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教會的標誌(健康教會九標誌)COVER

理想教會的標誌(健康教會九標誌)

這些就是理想教會的標誌一一愛、受苦、聖潔、純正的教義、名實相符、愛傳福音和謙卑(約翰•斯托德)(健康教會九標誌)

基督徒常常談及「教會的標誌」。約翰•斯托德(John Stott)在他的第一本書 《新約信息》裡,這樣總結耶穌在啟示錄中給眾教會的教訓 :「這些就是理想教會的標誌一一愛、受苦、聖潔、純正的教義、名實相符、愛傳福音和謙卑;是基督行走於教會當中時想要看見的素質。」

斯托德的話是有其歷史淵源的,我們必須先澄清,然後才能明白我寫這本 《健康教會九標誌》的目的。

長久以來,基督徒一直在講論有關「教會標誌」的事。在此,就如在大量的教會恩想裡一從早期教會確立基督論和三一論開始,到約拿單 • 愛德華滋 ( Jonathan Edwards)反思聖靈的工作——從如何辨別虛假與真實的問題,對於真實有了一個更清晰的定義。在宗教改革之前,教會這個題目,從來沒有成為廣泛而正式之神學辯論的中心位置。在十大世紀之前,教會的涵義是假設出來的,而非從辯論而得。教會被認為是恩典的媒介,這想法成了所有神學的前設。就羅馬天主教的神學而言:「教會的奥秘」這個詞是一個典型的表述,代表了真教會是不能完全探究了解的,但實際上,羅馬教會卻宣稱自己是那真正的、可見的、繼承了羅馬第一任主教彼得的教會。

由於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和其他人在十大世紀猛烈批評教會,什麼是教會的性質,就無可避免地要拿出來討論了。如一位學者所說:「宗教改革使得福音(而不是教會的租纖)成為真教會的試金石。」羅馬天主教聲稱使徒統緒才是真教會;加爾文(John Calvin)質疑這種講法,他說:「尤其是在教會的組織上,把統緒單單寄托在人身上,卻不管其教導是否正確,這是再荒誕不過的做法了。」所以,從那以後,教會的「表記」、「象徵」、「準繩」以及「標誌」,就成為討論教會時必要的焦點。

1530年,在墨蘭頓(Melanchthon)起草的《奥斯堡信條》(Aussburg Confession)第七條寫道:「這個教會是聖徒的群體,在這群體中,福音被正確地教導,聖禮被正確地施行。在福音的教導和聖禮的施行上,有一致的信念,對於這真正合一的教會而言就已足夠了。」。在《教義要點》(Loci Communes,1543)裡,墨蘭頓重複了這個思想:「真教會的標誌就是純正的福音和恰當地使用聖禮。」,自宗教改革以來,更正教典型的觀點,就是將這兩個標誌—福音的宣講和恰當地使用聖禮一一視為分辦真假教會的標準。p.26-28

健康教會九標誌 (狄馬可)

《健康教會九標誌》是一本最上乘、易於閱讀、也很有用處的書,可以幫助我們學習如何帶領一個教會進入靈性的改變。它所關注的不是教會的成長,而是教會的健康,這是一個以神為中心之事奉的正確目標。每一篇章給予了聖經的合理解釋,並且為講道、傳福音、門徒訓練、或教會生活的其他部分提供了實踐的建議。作為一個興旺發展的城市教會的主任牧師,狄馬可已經在他充滿活力的事奉中試驗了這些原則和作法。 ■菲利普‧萊肯(Philip Graham Ryken〕主任牧師,費城第十長老會

「關於教會的書籍多得很。這本書卻不同。幾乎很少有書籍在談論教會時,提供虔敬的、有經驗的、良好的判斷力、實際的應用,同時在聖經和神學上進行認真的思考。這本書卻是其中之一。如果你是一位基督徒領袖,要小心你手中現在拿的這本書:它可能給你的生活和事奉帶來改變。」■ 卡森(D. A. Carson)三一福音神學院新約聖經研究教授,著有《約翰福音註釋》、《神的全權與人的責任》等書

「後現代的美國到處充滿了屬靈事物——卻不是真正的基督教。這個事實的明顯證據,表現在聖經的教會論在許多部分都已經遺失了。改革總是指向教會—我們必須禱告, 盼望能在我們這個時代看到教會的改革。在《健康教會九標誌》的宣言中,狄馬可指出了關於新約教會的一個真正符合聖經的回歸。每一頁都滿載了縝密的分析和認真的思考。這本書屬於每一個忠心的牧師以及那些為著這個時代改革而禱告的人。」 ■ 阿爾伯特‧莫勒(R. Albert Mohler)美南浸信會神學院,院長

點我前往九標誌事工網站

九標誌事工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