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對教會的影響(麥種、建立高EQ的教會(Peter-Scarrazo,-Warren-Bird))

柏拉圖對教會的影響

柏拉圖對教會的影響(麥種、建立高EQ的教會(Peter-Scarrazo,-Warren-Bird))

我相信本書的主題:情感的健康與靈性的健康是不可分的。一個基督徒如果靈性成熟,絕不可能在情感上仍然不成熟。然而,出於某些原因,在當今大多數基督徒的生活中,這兩個概念彷彿沒有任何交集。對於「屬靈」的意義,我們的標準完全避開了許多明顯的矛盾。我們學習接受:

  1. 在公眾場合,你可以成為一個有活力的,有恩賜的講員傳講神的話,而在家裡,你可以是一個不可愛的配偶和父母。
  2. 你可以發揮教會董事或牧師的功用,但你本身卻是不受教的,沒有安全感的,和保持防衛姿態的。
  3. 你可以記住整本新約聖經,卻仍然察覺不到自己的沮喪和怒氣,甚至將它們發洩在別人身上。
  4. 你可以每週禁食禱告半天,多年如此,作為你的一項屬靈操練,卻依然不斷地批評別人,並把它合理地解釋為你的分辨力。
  5. 你可以在一個基督教事工中帶領數百人,而你服事的動機是內心深處的個人需要,就是要彌補那個令人心煩的失敗感。
  6. 你可以為從魔鬼的王國中得釋放禱告,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你只是迴避衝突,重複不健康的行為模式並且這種模式可以回溯到你成長的家庭背景。
  7. 在教會,你可以表面上與人合作,但是,無意之中你又試圖贏過或者挫敗你的主管,你習慣性的遲到,總是忘記會議,變得消極和漠不關心,或者忽略你為甚麼受到傷害和生氣後面的真正問題。
一個基督徒如果靈性成熟,絕不可能在情感上仍然不成熟。然而,出於某些原因,在當今大多數基督徒的生活中,這兩個概念彷彿沒有任何交集。(麥種、建立高EQ的教會(Peter Scarrazo, Warren Bird))
柏拉圖對教會的影響

「不需要結合我們的情感層面,就可以達到靈性成熟。」我們是從哪裡得到這樣的觀念呢?把我們靈的部分放在身體的、情感的、社交的、和智力的部分之上,這個詭秘的偏見是從哪裡來的呢?

答案很複雜,但是可以簡單地概括為,是因為一位名叫柏拉圖(Plato)的希臘哲學家的影響,他生活在主前幾個世紀。透過教會歷史上若干不同的人,例如奧古斯丁(Augustine),他的影響力直到如今繼續在我們我們身上發揮作用。

許多教會相信,但沒有說出來的一個信息是:「身體是不好的。靈是好的。」不知甚麼緣故,一個微小的資訊慢慢滲透到教會裡:富於人性、易動感情是有罪的——或者,至少是比較不屬靈的。這是從柏拉圖主義和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而來的,而不是從聖經來的。

聖經上說人是按照神的形像造的(創世記一章26~27節,五章1節,九章6節;詩篇八篇5節;羅馬書八章29節;哥林多前書十一章7節,十五章49節;以弗所書四章24節;歌羅西書一章15節,三章18節;約翰一書三章2節)。但你如果問:這是甚麼意思?許多人都只把焦點集中在我們的靈性方面。我們考慮的是在諸如禱告、神的話、服事、施捨、和敬拜等方面要效法耶穌的榜樣。

惟一問題在於:我們不僅是屬靈的生物。

我們是一個完整的人,是按照神的形像造的;否認這個真理的任何方面,都會帶來長期的災難性後果,特別是傾向把情感健康和靈性健康分離。

當我們沒有把自己理解成完整的人、是按照創造我們的神的形像造的時候,必然會有不健康的發展。

我們擁有的這個神的形像包括許多方面:身體、社交、情感、智力、和靈。然而,由於某些原因,我們的靈被抬高,超過了其他那些使我們成為人的重要方面。我們忽略了:

  • 身體方面:「誰有時間運動,或者好好吃,或者得到足夠的休息呢?」
  • 社交方面:「不用擔心那些友誼。誰有時間花在健康的友誼和其他重要的人身上呢?在天上,你們將有時間聚在一起。」
  • 智力方面:「要小心,不要全面地開發你悟性的潛能。你的心裡將沒有地方給神。況且,誰有時間來沉思呢?」
  • 情感方面:「當你去在意你的感覺時,你就變得更加困惑,而不是更靠近神。」

逐漸地,這個不符合聖經的模式導致了這種態度:認為感覺和情感與聖靈是為敵的(尤其是生氣,它已經變成了受神懲罰的七大重罪之一,儘管聖經有教導「生氣卻不可犯罪」和「慢慢地動怒」)。今天,在許多人的心裡,壓抑感覺和情感已經被提高到屬靈或美德的層次。否認怒氣、無視痛苦、跳過沮喪、逃避孤獨、迴避使人困惑的疑慮、和壓制我們的性能力,已經成為一種屬靈的生活方式。

在《靈魂的吶喊》(The Cry of the Soul)這本書中,艾倫達(Dan Allender)和朗文(Tremper Longman)描述了為甚麼聆聽和處理我們的情感是那麼重要:

忽視我們的情緒乃是轉身背對現實,傾聽我們的情緒則引領我們走入現實,而現實是我們遇見神的地方……。情緒是靈魂的語言,它們是提供內心聲音的吶喊……;然而,我們時常充耳不聞——透過情緒的否認、扭曲或隔絕。我們努力排除任何干擾,為了獲得我們對內心世界乏力的掌控,我們對流瀉到意識的感覺驚恐不已,引以為奇恥大辱。當我們忽視強烈的情緒時,我們對自己虛假不實,並失去認識神的絕佳機會。我們忘記改變來自於嚴峻的誠實,以及在神的面前軟弱無助。

建立高EQ的教會(Peter Scarrazo, Warren Bird麥種)

摘自:建立高EQ的教會 三、門徒訓練下一個新領域:情感健康 P77-81(Peter Scarrazo, Warren Bird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