丁曾與女子同居並生下一子。他悔改之後,決定做神父,永遠不結婚。

  奧古斯丁是真正敬虔愛主,躲避性慾生活的人,受他影響的人越來越多。奧古斯丁在他死以前,按立了八十名主教。奧古斯丁是很偉大的傳道人,他影響了八十位教會下一代的領袖,把上帝的工作延續下去,是教會史上少有產生如此之多事奉上帝之領袖的例子。我八十多歲了。如果我死了,我要問有多少人受我的影響做傳道人?昨天我說:你們青年人要預備心作上帝的僕人。願意作傳道人的,請舉手。一千八百名站在台前的人,大概有四百人舉起手來。他們真的能成功嗎?我不知道。在這六十六年內,聽我講道、願意作傳道的人有五十五萬人,有一些忘記了,有一些消失了,有一些膽子變小了,有些人真的到神學院讀書。這舉手的五十多萬人中,這幾十年來在我聚會中奉獻後來進入神學院的人,北美、歐洲、亞洲大概有一、兩萬人。真正成功的人有多少?不知道。在我們神學院讀到畢業的有多少?也不知道。蒙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但奧古斯丁年老的時候,最少在北非、南歐有八十個主教是因為他奉獻的,這是很偉大的屬靈的果子。可惜像奧古斯丁這樣聰明的人,他是史上最聰明的二十多個人之一,除了同居生下一個孩子,後來這個孩子死了,像這樣聰明的人生下的孩子若在歷世歷代存在,教會一定有很多聰明絕頂的領袖。但因為當時認為性是骯髒的,不結婚比較聖潔,產生的損失多大,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只有上帝才知道。像奧古斯丁這樣的人,只有一個;馬丁路德、加爾文沒有太多的後代繼承下去。聖經希伯來書第十三章說:「婚姻,人人都當尊重。」(來13:4)沒有結婚的人,要尊重結婚的人,已經結婚的人,要尊重沒有結婚的人,因為婚姻不是骯髒污穢的事情,不是上帝禁止的事情。男人與女人在婚姻中的性生活是上帝的恩典。你們能生孩子的人好好生、好好養、好好教,成為偉大的聖徒,造福世界,榮耀上帝,這是上帝向人所定的旨意的第一條:「你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現在很多最聰明的人不結婚,所以沒有後代留下。現在最有知識的民族像德、法,很多人沒有孩子。最多生孩子的,是非洲,那些沒有受多大教育的人。奧古斯丁原罪論中的性觀念影響好幾個時代的人的生活。不要以為信仰沒有關係。信仰的正確帶來上帝的恩典,信仰的錯誤使整個社會走向錯誤的方向。

三、恩典論

  奧古斯丁的恩典論帶來了更新,上帝乃是按著祂的主權施恩。上帝施恩與人,是因為人配得恩典嗎?不是,不是因為我應該得到上帝的恩典,不是因為我配得上帝的恩典,上帝才把恩典賜下。恩典之所以是恩典,是因為你不配得到的,上帝給你,這叫恩典。你沒有做工,上帝賜給你,這叫恩典。人沒有功勞,上帝照樣願意給,這叫恩典。羅馬書有三句話論及恩典:不是人的工作,不是人的功勞,也不是人的資格。上帝賜恩,不是因為人的工作、資格、功勞,乃是因為上帝樂意施恩,這是出於上帝的主動,不是因為人的功勞,不是因為人的工作,更不是因為人的資格。我們蒙恩是無條件的,我們沒有資格得到上帝的恩典,上帝啊!為什麼祢把恩典給我?上帝是施恩的上帝,是愛你的上帝,上帝樂意把祂的恩典賞賜給你,你就領受了。領受恩典的人可不可以驕傲?「因為我比你好,我的上帝施恩給我;因為我做了更多,所以蒙受更多的獎賞。」奧古斯丁說:「你沒有更好,你沒有做得更多,你也沒有更多的資格。」你怎麼會蒙恩?因為上帝主動施恩,充滿憐憫,甘心樂意施恩給你,你不可驕傲。有人因為她很漂亮,就很驕傲;有人因為他很聰明,就瞧不起別人;這些都是錯誤的恩典觀。奧古斯丁的信仰更新了,奧古斯丁的恩典論打消人的自誇,奧古斯丁的更新使人真正謙卑,無條件地感謝上帝。一個真正明白上帝恩典的人不應該驕傲,不應該認為自己比別人好。真正明白恩典的基督徒應當謙卑下來,充滿感恩,把榮耀歸給上帝。你是這樣的人嗎?你是這樣的基督徒嗎?「主啊,我是不配蒙恩的,我是沒有功勞的,沒有什麼工作使我應當得到這樣的獎賞,都是恩典,都是祢的主權,我感謝祢,我榮耀祢,願一切的頌讚歸給祢,不要歸與我們,願祢得著一切的榮耀」,這樣的基督徒才是好基督徒,一面蒙恩,一面謙卑,一面蒙恩,一面感謝,一面蒙恩,一面榮耀歸於上帝。改教時期更新到一個地步,提出榮耀唯獨歸給上帝,因為上帝施恩,所以我得到這些好處,我感謝上帝,把榮耀歸給上帝。

  上帝藉著奧古斯丁把信仰的更新帶到幾千年的歷史裡。一個有純正信仰的好基督徒影響全世界幾十代、幾百代人的生活。願上帝賜福我們,使我們從奧古斯丁所帶來的更新,改變我們的態度,改變我們的生活,成為一個榮神益人的基督徒。

內文:編自印尼歸正福音教會主日信息20230305,未經講員過目。

📡《世界歷史上的十大更新》- 唐崇榮牧師主講

直播與重播網址
www.youtube.com/ReformedInjili

直播:雅加達上午 07:30 / 中港台新馬 08:30
重播:雅加達下午 16:00 / 中港台新馬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