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我們跟會眾的關係的功課就是,我學習到的功課就是我們要以「愛上帝賜給我們事奉的對象」為中心。
這就是保羅在提摩太前書一章5節說的,教會的Telos(希臘文)教會的目的就是:這愛是從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無虧的良心,你若用亞里斯多德的原則來看,就是結果的呈現決定如何開始。我們所看見的目的將決定我們的開始,這就是我們事奉的基礎原則。我們必須愛我們的會眾遠比一切重要,甚至也比我們的恩賜來得重要。因為我們的恩賜若沒有愛就像是有聲無氣的物(林前十四7),而我們的事奉就是虛空的。我想這點對年輕人來講是個挑戰。我們抱著對真理的執著進入事奉,但唯一會因為對真理執著而圍繞在你身邊的人,要不是那種對聖經認知很膚淺的人,要不然就是那些半瓶水響叮噹的人。這兩種人會聚集在一起是因為真理──沒有愛的那種真理,但在福音裏面並沒有這回事,沒有愛心的真理是不存在的。
所以這點很重要,特別是對我們這些有講道熱情的人來說,我們必須了解推動我們講道的動力是甚麼?我們真的愛我們講道的對象嗎?如果有些人控告我們沒有愛心的話,他們完全不知道,我們是如何的心碎,因為他們跟福音的疏離,他們也永遠不知道我們是多麼地愛他們,關懷他們。我確認你們有些已事奉一陣子的人,在特定的會眾裏,我們會承認這不是我們努力來的美德,這是聖靈所結的初熟的果子,是聖靈所結的。所以不管在教會生活中發生什麼事,你會到達一個地步,你會說:我不能不愛他們。
我記得我的學生時期,我讀到約翰牛頓(John Newton)的書信,我想牛頓的書信比他的教導更引人入勝。他文筆真的很好,有次他想出版自己寫給太太的情書,書信內容充滿愛意,他的一位密友,在檢閱這出版的書信後說:牛頓先生,所有的福音事工者都對事奉很狂熱,因為不是每個妻子都在尋求這類愛意滿載的書信啊。但他在其中的一張書信中回應道:我的會眾知道我愛他們。而且,這麼多年來,我都愛他們。我現在確信他們 (除了愛以外),完全無法從我這邊再得到什麼了。當我們年輕的時候會犯的錯誤之一,就是當讀到別人說了些什麼,或寫了什麼,你會誤以為因為你也是牧者,所以你也可以這樣講也做得到,你卻不曉得他們講這話的時候,他是多麼深愛他們,這對我來講是堂有很深意義的一堂課。
這令我想起一些經文,一段是耶穌說的,另一段則是出自使徒保羅。耶穌愛祂的門徒,祂愛他們,直到末了。在這段經文中,祂對門徒說:就是那三年剛萌芽的教會。祂說,我還有好些事要告訴你們,但你們現在擔當不了(不能領會)。這裡真實地展現了愛心應該如何在事奉中運作,祂了解人的愚拙,人的遲鈍。這告訴我們,對人要有耐心。我記得保羅在提摩太後書四章說: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他是在說 要謹慎地教導,然後要非常有耐心。只有我們愛會眾的時候才有可能這樣做。所以第一,對我們的會眾要有愛心。這是我們事奉中所要付出的極大代價。
準備講章,就像有個西敏神學家所說的,是很痛苦的。但要有愛心是件更痛苦的事。你們聽魯益師(C.S. Lewis)所說的:
愛就是要準備受傷害,無論愛的對象是甚麼,你的心會受折磨,更可能心碎。,若要確保你的心完好無缺,那就別把它交給任何人,連動物都不可。用嗜好和少許奢華的生活,把心靈細意包裹好。(運用在我們身上就是讀經跟預備講道,或兩者都是)避開一切纏累,又妥善地把心靈鎖在你自私的棺木內,在那安全,黑暗,靜止,了無生氣的棺木內。它就會變質,變得不易碎裂,也會變成牢不可破,難以理解,無可救藥。
另外一個悲劇的選擇就是:關係的悲劇。就是受咒詛。除了天堂之外,你可以全然免於愛的傷害跟攪擾──那就是地獄。所以要愛我們的會眾。